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用地太少,這才是杭州高房價的主要根源

中國之大,各個城市的房價千差萬別。造成房價差異背後的原因很多,比如收入水平、人口、供求關係等等。

杭州歷來有高房價的傳統,這個傳統的背後,最重要的因素,或許是一直以來,過低的居住用地配比。若居住用地配比不增加,未來杭州房價或繼續維持高位(相比同級別城市)。

居住用地佔比甚至低於北京上海

居住用地太少,這才是杭州高房價的主要根源

圖中為各個城市的居住用地佔建設用地的比例,浙江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的稱號,因此整體居住用地比例偏低。這也可以部分解釋,浙江縣城的高房價。而成都和武漢則是廣袤的平原,土地資源充沛,居住用地比例也相應較高。令人頗感意外的是,杭州的居住用地佔比,竟然低於北京上海和廣州。不過還好,比深圳要好一些。

這個指標和當地房價的確是非常吻合的,廣州居住用地多,房價在一線中,處於較低水平。南京杭州相比成都武漢,居住用地少,房價也高一倍有餘。2017年末,杭州城鎮人均居住面積為36.4平方,成都同期為43.5平方米,相當於3口之家足足少了一個房間

所以從這個層面上來說,杭州的住房是相對比較緊缺的。較少的房屋保有量,為高房價提供了潛在的支撐

工業工地偏少

居住用地太少,這才是杭州高房價的主要根源

杭州的基礎工業一直比較薄弱,福禍相依,這幾年押寶高新產業,在同級別城市中佔據了一定的優勢。

另一方面,由於現在各大城市都在進行城市更新,很多工業用地拆掉轉住宅,杭州較少的工業用地,也會制約這部分宅地的供應。畢竟,耕地是有紅線的,工業用地變宅地,或許更靈活一些。

杭州的土地使用情況是有點奇怪的,最重要的居住和工業用地,配比都不高。插個題外話:

筆者一直對天目山路有一些介懷,前幾年,的確是精品,綠化非常好。但是路是拿來開車的,不是用來看的。大量的樹木佔據了車道,浪費了很大的運載量。隨著天目山路下穿地鐵的開挖,這些又都被挖掉了,實在是有些浪費。

注:本文數據來自住建部《城市建設年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