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故宮大政殿彩畫工程竣工糾正部分錯誤,恢復歷史信息

如果近期到瀋陽故宮,你會眼前一亮!因為,就在10月25日,瀋陽故宮大政殿彩畫工程竣工。

此次大政殿彩畫修繕工程有一處不得不提,那就是糾正了部分錯誤,恢復了部分歷史信息。

例如,大政殿栱眼壁上的紋飾,在此次修繕前,紋飾為升龍;而在《奉天宮殿建築圖集》(1926年洪洋社,伊藤清造)中拍攝的照片清晰顯示,栱眼壁紋飾為火焰寶珠。

所以,瀋陽故宮先通過史料考證,再通過同類的現存實例,糾正了這一重要信息。

大政殿修繕前後對比

瀋陽故宮大政殿彩畫工程竣工糾正部分錯誤,恢復歷史信息

修繕前紋飾為升龍

瀋陽故宮大政殿彩畫工程竣工糾正部分錯誤,恢復歷史信息

修繕後為火焰寶珠

大政殿

大政殿建於後金天命十年(1625),是瀋陽故宮最早期建築。它因獨特的建築形式和極高的藝術價值,不僅是瀋陽故宮的標誌性建築,更成為瀋陽市的城市地標。

瀋陽故宮大政殿彩畫工程竣工糾正部分錯誤,恢復歷史信息

瀋陽故宮大政殿彩畫修復保護工程竣工,這意味著瀋陽故宮古建築油飾彩畫保護修復一期工程全部完成,近400歲的古建築重返清代盛京陪都宮殿的恢宏,呈現盛世美顏。

修繕前後對比

瀋陽故宮大政殿彩畫工程竣工糾正部分錯誤,恢復歷史信息

修繕前後對比

瀋陽故宮大政殿彩畫工程竣工糾正部分錯誤,恢復歷史信息

瀋陽故宮大政殿彩畫工程竣工糾正部分錯誤,恢復歷史信息

修繕前後對比

瀋陽故宮大政殿彩畫工程竣工糾正部分錯誤,恢復歷史信息

瀋陽故宮大政殿彩畫工程竣工糾正部分錯誤,恢復歷史信息

修繕前後對比

瀋陽故宮大政殿彩畫工程竣工糾正部分錯誤,恢復歷史信息

瀋陽故宮大政殿彩畫工程竣工糾正部分錯誤,恢復歷史信息

瀋陽故宮古建築油飾彩畫保護修復一期工程,要從5年前說起,這項工程於2013年初正式啟動,2013年9月獲得國家文物局立項,工程範圍為:大清門、崇政殿、左翊門、右翊門、大政殿等五處建築,工作內容涉及現狀保護和修復工作兩項。

【大清門】

2017年9月29日,瀋陽故宮大清門外簷彩畫竣工

瀋陽故宮大政殿彩畫工程竣工糾正部分錯誤,恢復歷史信息

【崇政殿】

2017年11月28日,崇政殿、左右翊門外簷彩畫竣工

瀋陽故宮大政殿彩畫工程竣工糾正部分錯誤,恢復歷史信息

瀋陽故宮大政殿彩畫自上世紀50年代修繕後,已近70年沒有修繕,長期風吹雨淋加之保養不便,外簷彩畫嚴重積塵、失色,已經失去對木構件的保護。

那麼修繕對古建築的作用又是什麼呢?

一、保護作用

在木構件表面塗刷油飾色彩以利防腐並裝飾建築,是中國古建築的傳統做法。

二、裝飾作用

隨著人類建築活動的發展,油漆和彩畫出現了明確分工,凡用於保護構件的油灰地仗、油皮及相關的塗料刷飾,被統稱為“油飾”,而用於裝飾建築的各種繪畫、圖案線條、色彩被統稱為“彩畫”。

三、彰顯等級

正如中國古建築歷來具有森嚴的等級區別那樣,作為建築裝飾的油飾彩畫也具有嚴格的等級。彩畫是建築等級的重要標誌。

瀋陽故宮大政殿彩畫工程竣工糾正部分錯誤,恢復歷史信息

瀋陽故宮大政殿彩畫工程竣工糾正部分錯誤,恢復歷史信息

大政殿彩畫修繕工程實施過程中,在方案編制階段和施工過程中均堅持“最小干預”和“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原則。

副院長李聲能介紹說:“對於古建築本體修繕來說,其重要原則為“最小干預”,也就是要為古建築“祛病延年”而非“返老還童”,做到“完整性”、“真實性”、“延續性”、“可逆性”。古建築修繕的第一個原則就是不改變文物的原狀,儘量使用原材料、原工藝來進行修繕,什麼地方壞了就維修什麼地方,而不是對它進行整體的、全面的修繕。

第二個是遵循可逆性的原則,就是維修過之後要讓別人知道哪個地方是修過的,哪些地方是原始的。”

瀋陽故宮大政殿彩畫工程竣工糾正部分錯誤,恢復歷史信息

瀋陽故宮重現盛世美顏,它獨有的高臺建築、“宮高殿低”的建築風格在中國宮殿建築史上也是絕無僅有。

(原題為《瀋陽故宮糾錯:大政殿“神龍”請下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