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榜王小博:新消费品牌崛起要走爆红营销之路——品牌势能定律

在人群、媒介和渠道都已发生改变的新消费时代,旧营销正在”解体“,新营销呼啸而来。打造品牌势能,已成为企业营销中的一把利剑。而打造品牌势能的核心定律便是走爆红之路。

品牌势能是一个品牌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口碑活跃程度(可以在百度指数、微博指数、微信指数等互联网大数据分析中看到结果)代表了一个品牌受客户青睐喜欢程度。王小博在三年时间里跟踪研究了100多个新消费品牌后总结得出一个品牌势能定律——互联网时代的品牌势能衰减和增长定律,企业需要根据此定律来制定营销战略节奏。作为新生品牌需要把握6个月黄金营销窗口期,实现局部区域和髙势能人群口碑爆红,品牌势能处于急速上升期;18个月的持续爆红营销突破期,实现全网全行业的大面积爆红,品牌势能达到最高点;36个月的爆红营销稳固期,实现目标消费人群和品类认知的完全占领,品牌势能趋于平稳曲线。

如果6个月内企业没有进行必要的营销活动,企业产品或服务将在六个月内从新生品牌变成一个朋友圈的小众品牌,品牌势能开始消失,在18个月内没有营销活动将变成一个大众完全陌生的品牌,品牌势能骤降,36个月内没有营销活动品牌势能将趋于0沦为僵尸品牌。

说完品牌势能定律,再来具体阐述一下品牌势能是什么,对品牌而言它的意义何在,以及如何培养品牌势能。

学生时代我们就已经知道势能是什么,它又叫做位能,是状态量,一般落差越大势能也就越大。而品牌势能也是同理,它是人际关系中存在的一种能量,即”“相对价值高度”,它很容易转化为品牌潜能,成为品牌综合价值的核心部分。

足够充足的势能可能实现蓄力起爆,让品牌占领用户的心智,保持持续爆红之势。所以做品牌,做营销,要营造势能,顺势而为。

打造势能,首先得界定源点人群。原点人群不是泛泛的消费者,而是品类消费的高势能人群,他们可能是某一品类的专家或者重度消费人群,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意见领袖(KOL)”。新的定位一旦获得这些高势能人群的认可和消费,将对其他消费群体产生影响和示范作用。小红书走的是这条路,喜茶走的也是这条路。喜茶的重度消费人群是90后为主的年轻消费者。这部分消费者注重消费感觉细腻,看中体验和消费的格调。喜茶虽被看做一款“灵感之作”,可它却深深了解自己的原点人群。用颜值、品牌格调、差异化打造出了一个超级网红饮料的爆红案例。比如它主打的“恋爱的感觉”很能抓住年轻消费者的心。从奶茶包装到店面装修的精美、文艺风,以及“排队营销”的加入,喜茶让购买者有强烈的拍照发朋友圈的愿望,很容易引发包括美食博主、网红等在内的意见领袖和重度消费人群的关注,原点人群的培养,让喜茶有 了最初的品牌势能,也有了一夜爆红的资本。

红榜王小博:新消费品牌崛起要走爆红营销之路——品牌势能定律

除了源点人群,还要去界定源点市场。


所谓源点市场,就是那些新产品新品类较容易立足,同时又便于其未来发展的地方。许多有很高影响力的大品牌,一开始都是从单一市场,即源点市场起步的。比如Facebook(脸书)一开始是从哈佛大学的本科生群体里发展起来的,接着是全美的常春藤名校,也就是说校园是它的源点市场。相似的还有从北大校园走出的ofo小黄车等。

怎么界定自己的源点市场,源点市场的特征是什么呢?一般来说,源点市场在新品类的目标市场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这部分人消费理念成熟,消费能力强,可以产生辐射效应。就像脸书以常青藤名校来辐射全国大学,进而迈向校外人士。高校学子消费时间多,接受新事物能力强,传播能力强,这些都是脸书将学校作为圆点市场的重要原因。脑白金的案例也很典型。让史玉柱打下翻身之仗的脑白金,实际上并不是一炮打响,在许多初期市场都经历了沉沙折戟,最后将无锡定位“决战”之地,并获得成功奠定了全国市场成功的基础。究其原因,是无锡经济发达,购买能力强,当地人的保健意识超前。想培养品牌势能,走上爆红之路,一定要界定好自己的源点市场。

新产品或新品类推出的初期,渠道聚焦也非常重要。尤其是对资金实力不强的企业来说,集中火力实现渠道、市场突破更为重要。从一个渠道实现突破后从而引爆全国市场的品牌案例有很多,比如滴滴打车软件,从北京的出租车市场起步,然后走向全国;王老吉从广东、浙江南部的火锅店、烧烤店、川菜湘菜馆起步。

除了这些基础要素外,培养品牌势能、打造爆品还有许多可借鉴的打法。

首先是培养产品的价值锚,也就是可以实现口碑裂变的产品价值点。还是以喜茶为例,人们谈及喜茶好的时候,会不约而同的想到它出色的原料、特别的工艺、超高的颜值。另外,喜茶一直在很努力打造自己的文化特色,店面功能文化向星巴克看齐,把奶茶店打造成集休闲,交流的多功能场所。这也是它的核心价值之一。

其次是增加产品的仪式感。谈到喜茶特点的时候,人们会首先想到长到离谱的队伍,不管是真的超级长队还是传闻那样花钱雇人排队——喜茶已经把“排队”做成了一种文化,这是其他奶茶品牌难以比拟的,有些类似于小米兴起时的饥饿营销,排队成了一种对美食的坚守之心,一种享受美食的仪式感油然而生。类似情况还有很多。比如,深圳一家饭店推出一道新菜——金葱拘鱼头,服务员将菜端上餐桌时,菜上面包着一张红纸,这张红纸需由最尊贵的顾客“剪彩”。店家利用一张红纸把一个简单的吃鱼头行为变成了一种仪式,据说仅仅依靠这一创意,就提升了30%的销售额。小米的做法也是一样,“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的宣传语,不逊苹果的美观包装都是它增加仪式感的方式。

红榜王小博:新消费品牌崛起要走爆红营销之路——品牌势能定律

善于利用“分享”,是打造爆品的另一大厉害打法。分享式营销让购买者成为受益者、传播者,可以让品牌知名度大幅提升,也能在社群裂变中获得更大品牌势能,增加更多高粘性用户。雕爷牛腩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雕爷牛腩把用餐体验变成了分享内容。每个月都会更换菜单,被留下的菜不是卖得最好的,也不是赚钱最多的,而是被消费者微信、微博分享最多的,他在做所有产品时都会考虑这款产品是否会被分享。前一段时间,抖音上突然流行起海底捞的一个神秘吃法。鸡蛋虾滑油面筋:生鸡蛋+虾滑塞入油面筋里,扔到火锅里煮。这一吃法迅速走红抖音,甚至许多人为拍抖音专门跑去吃海底捞。这是不是海底捞自己玩的一项精彩营销虽然不得而知,可海底捞的分享式营销也做的十分出色,通过极致体验服务和特色产品,引领消费者去自觉分享传播,关于海底捞的积极话题常年不断,品牌一红多年,离不开这一打法的助力。

打造IP是积淀品牌势能,让品牌爆红的一大法宝。现在几乎到了“得IP得天下”的时期。IP让品牌更有主题性,更有形象感,更具独特性,可以增强其品牌认知力、信任感以及和消费者的互动。

逻辑思维是玩转IP的高手。《罗辑思维》运营的社群推出的产品(如月饼)都会标记上罗辑思维的标记。这让产品有了一种文化和精神内容的依托和表达,喜欢罗振宇的用户很可能就会因IP去购买产品,而却忽略产品的物理属性。

红榜王小博:新消费品牌崛起要走爆红营销之路——品牌势能定律

对新品牌、新企业来说,短时间内能否打造自己的IP?可以,比如目前国内品牌都设计出自己的IP形象大使,通过社会营销等制造爆款话题。江小白当年的崛起,与形象IP的打造也有很大关系。江小白在IP打造中,重视形象打造、品牌形象人格化、强调情绪沟通,实行文化导入策略,形成广泛的粉丝群和产业链,实现了用户心智的全面占领。什么是一个好的IP?在受众心中产生情感共鸣,并乐于分享这种共鸣,才是一个好的IP!

对新消费和后服务连锁品牌来说,“势能”这种资产与以往所有资产都不同,它越用越有价值,一个大的浪潮拍下来,则可能会形成另一个更大的巨浪。讲出超越本身的大故事,放大出品牌的价值,以独一无二的价值和消费者建立更多、更根深蒂固的连接,品牌势能的培养将更加顺风顺水,品牌爆红的周期也将变得更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