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楠:董明珠與魏銀倉撕逼大戰原因幾何


宋楠:董明珠與魏銀倉撕逼大戰原因幾何


近日,珠海銀隆董明珠與魏銀倉狗咬狗似的“撕逼”大戰掀起多次逆襲高潮,或為搭載珠海銀隆的鈦酸鋰電池+快充技術電動客車銷量走弱,以及普遍性缺錢導致。早在董明珠與魏銀倉的合作之初,行業人士就指出鈦酸鋰+快充技術不具備全行業發展潛力。

筆者也從2016年開始持續連載董明珠入住珠海銀隆的相關係列稿件。從技術角度看,珠海銀隆主推的鈦酸鋰電池+快充技術耐高溫(-50至65攝氏度),全壽命週期長(50年)並與快充技術搭配使用,更適合在公交運輸領域使用。

但是,這種源於美國20年前的新能源技術,為什麼沒有得到很好發展,反而被中國新能源市場主推的磷酸鐵鋰(三元鋰)電池技術、整車及配套充電系統所取代?

原因很簡單,鈦酸鋰電池+快充技術,只具備在小範圍的公交運營市場使用,而不具備在發展潛力更寬泛的乘用和商用領域發展。並且,珠海銀隆製造的搭載鈦酸鋰電池+快充技術的電動客車,需要建立單獨的充電設施,而兼容銷量更廣泛的搭載磷酸鐵鋰、三元鋰動力電池的電動客車、電動卡車和電動乘用車充電設施。

筆者始終認為珠海銀隆的鈦酸鋰電池+快充技術及適配的電動客車,不具備普遍應用的前景。鑑於此,董明珠高調一個人身份諸如珠海銀隆也只是其職業生涯曇花一現的“最後猖狂”。

沒成想,董明珠與魏銀倉的爭鬥遠不止,產品發展、市場拓展方面的矛盾。

以下為筆者收集的董明珠起訴魏銀倉、魏銀倉反訴董明珠的相關報道節選:


宋楠:董明珠與魏銀倉撕逼大戰原因幾何



宋楠:董明珠與魏銀倉撕逼大戰原因幾何



宋楠:董明珠與魏銀倉撕逼大戰原因幾何



宋楠:董明珠與魏銀倉撕逼大戰原因幾何



宋楠:董明珠與魏銀倉撕逼大戰原因幾何


0/50


宋楠:董明珠與魏銀倉撕逼大戰原因幾何



宋楠:董明珠與魏銀倉撕逼大戰原因幾何



宋楠:董明珠與魏銀倉撕逼大戰原因幾何



宋楠:董明珠與魏銀倉撕逼大戰原因幾何



宋楠:董明珠與魏銀倉撕逼大戰原因幾何



宋楠:董明珠與魏銀倉撕逼大戰原因幾何



宋楠:董明珠與魏銀倉撕逼大戰原因幾何


在這裡,筆者做一下總結:

董明珠告魏銀倉,貪汙了10億元;魏銀倉表態“以我公司的名義告我”;董明珠展開輿論戰攻擊魏銀倉;魏銀倉透露董明珠控股珠海銀隆的錢是魏銀倉借給她的;格力電器官方表示董明珠入主珠海銀隆是個人行為;魏銀倉曾欠下賭債千萬元並滯留香港;珠海銀隆;珠海銀隆提供給北京公交的電動客車停放在蟹島停車場;珠海銀隆南京產業園遭工人連番討薪並吊車堵大門;珠海銀隆南京產業園被法院先查封后解封等等等。


宋楠:董明珠與魏銀倉撕逼大戰原因幾何


其中,中國經濟網—證券日報於2018年6月5日發佈《董明珠投資銀隆或遭忽悠能否二次連任決定銀隆生死》值得關注。文中指出了董明珠入主珠海銀隆遭遇的關鍵問題:技術路線錯誤與被高層“忽悠”。

被外界“神話”且強硬的人格魅力,使得董明珠必須在被格力集團“拋棄”之後,為自己尋求一個再造輝煌的最後歸宿。這個最後歸宿,必須可以承接董明珠一貫的強硬態勢並具備更多話題性的關注焦點。

天時地利人和,尋求下家的董明珠與快速甩鍋的魏銀倉達成了共識。當然,珠海電器的股東們否定了董明珠以官方身份投資並控股珠海銀隆的舉動。筆者不能確認是股東們火眼晶晶,還是董明珠一貫的習氣導致這次收購被阻擊。

無論如何,董明珠最終一個人身份與其他明星夥伴的加持,成為珠海銀隆的二當家。在隨後的大清洗中,讓格力系中高層管理人員,取代了魏銀倉系人馬,並順利的使得魏銀倉退位。董明珠起訴魏銀倉和孫國華涉嫌通過不法手段,侵佔珠海銀隆利益超過10億元,又遭魏銀倉的反訴並揭露董明珠收購珠海銀隆的錢是他借給她的,隨後格力電器官方發文稱是董明珠的個人行為。

對於董明珠與魏銀倉的恩恩怨怨,筆者並不關注。然而董明珠的所作所為,打破了投行的潛規則(投資失敗認輸,在法理和情力之間尋求一種類似“騎士精神”的平衡),徹底的要將內部的問題公開化,這就引起了筆者的興趣。

珠海銀隆鈦酸鋰電池+快充技術的技術發展瓶頸:

在筆者此前撰寫的太多文章中就指出,鈦酸鋰電池+快充技術可以在公交運輸領域得到部分的認可和發展。但是,越來越多的使用磷酸鐵鋰電池技術的電動客車製造廠,在不斷突破磷酸鐵鋰電池性能同時,將安全性置於系統設定的最高層。這就意味著,用於公交領域的電動客車,首先要保證安全,其次是性能和成本。

使用鈦酸鋰+快充技術的珠海銀隆電動客車原本引以為傲的安全性,已經不是超越搭載磷酸鐵鋰電池電動客車的選擇根本。反而,隨著裝車量的提升,磷酸鐵鋰電池大巴的製造成本隨之降低,而不斷提升電池(總成)密度同時,又帶了續航里程的提升。

雖然,在對搭載磷酸鐵鋰電池的電動客車補貼額度逐步降低,但是對氫燃料和快充技術的額度並未降低。這並不意味著鈦酸鋰電池+快充技術就有著市場發展的先進性和推廣性。而是基於國家新能源戰略的需求,對不同形式動力電池、氫燃料電池、快充技術三種類型新能源核心技術發展,進行以財政補貼形式的支持。

事實上,磷酸鐵鋰電池、三元鋰電池都可以與快充技術進行了結合。只不過,在實驗室環境下的不同鋰電池+快充技術,難以短時間內商業化推廣。

就在最近中國與日本業界團體就下一代標準化電動汽車快速充電系統的方案達成合作,雙方將共同研發一款充電樁,可在不到10分鐘的時間為車輛完成充電,這個項目將在2020年前完成。此前,德國與中國就充電標準也達成了統一協議。

要知道,2018年之後中國高速路網修建的充電樁功率已經達到120千瓦,而2018年之後在售的主流型號電動汽車可接納充電電流介於120-200安。而中國與日本達成的快充協議,就是要在2020年製造出可量產的500千瓦快充設施,使得電動汽車在10分鐘內安全的充滿電。

顯然,以國家層面對快充技術的支持力度已經上到的前所未有的高度。這也從側面印證了,鈦酸鋰電池+快充技術不具備全行業推廣的尷尬局面。

筆者更希望看到,董明珠與魏銀倉的起訴和反訴的焦點圍繞鈦酸鋰電池+快充技術的市場發展受阻。要知道,珠海銀隆銷量最多的電動客車都是搭載磷酸鐵鋰電池,而不是其吹捧的鈦酸鋰電池+快充技術車型。

筆者有話說:

在這場被跨不同行業關注的董明珠與魏銀倉的撕逼大戰,雙方火力全開進行交鋒。從雙方不斷透露出來的消息,並綜合之前的問題,會不會存在著董明珠為一己私利,投資珠海銀隆;魏銀倉快速甩鍋拉攏董明珠,接盤珠海銀隆;珠海國資委以及珠海電器,不滿董明珠的獨斷專行而瞬時落井下石;董明珠與珠海銀隆的利益輸送;董明珠全國建造生產基地資金不足,起訴魏銀倉尋求輿論支持;

無論結果如何,筆者都很願意看到一個兩敗俱傷的結果。畢竟董明珠掌控珠海銀隆之後的鈦酸鋰電池+快充技術完全不具有全行業推廣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