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刘和平《大明王朝1566》(2)——严党:不作死,就不会死

小说和剧本的前半部分以“倒严”为主题,但是几个头面人物却在维护朝局的平衡上有着惊人的政治共识。如果皇帝不下决心“倒严”,徐阶等人是不会主动向严党进攻的——这也是其所谓的“厚道”之处。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无所作为,让皇帝下决心倒严,只有一个办法——让严党自己犯错,让朝局失衡,形成倒严之“势”!

读刘和平《大明王朝1566》(2)——严党:不作死,就不会死

在嘉靖四十年的御前会议上,徐阶、高拱和张居正就财务问题向严党发难,使严党在“开源”上想出了一个办法——在浙江推行“改稻为桑”!在场的各位都是非常老道的政客,严党固然知道里面的猫腻,而徐高张等人竟没有公开反对。从事后来看,他们不光不反对,反而盼着他们激起民变,以伺机倒严。

读刘和平《大明王朝1566》(2)——严党:不作死,就不会死

在这个时候,倒是严党的对立面——裕王 ,和严嵩的得意门生——胡宗宪,表现得令人意外。裕王深知“改稻为桑”祸国殃民,就让心腹谭纶去浙直总督兼浙江巡抚胡宗宪那里阻止这一“国策”的推行。而胡宗宪老成谋国,深知该策的危害,对“改稻为桑”给予了强烈的抵制。但却由于谭纶的到来,使局面复杂化,而使自己处境艰难——他抵制国策推行,本来是严党内部的分歧,他向严嵩建言也是从大局考虑,却因为谭纶的出现使他有“改换门庭”之嫌!之后严党强推“改稻为桑”、毁堤淹田,直接绕过他这个巡抚,由其手下的布政使和按察使实行,但身为巡抚的他仍难逃其责。

胡宗宪从大局出发,只斩了杭州知府和两个知县,草草结案。即便后来海瑞审明了“毁堤淹田”的事,皇帝从朝局的平衡出发,也只能不了了之。为什么呢?因为东南抗倭不能没有胡宗宪(而胡宗宪是严党得力干将),抗倭要钱但国库空虚,只有严党能弄到钱——朝廷还离不开他们!

最后严党倒台还真就是自己把自己玩死的!——当他们感觉朝廷离不开他们的时候,他们离自己的末日就不远了;当皇帝感觉他们尾大不掉、无法制衡的时候,他们的末日就要到了。

皇帝从维持朝局的稳定出发,没有因为“毁堤淹田”一事过分地打击严党,但严嵩却翻出陈年旧账来向查出真相的海瑞发起进攻,并将矛头指向了海瑞背后的裕王党。严嵩还写信给胡宗宪,让他对倭寇不要“除恶务尽”,其意是让胡养寇自肥,借倭患挟持朝廷。

读刘和平《大明王朝1566》(2)——严党:不作死,就不会死

严党要员巡盐御史鄢懋卿,下去一趟就给朝廷就弄来了200万两银子,派别人无论谁去都弄不来这么多,这说明严党已经操纵了国家重要的财赋来源,皇帝花钱也得问他们要。更可恶的是,北镇抚司锦衣卫查到鄢懋卿此次巡盐,弄到了500万两,其中100万运到了自己原籍,200万送到了严嵩老家。嘉庆皇帝发怒了:“他们贪着朕的钱,朕还得感谢他们!”

读刘和平《大明王朝1566》(2)——严党:不作死,就不会死

裕王党的徐阶等人嗅到气味后,马上发动“清流”上书,文武双管齐下,做好了“倒严”的准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