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國之秋:一個悲涼且無收穫的時節

開始拿起這本書,絕對是衝著書名來的,光是聽著書名就覺得很文藝:《天國之秋》,只是沒想到,它講述的是一個我們耳熟能詳的名字:太平天國。

天國之秋:一個悲涼且無收穫的時節

高峰,而且在新的時代,有新的特點

提起太平天國,大家都不陌生,張口就出:太平天國是中國舊式農民起義的最高峰,而且在新的時代,有新的特點和水平等等,作為文科生,都快背爛了。

這也難怪,之前有關太平天國的著作和研究頗豐,很多作品都講到了西方列強對這場中國發生的內戰的干預。不過要麼是從民族主義的視角進行描述,要麼是從西方列強的角度進行評價。而這顯然缺乏一種更為全面客觀的認知和理性深入的分析。

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國漢學家裴士鋒,得益於他的海外視角,才有可能為我們呈現出另一種不同風貌的太平天國運動。

天國之秋:一個悲涼且無收穫的時節

在正式介紹這本書之前,我們還是對這本“偽文藝書”做個簡要介紹吧。

在英文版序言中,漢學家裴士鋒就說了撰寫此書的三個目的:

第一,協助恢復中國十九世紀時在世界上應有的位置,中國不是個封閉體系,全球化也不是近些年才有的現象。

第二,幫助美國人瞭解美國南北戰爭在遙遠他鄉產生的更廣大影響。

第三,從各個方面來呈現這場戰爭,被捲入戰爭的中國人以及外國人的視角。

從整本書的閱讀體驗來看,作者無疑是成功的,他的三個目的講清楚了,而且更不乏在混亂時局中,每個參與者對自己命運的選擇和對戰爭的深刻反思。

正如基辛格評價的那樣:裴士鋒生動重現了十九世紀中葉的太平天國戰爭。這張戰爭所奪走的人命之多,在人類史上名列前茅。它的深遠影響,在當今中國仍未消失。”《天國之秋》是由一流歷史學家和傑出作家完成的引人入勝之作。

為了讓大家更瞭解這本書,那就先簡要介紹一下。

《天國之秋》有兩條非常明確的敘事主線:一條是西方列強對太平天國戰爭的態度和介入;一條是曾國藩率領下的湘軍與太平天國軍隊的對戰,這兩條主線共同決定著太平天國的命運。通過一些重要人物,比如太平天國後期主政的洪仁玕、湘軍首領曾國藩、西方外交官、傳教士以及美國僱傭兵等戰爭經歷和看法,來穿透這個混亂時局。

我認為最為精彩的觀點,直到最後的結語部分才說出,即像中國這樣的巨人,有自己的道路,任何試圖藉助外力改變這條道路的做法,都將是場災難。

天國之秋:一個悲涼且無收穫的時節

下面我們就跟著作者,撥開當時無比混亂的世局。我將從三個視角,呈現太平天國的黃昏。

第一個視角是撰寫《資政新篇》的洪仁玕,他是太平天國運動後期主政之人,也就是書中所說的“太平天國總理”;

第二個視角是與太平天國勢不兩立的曾國藩及其湘軍。

第三個視角,也是最有趣的視角,就是以英國為首的西方列強。

視角1:試圖挽大廈之將傾的洪仁玕

洪仁玕是洪秀全的族弟,和洪秀全從事同一份職業:教書先生兼科舉落榜者。

1937年,洪秀全第一次做了異夢,並且一連做了四十天,洪仁玕都呆在他身邊。醒來之後,洪秀全就向身邊人敘述自己夢見的場景,並聲稱自己得到了天啟,而且說孔子沒有將正確學說教給中國人。

這還說什麼,眾人當然以為洪秀全瘋了,即使洪仁玕也不相信自己的族兄。

1843年洪秀全偶然得到一本書,叫《勸世良言》,回想幾年之前的那場異夢,大徹大悟:哦,原來自己是上帝的兒子,他要斬妖除魔,於是洪秀全丟掉了學堂裡的孔子牌位,也替自己施洗。並且吸引了三個人加入,這三個人就是最早拜上帝教的信徒,其中之一就有洪仁玕,那年洪仁玕21歲。

天國之秋:一個悲涼且無收穫的時節

後來洪秀全和他的一個追隨者離開廣西,到其他地方傳教。洪仁玕因為自己哥哥的阻撓,留在當地繼續當他的教書先生,不過他還是私底下讓50多名皈依者受洗。

隨著追隨者越來越多,也加上本地客家人和當地的土客爭奪資源越來越激烈等等因素,終於在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宣告成立太平天國。

天國之秋:一個悲涼且無收穫的時節

自然,作為拜上帝教的首批追隨者以及洪秀全的族弟身份,洪仁玕不可能繼續留在當地,他逃往香港,最終在一位英國傳教士那裡擔任助理,替新入教者傳授新教的基本教義。

洪仁玕在香港的幾年中,對他及後來太平天國運動影響更大的事,是其在此地開闊了視野,對中國以及世界格局有了廣泛瞭解;學到了歐美在政治經濟、科學、醫學、政府機構乃至軍事科學方面的觀念。

因為洪仁玕的和善可親的個性和洪秀全族弟的身份,他在香港贏得了大批人的喜愛。不過人們大多問他有關太平天國的事情。而其他傳教士希望的是:假如洪仁玕能夠到南京,他將依照其在香港所學,糾正太平天國的教義,想想都覺得興奮,古老的中國即將出現第一個基督教國家。

1858年,洪仁玕離開香港,前往太平天國統治的區域,經過一年多時間,終於抵達天京。

此時洪仁玕眼中的天京,如同秋天一樣蕭瑟。

太平天國原先保持的清教徒式的理想逐漸消逝,鴉片吸食又恢復以往的盛況。寬闊街道上少了熙熙攘攘的人,更增添冷清之感。

天國之秋:一個悲涼且無收穫的時節

天王所有能觸碰到的東西,都是金制的,有大批宮女侍奉,一切日常活動,如同在圓明園裡的清朝皇帝。

天京事變後,東王楊秀清被殺,洪秀全此時需要信得過的顧問。此時洪仁玕的到來正好滿足他這個需求。甚至在洪仁玕抵達天京兩週之後,就授予了他“幹王”頭銜,讓他總領太平天國朝政,因此在書中,作者不少時候用“太平天國的總理”來稱呼洪仁玕。

不過強龍壓不過地頭蛇,洪仁玕這個“空降司令”,且無尺寸之功過來,能鎮得住一幫將領嗎?當時還在戰時,將領的地位還是很高,可以想見後來洪仁玕的地位如同空中樓閣一樣。

不過洪仁玕知道自己的長處,那就從內政入手。大多數投奔太平天國的人,不是出於教義的吸引,而是太平天國許諾的美好生活。洪仁玕就從這個基礎入手,開始為太平天國的未來謀劃。

在他的計劃中,把中國傳統原則和他對西方工業社會的認識交織在一起,並且把自滿人入主中原後暗暗滋長的某種樸素民族主義融入其中。成果就是我們熟知的《資政新篇》,那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份真正從全球視野提出的改革建議。

天國之秋:一個悲涼且無收穫的時節

不過實現《資政新篇》中所規劃的一切,前提就是太平天國的政權要穩定,能成為一個真正的國家。而要能建立國家,得先打贏戰爭。打贏戰爭,洪仁玕想到必須藉助洋人的堅船利炮。而他與洋人的關係,正是洪秀全所需要的。

洪仁玕想起了明朝起家的方式,就是由南打向北。關鍵就是南方得先站住腳跟,成敗在於能否得到上海洋人的支持,特別是他們是否願意供應汽船。

此時上海,各租界各自為政,是冒險家的天堂,自然對於太平天國運動的態度,會出現截然相反的態度。當時英國駐上海領事就對太平天國不感冒,而抱有宗教熱忱的新教傳教士很是欣慰,甚至還進入天京,看到了建立一個基督教國家的可能,尤其是對英格蘭和美國的新教徒來說:有一位中國本土傳教士躋身中國未來政府高層,太興奮了。

洪仁玕也對在上海的洋人給予了很大希望,因為他想讓洋人賣給他汽船,這樣太平天國就能掌握長江,完全困住清廷。

當忠王李秀成率領一支小規模部隊進入上海時,遭到了當時英國駐上海領事的攻擊,李秀成怪洪仁玕,而洪仁玕怪罪李秀成得罪了洋人,兩人本來不怎麼好的關係,又有點搞僵了。不過雙方都認為同洋人建立聯繫,有助於太平天國。

天國之秋:一個悲涼且無收穫的時節

洪仁玕以外交事務主管的身份在天京接待了來自上海的一批批訪客,幾乎都是傳教士。這些傳教士對太平天國抱有好感,在國外的報紙上刊登自己的見聞,正如其中一位傳教士所說:“清朝政權已徹底掏空,它肯定會垮。沒有哪個力量撐得住它。”

1860年的太平天國,政治上有熟稔外國事務的洪仁玕,軍事上有陳玉成和李秀成,看著太平天國還有著中興的可能。

視角2:挽狂瀾之既倒的曾國藩

領兵作戰並不是曾國藩想走的路,他是文人,飽讀詩書。本來入了翰林院,可以在清朝官場平步青雲,誰料太平天國來了,誰料1852年,他的母親去世了,所以他只能趁著戰亂,回家丁憂。

天國之秋:一個悲涼且無收穫的時節

清軍與太平軍交戰,不法之徒趁機作亂,企圖渾水摸魚。面對此情況,咸豐帝下令地方官員創辦團練來保衛自己的家鄉。曾國藩就是在此種狀況下擔任團練大臣的。

清朝軍隊有兩個系統:一個是八旗,由滿人和蒙古人擔任,主要在北方活動;一個綠營,大部分是漢人。不過這兩個系統,早已廢弛,無論訓練還是武器,其中有個細節:“許多現役武器已用了超過百年。”

面對此情況,曾國藩只得從頭開始,另建新軍。他以戚繼光為榜樣,建議組建一支小而有效率的軍隊,這支軍隊是他理學道德秩序觀在軍事上的體現,他寫道:“但求其精,不求其多;但求有濟,不求速效。”

有關選兵,他定下嚴格標準。士兵的來源一定是農村,因鄉村多拙樸之夫。士兵一定是領兵的人親自招募,一層一層。

天國之秋:一個悲涼且無收穫的時節

有關待遇。給曾國藩賣命的士兵,其軍餉是綠營兵的三倍,而且還可以憑藉戰功領到豐厚賞金。這個吸引力還是大大的。

有關思想建設。曾國藩也會教育士兵,告誡他們報效國家,同樣曾國藩的軍紀也是非常嚴酷的。

在對外宣傳和爭取支援上,曾國藩知道皇帝逃跑的消極影響,他不太寄託於藉助皇帝的名義,而是藉助孔子的道統。太平天國每到一處,毀掉孔廟,已經足夠曾國藩利用的,在對地主富商敘述時,他拿出太平天國叛亂危及儒家文明存續一事,來打動他們。

1854年,曾國藩已有一隻相當可觀的作戰力量,也招募了一批能征善戰的軍官,大部分是他的湖南同鄉,但此時湘軍還不是與太平軍作戰的主力,真正的主力還是統領江南大營的張國良和和春。

1860年,江南大營被李秀成攻破,主將戰死,太平軍從南京傾巢而出,往東挺進。就在清軍群龍無首之際,曾國藩的時代終於到來。

視角3:以英國為首的列強

英國的態度,在整個太平天國運動中是很值得玩味的。

首先看英國對清政府的態度,由原來的敵對到合作。

就在清政府風雨飄搖之際,英國希望清政府修訂1842年《南京條約》,以便讓英國商人能更自由地進入中國市場。1856年清朝廣州當局逮捕中國走私船“亞羅”號上的水手,而“亞羅”號當時掛英國國旗,英國人視這個為對英國王室的侮辱,決定派軍赴華,不惜任何代價索得賠償,訂立新約。

天國之秋:一個悲涼且無收穫的時節

1858年英法聯軍進犯天津,清政府簽訂城下之盟,1860年又簽訂《北京條約》。英國向清政府提出的要求一一被滿足。這一點出乎英國所料,因為當太平天國和清政府槓起來的時候,英國政府出於“實用主義”,決定對華保持中立,而且據說因為太平天國是由新教徒建立的,甚至還略微傾向太平天國這一邊,但是沒想到清政府居然會這樣,如果太平天國推翻了清政府,那條約不是白簽了?條約需要清政府的保障才能實現。

天國之秋:一個悲涼且無收穫的時節

再看英國對太平天國的認識,由原來的接觸到敵對。

一開始洪仁玕希望與英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結盟,他對英國事拉攏討好,妥協退讓。例如在1860年李秀成在上海遭遇洋人的襲擊時,還不敢太還手,就是依據洪仁玕的政策。洪仁玕在宗教上做文章,一直渴求與西方建立外交關係,但是未能如願。原因在英國這邊的駐上海領事。

這位英國外交官認為中國人的文化價值和西方有根本不同,太平天國之所以大力提倡宗教,完全是為了欺騙無知善良的英國人,太平天國完全是叛亂分子,一群沒有教養的人。

由於正是因為此人主導當時英國政府對華看法,英國政府最終定義太平天國為叛亂者和“所有文明有禮者或受到良好治理者的公敵。”

真正促使英國態度轉變的是1861年的美國內戰。這很奇怪,為何一場在遙遠美洲的內戰,會影響到太平天國運動呢?

天國之秋:一個悲涼且無收穫的時節

這就要說到當時英國的貿易鏈條了。

當時英國兩個最大的貿易伙伴是中國和美國。中國既是英國最大的茶葉進口市場,又是其鴉片傾銷市場;而美國則是它的長絨棉進口市場。英國工業革命的支柱產業——紡織業,所進口的原棉有四分之三來自美國南部,成品則有近一半在遠東賣掉。

美國棉花供應可能在不久之後中斷一事,讓英國政治人物大傷腦筋,憂心英國的製造業會垮臺。如果美國沒有爆發內戰,那英國可以憑藉其工業化的優勢,在中國傾銷紡織品。結果內戰爆發,棉價大幅提高,英國紡織品太貴,對華出口一落千丈。

對於英國人來說,中美兩國的市場盤根錯節,密不可分,因而到了1861年春天,兩場戰爭的同時進行,已經危及英國的經濟命脈。

英國此時的態度更加明朗,支持清政府,幫助其鎮壓太平天國。

1862年春英國同意派船將李鴻章手下的幾千名士兵運到上海。同年夏,英國賣給清政府汽船並幫助組建艦隊。在美國人華爾死後,英國人成了常勝軍(洋槍隊)的統領。如果華爾只是一個類似浪人加僱傭軍的角色,那戈登就是徹徹底底受過正規軍事訓練的軍官。

天國之秋:一個悲涼且無收穫的時節

太平天國最終的結果,用一句耳熟能詳的話來結束吧:在中外勢力的聯合絞殺下以失敗告終。

悲涼之秋

太平天國運動,可能是人類歷史上死傷最慘烈的內戰,這場戰爭沒有勝利者,那些自以為從中獲利的,最終什麼也沒有得到。

英國人認為他們參與戰爭,對華貿易會大幅增長,結果是一場空。戰爭開始時,英國可以獲得戰時經濟,逃往上海的富人推高地價,為上海洋商帶來可供他們買進再轉手賣出的大量貨物,只要戰爭繼續,中國商人就願意以高出行情的價錢,僱傭外國商船為其保駕護航。而戰爭結束時,不僅外國航行者的優勢大幅減弱,而且上海房價崩盤,英國前兩大商行在衰退期間破產。

外交方面英國也沒什麼好處,介入中國內戰,沒有讓他們得到清廷的善意。在許多英國人眼中,大英帝國的軍隊,在清朝政府中淪為僱傭軍的角色,成為清朝統治者抱在膝上玩賞的小狗。戈登和華爾,在中國的教科書上,仍然身背惡名。

那清政府就獲勝了嗎?

太平天國運動讓世人看到了清朝,在中國傳統敘事中,失去了“天命”,朝廷的八旗綠營,屢遭敗績,皇帝逃跑,圓明園被燒,從中央到地方,從軍事到財政,天朝面子裡子全失。

後來雖然有所謂的同光中興,但是鉅額戰爭賠款使得國家破產,滿清朝廷改不了腐敗與守舊之風。放眼世界,中國不僅遠遠落後於世界,也落後於鄰國日本。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1912年宣統退位。而這場運動的領導人孫中山,從小聽人講述太平天國英雄的故事,自稱洪秀全第二。

對普通百姓而言,更是一場空前浩劫。

對於這場戰爭,最受認可的估計是戰爭導致兩千萬至三千萬人逝去。到1913年,中國人口仍未回到1850年對水平。有的研究說是七千萬人。

只有數字是冰冷的,書裡面也有細節。清軍將一名太平軍孕婦剖腹,並將嬰兒取了出來,放在她的身上肢解,這名俘虜發出了一聲人類無法發出的悲慘而絕望的叫聲……

如此種種,令人不忍卒讀。

也許,只是一種也許。

如同書中伊藤博文認為的,如果當初外國人不阻撓太平天國,太平天國早已成功,因為這是中國歷史的一部分,後來的歷史證明清朝的所作所為,無一證明他們值得一救。干預了,中國的動盪將會更為暴烈,而且拖得更久。

清朝滅亡了,中華民國取而代之,而民國一開始就是分崩離析的狀態,中國陷入內戰幾十年,國力衰退,面對外敵的持續入侵幾乎束手無策,直到最近幾十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