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深处有一对老夫妻,不知有汉无论魏晋,53年厮守一天都没分开


现在的小夫妻三句话不和就要闹离婚,昨天领了结婚证,今天可能又去了民政局,散了,就这么潇洒,把结婚当游戏当儿戏。好多作品都歌颂过伟大的爱情,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在陕西秦岭深处有这么一对老夫妻,到今年已经结婚五十三年了,五十三年他们从来都没有分开过一天,也没有吵过嘴红过脸,在老屋里有两口棺材,老人家希望百年后也能一起走。要不然剩下的那一个,会孤独而死无比痛苦。

老夫妻生活在安康镇坪县大巴山里,这里山高林密,空气清新,因为在秦岭南侧,雨水丰沛,种什么长什么,老两口一直都是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他们居住的村子特别偏僻,好像室外桃园,对向光银、匡玉春老两口来说每一天的生活都在重复,但是他们过得一样有滋有味,他们要一起上山打猪草,一起去种地,一起去收获成熟的庄稼。匡玉春今年73岁,30多年前腿得病留下残疾,收获的粮食土豆,就得靠79岁的老伴向光银背着。

近些年他们住的地方规划成林区,土地很少了,好多人都搬走了,只有这老两口还一直坚守在这里。老两口在房前屋后找地种,哪怕巴掌大的地方,老人家也要利用起来,这片种玉米,那片种水稻,玉米地里还种土豆,水稻田里还养着鱼,山上的野果野菜,采下来晒干了一部分卖钱,一部分自己吃,这样的日子已经过了十多年。


他们五十多年也没有出过远门,除了卖油盐酱醋到镇里,也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一直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比过去变化的地方就是家里有了电灯,别的家用电器都没有,他们也不想用,磨面还是手工用石磨,吃菜一年四季边边角角种的豆角、辣椒、南瓜、小葱,白菜再加上自己采的山野菜就足够了。

烧柴就是到山里面捡些干枯的树枝,老两口做饭的时候一个忙着锅台上,一个在灶台下烧火,他们吃素的时候多,自己种的老玉米,就够老两口吃好几个月的,老两口一起在昏暗的厨房里用柴火土灶煮玉米,老两口牙口都挺好,玉米煮熟了,一个人拿着一根对着啃,幸福的样子就像两个小孩子,啃完了玉米,他们还要把煮玉米的汤当成饮料喝,那甜滋滋的玉米汤,喝下去太爽了,老两口过得就像神仙一般的日子。

他们夏天吃青玉米,秋天收获的玉米编成辫子挂在老屋的墙壁上,下雨阴天没有事情的时候,老两口就开始往下搓玉米粒,老头用锥子一样的东西在玉米棒子上面挑出垄沟来,老婆子就把再把老头挑好的玉米棒子上面的玉米粒用手搓一下来,下雨阴天除了搓玉米粒,他们还用稻草编出一些坐垫,床垫,他们自己用的筐子篮子也全是自己用竹子编出来的。


他们家里没有院墙,一条小溪流从房子前面流过,在溪流的南面,有他们养的三四头猪,这些猪长大了一部分卖,一部分自己留着的做成腊肉,供自己慢慢享用。他们家里的腊肉那才是正宗,有的已经挂着两年了,烟熏火燎,永远都不会变质。挨着猪圈还养着小鸡鸭子鹅子,把小鸡放出去,自己找虫子吃,鸭子鹅子顺着小溪流一边游着一边吃草,吃饱了自己回到窝里下蛋,打开后,鸡蛋的蛋黄蛋清层次分明,这才是真正的柴鸡蛋。吃一次想一辈子。

向光银、匡玉春家住镇坪县曙坪镇桃元村,他们住的地方离着村子还有一段距离,山更高水更清,更幽静,这里只有鸡鸣狗叫算是动静,剩下就没有别的声音了。老两口1965年结婚,亲生女儿2岁就夭折了,领养的女儿出嫁也有20年了。就是老两口怡然自得地生活在大山深处,他们种的土地一片一片加起来有五六亩,出产的粮食足够他们老两口食用的,他们还用土豆做粉条,虽然不是那么白,但是味道正宗煮着不化汤。

老两口结婚53年,他们从来都没有走出过大山,也不知道山外面是什么样子,他们守着大山,守着家,守着那一份恬静,日出而作日落而归,没有忧愁没有烦恼,53年他们没有分开过一天,没有红过一次脸。下雨了没有事情干,老两口就坐在门口看屋檐雨滴下落的过程,大雨过后老两口就到山上的林子里去采蘑菇,老两口两耳不闻窗外事,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一直到终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