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之内两位株洲市民健身猝死,专家提醒健身要这么做!

株洲市中心医院上周接诊到两位健身时突发疾病的患者,可惜都因抢救无效而离开,专家提醒广大市民朋友:健身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量力而行。

一周之内两位株洲市民健身猝死,专家提醒健身要这么做!

55岁的刘先生近两年开始“发福”,随之而来的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困扰着他,为了减肥他办了一张健身房的卡开始每天锻炼身体。上周二下午他照例来到健身房健身,谁知跑步跑到一半就晕倒在地,工作人员拨打120将其送到医院的时候呼吸心跳已经停止。

一周之内两位株洲市民健身猝死,专家提醒健身要这么做!

无独有偶,52岁的张先生也是在健身房健身完后洗澡时晕倒在浴室,120医务人员赶到现场的时候也已经没有心跳。

在全民健身的时代,连续两起猝死事件不得不让我们敲响警钟!今天我们请到株洲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贺晓艳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健身需要注意的事项。

为何健身会猝死?

发生猝死的原因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是心源性猝死,也就是由心脏问题导致的猝死,比例占到80.7%,其次为脑源性,比例占到17%。运动猝死发生的概率是多少呢?一些调查数据显示,每年发生的心源性猝死的概率为百万分之1.2到1.5,其中97%为男性。运动员的比例更高。而在我国大众健身运动人群中,猝死主要发生在30岁以下和50岁以上人群。

运动猝死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大部分是由于潜在的心脏疾病导致的,然而,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原因又有所不同。年龄小于35岁的猝死者中,多为遗传性或先天性心脏异常所致,例如肥厚型心肌病、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或冠脉畸形等。而年龄大于35岁的猝死者中,大部分是由于冠脉疾病所致。脑源性猝死的原因则主要有脑血管畸形、动脉瘤或高血压等。

哪类人群容易发生猝死

1.身体不适

一周之内两位株洲市民健身猝死,专家提醒健身要这么做!

应该注意避免一些可导致心脏意外的诱发因素,如感冒、发烧或者饭后立即运动等。过度疲劳、心理压力大等因素也会导致心脏出状况。确定没有心血管疾病、身体健康的人群,在休息充分、身体状态适宜情况下可在当天参加体育活动。

2.心脏病患者

一周之内两位株洲市民健身猝死,专家提醒健身要这么做!

心脏相关的疾病,例如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炎、心律失常患者,都是不适合健身的。因为剧烈运动时心脏负担会大大加重,致使有病的心脏不能承受,加重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存在极大的猝死可能性。

3.亚健康群体

一周之内两位株洲市民健身猝死,专家提醒健身要这么做!

长期疲劳、头晕、胸痛、气短、心悸,这些症状往往是心脏性疾病的早期信号,而不能仅仅认为是亚健康状态。另外,高血压等慢性疾病也是导致运动中猝死的原因之一。都市亚健康一族,这个群体平均年龄不大,而且长期处于紧张工作和巨大的心理压力下,在运动兴奋的诱因之下成为猝死的高危群体。

如何科学健身

1.体质检查

一周之内两位株洲市民健身猝死,专家提醒健身要这么做!

运动猝死并非不可预防,首先是全面的体质检查。许多人虽然看上去很健康,没有任何患病的征兆,但这并不能完全说明没问题,尤其是在参加竞技运动以前,必须要对自身的体质状况有全面的了解,看是否适合参加这种运动。

2.适量运动

一周之内两位株洲市民健身猝死,专家提醒健身要这么做!

凡事太过和不及都不好,所以现代流行的说法是“适当地运动”。除了注意防止身体意外受伤以外,最重要的是对运动负荷强度和运动时间的控制。如果平时缺乏锻炼,突然间剧烈运动甚至是超负荷运动,非但不能起到任何健身效果,还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初学者和平时劳动量较大者以每周三次为宜,每次1-1.5小时,但每次锻炼应包括肌肉各个部分肌肉群。

3.不能空腹运动

一周之内两位株洲市民健身猝死,专家提醒健身要这么做!

运动前需要适当进食,可以帮助你度过运动时可能碰到的饥饿感,避免低血糖,或者头晕、心慌等不适。即使是减肥人群,也需要补充适宜的营养。

4.补水休息

一周之内两位株洲市民健身猝死,专家提醒健身要这么做!

运动时,尤其是在夏天运动,一定要选择与自身体力适应的项目,尤其是平时一直缺乏运动的人或老年人,运动过程中要注意补水,如果出现胸闷胸痛、心慌气短等不适状况,一定要逐渐降低运动强度,让身体得到充分休息。

一旦猝死发生,时间就是生命!

争分夺秒、黄金4分钟 ,大量实践证明: 4分钟内进行复苏者,可能有50%被救活;4--6分钟内进行复苏者,10%被救活; 超过6分钟存活率仅4%; 超过10分钟存活率几乎为0。因此,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是关键。

心肺复苏要点:让患者仰卧,在乳头连线中点给予胸外按压,成人按压深度在5-6 cm,按压速度100-120次/分钟。按压30次,人工呼吸2次,如此交替循环,直到救护人员到达。如果做不到口对口人工呼吸,也可持续胸外按压。

一周之内两位株洲市民健身猝死,专家提醒健身要这么做!

专家提醒

进入冬天气温寒冷,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贺晓艳提醒市民朋友运动健身是一件好事,但是健身要注意保暖,运动前做好热身,运动后要拉伸。并不是越长时间、越高强度的锻炼越好,科学、合理的健身才能改善体质,切莫让悲剧再发生!

专家推荐

一周之内两位株洲市民健身猝死,专家提醒健身要这么做!

贺晓艳:副主任医师,急诊硕士研究生毕业,曾在广东省人民医院急诊进修,多年来不断探索内科危急重症的科学急救诊疗方案,在急性药物中毒和各种疑难复杂危急重症的救治上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与丰富的临床经验,发表急诊论文多篇。熟练掌握各种先进的危急重症诊疗技术。

通讯员:事业发展科 宋 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