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战略将升级至“AI+”,国内人工智能再遇风口

飞笛讯,人工智能硬件、算法及应用层均取得突破,行业进入爆发期:人工智能在6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两次高潮和低谷,2017年以后再次进入爆发期。这一次的爆发,人工智能行业本身并未发生本质性的变革,而是源于三大要件的全面提升:(1)算力提升明显,计算成本显著下降;(2)算法取得重大突破,深度学习算法得到广泛应用;(3)海量数据为算法实现和优化提供支持。

人工智能将引领全球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国内“Al+”战略轮廓已显现:随着人工智能渗透率的不断提升,其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影响力将逐步累积。麦肯锡研究显示,2030年Al可能为全球额外贡献13万亿美元的GDP增量(相较于2018年),平均每年推动GDP增长约12个百分点,足以比肩人类历史上前三次通用技术革命(蒸汽机、电气化、信息化)带来的影响。当前,主要国家均将Al作为战略选项,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已出台战略规划。我国“Al+”战略轮廓正在形成,Al已经被定位为深化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抓手,“互联网+”战略将向“Al+”战略延伸。

国内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加速,与传统产业融合前景值得期待:我国人工智能产业不断发展完善,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目前,国内人工智能终端应用产品丰富,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机器人等技术,正在与安防、交通、医疗、教育等传统领域深入融合。未来,“Al+”将是国内人工智能发展的主旋律,“政策、技术、需求”将共同推动该战略深化和落地。预计到2020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的市场规模将超过1600亿元,而融合发展带来的相关产业市场规模将超过万亿。其中,北京、上海、广东等省市由于技术领先,且产业链完整,未来将引领行业发展。

我们坚定看好国内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党中央、国务院将人工智能作为经济转型的重要抓手之后,未来在融合发展上有着更大的发展空间。基础层方面,我们建议关注国内服务器、高性能计算企业浪潮信息、中科曙光在算力提供上的市场机会;在应用层方面,我们建议关注语音、计算机视觉、自动驾驶、预测分析等技术在Al+(客服、安防、医疗、汽车、金融等)市场上的应用,覆盖企业中,建议关注科大讯飞、海康威视、苏州科达、卫宁健康等标的。

(1)政策支持力度不达预期或调整。当前,国内人工智能产业链各环节还较为薄弱,行业对政府政策支持还十分依赖,如果政策支持方向出现调整,或者力度不达预期,对企业的业务发展和业绩可能造成影响。(2)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不及预期。近年来,人工智能创新明显加速,产品周期明显缩短,技术创新迭代加快,企业技术层面的竞争更为激烈。如果企业在技术研发投入不足或者产业化不及预期,对公司发展将造成严重影响。(3)市场竞争激化。当前,人工智能行业是IT行业投资热点,微创企业、传统互联网巨头、垂直行业企业都在积极进入,已形成“百家争鸣”的格局。未来,随着国家政策继续引导,新进入企业将进一步增多,市场、利润争夺将趋于白热化,企业盈利能力将可能受到挑战。

A股上市公司中,相关概念股有川大智胜(002253)、欧比特(300053)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