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国之秋:一个悲凉且无收获的时节

开始拿起这本书,绝对是冲着书名来的,光是听着书名就觉得很文艺:《天国之秋》,只是没想到,它讲述的是一个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太平天国。

天国之秋:一个悲凉且无收获的时节

高峰,而且在新的时代,有新的特点

提起太平天国,大家都不陌生,张口就出:太平天国是中国旧式农民起义的最高峰,而且在新的时代,有新的特点和水平等等,作为文科生,都快背烂了。

这也难怪,之前有关太平天国的著作和研究颇丰,很多作品都讲到了西方列强对这场中国发生的内战的干预。不过要么是从民族主义的视角进行描述,要么是从西方列强的角度进行评价。而这显然缺乏一种更为全面客观的认知和理性深入的分析。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汉学家裴士锋,得益于他的海外视角,才有可能为我们呈现出另一种不同风貌的太平天国运动。

天国之秋:一个悲凉且无收获的时节

在正式介绍这本书之前,我们还是对这本“伪文艺书”做个简要介绍吧。

在英文版序言中,汉学家裴士锋就说了撰写此书的三个目的:

第一,协助恢复中国十九世纪时在世界上应有的位置,中国不是个封闭体系,全球化也不是近些年才有的现象。

第二,帮助美国人了解美国南北战争在遥远他乡产生的更广大影响。

第三,从各个方面来呈现这场战争,被卷入战争的中国人以及外国人的视角。

从整本书的阅读体验来看,作者无疑是成功的,他的三个目的讲清楚了,而且更不乏在混乱时局中,每个参与者对自己命运的选择和对战争的深刻反思。

正如基辛格评价的那样:裴士锋生动重现了十九世纪中叶的太平天国战争。这张战争所夺走的人命之多,在人类史上名列前茅。它的深远影响,在当今中国仍未消失。”《天国之秋》是由一流历史学家和杰出作家完成的引人入胜之作。

为了让大家更了解这本书,那就先简要介绍一下。

《天国之秋》有两条非常明确的叙事主线:一条是西方列强对太平天国战争的态度和介入;一条是曾国藩率领下的湘军与太平天国军队的对战,这两条主线共同决定着太平天国的命运。通过一些重要人物,比如太平天国后期主政的洪仁玕、湘军首领曾国藩、西方外交官、传教士以及美国雇佣兵等战争经历和看法,来穿透这个混乱时局。

我认为最为精彩的观点,直到最后的结语部分才说出,即像中国这样的巨人,有自己的道路,任何试图借助外力改变这条道路的做法,都将是场灾难。

天国之秋:一个悲凉且无收获的时节

下面我们就跟着作者,拨开当时无比混乱的世局。我将从三个视角,呈现太平天国的黄昏。

第一个视角是撰写《资政新篇》的洪仁玕,他是太平天国运动后期主政之人,也就是书中所说的“太平天国总理”;

第二个视角是与太平天国势不两立的曾国藩及其湘军。

第三个视角,也是最有趣的视角,就是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

视角1:试图挽大厦之将倾的洪仁玕

洪仁玕是洪秀全的族弟,和洪秀全从事同一份职业:教书先生兼科举落榜者。

1937年,洪秀全第一次做了异梦,并且一连做了四十天,洪仁玕都呆在他身边。醒来之后,洪秀全就向身边人叙述自己梦见的场景,并声称自己得到了天启,而且说孔子没有将正确学说教给中国人。

这还说什么,众人当然以为洪秀全疯了,即使洪仁玕也不相信自己的族兄。

1843年洪秀全偶然得到一本书,叫《劝世良言》,回想几年之前的那场异梦,大彻大悟:哦,原来自己是上帝的儿子,他要斩妖除魔,于是洪秀全丢掉了学堂里的孔子牌位,也替自己施洗。并且吸引了三个人加入,这三个人就是最早拜上帝教的信徒,其中之一就有洪仁玕,那年洪仁玕21岁。

天国之秋:一个悲凉且无收获的时节

后来洪秀全和他的一个追随者离开广西,到其他地方传教。洪仁玕因为自己哥哥的阻挠,留在当地继续当他的教书先生,不过他还是私底下让50多名皈依者受洗。

随着追随者越来越多,也加上本地客家人和当地的土客争夺资源越来越激烈等等因素,终于在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宣告成立太平天国。

天国之秋:一个悲凉且无收获的时节

自然,作为拜上帝教的首批追随者以及洪秀全的族弟身份,洪仁玕不可能继续留在当地,他逃往香港,最终在一位英国传教士那里担任助理,替新入教者传授新教的基本教义。

洪仁玕在香港的几年中,对他及后来太平天国运动影响更大的事,是其在此地开阔了视野,对中国以及世界格局有了广泛了解;学到了欧美在政治经济、科学、医学、政府机构乃至军事科学方面的观念。

因为洪仁玕的和善可亲的个性和洪秀全族弟的身份,他在香港赢得了大批人的喜爱。不过人们大多问他有关太平天国的事情。而其他传教士希望的是:假如洪仁玕能够到南京,他将依照其在香港所学,纠正太平天国的教义,想想都觉得兴奋,古老的中国即将出现第一个基督教国家。

1858年,洪仁玕离开香港,前往太平天国统治的区域,经过一年多时间,终于抵达天京。

此时洪仁玕眼中的天京,如同秋天一样萧瑟。

太平天国原先保持的清教徒式的理想逐渐消逝,鸦片吸食又恢复以往的盛况。宽阔街道上少了熙熙攘攘的人,更增添冷清之感。

天国之秋:一个悲凉且无收获的时节

天王所有能触碰到的东西,都是金制的,有大批宫女侍奉,一切日常活动,如同在圆明园里的清朝皇帝。

天京事变后,东王杨秀清被杀,洪秀全此时需要信得过的顾问。此时洪仁玕的到来正好满足他这个需求。甚至在洪仁玕抵达天京两周之后,就授予了他“干王”头衔,让他总领太平天国朝政,因此在书中,作者不少时候用“太平天国的总理”来称呼洪仁玕。

不过强龙压不过地头蛇,洪仁玕这个“空降司令”,且无尺寸之功过来,能镇得住一帮将领吗?当时还在战时,将领的地位还是很高,可以想见后来洪仁玕的地位如同空中楼阁一样。

不过洪仁玕知道自己的长处,那就从内政入手。大多数投奔太平天国的人,不是出于教义的吸引,而是太平天国许诺的美好生活。洪仁玕就从这个基础入手,开始为太平天国的未来谋划。

在他的计划中,把中国传统原则和他对西方工业社会的认识交织在一起,并且把自满人入主中原后暗暗滋长的某种朴素民族主义融入其中。成果就是我们熟知的《资政新篇》,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份真正从全球视野提出的改革建议。

天国之秋:一个悲凉且无收获的时节

不过实现《资政新篇》中所规划的一切,前提就是太平天国的政权要稳定,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国家。而要能建立国家,得先打赢战争。打赢战争,洪仁玕想到必须借助洋人的坚船利炮。而他与洋人的关系,正是洪秀全所需要的。

洪仁玕想起了明朝起家的方式,就是由南打向北。关键就是南方得先站住脚跟,成败在于能否得到上海洋人的支持,特别是他们是否愿意供应汽船。

此时上海,各租界各自为政,是冒险家的天堂,自然对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态度,会出现截然相反的态度。当时英国驻上海领事就对太平天国不感冒,而抱有宗教热忱的新教传教士很是欣慰,甚至还进入天京,看到了建立一个基督教国家的可能,尤其是对英格兰和美国的新教徒来说:有一位中国本土传教士跻身中国未来政府高层,太兴奋了。

洪仁玕也对在上海的洋人给予了很大希望,因为他想让洋人卖给他汽船,这样太平天国就能掌握长江,完全困住清廷。

当忠王李秀成率领一支小规模部队进入上海时,遭到了当时英国驻上海领事的攻击,李秀成怪洪仁玕,而洪仁玕怪罪李秀成得罪了洋人,两人本来不怎么好的关系,又有点搞僵了。不过双方都认为同洋人建立联系,有助于太平天国。

天国之秋:一个悲凉且无收获的时节

洪仁玕以外交事务主管的身份在天京接待了来自上海的一批批访客,几乎都是传教士。这些传教士对太平天国抱有好感,在国外的报纸上刊登自己的见闻,正如其中一位传教士所说:“清朝政权已彻底掏空,它肯定会垮。没有哪个力量撑得住它。”

1860年的太平天国,政治上有熟稔外国事务的洪仁玕,军事上有陈玉成和李秀成,看着太平天国还有着中兴的可能。

视角2:挽狂澜之既倒的曾国藩

领兵作战并不是曾国藩想走的路,他是文人,饱读诗书。本来入了翰林院,可以在清朝官场平步青云,谁料太平天国来了,谁料1852年,他的母亲去世了,所以他只能趁着战乱,回家丁忧。

天国之秋:一个悲凉且无收获的时节

清军与太平军交战,不法之徒趁机作乱,企图浑水摸鱼。面对此情况,咸丰帝下令地方官员创办团练来保卫自己的家乡。曾国藩就是在此种状况下担任团练大臣的。

清朝军队有两个系统:一个是八旗,由满人和蒙古人担任,主要在北方活动;一个绿营,大部分是汉人。不过这两个系统,早已废弛,无论训练还是武器,其中有个细节:“许多现役武器已用了超过百年。”

面对此情况,曾国藩只得从头开始,另建新军。他以戚继光为榜样,建议组建一支小而有效率的军队,这支军队是他理学道德秩序观在军事上的体现,他写道:“但求其精,不求其多;但求有济,不求速效。”

有关选兵,他定下严格标准。士兵的来源一定是农村,因乡村多拙朴之夫。士兵一定是领兵的人亲自招募,一层一层。

天国之秋:一个悲凉且无收获的时节

有关待遇。给曾国藩卖命的士兵,其军饷是绿营兵的三倍,而且还可以凭借战功领到丰厚赏金。这个吸引力还是大大的。

有关思想建设。曾国藩也会教育士兵,告诫他们报效国家,同样曾国藩的军纪也是非常严酷的。

在对外宣传和争取支援上,曾国藩知道皇帝逃跑的消极影响,他不太寄托于借助皇帝的名义,而是借助孔子的道统。太平天国每到一处,毁掉孔庙,已经足够曾国藩利用的,在对地主富商叙述时,他拿出太平天国叛乱危及儒家文明存续一事,来打动他们。

1854年,曾国藩已有一只相当可观的作战力量,也招募了一批能征善战的军官,大部分是他的湖南同乡,但此时湘军还不是与太平军作战的主力,真正的主力还是统领江南大营的张国良和和春。

1860年,江南大营被李秀成攻破,主将战死,太平军从南京倾巢而出,往东挺进。就在清军群龙无首之际,曾国藩的时代终于到来。

视角3:以英国为首的列强

英国的态度,在整个太平天国运动中是很值得玩味的。

首先看英国对清政府的态度,由原来的敌对到合作。

就在清政府风雨飘摇之际,英国希望清政府修订1842年《南京条约》,以便让英国商人能更自由地进入中国市场。1856年清朝广州当局逮捕中国走私船“亚罗”号上的水手,而“亚罗”号当时挂英国国旗,英国人视这个为对英国王室的侮辱,决定派军赴华,不惜任何代价索得赔偿,订立新约。

天国之秋:一个悲凉且无收获的时节

1858年英法联军进犯天津,清政府签订城下之盟,1860年又签订《北京条约》。英国向清政府提出的要求一一被满足。这一点出乎英国所料,因为当太平天国和清政府杠起来的时候,英国政府出于“实用主义”,决定对华保持中立,而且据说因为太平天国是由新教徒建立的,甚至还略微倾向太平天国这一边,但是没想到清政府居然会这样,如果太平天国推翻了清政府,那条约不是白签了?条约需要清政府的保障才能实现。

天国之秋:一个悲凉且无收获的时节

再看英国对太平天国的认识,由原来的接触到敌对。

一开始洪仁玕希望与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结盟,他对英国事拉拢讨好,妥协退让。例如在1860年李秀成在上海遭遇洋人的袭击时,还不敢太还手,就是依据洪仁玕的政策。洪仁玕在宗教上做文章,一直渴求与西方建立外交关系,但是未能如愿。原因在英国这边的驻上海领事。

这位英国外交官认为中国人的文化价值和西方有根本不同,太平天国之所以大力提倡宗教,完全是为了欺骗无知善良的英国人,太平天国完全是叛乱分子,一群没有教养的人。

由于正是因为此人主导当时英国政府对华看法,英国政府最终定义太平天国为叛乱者和“所有文明有礼者或受到良好治理者的公敌。”

真正促使英国态度转变的是1861年的美国内战。这很奇怪,为何一场在遥远美洲的内战,会影响到太平天国运动呢?

天国之秋:一个悲凉且无收获的时节

这就要说到当时英国的贸易链条了。

当时英国两个最大的贸易伙伴是中国和美国。中国既是英国最大的茶叶进口市场,又是其鸦片倾销市场;而美国则是它的长绒棉进口市场。英国工业革命的支柱产业——纺织业,所进口的原棉有四分之三来自美国南部,成品则有近一半在远东卖掉。

美国棉花供应可能在不久之后中断一事,让英国政治人物大伤脑筋,忧心英国的制造业会垮台。如果美国没有爆发内战,那英国可以凭借其工业化的优势,在中国倾销纺织品。结果内战爆发,棉价大幅提高,英国纺织品太贵,对华出口一落千丈。

对于英国人来说,中美两国的市场盘根错节,密不可分,因而到了1861年春天,两场战争的同时进行,已经危及英国的经济命脉。

英国此时的态度更加明朗,支持清政府,帮助其镇压太平天国。

1862年春英国同意派船将李鸿章手下的几千名士兵运到上海。同年夏,英国卖给清政府汽船并帮助组建舰队。在美国人华尔死后,英国人成了常胜军(洋枪队)的统领。如果华尔只是一个类似浪人加雇佣军的角色,那戈登就是彻彻底底受过正规军事训练的军官。

天国之秋:一个悲凉且无收获的时节

太平天国最终的结果,用一句耳熟能详的话来结束吧:在中外势力的联合绞杀下以失败告终。

悲凉之秋

太平天国运动,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死伤最惨烈的内战,这场战争没有胜利者,那些自以为从中获利的,最终什么也没有得到。

英国人认为他们参与战争,对华贸易会大幅增长,结果是一场空。战争开始时,英国可以获得战时经济,逃往上海的富人推高地价,为上海洋商带来可供他们买进再转手卖出的大量货物,只要战争继续,中国商人就愿意以高出行情的价钱,雇佣外国商船为其保驾护航。而战争结束时,不仅外国航行者的优势大幅减弱,而且上海房价崩盘,英国前两大商行在衰退期间破产。

外交方面英国也没什么好处,介入中国内战,没有让他们得到清廷的善意。在许多英国人眼中,大英帝国的军队,在清朝政府中沦为雇佣军的角色,成为清朝统治者抱在膝上玩赏的小狗。戈登和华尔,在中国的教科书上,仍然身背恶名。

那清政府就获胜了吗?

太平天国运动让世人看到了清朝,在中国传统叙事中,失去了“天命”,朝廷的八旗绿营,屡遭败绩,皇帝逃跑,圆明园被烧,从中央到地方,从军事到财政,天朝面子里子全失。

后来虽然有所谓的同光中兴,但是巨额战争赔款使得国家破产,满清朝廷改不了腐败与守旧之风。放眼世界,中国不仅远远落后于世界,也落后于邻国日本。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宣统退位。而这场运动的领导人孙中山,从小听人讲述太平天国英雄的故事,自称洪秀全第二。

对普通百姓而言,更是一场空前浩劫。

对于这场战争,最受认可的估计是战争导致两千万至三千万人逝去。到1913年,中国人口仍未回到1850年对水平。有的研究说是七千万人。

只有数字是冰冷的,书里面也有细节。清军将一名太平军孕妇剖腹,并将婴儿取了出来,放在她的身上肢解,这名俘虏发出了一声人类无法发出的悲惨而绝望的叫声……

如此种种,令人不忍卒读。

也许,只是一种也许。

如同书中伊藤博文认为的,如果当初外国人不阻挠太平天国,太平天国早已成功,因为这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后来的历史证明清朝的所作所为,无一证明他们值得一救。干预了,中国的动荡将会更为暴烈,而且拖得更久。

清朝灭亡了,中华民国取而代之,而民国一开始就是分崩离析的状态,中国陷入内战几十年,国力衰退,面对外敌的持续入侵几乎束手无策,直到最近几十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