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幼兒園、小學、中學。。。

忘不了阿拉曾經學習的課堂,

一起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

有儂的母校伐?

【上海縣篇】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上海縣,是上海市郊10縣之一。位於上海市腹部,與上海市區西南部犬牙交錯。1988年,縣境北端是東流的吳淞江;上海最大的河流黃浦江,從女兒涇入縣境,在閘港折而迤北,經龍華鎮東流入上海市區,把全縣分成浦西、浦東兩部分。居民12.3萬戶,41.6萬人。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1980年代上海縣行政區劃圖



學校概況

上海縣,1970年後形成普通教育、特殊教育和成人教育網,保證所有青少年都能得到接受初中教育的機會。1979年全縣基本掃除文盲,1983年普及小學教育。1984年8月,千名學生以上的中學有7所,500人以下的18所,佔46.2%。小學219所(民辦66所),其中完全小學165所(民辦34所)。1985年,在上海市郊率先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

境內校史

清同治、光緒年間

今縣境內有3家書院。

1839年(清道光十九年)

法國天主教會在今漕河涇鎮附近開辦讀經班(後改為民新小學),又於1868年(同治七年)在七寶鎮開辦教會小學。

1899年(光緒二十五年)

始有里人創辦馬橋強恕學堂。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1928年(民國17年)

上海縣立初級中學創辦,繼後技術中專、職業學校、幼兒園和民眾教育館相繼興辦,民眾教育在江蘇省內享有聲譽。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1946年

三林中學在縣內首設高中,全縣遂形成初等到中等的教育序列。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1949年

在校學生中,中、小學分別佔7.6%和92.4%;92.6%的成人為文盲。

解放後

大批學校興建,50年代中期形成從幼兒園到高等學校完備的學校系列,以初等、中等教育為主的普通教育得到蓬勃發展,並開展掃除文盲教育。

1979年

全縣基本掃除文盲。

1979年後

逐步形成普通教育、特殊教育和成人教育網,保證所有青少年得到初中教育的機會。並開展職業技術教育,進行中等教育結構改革。

1983年

學齡兒童入學率99.7%,年鞏固率99.1%,小學生畢業率94.7%,12~15週歲少年兒童初等教育普及率98.3%,全部符合國家教育部和上海市教育局關於普及初等教育暫行規定的基本要求,達到初等教育普及標準。

1985年

初中入學率95%,年鞏固率99.9%,畢業、結業率95.9%,16~18週歲青少年初中教育普及率95%,各鄉、鎮全部達到或超過上海市教育局關於現階段普及初中教育的基本要求,在上海郊縣率先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

學校選介

上海市上海中學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1865年(清同治四年),蘇松太兵備道丁日昌創辦龍門書院,課程以經史、性理為主,文辭為輔。1904年(光緒三十年)改為龍門師範學堂,1910年(宣統二年)改名為江蘇省立第二師範學校。1927年(民國16年)秋,江蘇公立商業專門學校和江蘇省立第三、第四中學、東南大學附中等部分師生併入.改名為江蘇省立上海中學。高中部設普通科、師範科、商科、理科、工科,1934年改設理、工、商科。校址原在上海南市尚文路,1934年遷至上中路400號今址。抗戰時期遷至菜市路(今順昌路),1942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入侵租界,上海中學分為兩部,另一部設愛麥虞限路(今紹興路)95號。為拒絕汪偽政府登記和接管,改稱私立滬新中學。1946年2月遷回上中路恢復原校名。解放後列為市重點中學,由上海市教育局管轄,1958~1960年下放上海縣。1970年因“文化大革命”被迫停辦。1978年7月覆校,仍為市重點中學,向上海市區和上海縣招生。1982年有27班,學生1178人,大多寄宿;教職工181人。佔地320畝,建築面積4萬平方米,教學大樓、實驗大樓、專用教室、階梯教室、大禮堂、體育館、游泳池、400米跑道以及足、籃、排球場一應俱全。儀器、教具、圖書、校具等設備較完備。學校素以“嚴謹厚實”學風著稱。實行考試和保送相結合、擇優錄取學生的招生制。畢業生中人材輩出,多人為國外學術學會會員、科學院院士和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上海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校址桂林路20號。前身為1958年創辦的上海師範學院預科,招收優秀初中畢業生,文理分科,學制二年,畢業生直升師院各系科。1962年,改名上海師範學院附屬中學,增設初中部。1970~1978年下放上海縣。1984年10月改用今名。為市重點中學。佔地26畝,建築面積1.3萬平方米。教學設備齊全,有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室和計算機房、電化教育室、語音室、音樂教室、體操房、圖書閱讀室等,圖書館藏書6萬餘冊。1984年有22班(其中初中10班),學生900人(初中418人),教職工160餘人。開設古籍、外語、數學、遺傳工程、探索物理等選修課。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上海市七寶中學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校址七寶鎮七莘路121號。前身是1947年(民國36年)暑期建立的上海市立七寶農業職業學校附設初中部和私立南洋模範中學七寶分校。1953年暑期,七寶農職校停辦,附設初中部改為上海市七寶中學,次年秋招收高中生。1955年12月,坐落在七寶中學今址的私立南洋模範中學七寶分校改名為上海市第二十初級中學。1956年,兩校合併於二十中校址,定名為七寶中學,有初中26班、高中7班,學生1718人。1961年列為上海市重點中學,“文化大革命”中,無形取消重點,1978年恢復,並列為縣重點中學。1984年,有25班(初中11班)、學生1191人(初中516人),教職工146人;學校佔地58.76畝,其中運動場地18.86畝;校舍建築面積1.26萬平方米。學校注重培養學生能力。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上海縣三林中學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校址三林鎮北街8號。1896年(清光緒二十二年)秦榮光、湯學釗和周希濂創辦三林書院,1902年改為三林學堂。1912年(民國元年)校舍毀於火災,另於天池北建新校舍。同年11月改名為三林。陳行、楊思三鄉聯立高等小學校;1928年又改名為私立三林小學校。其間兩次增建校舍,1929年佔地28.5畝。次年創建中學部,定名私立三林職業學校。1931年改辦商科,易名為私立三林初級商科職業學校。1937年因日軍入侵,遷至上海愛文義路(今北京西路)平和裡上課,1942年2月停辦。1946年2月在三林鎮今址覆校,8月改為私立三林中學,設初、高中兩部。1953年1月改為公立。1978年列為縣重點中學。1984年,有30班(初中18班,高中12班)、學生1446人(初中915人,高中531人),教職工139人;佔地44.5畝,其中運動場地15.28畝,建築面積7094平方米。校園環境幽雅,校舍環繞天池,仰高亭翼然立於池中,還有建於1936年、面積480平方米的體育館。學校向以培育農村子弟、振興實業、服務社會為宗旨,以“勤敬誠肅”為校訓。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上海市莘莊中學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1957年7月,在莘莊鎮小西街43號創辦莘莊初級中學,有5班、學生229人,教職工16人。1962年8月上海師範學校師生併入,改為完全中學,借用師範學校校舍。1963年8月遷入今址。1965年秋,有初中26班、高中7班、學生1599人,教職工105人。1980年始設職業班。1984年,有初中15班、高中10班、學生1179人,教職工113人;學校佔地22畝,建築面積7503平方米。“文化大革命”前還招收上海市區學生。學校藝術教育頗具特色。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上海縣友愛實驗中學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校址塘灣鄉劍川路。1969年9月塘灣中學分校設立。次年春,更名友愛中學,學生150人,教師8人。1977年遷至劍川路原甘露小學舊址,名友愛初級中學。1982年秋,試辦初中後一年制職業班,至1984年先後開設農學、養殖、種植和機修專業4班,招收學生116人。1985年5月,長征初級中學併入,始用今名。1988年學校佔地16畝,建築面積5000平方米,初中班9個,職業班1個,在校學生367人,教職工52人。學校重視學生勞動技術教育。

上海縣華漕中學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校址為吳漕路201號。創辦於1957年8月。1984年8月,有初中11個班、高中4個班,初中生541人、高中生181人,教職員工79人,其中教師47人。佔地面積13.13畝,建築面積2231平方米。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上海縣杜行中學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校址為杜行鎮西街。創辦於1947年。1984年8月,有初中17個班、高中5個班,初中生820人、高中生230人,教職員工42人,其中教師28人。佔地面積10.80畝,建築面積2422平方米。

上海縣梅隴中學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校址為梅隴鎮南街190號。創辦於1967年8月。1984年8月,有初中11個班,初中生733人,教職員工42人,其中教師30人。佔地面積6.96畝,建築面積2100平方米。

上海縣莘莊鄉莘浦中學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校址為七莘路165號。創辦於1976年2月。1984年8月,有初中6個班,初中生488人,教職員工59人,其中教師40人。佔地面積7畝,建築面積2391平方米。

上海縣新涇中學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校址為哈密路1115弄15號。創辦於1968年。1984年8月,有初中8個班,初中生300人,教職員工49人,其中教師38人。佔地面積5.59畝,建築面積2262平方米。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上海縣朱行中學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校址為朱行鎮朱莘路100號。創辦於1967年。1984年8月,有初中7個班,初中生312人,教職員工36人,其中教師26人。佔地面積8.9畝,建築面積1744平方米。

上海縣諸翟中學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校址為諸翟鎮北街。創辦於1965年。1984年8月,有初中10個班,初中生458人,教職員工49人,其中教師32人。佔地面積11.4畝,建築面積3001平方米。

上海縣顓橋中學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校址為上海縣顓橋鎮老滬閔路南端。創辦於1948年7月。1984年8月,有初中15個班,初中生602人,教職員工121人,其中教師72人。佔地面積33.70畝,建築面積7782平方米。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上海市閔行中學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校址為上海市閔行區江川東路950號。1928年8月,上海縣立初級中學創辦。初期只有三個班級,學生111人。校址在建設路原閔行區教育局內。1937年,因抗日戰爭爆發,學校停辦。1940年秋,學校恢復辦學,改名為“私立閔行中學”。1941年,學校改名為“區立閔行中學”。1944年,改名為“申江縣閔行中學”。1945年9月,更名為“上海縣立閔行中學”。1949年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學校改名為“上海縣立初級中學”。1951年7月,和上海紡織企業家諸文綺於1947年建成的“私立文綺染織專科學校”的兩個普通高中班合併,改名“上海縣中學”。1958年學校遷入新址。1959年2月,學校改名為“上海縣閔行中學”。1959年7月,“民辦新閔初級中學”併入閔行中學。閔行獨立建區後,學校歸閔行區教育局管理,校名更為“上海市閔行中學”。1964年6月,閔行區撤銷,其轄區劃歸徐彙區管理,學校亦歸徐彙區教育局管理。1964年5月,學校被確定為上海市五十所重點中學之一。1981年11月,閔行恢復建區,學校重歸閔行區管轄。現為上海市實驗性示範性高中。學校現有學生1600餘名,教職員工160餘人;學校還擁有現代化的教學、科技、信息、體育、藝術等中心。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上海縣農村小學舊影



上海縣實驗小學

前身是蒙正學堂,創辦於1905年(清光緒三十一年)。1909年,更名為迪新學堂,有4個年級,學生110人,教員4人。1912年(民國元年)改名為莘莊鄉立第一國民學校。1928年,松江縣立第六高等小學併入,改用松江縣立第六小學校名,次年改稱莘莊小學,有學生250多人,教員10人。1936年,大部分校舍毀於大火,剩餘校舍又於次年被日本侵略軍拆除,學校被迫停辦。1941年7月地方人土募資修復校舍開學。1945年有7班、學生458人,教職工13人。次年改名為上海市第二十六區莘莊國民學校。1951年2月改名為莘莊鎮小學。1959年列為縣重點小學。1961年建造一幢3層、2629平方米教學樓。1962年改稱莘莊鎮中心小學。1969~1977年,學校下放,由莘莊公社莘北大隊、青春大隊共同管理。1979年1月用今校名。1988年8月遷入莘莊鎮莘瀝路203號新址。原址留11班,另辦莘莊鎮小學。新址佔地19.5畝,其中運動場地6695平方米,有250米跑道。校舍建築面積4052平方米。

馬橋中心小學

校址馬橋鎮中街193弄內。前身是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創辦的吳會書院、1899年(光緒二十五年)鈕永建改為強恕學堂。1902年書院財產全部歸學校。1910年(宣統二年)馬橋小學堂併入。1923年(民國12年)改為完全小學,1928年改為縣立。1937年校舍校具毀於戰火。兩年後地方人士力謀覆校,1940年春夏學。1946年2月,改名馬橋中心國民學校,7學級,學生367人(其中寄宿生33人),教師13.5人。解放後改稱馬橋小學。1952年天主教會達義小學併入。1956年有13班,學生700多人,1958年多達20班,900名學生。1973~1976年附設初中班。1978~1981年列為市、縣重點小學。1984學年有13班、460名學生,並附設幼兒園5班,在園幼兒182人,教職工81人。學校佔地14.15畝,建築面積3060平方米。學校具農村辦學特色。50年代後期創辦紅領巾小農場,1958年國務院總理周恩來視察馬橋公社時蒞場參觀。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1958年7月18日國務院總理周恩來視察馬橋鄉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馬橋中心小學(1984年)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上海小學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校址上中路200號。1903年(清光緒二十九年)項文瑞等在上海南市文廟路劉公祠創辦廿二鋪小學堂。1904年改為龍門師範附屬小學。1910年(宣統二年)隨龍門師範改稱為江蘇省立第二師範學校附屬小學,並在尚文路建造新校舍(為校本部)。1927年(民國16年),又隨江蘇省立第二師範學校改組,稱江蘇省立上海中學附屬實驗小學。1934年8月獨立,改名為江蘇省立實驗小學,文廟路校舍為第二部。是年,上海中學在今址上中路購地興建新校舍,在校園內撥地50南為小學部,建造一幢二層教學樓為第三部,學生寄宿。抗日戰爭爆發後,尚文路、文廟路校舍先後毀於戰火,上中路校舍為日軍佔據。1942年,先後在重慶路。萊市路、牯嶺路、徐家彙路等處上課,易名龍門小學。抗日戰爭勝利後遷回上中路,恢復原校名。解放後改名為上海市上海小學。1958年改稱上海縣上海小學,列為縣重點小學,同時附設幼兒園。佔地面積38畝,建築面積1584平方米,有13班,學生498人、教職工35人。1984年9月劃人徐彙區。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七寶中心小學

1905年(清光緒三十一年),七寶鄉董楊光霖、張之珍在七寶鎮北七寶教寺財神堂創辦明強小學堂,後改為兩等公學,隸屬青浦縣。1925年(民國14年),創辦於1908年的啟秀女子學校併入。1947年改名明強小學。解放初改為七寶鎮第二小學。

1908年,李芳澤在七寶鎮南三善堂創辦新民小學,隸屬松江縣,後改名為松江縣七寶國民學校,抗日戰爭勝利後易名為上海市第二十六區七寶國民學校。解放初改為七寶鎮第一小學。

1927年,天主教會在七寶天主堂創辦務本小學,分設男女二部。1947年改名為私立肇建小學。解放初改為七寶鎮第三小學。

1953年,“三小”併入“一小”,定名七寶中心小學。

1978年,“二小”併入七寶中心小學,定名七寶小學,列為縣重點小學。1981年取消重點小學,恢復七寶中心小學校名。1984年有18班,726人;教職工70人,其中教師54人。70年代,學校體育工作成績突出。

上海縣華漕中心小學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創辦於1908年。1984年8月,有12個班,學生455人,教職員工49人,其中教師37人。佔地面積8.4畝,建築面積1940平方米。

上海縣紀王中心小學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創辦於1912年。1984年8月,有15個班,學生603人,教職員工53人,其中教師32人。佔地面積7.36畝,建築面積2355平方米。

上海縣旗忠村小學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上海縣陳行鄉題橋小學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上海縣杜行鄉群益小學(談家港)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上海縣唐灣中心小學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創辦於1907年。1984年8月,有12個班,學生472人,教職員工39人,其中教師28人。佔地面積6.04畝,建築面積1650平方米。

上海北新涇中心小學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創辦於1905年。1984年8月,有18個班,學生726人,教職員工70人,其中教師54人。佔地面積7.96畝,建築面積2552平方米。

上海縣諸翟中心小學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創辦於1921年。1984年8月,有12個班,學生395人,教職員工47人,其中教師22人。佔地面積7.66畝,建築面積1438平方米。

上海縣明星中心小學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創辦於解放初期。1984年8月,有7個班,學生182人,教職員工32人,其中教師27人。佔地面積4.03畝,建築面積938平方米。

上海縣顓橋中心小學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創辦於1908年。1984年8月,有17個班,學生720人,教職員工47人,其中教師34人。佔地面積12.29畝,建築面積2482平方米。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上海縣農村幼兒園舊影(1959年初)


上海縣莘莊幼兒園

前身是1948年(民國37年)開設的莘莊小學附屬幼稚班,時有2班,幼兒77人。1979年9月在莘莊鎮莘中新村16號建成新園舍,佔地1.92畝,建築面積1551平方米。1981年6月1日,與小學部分設,下半年遷至新址,用今名,9月立為上海縣示範幼兒園。1984年有8班,在園幼兒258人,教職工28人。

上海縣七寶幼兒園

園址七寶鎮三八路,佔地4畝,前身是七寶第一、第二小學附設幼兒園(班)。1956年,“一小”附設幼兒園,次年“二小”幼兒班併入,遂為有7個班級的獨立幼兒園。1984年,有7班(其中1班為民辦),在園幼兒240人,教職工30人。1957年起為幼兒供應午餐和點心,長期堅持為農服務,1958年曾在寶南東吳大隊(今莘莊鄉東吳村)和寶北觀音堂(今七寶鎮新龍村)開辦2個全託幼兒班,近年在農忙期間開辦農村幼兒全託班和星期日留園班。教養員自制幻燈片,電化教學有特色。

虹二幼兒園

1975年7月,虹橋公社虹二大隊在張家宅小學內創辦,初借用小學課桌椅。第一期設一混合班,幼兒40人。1977年分設大班。中班,1984年,各設一班,幼兒60人全村適齡幼兒都能入園,教養員4人。活動園地佈置有水泥大象滑梯、蹺蹺板、攀登架、小藍球架等大型活動器具。村選派女知識青年擔任教養員自制教具、玩具,按《幼兒教育綱要》安排治動。幼兒園費用均由村集體經濟負擔,並補助幼兒伙食津貼,供應幼兒午飯和點心,家長每月負擔5元伙食費。1978年幼兒園被評為縣、市“三八”紅旗集體。

上海縣梅隴鄉幼兒園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上海縣華漕中心小學附屬幼兒園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上海縣篇」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學校,有儂的母校伐?

上海老底子 誠意奉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