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楚第三次爭霸:鬥降臣、鬥勇氣、鬥風度,不想楚卻敗在一杯酒!

公元前575年春,楚共王來到了武城(河南南陽北)。春天來到武城,不是為了踏青,而是為了與鄭國和解。

晉楚第三次爭霸:鬥降臣、鬥勇氣、鬥風度,不想楚卻敗在一杯酒!

自從公元前579年楚、晉簽訂和平協定以來,晉國明顯更得人心,頻繁組織諸侯盟會,而楚國只能呆在南陽盆地看著乾著急。由此,楚人深感簽訂這份和平協議吃虧了。在公元前576年率師北伐,楚國司馬子反單方面撕毀了與晉國的和平協定,前去攻打鄭國,再次拉開了楚、晉爭霸的序幕。然而,楚國這次伐鄭,卻沒能佔到便宜。子反雖然一直進攻到鄭國東北,但鄭國隨之發起反擊,又攻佔了楚國的新石(河南葉縣境內)。

由於吳國在晉國的支持下突然崛起,使楚國陷入了長期兩線作戰的境地,對鄭國這樣的二流諸侯國,一時間竟然也無可奈何。無奈之下,楚共王只得拿出誠意,將汝水之南(河南郟縣與葉縣之間)的土地送給鄭國,以求得鄭人諒解。

七年前,因為私自與楚國和好,鄭成公被晉人囚禁了將近一年,鄭國被迫投靠了晉國。因此,鄭人對晉國深為不滿。見楚共王這麼有誠意地拿出土地來與鄭國和解,鄭成公當然求之不得,立刻就背叛了晉國,再次與楚國結盟。

鄭、楚結盟後數月,鄭國就派軍伐宋,但在宋地汋(音酌)陂(河南商丘及寧陵之間),被宋人擊敗。但宋軍獲勝之後,以為鄭軍已撤退,就不加警戒了。當宋軍在夫渠(距離汋陂不遠)安營紮寨之時,不幸被鄭人偷襲,連主將都被宋軍俘虜了。

晉楚第三次爭霸:鬥降臣、鬥勇氣、鬥風度,不想楚卻敗在一杯酒!

鄭國攻打宋國,明顯是受楚人指使。為報復鄭國,晉人也指派衛國前往伐鄭,攻入了鄭國的鳴雁(河南杞縣北)。

這兩場戰役,都不過是前奏。誰都明白,一場“超級大國”間的爭霸之戰,又將上演!


對於鄭國的背叛,晉厲公極為不滿,決心要伐鄭。

然而,晉國中軍佐士燮卻對此竭力反對:“如果晉國此次征伐得勝,而讓諸侯都背叛,晉國之難才可緩解;如果僅鄭國背叛,晉國之憂,將立至!”大戰在即,晉國上層居然有人說出這麼喪氣的話,簡直是不可理喻!士燮這是什麼意思?

晉楚第三次爭霸:鬥降臣、鬥勇氣、鬥風度,不想楚卻敗在一杯酒!

在士燮看來,晉國內部正面臨深刻的危機:國君無德而大臣驕縱,公室與卿族之間矛盾重重,隨時都會演變成一場大內亂。如果諸侯都背叛了晉國,公室與卿族為了一致對外,還能彼此容忍、相安無事;一旦爭霸得勝,外部威脅消除,恐怕公室與卿族之間的權力鬥爭就將徹底爆發!

欒書也深知如此,但他作為正卿,更害怕爭霸的失利:“不可在我當政之時而失去諸侯,一定要伐鄭!”

晉國內部人心各異,楚國內部也有悲觀論者。

得知晉國伐鄭,楚共王立刻決定前往救援。這次出征,司馬子反作為主帥率領中軍,令尹子重將左軍,右尹子辛將右軍。當經過申縣時,子反去拜見老臣申叔,問道:“楚軍此次出征,前景如何?”

早在去年子反單方面撕毀和平協定北伐之時,申叔時就頗為反對,說:“子反必定無法免於災禍;信義是維護禮法之用,禮法是庇護自身之用。信義與禮法都沒了,怎麼可能免於災禍?”如今見子反親自上門討教,申叔時依然不給他面子:“如今楚國對內拋棄百姓,對外斷絕友好;人們不知信用何在,進退都有罪。人人都為自己未來擔憂,誰還願意拼死作戰?您還是努力吧,恐怕我不會再見到您了!”

晉楚第三次爭霸:鬥降臣、鬥勇氣、鬥風度,不想楚卻敗在一杯酒!

比起士燮,申叔時的悲觀有過之而無不及。


6月,晉、楚雙方大軍在鄭地鄢陵(河南鄢陵)遭遇。

這時,士燮再次提出退軍。欒書對此堅決反對:“韓之戰,惠公戰敗;箕之戰,先軫戰死;邲之戰,荀林父戰敗。這都是晉國之恥,您也知道這些先君之事。如果我們再逃避楚軍,必更增添晉國之恥!”

晉楚第三次爭霸:鬥降臣、鬥勇氣、鬥風度,不想楚卻敗在一杯酒!

士燮卻據理力爭:“時世異也。過去秦、狄、齊、楚都很強大,晉人不盡力作戰,子孫勢必會衰弱。如今三強皆服,強敵只剩下了楚國。只有聖人才能內外無患,我等並非聖人,外部安寧必定會有內憂。為什麼不放過楚國,將它作為晉國外部的警惕呢?”

士燮這番話,頗為深刻。

有人說,當今世界上最強大的美國,其國策之一就是要不斷地樹立外部敵人。一旦沒了外部敵人,其內部矛盾必將爆發,美國總統的執政,也就麻煩不斷了。只要外部有敵人,美國內部矛盾就能轉移到國外——晉國在春秋中期的地位,也與美國有些類似——這些“超級大國”的煩惱,誰又能體會得到?

就在晉人還在為戰與不戰爭論之時,楚軍卻突然一大早就逼近晉國營壘列陣,主動擺出了求戰姿態。楚軍如此接近,令晉軍已經沒了佈陣空間,戰則必敗。見此情形,士燮暗暗高興:看來這次晉人肯定是打不起來了!

可就在此時,士燮之子士匄卻跑進來,壞了他的好事:“我們可以填井平灶,在軍營中列陣;晉、楚兩國都是上天保佑,還怕什麼!”

晉楚第三次爭霸:鬥降臣、鬥勇氣、鬥風度,不想楚卻敗在一杯酒!

士燮聽了,大怒,拿起戈就將士匄趕了出去:“國家的存亡,是天意,小孩子知道些什麼!”一心一意想要阻止這場戰爭的士燮,不想卻被自己兒子擊敗了!


此時,晉、楚二軍雖然還未開戰,但是另一場不見硝煙的戰爭卻已悄悄展開:這就是兩國降臣的比拼。晉國賢人伯宗之子伯州犁,因為“三郤”迫害,剛逃亡至楚國;楚國前令尹鬥越椒造反失敗後,其子苗賁皇逃亡到了晉國。

晉楚第三次爭霸:鬥降臣、鬥勇氣、鬥風度,不想楚卻敗在一杯酒!

這次作戰,兩國國君都將降臣帶上,以探聽對方虛實。

伯州犁的父親伯宗,在晉國德高望重,曾經輔佐晉景公多年,卓有功勳。伯州犁作為伯宗之子,也頗為有才,熟悉晉國軍務。楚共王帶著伯州犁登上了登高望遠的巢車,查探晉軍動向。伯州犁一看到晉軍動向,把晉軍的意圖一一講解給楚共王聽。

晉人看到伯州犁站在楚共王身邊後,深知他的才幹,紛紛說:“楚國有國士伯州犁在,又人多勢眾,看來是不可阻擋!”然而,楚國降臣苗賁皇卻不以為然,說:“楚軍精銳,都在中軍。請國君分出精兵先攻擊其左右兩軍,然後再集中三軍來攻打楚國中軍,必然能大勝!”

伯州犁之才,僅限於分析晉國動向;苗賁皇之才,卻能給出攻擊楚軍方略。降臣之爭,晉人獲得了意外的勝利——鬥越椒為人,輕佻而好勇鬥狠,可他的兒子卻謀略頗深!

占卜過後,晉厲公聽從了苗賁皇的建議。

戰爭爆發之後,正如苗賁皇所預料般進行,楚軍果然就落了下風。

晉國軍士們緊追楚共王不放,大夫魏錡看到他引弓就射,一箭正中楚共王的眼睛!

晉楚第三次爭霸:鬥降臣、鬥勇氣、鬥風度,不想楚卻敗在一杯酒!

身受重傷的楚共王急忙招來神射手養由基,賜給他兩支箭,令他殺死射兇手。養由基接過楚共王之箭,僅用一箭就射穿了魏錡的脖子——邲之戰中曾經向楚莊王發起挑戰的一代名將,就這樣倒在了養由基箭下!


有晉人對楚共王毫不留情,可也有晉人卻恭敬有加。

郤至在戰中曾經三次碰到楚共王的衛隊,每次郤至都一定要下車,脫下頭盔,向前疾走,向楚共王致意!

晉楚第三次爭霸:鬥降臣、鬥勇氣、鬥風度,不想楚卻敗在一杯酒!

郤至當年曾經訪問過楚國,與楚共王也見過數面。然而,楚共王貴人多忘事,面對這位使者卻想不起來是誰了。見敵軍居然有這麼一位知禮之人,楚共王特地派出工尹襄,送了一張弓給郤至:“剛才戰事緊張之時,有位身著赤黃色軍衣之人,是位君子。他看到我就趕緊上前致意,應該沒有受傷吧?”

見到工尹襄,郤至趕緊脫下了頭盔,恭恭敬敬地答道:“國君的外臣跟隨出戰,託國君之福,披甲帶胄上了戰場,無法拜答。斗膽相告下臣沒有受傷,承蒙國君訊問,因為戰甲在身,只能向國君的使者致意了。”郤至三次向工尹襄行禮之後,方才退下。

這時,欒書之子欒針看到了楚國令尹子重的帥旗,便向晉厲公請示:“楚人說前面的旗幟,是子重的部隊。先前下臣訪問楚國,子重問下臣晉國勇武表現在哪,下臣回答:‘喜歡軍容肅整。’他又問:‘還有呢?’下臣回答:‘喜歡從容不迫。’現在兩國交戰,連使者都沒派,不可謂之‘整’;做事違背諾言,不可稱之為‘暇’。請讓人代我送杯酒給子重吧!”

晉楚第三次爭霸:鬥降臣、鬥勇氣、鬥風度,不想楚卻敗在一杯酒!

晉厲侯准許了。

於是,欒針派出使者帶著裝滿酒的酒具,進入了子重大營,說:“敝國國君缺少人手,讓針作車右,所以無法犒勞您的手下,特派使者代為敬酒。”

見到使者,子重恍然大悟:“先生曾經在楚國與我交談過,一定是因為此事;他的記性真好!”

說完,他就毫無疑心地將使者獻上的酒一飲而盡!

晉、楚兩國交戰,不但戰爭要分出勝負,雙方將士的風度也要分個高低!


天剛亮,鄢陵之戰就已開打;傍晚星星滿天,還沒結束。

最為緊張之時,楚共王之軍被晉人逼到絕境,已是岌岌可危。

這時,楚國大夫叔山冉對神箭手養由基說:“雖然國君有令,可為了國家,您必須再射!”

晉楚第三次爭霸:鬥降臣、鬥勇氣、鬥風度,不想楚卻敗在一杯酒!

戰前,養由基與潘黨兩人比賽射箭,結果養由基射穿了七層甲革。眾人高興地抬著七層甲革給楚共王看,不想卻遭到楚共王一頓臭罵:“作為將領不講謀略卻鬥箭術,你們太辱沒楚國了!明早再射,恐怕你們就會死於賣弄箭術!”因此,這一天的戰鬥中養由基始終保持克制,不敢輕易射箭。

但形勢如此危急,他再不出手,顯然是不行了!

於是,養由基果斷出手,兩箭射死了兩位晉人;叔山冉又舉起一位晉俘,砸向了晉軍,將一輛晉國戰車的橫木砸斷!兩人如此神勇的表現,終於讓晉軍知難而退。

入夜之後,戰爭終於告一段落了。

這一天下來,楚共王被晉人射中眼睛,楚國公子茷為晉人所擒,楚國盟友鄭軍也被晉人擊潰。這麼看來,第一回合楚軍算是輸了。但是,楚軍主力並沒受損失,軍隊還有能力再戰。

楚國主帥司馬子反命令軍吏查探軍隊傷亡狀況,補充士兵、戰車,修理鎧甲兵器,擺開車馬,並傳下話說明早雞叫時就開飯,準備再戰!

晉人偵查到楚軍還有再戰意圖,都憂心不已:在鄭國土地上開戰,楚國相當於是主場,損失就地可以得到補充;晉軍則是勞師以襲遠,如果有了損耗,補充起來是困難重重。

晉楚第三次爭霸:鬥降臣、鬥勇氣、鬥風度,不想楚卻敗在一杯酒!

這時,苗賁皇卻突然通告全軍:“檢閱戰車,補充士卒,餵飽戰馬,磨快兵器,整修陣地,吃飽喝足,準備明早再戰!”然後,他就故意放跑楚囚,讓他們將晉軍也準備再戰的信息帶回給了楚軍。

無論是明天戰與不戰,都不能認輸!


沒想到,苗賁皇這麼一操作,竟然起了奇效。

聽逃回的楚人說晉軍準備明天再戰,白天剛受重傷的楚共王心急如焚,立刻派人去召司馬子反前來商議。

就在這關頭,意外出現了。

晉楚第三次爭霸:鬥降臣、鬥勇氣、鬥風度,不想楚卻敗在一杯酒!

子反安頓好一切後,與部屬吃飯,居然被下屬谷陽豎灌醉了,人事不省!

鄢陵之戰,就是子反作為主帥指揮全軍。如今子反酒醉不知人事,楚共王本人又身受重傷,四位主將中倒了兩位,還怎麼與晉人對抗?

得知子反醉倒,楚共王不由得長嘆一聲:“看來上天要敗楚國啊!我不能坐以待斃!”

於是,他立刻下令連夜撤軍!

直到楚軍退至隨國境內,子反才清醒過來。得知自己醉酒誤事,子反痛悔不已。知道子反醒來後,楚共王立刻派人去安撫子反,讓他不要自殺。但是,深懷忌恨的子重卻趁機派人去激子反自殺。最終,在子重刺激之下,子反憤而自殺了!

晉楚第三次爭霸:鬥降臣、鬥勇氣、鬥風度,不想楚卻敗在一杯酒!

晉、楚第三次爭霸之戰,晉國因此而僥倖獲勝!


這是一場雙方都不看好的爭霸之戰:戰前晉人士燮盼望著晉國失敗,楚人申叔時也直言不諱地說不會再見到楚帥返回。在這第三次爭霸戰中,晉、楚雙方鬥降臣、鬥勇氣、鬥風度,沒想到最終楚國卻敗在了一杯酒上!

楚國之所以會敗,卻是因為楚共王深深信賴的兩個人:司馬子反和令尹子重。司馬子反喝酒誤事,令尹子重嫉賢妒能。這兩人長期霸佔楚國政壇,卻多有失政,但楚共王卻從沒想過撤換二人。這正是“親親尚恩”思想在楚國根深蒂固的表現——子反和子重都是楚國公族,只要兩人不起反心,再怎麼無能,楚共王都無法撤換他們。

晉楚第三次爭霸:鬥降臣、鬥勇氣、鬥風度,不想楚卻敗在一杯酒!

楚共王執政期間,晉國卿士已變更過多次,可楚國卻始終都是子重與子反二人執政。一旦子重與子反二人出現差錯,楚國就必敗。因此,楚國這次爭霸失敗,是敗在用人機制上,而不是楚軍實力上。

然而,作為勝利者的晉國,就從此高枕無憂了嗎?

相比較於楚國,晉國確實是人才輩出。可鄢陵之戰一年後,晉國就發生一場重大內亂:三郤、晉厲公以及多位大臣先後死於這場內亂,應證了士燮戰前的擔憂。

所以,士燮不看好這場爭霸大戰,是憂心晉國的未來;申叔時不看好這場爭霸大戰,卻是憂心楚國的當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