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万关东军被弄去西伯利亚为什么没有人反抗?

用户59159152219


1945年8月,苏联红军百万大军挺近东北,以摧枯拉朽之势痛打日本关东军。在天皇宣布投降后,日本60万关东军随之向苏联红军缴械投降。后来,这60万人被苏联押到西伯利亚当劳工,在极端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做苦役,最后大概有五六万人死在西伯利亚。

题主专门指出是“60万关东军”,可能有人也有这样的疑惑,一个两个不反抗也就罢了,为什么60万人也不反抗吗?日本人不是宣城效忠天皇、不是信仰武士道吗?其实,人在被俘虏状态下,之所以会反抗,无非是出于两点,一是出于精神层面的需求;二是不想活了,想求速死;三是为了活命,当然这个的前提条件是反抗后有活命的可能。(南京大屠杀期间,大批的百姓甘做待宰羔羊,其背后的原因也无外乎这三条)日军在放下武器后,尤其是被押往苏联后,是绝对没有依靠反抗而活命的可能的。

大家都知道,东亚的儒家文化圈,认为“被俘”是最大的耻辱。特别是日本人,他们既有看淡生死的武士道精神,又有独特的“耻感文化”,在这二者的熏陶下,日本人在被俘后大都会选择自杀。但是这二者的作用,也绝对比不上对天皇的效忠与服从,这种效忠与服从,是没有任何条件的。既然天皇都说了投降,那还反抗个屁啊。

在回到咱们之前的问题,为什么60万人都无人反抗呢?这就有几分博弈论的味道了,你要是站出来,这么多人你第一个死,而且是马上死;你要是不站出来,大家一起等死呗,或许还有生还的希望。60万人,每个人都这么想,结果就是60万人没有一个敢反抗。(当然,这里可能说得绝对了一点,应该还是一些反抗的人的,但一定是极少数)

此外,如果是只有几个人被俘虏,他们一定这么想:别人都没被俘虏,只有我被俘了,丢死个人勒,干脆死了算求!那现在既然有60万人陪着我,我还有什么好耻辱的,就算是耻辱,也轮不上我呀!所以,一个群体在面临这种情况时,很多时候都是这种想法。


兵说


日本兵被苏联打怕了,信心崩溃了,只能认命。

第一,苏联人武器火力强大,波波沙冲锋枪一扫,日本人小命就没了。远在苏军进入东北之初,日本人就领教了,被打怕了。

第二,苏联人的野蛮虐俘,日本人也是领教过的。比如说,500人被枪杀350人,剩下150人就餐一事,就让日本人体会到以强凌弱是什么滋味。不过这也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方式,使日本人在战后长时间对苏联人心存畏惧。

第三,日本人信心崩溃,早已成为别人的鱼肉,丧失反抗精神,并且一盘散沙,自然只有挨打的命。

日本人在二战时,打东杀西,武力呈横,从来没有服过别人,只有苏联人教训了他们,并且至今(俄罗斯)仍占着北方四岛,日本人毫无办法,也许就是报应吧!


阳城导航


大家都知道日本关东军在二战后后期被苏军一举围歼,六十万关东军战虏被苏军连哄带威胁的压往苏联做苦力。却鲜少有人知道还有二十万关东军战虏被苏军以死相威胁:或枪毙或自愿留下帮助训练林彪四野如何使用日军留下的大量轻重武器,以及军队战术培训。这就是为什么当时的国民党军队将领惊呼出关的四野“今非昔比,犹如猛虎出关‘’,而不明晓其中奥秘,导致轻敌而败战连连。这二十万编入四野的日军后裔,解放后一直留住中国,享受退伍军人待遇,他们的很大一部分后裔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中日建交后以及中国改革开放初期,都返回了日本。我也有跟他们的一些人认识,刚开始以为他们是中国人,因为他们在中国出生成长,一口的中文,后来深交了才知道他们是日本人。


颜二哥有言23


有网友问:60万关东军被弄去西伯利亚为什么没有人反抗? 关东军是根据1945年8月16日,关东军司令山田乙三传达的日本投降的命令集体缴枪的,8月15日以后接到投降命令的日军,从东北,华北,华南,东南亚,一直到日本本土,基本都是100%服从命令。

苏军押解日军60万俘虏到苏联俘虏收容所进行劳动,也是有4年期限的。绝大部分关东军俘虏都是1949年分批释放的。至1949年12月,苏联除扣留有罪行的日俘约3000人外,其它54万人均在当年予以遣返。

在1945年冬季,曾经导致大量关东军俘虏死亡。主要原因是寒冷,缺少房屋和食品。主要原因是,1945年苏联远东地区本身也经受着严重的粮食危机,就是苏联人一天也只有最多0.5-1公斤面包的配给。

到了1946年以后,苏联俘虏营的生活条件实际上是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也规定零下35度就不进行户外工作,实现一天8小时,一周5-6天工作日制度,伙食也得到了改善。

苏联还专门派了政治军官到各个俘虏营,专门接受投诉,组织文娱活动,发动日本俘虏学习先进书籍,先进歌曲,参观苏联的工厂,集体农庄,学校和城市建设。让他们认识到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本质。

结果1949年关东军俘虏集体遣返的时候,都是高唱革命歌曲走下轮船的。导致日本派遣大批警察上船检查所有回国的日本关东军俘虏,认为这些人赤化极深,需要长期监控。

苏联改造关东军俘虏不是靠想象当中的暴力方法。而是采用了多种多样的文娱活动,思想会,诉苦会,歌唱会和集体劳动相结合来实现的。到1946年,日本俘虏各个小组都开始每天早晚唱革命歌曲,出板报了,还怎么会反抗?


深度军事


从西伯利亚回国之后的日本战俘日记中写:“当年我明目张胆、毫无忌惮的屠杀中国平民的时候,他们也没有任何反抗,当时我是从心底里看不起他们,认为他们就是个低贱的民族,可事实证明,当我们被苏联人俘虏之后,面对苏联人的凌辱和屠杀,原本高高在上的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却一个个比小绵羊还要温顺,没有丝毫的反抗迹象。”

(关东军战俘)

我总结的这段话应该就是“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无谓的抵抗都毫无作用。”

人都有侥幸心理,认为自己已经没有反抗,就不会殃及自己,事实上也是如此,当时苏联人并没有日本人那样,肆意虐杀,如果说中国人知道,当时日本人无论如何都会屠杀,我相信很多人都会拼死反抗。

其实二战结束后,日本60万关东军在被押送去西伯利亚做劳工时,苏联人称这些日本战俘尤其听话,更本没有集体反抗的行为,只有少部分或者极个别日本人进行反抗。

那么这又是为什么?难道说日本人真的很温驯吗?

其实日本60万战俘在被押送西伯利亚的时候,他们一开始根本就不知道是去西伯利亚,而是认为遣送回国,在一开始的时候,日本人还感激苏联人,帮助他们搬运物资,直到火车行驶到北安过去一点的地方,这些战俘才开始躁动起来,但是此时的各个车门紧锁,连玻璃窗都是关闭的。

(押送战俘)

当时很多日军虽然感到不安,但是知道至少不会被拉去屠杀,要是屠杀的话,早在东北的时候就已经被杀了。

直到一名懂俄文的日本老兵,在车站上捡到了俄文报纸,上面明明白白的说了“旧日本士兵被押送到西伯利亚各地,服务于当地的建设工作”。

此时的日本战俘第一个想法根本不是反抗,而是抱怨。

而苏联人也有自己的措施,所以日本60万战俘并没有集体反抗行动。

首先:60万战俘根本吃不饱穿不暖,很多人只想着怎么才能吃饱,眼里都是盯着那点吃的,只有极少数人想要逃跑。

其次:苏联利用日军等级制度,将军官和普通士兵对立起来,让他们互相监视,做的好的自然有奖赏,大家都为了活命,举报的人自然也不再少数。

最后:苏联松弛有度,普通点就是苏联人没有将这些日本战俘逼到绝境,也没有让他们感受到死亡的来临,这样的话,很多战俘半推半就,过着苦日子,好歹命给捡回来了,当然也有饿死和冷死的。

(做劳工)

再者既然是战俘,一个个手无寸铁,要反抗的话很可能又是一番屠杀。


羽评郡主


首先要搞明白一个问题60万军队,跟60万俘虏根本就是两个概念。

我们先来看60万军队是什么概念,首先要有一个方面军参谋本部,来统帅,大家的吃喝拉撒,武器装备供应,其次是指挥系统的有效性,别说反抗了,我们就单说你指挥这60万人坐下,这一个很简单的指令,大概需要多久,从你告诉第一个人坐下,大家口口相传,到这60万人都坐下,需要多久,也许传到一半,由于方言,听不清,领会错误,就变成刺杀天皇了。


要形成战斗力,必须指挥系统的建立,兵只受上一级领导,层层听命与中枢,中枢与各个分部与下级都要有有效的通讯系统。保证命令的及时性。

美国打伊拉克的时候就是这样,先终端通讯系统,萨达姆指挥军队,要靠人骑着摩托车到前线去发布命令,即使百万雄兵又有什么用呢?

我们很多的时候就是这样,那些蛮族在中国这个地方杀了多少人,那个地方杀了多人,这些人奋起反抗,也不至于被杀呀,看着那么多人,没有人指挥领导,就跟60万头羊没有任何区别。


日军是军队,苏军也是军队,大家对这些东西都非常的懂,日军俘虏肯定是军官跟士兵分开关押,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即使关在一起,怎么联系,怎么指挥,什么都通讯没有。

那么恶劣的生存条件不具备反抗的条件,杀光苏军然后呢,即使苏军不报复,就是不理他们,60万人都跑不出去,吃什么,靠什么供暖。你生活在南方吧,来东北过一年你就懂了。

你还是不了解日本人,去看看《菊花与刀》,日本人作为战士的确很勇敢,一旦决定投降,那是相当的温顺,资料记载,这些木头整天吃不饱,穿不暖,干活从来不知道偷懒,相当令人喜欢。


他们也都懂当时是怎么回事,日本战败了,老家被炸平了,任命吧,这里受点累,还有吃的,回去吃的都没有。


百悦轩


1945年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帮助中国消灭在东北的六十万关东军。在苏联的猛烈进攻下,六十万关东军被打得四处逃窜。战争仅仅持续了一个礼拜,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关东军也因此全部缴械投降。


六十万关东军成了俘虏,被苏联人押去西伯利亚改造,直接1949年,他们中的部分人才回到了日本。还有关东军俘虏依旧就在西伯利亚改造,最后许多人都死在了西伯利亚,尸骨也没能回到日本。

那么他们中那么多人为什么不反抗?第一,关东军对于日本天皇的命令绝对服从,日本天皇说了投降,他们就会投降,反抗便是违抗天皇命令。第二,现实也容许反抗,苏联大军一百五十万大军,人人手里都有冲锋枪,轻而易举就能把关东军消灭干净。


麦地传奇


当年南京大屠杀,我国有30万人被6万余日军屠杀,时至今日我们依然想不通,为什么我们的国民就不敢反抗呢?在那段屈辱的历史下,我们没有能力去回击日军,可天道轮回,在二战结束的时候日军也受到了这种待遇,号称日军精锐的60万关东军全被苏联俘虏,这就比较有意思了,60万手拿武器的军人被苏联轻易俘虏,然后搞到西伯利亚当苦力,他们为什么不反抗呢?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在整个远东对日战役中,苏联红军共击毙日本关东军和各类殖民武装8万多人,俘虏日军约60万人。这些战俘在中国东北短暂拘押甄别以后,被陆续分期分批送往苏联国内的战俘营。大部分战俘被安置到苏联的远东和东西伯利亚,少部分被送往伏尔加河流域和南高加索顿河流域的罗斯托夫。后期回到日本的大约有47万人,战俘营有记载的死亡记录有5万多人

由于日本天皇宣布的投降,使日军“为天皇而战”的信念毁了,自然日军没有多少抵抗的勇气。当时的关东军也见识了苏联的摧枯拉朽的装甲力量,心知敌我力量悬殊,没有必要白白送死。到了战争后期,那些真正被军国主义洗脑的人大部分已经战死了,剩下的那些人可能本来就是被强行征兵的,即便也老兵也有了归乡之意。关东军中的精锐大部被掉去太平洋战场,除去苏联先进的装甲力量,拼士兵素养,也无法和与德军大战后的苏联精锐相比,所以日军在投降的时候十分干脆。

有武器的时候都没敢反抗,正式投降后又怎么反抗?而且苏军当时是用闷罐列车押运的日军,并在登车前对日军宣布,是送它们回国,当日军发现的时候已经到了西伯利亚深处;而且苏军对日军的手段十分严厉,轻则毒打,重则枪杀,日军哪敢有反抗之心?

另外,苏军对关东军俘虏的管理特别有意思。苏军战俘劳改所的医护人员每个月都会对战俘例行身体检查,要注意这不是爱心泛滥的健康检查,是纯粹的身体检查。

关东军战俘们排成四排,脱得一丝不挂,冬天也要一丝不苟。检查方法是,由内务人民委员部的军医拉起日本战俘大腿上的皮,根据皮肉的厚薄,分成若干个等级,就像是按照猪肉的肥膘鉴定等级。肉最厚的为一等,从下月起将派遣这位日本胖子进行高强度体力劳动,可以迅速减肥。皮肉最薄的,从下月起,将降低劳动强度,并给予适量脂肪营养。


科罗廖夫


日本人从九一八开始就对我们中国侵略,他们首先占领东北,之后是全国,日本从37年全面开战,做了无数的坏事,杀了无数的中国人,45年的时候日本最高层一句投降就这么结束了,而我们伤亡了无数的人也没有向日本取的一分钱的赔款。

我们看历史资料可以看到,日本很少向中国和东南亚国家投降,他们一般会战至最后一刻,平型关大捷,我们一万人打日本的后勤兵1000人,没有俘获日军。他们给我们也造成了1000人的伤亡。至于别的战场就更不用说了,能打成一比一的比例非常可以了。

但是在苏联出兵东北的时候,苏联人150万三天之内歼灭日军4万人,70万日军投降,这个是怎么回事呢?此后直接导致了日本在全国通电投降,但是在我关内的日军依旧还是抵抗到底。这个原因是什么呢?

日本军人说,他们影响力的中国直到40年代还是晚清政府时期,他们明治维新后,打心里看不起我们中国,他们觉得在怎么着也不至于向中国人投降,这样会让他们很抬不起头。他们向苏联投降,向美国人投降,几乎没有任何的交战就会投降。

日本给我们的感觉是不怕死,实际上他们是看不起我们中华民族,否则苏联人一来他们投降了,我们现在做的事情只有一个那就是自强,当然不会是嘴上说说,日本人像美国人道歉,向韩国慰安妇事情道歉,唯独忘了我们中国。这个屈辱我们一辈子都不能忘。


历史大家


这道理太简单了,当时日本逃跑有以下几个选择。

其一聚众造反,不过苏军强大的战斗力,估计还没有成事,就碎成了渣渣。

其二逃向外国,当时苏联地盘贼广,现在的哈萨克斯坦的地全是他的,于是临近西伯利亚靠谱的国家就三,一个中国,一个朝鲜,一个蒙古。不幸的是这三国全是苏联小弟,对斯大林俯首帖耳,所以被遣返的可能性几乎是百分之百。

最后一个需要体力,跳海游泳。当时方向也有俩,一个是向北游过寒冷的白令海峡,到达阿拉斯加,但一不小心就可能冻成冰棍。

另一个,游过日本海,到达日本本土或韩国,可问题是,库页岛当时被苏联占了,所以从西伯利亚到日本的本土路线就会变得很长,就算小日本有贝爷的技巧随手造几艘小船,可别忘了,海参崴可驻扎这苏联最强大的太平洋舰队,一不小心,车毁人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