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禁猪令、禁鱼令:都是皇帝姓名惹的祸!

中国汉字属于表意、象形的文字。在中国历代姓名中,在封建王朝里由于姓氏同源、名字的相似是祸福真难说。就连音同、字同名称的相关动物,如果登上了当朝帝王的名号,那就这动物也就高贵了起来。所以,就出现了唐朝不让吃鲤鱼,明朝少议猪等避讳。

奇葩禁猪令、禁鱼令:都是皇帝姓名惹的祸!

中国自古就礼仪非常严谨的民族,在中国古代讲究避尊者讳。一般而言,名和字是分开的。后生不能直呼长辈,长官,长者的名讳。即使是同辈之间表示亲密的称呼,也只能称字,不能称名。特别是直接呼皇帝的名讳,那是那是杀头之罪。

奇葩禁猪令、禁鱼令:都是皇帝姓名惹的祸!

在古代有一个不成文的民风,那就是遇到与皇帝名字相同的字,如唐高祖李渊的爷爷名字是李虎,所以,在唐朝尽量不要讨论打虎的之事,不然会自找麻烦。汉光武帝叫刘秀,那么这个秀字就是光武帝的名讳,要避讳。所以秀才就不能用了,得改叫茂才。

奇葩禁猪令、禁鱼令:都是皇帝姓名惹的祸!

唐朝开国皇帝李渊,按当时帝王礼法要往上追封自己的三代祖宗,李虎成为李渊的祖父,也是陇西李氏的崛起之人,自然是要追封为皇帝的。因此连虎牢关都改叫武牢关了,怎么可能让老百姓打虎,那不是打皇帝的祖宗吗。那么唐朝是李姓王朝,又可不可以吃鲤鱼吗?

奇葩禁猪令、禁鱼令:都是皇帝姓名惹的祸!

在中国名著《西游记》中,唐僧的父亲有一天买了几条鲤鱼,陈光蕊花一贯钱买了想给母亲做个鱼汤喝喝,但见鲤鱼闪闪眨眼,陈光蕊惊讶的说,闻说鱼蛇眨眼,必非等闲之物。就把鱼放了生。没想到此鱼就是洪江龙王,后来救了陈光蕊一命。可见在《西游记》设定中,鲤鱼在唐朝是能吃的。

奇葩禁猪令、禁鱼令:都是皇帝姓名惹的祸!

而在唐朝笔记小说《酉阳杂俎》明确记载:唐王朝国姓为李,所以老百姓不能吃鲤鱼,如果不小心从水里打了上来,也得喊几声赤鲤公赶紧放生,谁敢贩卖鲤鱼被官府抓住打六十大板。所以,唐僧的父亲作为新科状元,怎么会不知道这条法律,还敢给母亲煮了吃呢,这是《西游记》的一大破绽。

奇葩禁猪令、禁鱼令:都是皇帝姓名惹的祸!

至于不让吃鲤鱼,那是鲤鱼的鲤和姓李的李同音,而李世民通过重修《氏族志》把李姓作为皇姓的地位无限抬高,凡是跟李字相关的,同音都要避讳。唐朝皇帝甚至以赐姓的方式来显示自己的高人一等。于是,唐玄宗甚至下令民间有擅自贩卖食用鲤鱼的,杖六十。

当然,凡事都是有一段过程,也不绝对。这种情况在唐朝后期就很少出现了。一来法令不严,二来烹饪技术有限,唐人吃鱼跟今天日本人一样吃生鱼,导致体内寄生虫过多,一度人们都不敢吃鱼。

奇葩禁猪令、禁鱼令:都是皇帝姓名惹的祸!

猪作为中华民族饭桌上的美食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到了明朝,猪的名字和皇族的姓氏谐音,一直听说明朝禁猪肉的传言,不完全对,但也不算空穴来风。然而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自己就是个爱吃猪肉的,那《禁猪令》又是怎么回事呢?

奇葩禁猪令、禁鱼令:都是皇帝姓名惹的祸!

《禁猪令》出现是在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身上,他祖宗都对猪没意见,怎么也轮不到他来管天下百姓的饮食习惯呀。可是这位皇帝本来就不走寻常路,耳根子还软。被人一怂恿,说猪肉这不好那不好,皇帝姓朱还属猪,养猪就是大不敬等等,就下了一道禁猪令。

这位皇帝开出的禁令的大致意思是:不准养猪肉啊,活着的杀了埋了,就是不许生。谁家养猪肉我就把你全家发配充军!一时间猪肉在市场上就绝迹了。民间的反抗一直在持续进行,甚至有人往皇帝面前丢绿色的猪头。这真是怒到极点了吧,连命都不要了。

在中国的肉类食品中,猪肉自古都是华夏民族最主要的肉食品,如果有人试图在吃这件事上下决策,可是会引发革命的。再加上礼部祭祀的三牲惯例,没猪肉不行,皇帝只好对宫中使用猪肉的限制放宽,实际上就是暗示民间可以养猪。所以,禁猪令执行短短三个月,已经在事实上失败了,这是历史的必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