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虧損3.52億美元,螞蟻金服還能撐起1600億美元估值麼?

三季度虧損3.52億美元,螞蟻金服還能撐起1600億美元估值麼?

剛剛過去的“雙11”購物狂歡節,“天貓”全天成交額達2135億元,同比增長26.93%,再創新記錄。

在這份成績單的背後,螞蟻金服的消費金融產品——“花唄”發揮了重要作用。

消金界在“雙11”當天體驗發現,“天貓”售賣的商品中,相當多支持“花唄”的3期免息分期,還有一些支持6期免息分期。

乍看之下,螞蟻金服的各項業務急速發展,但阿里巴巴集團日前發佈的2018年Q3季度財報卻顯示,今年第三季度,螞蟻金服虧損3.52億美元。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受現金貸監管政策的影響,螞蟻金服的“花唄”和“借唄”產品,在2018年的發展相對緩慢。

以融資額為例,2018年上半年,螞蟻“花唄”和“借唄”一共僅發行了18支ABS,規模僅430億元,僅相當於去年同期的一半。

而螞蟻“借唄”30億元的ABN融資計劃,更是自去年底撤回後,便徹底沒了下文。

消金界(cfwnews)注意到,今年“雙11”,螞蟻“花唄”也沒有像往年一樣,給用戶大幅提額,而是把貸款額度給到了商戶,如首次參加天貓“雙11”的本地生活商家,總計貸款提額170億元。

當“花唄”和“借唄”發展遇阻時,螞蟻金服在今年三季度出現虧損也就不難理解了。

三季度虧損3.52億美元,螞蟻金服還能撐起1600億美元估值麼?

據公開資料推算,螞蟻金服2017年前三季度的稅前利潤約為126億元,而同期借唄的淨利潤約為45億元。

換句話說,單“借唄”業務一項,便能貢獻螞蟻金服三成左右的淨利潤。

或許是為了對沖消費金融增長放緩的影響,螞蟻金服在今年三季度加大了投放補貼力度,用於獲取更多用戶。

財報顯示,截至2018年9月30日,螞蟻金服的國內年活躍用戶超過7億,其中70%的用戶使用3項及以上螞蟻金服的業務。

對比今年5月份時,螞蟻金服曝光的6億用戶數,短短一個季度,新增了足足1億的用戶。

單季新增1億用戶,不難想象螞蟻金服為此付出了天價的獲客成本,此消彼長之間,虧損便在所難免。

但對螞蟻金服來說,短期虧損並不可怕,因為這可能是它從金融服務平臺向技術輸出平臺轉型時,必須承受的代價。

三季度虧損3.52億美元,螞蟻金服還能撐起1600億美元估值麼?

今年4月,螞蟻金服CEO井賢棟曾表示,螞蟻金服要通過技術出海的方式賦能當地合作伙伴,這顯示出其技術輸出的野心。

事實上,為符合監管,金融科技公司均在向技術輸出平臺轉型,螞蟻金服的競爭對手之一京東金融,日前也更名為了“京東數科”。

至少從資本市場來看,螞蟻金服的這一轉型得到了認可。在一份螞蟻金服的研報中,安信證券將其估值上調到了1600億美元。

對螞蟻金服來說,如果在轉型完成後能實現穩定盈利,它的估值可能還會再高一點。

與消金同行交流,與文章作者對話,獲取更多資訊請關注“消金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