保山的老战友,你在哪里?

编者的话:寻找,为了那些不曾忘却也不会褪色的记忆。又到一年国庆时,我们收到了一封关于寻找的来信——一位上海老兵要找他的保山战友。他们相识于1984年6月云南老山边防前线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之时,故事既不曲折离奇,也不惊天动地,更不摧人泪下,甚至相互间连姓名都没有留下。34年过去了,上海老兵始终牵挂着保山老兵,岁月沉淀的往事愈加鲜明,于是他开始了寻找……

今天,我们决定刊发这封信,为了帮助寻找,更为了向那些甘洒热血保家卫国、坚定忠诚守护着我们祖国的南疆,让我们能够和平、团圆、安康生活的卫士们致敬!向他们无私的家国情怀、战友情谊表达敬意!

来信(节选)如下。

保山的老战友,你在哪里?

原腾冲驻军边防九团副参谋长范俊杰

我叫范俊杰,是一名家在上海的老兵,曾在腾冲原驻军云南省军区边防某团担任副参谋长。1984年“两山”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时又担任保山军分区参战部队营长。今天,我想借贵报一角,寻找一位家住保山磨坊沟附近的保山籍战友,并通过你们动员大家帮助寻找,谢谢!

1984年,我云南边防部队奉中央军委命令打响了收复我国神圣领土老山、者阴山的“两山”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为确保坚守住已被我军夺回的“两山”阵地,昆明军区令我团调兵补充前线。为此,保山军分区令我团组建了参战营,由我任营长,紧急组建好参战人员共264名战士,由腾冲到保山集结,启程前往文山州麻栗坡县的老山前线阵地。

参战营到达保山的那个晚上,满天星空,格外的寂静。当时,我们秘密驻扎在军供站。当晚9:30,我刚安顿好全营休息,李剑川连长就带着一名保山籍的战士来找我,他向我报告说:这个兵的家就住在磨坊沟附近,其孩子刚出生10多天,能否批准他回家看一眼。我说:“等10点熄灯休息后再来找我。”按照军队条例,当时部队秘密开进是不允许人员外出的,并且还有分区督查组随行监管。但我考虑到该战士的特殊情况和部队第二天上午才开进的命令,所以我不仅批准了,并且还派车亲自送他回去,路上我跟他反复交待了保密纪律和参战规定,他也坚定表示一定遵守,不向家人透露半个字。

我们驱车沿军供站小路向东行驰了几公里就到了这个战士的家,一个坐落在半山腰上、一片漆黑的小村庄。我本想让他和家人见见面就返回军供站的,但一看他家的情况,我非常同情和难过:一间破旧的农村民房,昏暗的灯光下,这个战士年迈的老母亲和怀里抱着出生才15天孩子的媳妇,那充满期盼的目光,使我的眼睛瞬间变得湿润了……于是,我毫不犹豫决定让他在家多待几个小时,好好陪陪即将离别的亲人,让他参战出征前不留下最后的遗憾。我对他说:“你必须在5点之前准时归队向我报到!”他激动地向我立正敬礼:“请营长放心,我一定严守纪律,按时归队!”随后,我和驾驶员就返回了军供站。

这天晚上,我失眠了,一是担心这个保山兵能不能按时归队或被督查组发现;二是担心他上前线参战后万一牺牲了,他这个家庭怎么办?就这样迷迷糊糊半睡半醒的熬到了凌晨4点半,这时我听到了脚步声和敲门声,通讯员一打开门,就看到这个士兵,他向我敬礼:“报告营长,我回来了。”当时我又高兴又激动地说:“好,赶快回宿舍躺下,此事保密。”他立正敬礼回宿舍了。

清晨9点,我们全营便乘坐卡车向老山前线方向隆隆开进……

当年参战时,我所带领的战士是紧急派往前线阵地直接投入战斗的。我清楚的记得,战士们来自昆明、保山、临沧和四川南充,他们都很年轻,但他们即将面对的可能是流血牺牲……因此,压力很大的我连这个保山兵的姓名都没有问一声。战后,我心里还是放不下这个保山籍战士。经多方打听,得知他已平安的退伍回家了。1985年大裁军后,我又调往老山前线部队任职。几年后我转业回到上海工作(编者注:曾担任上海证券公司总裁助理、后任上海证券公司总经理),但我始终没有忘记这个保山籍战士。

编辑同志,我从相关资料了解到:在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保山驻军先后有近2000名指战员和近百民工参战。其中,1979年,李成文(施甸籍)被中央军委授予“董存瑞式的战斗英雄”;1984年,段春和(龙陵籍)、张庆龙(隆阳籍)被中央军委授予 “李海欣高地十五勇士”称号;最感人至深的是原保山军分区司令员刘斌把大儿子刘光、小儿子刘明都送往前线参战,并为国捐躯。其中侦察连副连长刘光在执行任务时英勇牺牲(一等功臣),班长刘明率领全班坚守阵地,壮烈殉国(二等功臣),刘斌司令员满门忠烈的事迹至今还在大江南北广为传颂……当然,也有30多名从保山参战的战士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历史悠久的保山,是一片英雄辈出的热土。在此,我以一个参战老兵的名义,向保山的战友、向保山人民致敬!

多年来,我一直牵挂着这个保山战士回家后的情况,但时至今日还是没有线索。这个保山兵的孩子今年都已经34岁了,他和他的家人都好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