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課:關於詩詞的入聲(基礎篇)

1、什麼叫入聲字?

我們學習寫近體詩,要用古四聲,要押《平水韻》,就必須學習掌握好入聲字。在《平水韻》中的“入聲十七韻”都是入聲字。

那麼什麼是入聲字呢?中古音的平、上、去、入四個聲調,習慣性地被稱為“四聲”。四聲有平仄之分,平聲屬平;上聲、去聲、入聲三個聲調,屬仄。仄就是不平。普通話只保留了平、上、去三個聲調。普通話系統,平聲屬平;上聲和去聲兩個聲調,屬仄。普通話的平聲有陰、陽之分,陰平也就是所謂的第一聲,陽平也就是所謂的第二聲。上聲是所謂的第三聲,去聲是所謂的第四聲。

古漢語的聲調問題很複雜,一般認為四聲系統形成於漢魏時期。元明時期的中原音韻系統,和現在的普通話已經很接近。現代漢語北方方言大都沒有入聲。現在“普通話”即標準現代漢語中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所以普通話沒有。“平分陰陽”、“濁上變去”、“入派三聲”,是音韻學家總結出來的重要規律。

平分陰陽,就是平聲有陰平、陽平之分。濁上變去,是指中古音系統全濁聲母的上聲字,在現代漢語裡變成去聲字。入派三聲,是指中古音系統的入聲字,被派入現代漢語的平、上、去三個聲調。

近體詩中,平、上、去、入四個聲調一般不能通押。古風和詞曲在押韻方面的要求比律詩要寬一些,古風和詞曲可以上聲和去聲通押。

這裡順便說明一句,我們不反對新韻,但推崇的是平水韻。什麼理由呢?一句話,古詩用古韻。欣賞古詩你如果用普通話來吟來哼,趣味全無。

2、怎麼樣區別四聲?

普通話字音裡沒有保留入聲字,但文言詩詞寫作又往往避不開入聲字。因此辨別入聲字,是初學近體詩的重點,也是難點。運用音韻學知識和其他一些方法,有助於我們辨別入聲字。

《康熙字典》開篇載有一首四聲歌訣:

平聲平道莫低昂,上聲高呼猛烈強。

去聲分明哀遠道,入聲短促急收藏。

陰平一聲,陽平二聲,平聲發音不高不低,尾音略有延長,猶如木槌輕敲鼓心,其聲為"東"。上聲發音響亮,沒有尾音,讀升調,猶如木槌擊鼓面的四周,其聲為"董";去聲發音哀遠,尾音較短,讀降調,猶如木槌重擊鼓心,其聲為"凍";入聲發音短促,沒有尾音,讀急調,猶如一手捫鼓面,一手重擊之,其聲為"篤"。據說梁武帝非常喜好文詞,但是不解四聲,曾請教過學者周舍:"何謂四聲?"周舍答道:"''天子聖哲''是也。""天子聖哲"四字,按古四聲讀,依次為平、上、去、入。梁武帝立刻就明白了 。

我們學辨四聲不妨仿效現在小學生學漢語拼音辨四聲那樣,背四聲組詞:媽、麻、馬、罵;波、脖、跛、簸……。小學生先跟老師讀,以後自己背,用不了多久,就學會了辨別普通話的陰平、陽平、上聲、去聲。這四聲也依次叫一聲、二聲、三聲、四聲。他們學會了,查《新華字典》,就能按拼音拉丁字上標的四聲符號,準確地讀出每個字。我們學古四聲,可以從讀、背古四聲組詞開始。

古四聲組詞

平上去入 平上去入 平上去入 平上去入 平上去入

東董凍篤 鍾腫種燭 江講絳覺 知指志質 微尾未物

魚語御月 枯苦庫闊 梨禮利慄 佳解界黠 該改蓋葛

真軫震質 文吻問物 昆捆困沒 灘坦嘆脫 間簡澗吉

箋淺箭節 肖小笑削 交狡校腳 高稿誥閣 歌果個骨

麻馬罵陌 陽養漾藥 庚梗更隔 丁頂定滴 蒸拯證職

尤有又亦 侵寢沁緝 憨喊憾合 鹽琰豔葉 緘減鑑甲

上列四聲組詞和韻目,我們沒有必要全把它背得滾瓜爛熟,而是通過讀、背,掌握平、上、去、入各聲發音和聲調的特點,逐漸觸類旁通,碰到其他任何一個字,按平、上、去、入的調門,能準確地把它"對號入座"。譬如"改革開放"四個字,改----該改蓋葛,改屬上聲;革----庚梗更革,革屬入聲;開----開慨愾克,開屬平聲;放----方仿放弗,放屬去聲。這四字依次為上、入、平、去。又如"北京晚報"四個字,北----悲、背、貝、北,北屬入聲,京----京、井、進、急,京屬平聲,晚----玩、晚、萬、物,晚屬上聲,報----包、保、報、不,報屬去聲。這四個字依次為入、平、上、去。四聲組詞讀、背到能基本掌握它的調門以後,就自己給自己出類似上面那樣的測驗題,然後將答案同韻書核對,只要平聲基本無誤差,上、去、入,有點出入,關係不大。達到這個程度,就算"及格"了。

3、入聲字在格律詩中的地位和作用

入聲字在格律詩中的地位和作用很重要,不可沒有,不可多有。這是因為,入聲字發音短促,在格律詩中使用過多的話,詩讀起來就不好聽。所以,古人對入聲字在詩中的使用有比較嚴格的限制。這些規定是:

在五絕中入聲字一般不可多於2個,最多3個;

在七絕中入聲字一般不可多於3個,最多4個;

在五律中入聲字一般不可多於4個,最多5個;

入聲字在格律詩中的使用,不但數量有限制,使用位置也有要求。入聲字要儘量避免在音節處使用。

4、怎樣掌握入聲字

常用的入聲字大約有五百來個。對於現代人尤其是官話區的人來說,判別入聲字有一定的難度。因此,人們也在想各種各樣的方法,幫助記憶入聲字。

如何掌握普通話讀平聲、而古讀入聲的那些字。這裡介紹幾種方法供初學者參考:

一是背誦作品。普通話中讀平聲,而在近體詩或詞裡面放在仄聲字眼上的字,一定是入聲。從背誦詩詞中可以掌握不少入聲字。如"國"、"昔",今讀平聲,在毛主席的《和柳亞子先生》"三十一年還舊國,落花時節讀華章"、《解放軍佔領南京》的"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中國與昔都是出句的尾字,處在仄聲字眼上,因之必是入聲。又"菊"、"出"今讀平聲,讀了唐人岑參的《九日思長安故園》"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賀知章的《詠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琢磨一下,就明白這兩個字必是入聲無疑了。

背誦作品是辨認入聲最經常、最有效的方法。真正寫好詩,背誦作品越多,資料就越多。所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不僅僅是為記入聲字爾。

還有一些我們常用的,比如“竹、笛、得、德、石、託”等等,用的多了,記住一個是一個,根本不需要去死記的。

二是按形聲字、數字記。入聲字中有不少偏旁相同的字,我們予以編排,可以觸類旁通。

在數字中,除"三"、"千"、“零”是平聲外,其他都是仄聲。那麼現在普通話裡讀平聲的"一"、"七"、"八"、"十"、"百"、"億"必是入聲。

按字形看,例如記住"責"字是入聲,那麼"簀、磧、嘖、幘、積、績"等字就不難記憶了。又如"夾"字是入聲,"狹、峽、硤、蛺、俠、浹、愜、篋"等字也是入聲。

什麼最直觀的?當然是圖形,那麼我們就從通過字的形狀來記住那哪字是入聲字。比如,我們知道“白”字入聲,那麼,幾乎所有含有白字的字,幾乎都是入聲。例如“泊、粕、伯、柏、帛、舶、箔、珀……”等等(泉皚等除外)。這樣,我們記住一個“白”字,是不是等於記住了一大片字啊?只須看它的字形,簡單又方便。其實,不止上面這個白字,有這種情況的,相當的多,那麼,對於我們的記憶入聲字,是不是也是更方便了?

再看這個“只”字,它是屬於入聲字。那麼,我們依舊去找含有這個字的其他字“織、識、幟”。。再看這個入聲“賣”字,一樣的道理:“讀、贖、犢、瀆、牘、櫝、黷……”再看這個“合”---鴿、塔、答、蛤、閤、盒……;“副、富、福、輻……”

我們就總結一下這個規律:形聲字有入聲的幾乎都是入聲字。大家注意:只是幾乎,還是有極個別的不是哈。我們再反覆找出一些類同的字,“滴、嫡、嘀、謫、摘……”,“弗、佛、拂、氟……”;“碟、蝶、堞、諜、牒、揲、蹀、喋、鰈……”;“插、鍤……”等等等等等等,看出來了吧?由此我們就可以體會到,根據字形去辨別入聲字,是不是比一個個去死記簡單的多了?記住一個字,就可以記住一大串乃至一大片。而且,我們這時也沒用任何其他理論知識啊,只是用我們的眼睛,這就是直觀記憶法至少,我們可以省力了許多,至少,我們先記住這一大片再說。

三是按韻母記。

入聲字中韻母相同的字也可以記一知十。例如今韻母為"a"的許多字是入聲字,象"塔、答、納、榻、雜、臘、匝、沓、踏、搭、咂"等;今韻母為"i"的許多字是入聲字,象"一、昔、急、立、壁、泣、滴、劈、極、密、鐵"等,今韻母為"e、o、u"也有不少是入聲字。凡韻尾是"n"或"ng"的字,不會是入聲字。上述第一法比較可靠,後兩法也有例外,只能在查韻書的基礎上幫助記憶,不可視為規律。網上有不少,大家可以自己搜一下。

還有就是有意識去聽:身邊親友、方語影視、地方戲曲、網上發音系統等,都是聽入聲的好途徑。比如CCTV《尋寶》欄目的特邀專家蔡國聲先生,他是浙江定海人,談話時,有些字發音很短促,那便是入聲。

班裡的讀詩欄目就不錯,大家如果能刻意把入聲字讀出來,就更好了。

寫作課:關於詩詞的入聲(基礎篇)

現在我們知道了漢字讀音的平仄區分方法,那麼有些人說,我不知道哪些字是入聲字啊?看錶:

《混入普通話平聲中的入聲字表》

B:八捌,拔跋魃,白,薄雹,逼,荸,癟鱉憋蹩,別,亳孛勃渤脖鈸舶伯鉑魄(落魄)柏(柏林)泊箔博搏踣撥剝;

C:擦,插鍤,察,拆,吃,出,戳,撮;。。。。。網上,空間,咱們群文件都有。

這些現在納入普通話一二聲也就是平聲的入聲字,初學者必須儘快儘可能掌握先對,必須儘可能記下來這是第一關。網上有許多來記入聲字的方法可供參考,大家可以去試試。知道了入聲字作仄聲使用,那麼其他的字就按照漢語拼音的一二聲為平,三四聲為仄去使用就行了。

1、再談入聲字的作用

我們知道,古時候的詩歌,是用來“吟”的。而入聲字是短音頓挫,首先有決絕之感,其次有痛苦之意,所以入聲常用來發誓。但入聲的短促,又可以表示快速,由此引申為活潑,於是有人總結“入聲韻適宜表現內心難以壓抑的激烈之情”。

先看王維的《鳥鳴澗》: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這首詩一共有三個入聲字:落、月、出。“落”字的使用很形象,而尤其突出的是“月出”兩字。

兩個入聲字連在一起,頓挫之感非常強烈,好似敲擊之聲,有突然而來的感覺,所以後面用“驚”字。如果前面不是入聲字,月亮就好像慢慢地出來的,那就不會“驚”到“山鳥”了。

再如我們耳熟能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 王安石先後用了“到”、“過”、“入”、“滿”等十多個字,最後才選定這個“綠”字。

那麼,這個“綠”字究竟好在哪呢?原來這個“綠”字除了有色彩感和動態感,給人以視覺上的形象美之外,它還是一個入聲字,活潑地把春天表述出來了。

2、學會辨認平仄兩讀字

有個很重要的東東,在學辨四聲的同時,還須學會辨認平仄兩讀字。在漢字中有不少字,有時讀平聲,有時讀仄聲,如果辨認不清,容易犯出韻或平仄不諧的毛病。

平仄兩讀不外兩種情況:一種是可平可仄而字義不變。另一種是平仄異義。

(1)可平可仄而字義不變

如"看"、"聽"(只有作"任"字用時讀去聲,例句:聽人穿鼻;聽其自便聽勢)"忘"、"應"、"醒"、"堪"、"嘆"、"撞"、"過"(只有作"過失"解時讀去聲)、"患"、"慷"等。

多掌握些這類字,無疑給我們作詩填詞時提供調聲的方便

(2)平仄異義

同一個字由於它用在不同的場合,字義變了,讀聲也就不同。

例如"騎"字,作為動詞用,如"騎馬"、"騎"的"騎",讀平聲;作為名詞用,如"千騎"、"精騎"的"騎",則讀去聲。

例如蘇軾的《黃州》:"使君厭騎從,車馬留山前。"騎字讀去聲。陸游的《七月一日夜坐舍北水涯戲作》:"斥仙豈復塵中戀,便擬騎鯨返玉京。"騎字讀平聲。這類字不少,下面列舉二十字以供參考(多詞義者僅舉其一)。

平仄異義字例

讀平聲時字義 讀仄聲時字義

縫 縫補(縫衣) 空隙(門縫)

中 中間(院中) 射中(中箭)

衣 衣服(布衣) 穿著(衣錦)

分 分開(分辯) 名分(身分)

聞 耳聽(聞訊) 名揚(聞人)

燕 地名(幽燕) 鳥名(燕子)

號 號叫(哀號) 名號(商號)

佔 卜佔(占卦) 據有(佔領)

屏 圍屏(屏幕) 去除(屏棄)

翰 羽毛(鳳翰) 文藻(翰林)

調 調和(風調雨順) 曲調(悲調)

和 和合(和穆) 唱和(和者)

荷 花名(荷花) 擔載(負荷)

傳 交接(傳達) 傳記(《左傳》)

更 換、時(更歲、五更) 進一層(更宜)

任 堪(不任看) 聽便(任爾行)

當 應該(應當) 當做(茶當酒)

傍 旁、側(傍觀) 依附(依傍)

興 發生(興旺) 興致(酒興)

冠 帽子(衣冠) 為首(冠軍)

(3)三個字例

提醒大家,一個教字,一個令字,一個不字。

A.「教」字作「讓」字解釋時須用作平聲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自是桃花貪結子,錯教人恨五更風。

恐是仙家好別離,故教迢遞作佳期。

B.「令」字作「使」用法時應讀作平聲

天宮高閣上何頻,每上令人耳目新。

頭白夫妻分無子,誰令蘭夢感衰翁。

徒令上將揮神筆,終見降王走傳車。

莫見長安行樂處,空令歲月易蹉跎。

C. “不”字,有許多人以為平仄通用,大錯特錯,

“不“只有在用作“是否”才是平,如你遇到青玉老師了不?你在專心聽課不?尚能飯不?

(4)再就是大家需要記住幾個特殊字

今仄古平的有:場,閩,俱,囍,跳(通逃)

今平古仄而又不是入聲字的有:茗

好,格律基礎知識之平仄,我們用了將近兩講的時間,個人認為,用兩個課時非常必要,一是什麼是平上去入,二是入聲字的記憶。這是學近體詩兩個最重要的方面。請大家一定高度重視。

二、“寫詩寫法(技巧)推介”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yuè)乎?意思是“學過了,然後按一定時間去實踐它,不也很愉悅嗎?”所以從本講開始,我們也要開始練筆了。

平仄可通用字總表

中.重.從.供.降.撞.望.當.量.將.強.搶.相.長.藏.創.喪.浪.為.思.吹.騎.遺.幾.衣.予.疏.楷.泯.分.

聞.汗.觀.難.冠.看.漫.翰.患.鮮.扁.便.傳.研.扇.燕.旋.緣.漂.挑.調.夭.要.炮.教.敲.擾.號.操.

過.和.頗.荷.磨.些.華.汙.更.橫.並.令.行.正.盛.瑩.聽.乘.興.勝.稱.不.禁.任.擔.三.漸.砭.佔.巉.

平聲一東詞組~間。~國。~原。~遊.

例句卻嗟流水琴中意。——朱淑真《春晝偶成》

仄聲去聲一送詞組射~。~傷。~計。~意

例句君看琴中意,何嘗在玉徽。——宋祁《秋日四首》

平聲一東詞組~復。~申。~陽。~逢

例句鐘山只隔數重山。— 王安石《泊船瓜洲》

仄聲去聲一送詞組~量。尊~。~兵。~大

例句花重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平聲二冬詞組順~。服~。~父。~戎

例句笑問客從何處來。—賀知章《回鄉偶書》

仄聲去聲二宋詞組侍~。僕~。(名詞)

例句門前僕從雄如虎。—鄭板橋《道情》

平聲二冬詞組~求。~應。~需。~銷

例句地迥秋供爽,雨餘風薦涼。——郭儼《曉睡》

仄聲去聲二宋詞組~養。~認。~奉。~職

例句休唱貞元供奉曲——劉禹錫《聽舊宮中樂人穆氏唱歌》

平聲三江詞組投~。~伏。~龍伏虎

例句投降趙卒本求生,——徐鈞《白起》

仄聲去聲三絳詞組~低。~落。~生。~臨

例句不拘一格降人材。——龔自珍《己亥雜詩》

平聲三江詞組(讀chuáng,平仄互用)

例句簷馬隨風走,樓鍾帶月撞。——顧逢《秋夜宿山寺》

仄聲去聲三絳詞組~車。衝~。~見

例句偶同婺女無憂客,來到天台撞見渠。白玉蟾《贈吳草裘》

平聲七陽詞組充~。~家。~時。~初

例句湖山如畫恰當頭。——周南《闕題》

仄聲去聲二十三漾

詞組恰~。適~。妥~。~做

例句募有能捕之者,當其租入。——柳宗元《捕蛇者說》

平聲七陽詞組計~。估~。思~。打~0

例句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韓愈《調張籍詩》

仄聲去聲二十三漾詞組數~。質~。度~。氣~

例句此鄉之人氣量窄,誤競南風疏北客。——杜甫《最能行》

平聲七陽詞組~要。~至。~軍。~才

例句爺孃聞女來,出郭相扶將。——《樂府詩集·木蘭詩》

仄聲 去聲二十三漾詞組~略。~令。~帥。~校

例句 將帥蒙恩澤,兵戈有歲年。——杜甫《有感五首》

平聲七陽詞組~壯。~大。剛~。~烈

例句 射人先射馬,挽弓當挽強。——杜甫《前出塞》

仄聲 去聲二十二養詞組~迫。勉~。倔~。~詞

例句 天與歲寒終倔強,澤分淇澳轉敷榮。——蘇轍《林筍》

平聲七陽詞組呼天~地。~風

例句無端太史頭搶地,安得揚雄賦上天。——陳傅良《和丁少詹韻》

仄聲去聲二十二養詞組~先。~佔。~劫。~奪

例句注:“搶”一般平聲多,經查,唐詩宋詞中沒有用仄聲的。

平聲七陽詞組互~。~等。~思。~識

例句 兩相思,兩不知。——鮑照《代春日行》

仄聲 去聲二十三漾

詞組 兇~。宰~。~冊。~機

例句 君看為宰相,必用讀書人。——汪洙《神童詩》

平聲七陽詞組~短。~空。~夜。~歌

例句 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李白《秋浦歌》

仄聲 去聲二十二養詞組年~。成~。增~。~大

例句 長者雖有問,役夫敢伸恨。——杜甫《兵車行》

平聲七陽詞組蘊~。收~。~品。~書

例句守道無妨困,藏書不盡貧。——趙良坡《隱居》

仄聲去聲二十三漾詞組寶~。道~。~藍。

例句寶藏如山席六宗,樓船千疊水晶宮。——文天祥《哭崖山》

平聲七陽詞組~傷。~口。~痛

例句不呼則杖其背,盡創。——高啟《書博雞者事》

仄聲去聲二十三漾詞組~造。開~。~立。~辦

例句風經禦寇仙遊外,野識裨諶草創餘。——宋祁《官下》

平聲七陽詞組~事。~禮。~亡。治~

例句子上之母死而不喪。——《禮記·檀弓上》

仄聲去聲二十三漾詞組~失。~生。~偶。~膽

例句六國互喪,率賂秦耶?——蘇洵《六國論》

平聲七陽詞組滄浪

例句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屈原 《楚辭·漁父》

仄聲去聲二十三漾詞組波~。海~。巨~。風~

例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李白《行路難》

平聲四支詞組以~。認~。~難。不~

例句為仁不富,為富不仁。——桓寬《鹽鐵論·地廣》

仄聲去聲四寘 詞組因~。~了。~何。~民

例句為國戍輪臺。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平聲四支詞組~想。~念。相~。~緒。

例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仄聲去聲四寘詞組(名詞)

例句弦弦掩抑聲聲思——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平聲四支詞組~燈。~噓。~拂。風~

例句夜闌臥聽風吹雨——陸游《11月4日風雨大作》

仄聲去聲四寘詞組鼓~(名詞)

平聲四支(qí)詞組~馬。~射。~兵。

例句爽氣收回騎月雨——陸游《村社禱晴有應》

仄聲去聲四寘(jì)詞組車~。北~(名詞)

例句欲留車騎少徘徊,歸興那知苦見催。--吳芾《送江朝宗還鄉》

平聲四支詞組~俗。~聞。~址。~風。

仄聲去聲四寘詞組(名詞)

仄聲五微去聲四紙五尾詞組~何。~回。~處。~曾

例句本不固者末必幾。——《墨子》

平聲五微詞組茶~。~乎。~率。

平聲五微詞組~服。~冠。~架。~裳

例句綠衣黃裳。——《詩·邶風·綠衣》

仄聲去聲五未詞組(動詞)

例句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易·繫辭下》

平聲六魚詞組同“餘”,我也

例句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周敦頤《愛蓮說》

仄聲上聲六語詞組~以。賜~。賦~。給~

例句怒不過奪,喜不過予。——《荀子》

平聲六魚詞組~通。~松。~遠。~忽

例句疏石蘭兮為芳。——屈原《湘夫人》

仄聲去聲六御詞組書~(名詞)

例句洞庭無過雁,書疏莫相忘。杜甫《潭州送韋員外牧韶州》

平聲九佳詞組~模。~書。正~。小~

仄聲上聲九蟹

平聲十一真詞組~滅。~除。~沒。未~

例句同時富貴人,泯滅知何窮。——張耒《白公祠》

仄聲上聲十一軫

平聲十二文詞組~開。劃~。~明。~行

例句地也,你不分好歹何為地!——關漢卿《竇娥冤》

仄聲去聲十三問詞組身~。~內。天~。情~

例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毛澤東《沁園春·雪》

平聲十二文詞組~聽。~訊。新~。傳~

仄聲去聲十三問(名譽)

平聲十三元詞組同“掄”。詞組(動詞)~語

仄聲去聲十四願詞組~點。議~。辯~。理~

例句論其刑賞。——諸葛亮《出師表》

平聲十四寒詞組可~

例句歸來見可汗——《木蘭詩》

仄聲去聲十五翰詞組~水。~流。~牛充棟

例句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過零丁洋》

平聲十四寒詞組~看。~賞。~察。大~

例句予觀夫巴陵勝狀——范仲淹《岳陽樓記》

仄聲去聲十五翰詞組樓~。臺~。

例句玄都觀裡桃千樹 ——劉禹錫《戲贈看花君子》

平聲十四寒詞組~關。~為。~怪。~聽

例句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李白《蜀道難》

仄聲去聲十五翰詞組災~。危~。遭~。發~

例句奉命於危難之間。——諸葛亮《出師表》

平聲十四寒詞組衣~。~戴。雞~。樹~

例句怒髮衝冠,憑欄處——岳飛《滿江紅》

仄聲去聲十五翰詞組~軍。弱~

例句將軍勇冠三軍,才為出世 ——丘遲《與陳伯之書》

平聲十四寒詞組(形容詞、副詞)

仄聲去聲十五翰詞組~流。迷~。~步。~遊

例句漫卷詩書喜欲狂。——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平聲十四寒詞組(鳥羽)

仄聲去聲十五翰詞組浩~。~海。~墨。~林

例句瀚海闌干百丈冰。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平聲十五刪詞組憂~。

例句少而幹祿利,老用忘憂患。——歐陽修《讀書》

仄聲去聲十六諫詞組~難。禍~。隱~。防~

例句故患得患失,無所不為。——胡宏《好惡》

平聲一先詞組~花。新~。~明。~美

例句芳草鮮美。——陶淵明《桃花源記》

仄聲去聲十六銑詞組~為人知。屢見不~。

例句既無叔伯,終鮮兄弟。——李密《陳情表》

平聲一先詞組~舟(名詞)

例句扁舟尋釣翁。——李白《還山留別金門知己》

仄聲去聲十六銑詞組~豆。~擔。(形容詞)

例句兒生,欲令其頭扁,皆押之以石。《後漢書·東夷列傳》

便

平聲一先詞組大腹~~。~佞。~巧

例句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玉臺新詠·為焦仲卿妻作》

仄聲去聲十七霰詞組~當。~利。~衣。簡~

例句便下襄陽向洛陽。——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平聲一先詞組~遞。~統。流~。~奇

例句夫傳言不可以不察。——《呂氏春秋·慎行論》

仄聲上聲十七霰詞組自~。紀~。~記。~略

例句六藝經傳。——韓愈《師說》

平聲一先詞組~磨。~藥。~墨。~究

例句研核陰陽。——范曄《後漢書·張衡傳》

仄聲上聲十七霰詞組古同“硯”,硯臺。

平聲一先詞組~動。~風。~耳光

例句一扇息火,二扇生風,三扇下雨。——《西遊記》

仄聲上聲十七霰詞組~子。~墜。~形。門~

例句蓋以楊門之扇。——《呂氏春秋》

仄聲上聲十七霰詞組~雀。

例句誰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平聲一先詞組~趙。~山。~京。

例句燕趙之君。——蘇洵《六國論》

平聲一先詞組~轉。盤~。天~。斡~

例句十千五千旋沽酒。——李白《少年行》

仄聲上聲十七霰

詞組~而(副詞)

平聲一先詞組~由。~何。姻~。邊~

例句緣愁似個長。——李白《秋浦歌》

仄聲上聲十七霰詞組~領。~口(衣邊)

平聲二蕭詞組~零。~遊。~浮。~流

例句 辭浮漂而不歸。——陸機《文賦》

仄聲去聲十八嘯詞組~白。~染。~洗。~亮

例句又南有山,漂水出焉。——《山海經》

平聲二蕭詞組~選。~擔。~夫。~剔

例句 時挑野菜和根煮。——杜荀鶴《山中寡婦》

仄聲 上聲十七筱詞組~撥。~動。~頭。~起

例句 時挑野菜和根煮。——杜荀鶴《山中寡婦》

例句 故相如以琴心挑之。——《史記·司馬相如傳》

調

平聲二蕭詞組~控。~和。~解。烹~

例句可以調素琴。——《三國志·諸葛亮傳》

仄聲上聲十七筱詞組~度。~動。曲~。~兵

例句 誰愛風流高格調。——秦韜玉《貧女》

平聲二蕭詞組~~。~折。~嬈。~桃

例句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詩經·周南·桃夭》

仄聲上聲十七筱詞組通“杳”。

平聲二蕭詞組~求。~挾。

例句 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陶潛《桃花源記》

仄聲 去聲十八嘯詞組須~。~好。將~。重~

例句 要留清白在人間。——于謙《石灰吟》

平聲三餚詞組~炙。~烙。~制。~煎

例句 兒為檢藥籠,桂姜手炮煎。——陸游《離家示妻子詩》

仄聲 去聲十九效詞組~兵。~彈。鞭~。花~

平聲三餚詞組~課。不~。(動詞)

例句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王昌齡《出塞》

仄聲 去聲十九效詞組~正。~師。管~。請~

例句 擇師而教。——韓愈《師說》

平聲三餚詞組~打。~擊。~邊。~門

例句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賈島《題李凝幽居》

仄聲去聲十九效詞組(平仄互用)

例句磬聲敲破一林秋。——真山民《宿南峰寺》

平聲三餚詞組~亂。阻~。~曲。~折

仄聲上聲十八巧詞組(平仄互用)

平聲四豪詞組呼~。~叫。哀~。~啕

例句號呼而轉徙。——柳宗元《捕蛇者說》

仄聲去聲二十號詞組~令。編~。字~。~稱

例句號曰醉翁。——歐陽修《醉翁亭記》

平聲四豪(把持)詞組~刀。~縱。~心。~行

例句 操千曲而後曉聲。——《文心雕龍·知音》

仄聲 去聲(所守也,持念也)二十號詞組~守(名詞)

平聲五歌詞組~美。~平。~氣。~暢

例句 言和而色夷。——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仄聲 去聲二十一個詞組~面。~泥。唱~

例句 當哭相和也。——林覺民《與妻書》

平聲五歌詞組偏~。~僻。~久。~佳

例句 天不頗覆,地不偏載。——《史記·匈奴列傳》

仄聲 上聲二十哿詞組頗,稍也。

平聲五歌詞組~花。~葉

例句 荷葉之清香。——李漁《閒情偶寄·種植部》

仄聲 上聲二十哿詞組負~

例句 負荷偏宜重,經綸別有源。——楊萬里《虞丞相輓詞三首》

平聲五歌詞組~練。~損。~滅。~難

例句 磨刀霍霍向豬羊。——《木蘭詩》

仄聲 去聲二十一個詞組石~。電~。~盤。~坊

例句 作牛便推磨。——王安石《擬寒山拾得》

平聲六麻詞組~微。~許。(少也)

例句年老爹孃無倚靠,早起晚些望顧照。——《清平山堂話本》

仄聲去聲二十一個詞組那~。(與兮同,語氣詞)

例句愛秋來那些:和露摘黃花。——馬致遠《雙調·夜行船》

平聲六麻詞組~麗。繁~。浮~。韶~

例句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蘇軾《赤壁懷古》

仄聲去聲二十二禡詞組(姓華)例句

平聲七虞詞組~水。~穢。~濁。~辱

例句血色羅裙翻酒汙。——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仄聲去聲(染也)七遇詞組~染

平聲八庚詞組~正。~衣。~新。~時

例句長夜默坐數更鼓。——蘇軾《夜過舒堯文戲作》

仄聲去聲二十四敬詞組~加。~好。~上

例句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登鸛雀樓》

平聲八庚詞組~幅。~寫。~向。縱~

例句橫眉冷對千夫指。——魯迅《自嘲》

仄聲去聲二十四敬詞組蠻~。強~。~財。~禍

例句橫行天下。——《荀子·修身》

平聲八庚詞組~州

例句並、 汾喬木,望秋先隕。——沈括《夢溪筆談》

仄聲 去聲二十四敬(二十三梗、二十四迥.詞組合~。兼~。~行。~且

例句 囊括四海之意,併吞八荒之心。——賈誼《過秦論》

平聲八庚詞組~狐(複姓)。

仄聲 去聲二十四敬詞組命~。法~。時~。節~。

例句 群葩當令時。——李漁《閒情偶寄·種植部》

平聲七陽、八庚詞組

例句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論語·述而》 ~走。~蹤。言~。五

仄聲 去聲二十四敬詞組品~(名詞)樹~子

平聲八庚詞組~月。~旦。~朔

例句 明年正月。——《明史》

仄聲 去聲二十四敬 詞組~義。~氣。~好。~色。

例句 居者思正其家,行者樂出其途。——柳宗元《全義縣復北門記》

平聲八庚詞組~飯。~器

例句 食粥於盛。——《禮記·喪大記》

仄聲 去聲二十四敬詞組興~。~衰。~大。~名。

例句 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韓愈《師說》

平聲八庚詞組晶~。~白。~澈。~潔

例句 晶瑩實萼排珠琲,旖旎芳叢簇繡帷。——程琳《海棠》

仄聲 去聲二十五徑詞組(平仄互用)

例句 濃紫鮮紅兼瑩白,春暄夏熱更秋清。——張明中《金鳳花》

平聲十蒸詞組~車。~便。~機。~興

例句 昔人已乘黃鶴去。——崔顥《黃鶴樓》

仄聲 去聲二十五徑詞組~輿。~壺。野~(名詞)

例句 公車千乘。——《詩·魯頌·閟宮》

平聲十蒸詞組~盛。~旺。時~。~亡

例句 百廢具興。——范仲淹《岳陽樓記》

仄聲 去聲二十五徑詞組雅~。遊~。掃~。即~

例句 興盡晚歸舟。——李清照《如夢令》

平聲(承受)十蒸詞組~任

例句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杜甫《春望》

仄聲(勝負) 去聲二十五徑詞組~地。~景。~似。~負

平聲十蒸詞組自~。~呼。名~。~贊

例句 稱賢薦能,未嘗倦。——白居易《有唐善人墓碑》

仄聲 去聲二十五徑詞組~心。~職。勻~。對~。

例句 夫才德不稱,固自知之矣。——宗臣《報劉一丈書》

平聲十一尤詞組(與有韻“否”通)

例句 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韓愈《師說》

仄聲 入聲五物詞組~去。~多。~學。~知

例句 知彼知己者,百戰不殆。——《孫子·謀攻》

平聲十二侵詞組~受。不~。~得

例句不能禁失吾之悲。——林覺民《與妻書》

仄聲去聲二十七沁詞組~欲。~閉。~地。~忌

例句禁錮終身,不許仕進。——《後漢書·黨錮傳》

平聲十二侵詞組(負荷)

例句任,南蠻之樂也。——《禮記·明堂位》

仄聲去聲二十七沁詞組信~。~人。~從。~何

例句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陸游《卜算子·詠梅》

平聲十三覃詞組~負。~任。~當。~待

例句又恐汝日日為吾擔憂。——林覺民《與妻書》

仄聲去聲二十八勘詞組~子。扁~。重~

例句有賣油翁釋擔而立。——歐陽修《歸田錄》

平聲十三覃詞組~部曲。~國。~思。~維

例句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仄聲去聲二十八勘詞組再~(平仄互用)

例句終篇再三嘆,推枕不成寐。——蘇轍《和王適寒夜讀書》

平聲十四鹽詞組~漬。~洳。~染。~仁

例句漸,漬也。——《廣雅 》

仄聲上聲二十八儉詞組~進。~~。~次。~悟

例句亂花漸欲迷人眼。——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平聲十四鹽詞組~石。~針。

例句世無扁和手,遺恨歸砭劑。——辛棄疾《哭{匠斤換贛}》

仄聲去聲二十九豔詞組(平仄互用)

例句士病吾能砭。——王安石《舟中望九華山》

平聲十四鹽詞組~卜。~卦。

例句史以天占人,聖人以人佔天。——《法言·五百》

仄聲去聲二十九豔詞組~據。霸~。強~。~理

例句佔一山之勝。——陸游《過小孤山大孤山》

平聲十五鹹詞組~巖。~峭。~峻。~崖

例句亂峰巉似槊,一水淡如油。——蘇軾《壬寓二月寄子由》

仄聲上聲二十九豏

詞組 (平仄互用)

例句玉柱金庭路巉絕。——范成大《過鬆江》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若有出入應以韻典為準。

注:醒、聽、看、過、望、忘——可平仄通用,雖平仄兩讀而意思不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