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亂,郭子儀等九節度使率兵20萬,卻為何打不過史思明的5萬兵馬?

微笑琳----


這場戰打的很詭異,郭子儀還沒有來得及佈陣,結果狂風忽至,飛沙走石,樹木連根拔起,瞬間天地間一片灰暗,然後雙方撤軍,唐軍這邊各回各地,各找各媽;叛軍這邊,史思明帶領部隊進了鄴城,順便殺死了安慶緒自立。從表面看來,號稱60萬的唐軍就是因為這詭異的大風敗給史思明的5萬大軍的,但實際上,唐軍的失敗並非偶然。

758年九月,唐肅宗命郭子儀、李光弼等(王思禮、魯炅、李奐、許叔冀、李嗣業、季廣琛、崔光遠、董秦)共九位節度使和一個兵馬使率兵20萬攻打安慶緒部。唐軍在十月攻下了衛州,殺死了安慶緒的弟弟安慶和,又在鄴城附近斬殺叛軍3萬多人,可以說,在最開始,唐軍還是很給力的。但是,後來安慶緒退到鄴城,郭子儀和李光弼下令圍城並且引水灌城,安慶緒不得不派薛嵩(薛仁貴的孫子)去找史思明搬救兵,為了說動史思明出兵相救,安慶緒答應讓位於史思明。於是史思明就帶著13萬兵馬從范陽出發來救援安慶緒。

史思明並沒有直接對唐軍開戰,而是先在十二月攻下了魏州,然後在魏州按兵不動,一直等到二月才進軍鄴城,當時唐軍已經包圍鄴城四個月之久,軍隊疲憊,士氣不振。三月,雙方開戰,李、王、許、魯最先與史思明交戰,雙方傷亡情況差不多,後來郭子儀領兵趕來,還沒有來得及佈陣,就來了一折大風,然後雙方驚懼撤軍,只是唐軍這邊節度使們大多直接回了治所,而史思明卻集結部隊開進鄴城,殺死了安慶緒等,順便接收了安慶緒的勢力。唐軍就這麼敗了,敗得莫名其妙,又敗得理所當然。

下面四姑娘就來分析唐軍失敗的原因:

首先,唐肅宗給了叛軍重整旗鼓的時間。756年,李亨登基為帝,九月就開始派李豫、郭子儀等討伐叛軍,一直到第二年的十月,安慶緒帶著為數不多的士兵逃回了相州,而安祿山早已經被自己這個兒子殺死了。當時的大唐已經收復了長安和洛陽,如果繼續追擊安慶緒,應該很快就能平定叛亂。但是這個時候的唐肅宗卻停了下來,他沒有時間管叛軍的事情,迎回太上皇李隆基以及鞏固自己的權力才是首要的任務,所以一直等到一年後的九月才又討伐安慶緒,而這個時候的安慶緒實力已經恢復的差不多了,投了唐朝的史思明也已經重新作亂了。

其次,唐肅宗不設元帥。以郭子儀和李光弼為首的九個節度使外加一個兵馬使率20萬大軍討伐叛軍,後來更是又大範圍增兵,但就是這樣規模的作戰,唐肅宗卻沒有設置元帥,沒有一個統一的指揮。兩唐書中記載唐肅宗不設元帥的理由竟是郭子儀和李光弼功勳差不多,讓誰來做都很難統帥大軍,先不說這個理由牽強不牽強,更要命的是,唐肅宗竟讓太監魚朝恩做為觀軍容宣慰處置使監督各軍,成了實際的“元帥”,讓一個外行來干涉內行打仗。在759年的正月,李光弼就建議分兵進攻在魏州觀望的史思明,結果魚朝恩就是不肯,硬是又等了兩個月,等著史思明尋找到合適的戰機來了。

再次,錯失戰機。正如上文所說,魚朝恩拒絕了李光弼的建議,還是讓大軍繼續圍困鄴城,鄴城久攻不下,士兵們早已經疲乏了,哪裡還有什麼士氣,軍心不穩,騷動不斷。而且,史思明在二月準備進攻唐軍的時候,已經派人截斷了唐軍的糧道,沒有糧食,這仗註定打不長久。

綜上,在一陣大風之後,大唐的節度使們撤軍直接撤回了治所,而史思明成了最大的贏家。戰後,魚朝恩在唐肅宗面前誣陷此戰失敗全拜郭子儀所賜。然後郭子儀就被召回京師,兵權被奪。


蕭曉四姑娘


唐乾元二年(759)三月,郭子儀、李光弼、李嗣業等唐軍名將率領的九節度20萬大軍,在鄴城為史思明所敗,諸軍皆潰,成為唐軍在安史之亂中哥舒翰靈寶之戰後的又一次戰略決戰慘敗。叛軍重新勢大,大唐朝廷也由此基本喪失了徹底平定安史之亂的能力。鄴城之戰也成為唐朝後期100多年藩鎮割據的前奏。

唐軍在這次關鍵戰役中的慘敗,主要有三方面因素,一是組織圍攻鄴城時間過晚,讓安慶緒恢復了實力,唐軍圍城久攻不下師老兵疲,二是唐軍舉國之兵缺乏統一指揮,三是安祿山叛亂起來特別是史思明再次叛亂後,唐軍中的胡漢矛盾和對立在關鍵時刻嚴重影響了唐軍戰鬥力。

(鄴城之戰形勢圖)

至德二年(757)正月,安祿山被兒子安慶緒所殺。至德二年(757)九月和十月,唐軍先後收復長安洛陽,隨後史思明也投降歸順,被封歸義王,安祿山叛亂看起來馬上就要徹底平定了。剛剛從洛陽逃出的安慶緒手中實力很有限,但唐軍並沒有抓住這個機會徹底消滅安慶緒。安慶緒逃回鄴城後收攏兵力,實力大大增強。一直到將近一年後乾元元年(758)九月,唐朝廷才組織大軍討伐安慶緒,隨後在衛州大敗安慶緒軍,乾元元年(758)十月,唐朝大軍開始圍攻安慶緒的老巢鄴城。

但安慶緒的實力已經得到很大恢復,在唐軍圍攻安慶緒的同時,史思明已經再次反叛大唐朝廷,唐軍在攻城的同時時刻也面臨著史思明援軍來援的風險。攻打堅城的同時要防備強大的外部援軍,軍事上的形勢相當不利。

從乾元元年(758)十月到乾元二年(759)三月,唐軍五個多月時間的攻城雖然讓安慶緒處境相當困難,但最終也沒有攻下鄴城。唐軍在攻城戰中也損失很大,名將鎮西節度使李嗣業戰死。李嗣業是出身於安西的名將,曾經參與過怛羅斯之戰,征戰萬里功勳卓著,安史之亂爆發後帶領一部分安西軍入援與叛軍作戰。

長期攻城不下,損失很大,唐軍的士氣也受到很大影響。

唐軍這次討伐安慶緒,基本動員了所有能參戰的有戰鬥力部隊,可謂舉國之兵盡出。從軍事上考慮,大軍必須設置統一的統帥,令行禁止才能正常作戰。但朝廷對舉國之兵讓一人掌握不放心,沒有設置統帥,只讓宦官擔任觀軍容宣慰處置使,作為監軍居中聯絡協調各軍。一隻缺乏統一指揮的大軍,在戰事關鍵時刻自然會爆發出戰場上致命的種種問題。

唐軍的九節度大軍,最有戰鬥力的郭子儀的朔方軍、李光弼的河東軍、以及李嗣業的鎮西北庭軍,其中以郭子儀的朔方軍最為重要。安史之亂前,唐朝的各節度使大軍,胡兵胡將已經佔據很大比例,朔方軍也是一隻胡兵胡將在其中有重要地位的軍隊。

安祿山叛亂以及隨後的史思明再次復叛,讓很多人對軍隊中的胡人有很大負面看法,認為難以信任。在軍隊內部,這種思潮也有很大影響。唐軍中此時有很大比例的胡兵胡將,胡漢矛盾自然也成一個很大的隱患。

乾元二年(759)三月初六,唐軍在史思明在鄴城北邊大戰。李光弼、王思禮、許叔冀、魯炅等部先與史思明交戰,雙方均損失慘重,魯炅中流矢,未分勝負。

之後郭子儀部與史思明交戰時,發生了嚴重的內訌事件。史思明再次叛亂時,朔方軍內部的漢將牙前兵馬使吳思禮發表言論:“思明果反,蓋蕃將也,安肯盡節於國家?”。吳思禮的這種不信任胡將的言論大大得罪了朔方軍中有特殊地位的胡將僕固懷恩。與史思明激戰時,僕固懷恩射殺吳思禮,聲稱吳思禮在戰場戰死。

僕固懷恩的行為,讓朔方軍內部陷入混亂,郭子儀本人也懷疑僕固懷恩準備叛亂投靠史思明。此時突狂風大作,吹沙拔木,天色也突變陰沉能見度很低。本來疑懼之下的朔方軍潰逃而去,其餘諸軍隨後也潰逃而去,唐軍大敗。

史思明隨後處死安慶緒,成為新的叛軍首領,隨後洛陽再次被叛軍佔據,叛軍聲勢不下於安祿山剛剛叛亂之時。

鄴城慘敗後,郭子儀也被朝廷解除兵權,長期在長安閒居。直到廣德元年(763年)吐蕃入侵時才再次被啟用。


仁勇校尉


安陽之戰發生於唐肅宗乾元二年(759)。兩軍參戰兵力,官軍兵為六十萬,史思明部十三萬;雙方各以約半數的兵力投入戰鬥。從戰況看,雙方殺傷相當,未見勝負;只不過因為突變的天氣與官軍誤判等原因,史思明撿了個大便宜,僥倖獲勝罷了。

唐玄宗天寶十四載(755)十一月,唐范陽、盧龍、河東三鎮節度使安祿山起兵叛反,爆發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亂’。叛軍勢頭甚猛,官軍幾無招架之力,東京洛陽失陷。翌年正月初一,安祿山於洛陽僭稱大燕雄武皇帝,國號‘燕’。整好一年,安慶緒弒殺‘父皇’安祿山,自己當上了燕帝。然犬子根本不具備虎父的雄才,沒多久便丟失東、西兩京(洛陽、長安),安慶緒率領殘兵退守鄴郡(今河南安陽市)。留守叛軍大本營范陽(今北京市西南隅)的叛軍悍將、范陽節度使史思明見風使舵,舉地率部歸降了朝廷,朝廷授其范陽節度使,封歸義郡王,仍鎮范陽。

趁著安慶緒勢蹙,朝廷組織大軍攻伐,意圖畢其功於一役,徹底平定叛亂。乾元元年(758)九月,唐肅宗詔令朔方節度使郭子儀、河東節度使李光弼兩位中興大將率領大軍二十萬征討安慶緒;再加上後來陸續增援的部隊,官軍合起來有六十萬之眾。按理說,如此重大的軍事行動、龐雜的軍隊,朝廷本應任命一位號令三軍的統帥以統籌全局、指揮作戰,而統帥也只能是由功高望著的郭子儀或者李光弼擔任。可由於唐肅宗認為郭、李二將皆為中興元勳,地位、爵位、軍功、名望相當,難相統屬,故不便設置統帥。更重要的是,唐肅宗擔心二位大將功大無可賞(此時二位皆已位列三公,正一品;郭為司空、中書令、爵代國公,李為司徒、侍中、爵薊國公),功高而震主;同時也擔心二人擇一為帥,為帥者風頭過盛,朝廷掌控失去制衡,易出麻煩,故寧可冒著兵家之大忌的風險,也不肯不敢設統帥,而是派了個不懂軍事的宦官魚朝恩為觀軍容宣慰處置使,凌駕於眾大將之上。故而龐雜的官軍並沒有一位真正號令三軍的主帥,九大節度使平起平坐,誰也沒有資格指揮誰,誰也不負戰役勝負的責任,為後來的慘敗埋下巨大隱患。

安慶緒率軍抵抗,連連損兵折將,無力再戰,只好龜縮鄴城固守;同時遣使持厚禮書信趕往范陽,向史思明求援,並情願‘禪讓皇位’於他。史思明歸順朝廷也就半年又剛剛叛反,此時他已擁有十三萬兵馬,實力雄厚。他見安慶緒甘願以讓出‘皇位’為酬謝求援,自是大喜,當即便派出一萬三千兵馬前去救援,但卻只讓援軍屯紮於滏陽(今河北磁縣)觀望,援而不救,遙為聲勢而已。

官軍將鄴城鐵桶般圍困起來,修築了兩重城壘,深挖了三道塹壕,並堵塞漳河之水灌城,困守孤城的安慶緒插翅難逃了。看看安慶緒被拖耗得差不多了,史思明遂於十二月自范陽起兵南下,年底攻破魏州(今河北大名府東北)。轉年正月初一,史思明於魏州僭稱‘大聖燕王’。二月中下旬,史思明率領大軍開向鄴城赴援。他命諸將遠離鄴城五十里各自紮下大營,自率大軍屯紮於距離鄴城西南四十五里的安陽城,伺機出戰。

轉眼間官軍圍困鄴城已經半年了。由於官軍圍城曠日持久,官兵也被耗得沒了精氣神兒,早已倦怠鬆懈。六十萬官軍人吃馬嚼的,糧草耗費巨大,後勤保證跟不上,因而軍營糧草短缺,前線將士半飢半飽地硬挺著,弄得士氣也很低落。由於官軍人多勢眾,長圍困城,呈主動態勢,故將士皆產生了麻痺驕傲的輕敵心理。更要命的是,由於官軍沒有號令三軍的統帥,九大節度使只能是各顧各,六十萬大軍分散為九大塊,沒能形成拳頭。

由於官軍沒有大帥主事,九路大軍互相觀望,久圍而不戰,結果空耗得師老氣竭,沒了鬥志。北庭節度使李嗣業是勇冠三軍的猛將,威名震敵膽,人稱‘神通大將’。李嗣業見諸大將皆觀望不戰,便獨自披堅執銳率部出戰。不料出師未捷身先死,李將軍被流矢射中,回營療養;忽聞營外金鼓震天響,知有大戰,遂奮然而起欲戰,誰知創口崩裂,流血數升而殞命。猛將李嗣業的意外身亡,官軍將士陷入悲痛中,同時也影響了士氣。

史思明畢竟是沙場宿將,精通韜略善算計。他抓住了官軍師老、乏糧、驕怠、無帥的四大症結,開始對症下藥了。他先是派出若干小股遊擊精騎襲擾官軍後方,縱火焚燬糧草輜重,加重官軍糧荒,亂其軍心;見計謀得逞,史思明便率軍逼近鄴城,下戰書,與郭子儀等約期會戰。

三月初六日,是雙方約定大會戰的日子。六十萬官軍在鄴城北四里的安陽河(即洹水)北岸列開陣勢待敵,史思明率領五萬精兵出戰。託大的官軍將士果真未拿這點兒兵馬當回事,還以為是叛軍的遊動部隊呢,因而並沒有作出交戰的準備。史思明利用官軍的麻痺輕敵,突然揮軍發起進攻,徑衝官軍的前陣。前軍河東節度使李光弼、淮西襄陽節度使魯炅、關內潞州節度使王思禮、汴滑節度使許叔冀四大將立馬揮師迎戰。

激戰多時,雙方殺傷相當,誰也沒能佔得上風,呈勢均力敵態勢。混戰中,魯炅不幸被流矢射中,負了重傷。其部眾見主將受傷,不免有些慌亂退卻。魯部陣後負責接應的是郭子儀的部隊,而這個‘二梯隊’竟然還沒能來得及排兵佈陣,再經退卻的魯軍一衝擠,就更加沒了陣型,將士也跟著慌亂起來。就在這節骨眼上,趕巧狂風驟起,霎時間吹沙拔樹,天昏地暗,咫尺難辨敵我,這仗還怎麼打?酣戰中的兩軍將士皆大為驚恐,嗷的一聲,嚇得轉過身子撒腿就逃。官軍向南潰退,叛軍向北潰逃,甲仗輜重扔得塞滿道路。而龐雜的官軍由於沒有統帥,導致號令不一,各軍皆將雙方的潰退誤以為是己方的敗潰,於是九大節度使大多各自率部而遁,結果官軍就真的變成了全軍大潰逃。

安陽之戰官軍折損慘重,萬匹戰馬僅存三千,甲仗損失十萬;唯有李光弼、王思禮二將臨危不亂,整勒部隊全軍而還。雙方本是打個平手,可由於大將負傷、風雲突變等原因,官軍稀裡糊塗地渡河南撤,史思明‘大獲全勝’,真是撿了個天大的便宜;而唐肅宗只能是窩囊地吞下自己釀造的苦酒了。

官軍全線崩潰,郭子儀被迫切斷要塞河陽橋(在今河南孟津縣東、孟州市西南黃河上),派兵防守洛陽的外圍重鎮河陽(今河南孟州市西),自己退保東京洛陽。

待風息天朗,史思明探知官軍大潰退,趕忙撒出軍隊打掃戰場,獲得大量戰利品。史思明挾‘大勝’之威,殺掉安慶緒,回軍范陽。四月中旬,史思明於范陽自稱‘應天皇帝’,國號大燕;接續安祿山繼續禍亂大唐。

安陽一役,六十萬官軍對陣十三萬叛軍,九大節度使也多為名將、猛將,史思明又屢屢是郭子儀、李光弼手下敗將;無論是兵力對比,還是大將素質,官軍皆佔盡優勢,完勝應該毫無懸念。可由於朝廷措置失當,未設討伐軍統帥,致使前線官軍出現了無帥、師老、乏糧、驕怠的現象,並最終導致不應有的全線崩潰。安陽之戰敗延緩了朝廷平叛進程。此役過後,官軍處於被動防守狀態,而史思明則趁勢坐大,稱帝建國,與大唐分庭抗禮,使安祿山之亂演變為安史之亂,進一步給國家和軍民帶來了更加深重的災難。


風光藝境


郭子儀,李光弼等九位節度使對戰史思明,本來任命兩人中任何一名作為總指揮都行,但肅宗卻用了個昏招,派了個太監魚朝恩作為去做個觀軍容使,監督各位節度使,估計肅宗對這九位節度使也不怎麼放心,這太監在那一通瞎指揮,一個專業的打一個業餘的的結果可想而知,真是一將無能累死三軍。所以嚴格來說不是史思明打敗了九位節度使,是史思明打敗了魚朝恩和他的主子肅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