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焰林不再擔任華夏幸福孔雀城集團總裁?傅明磊接管

還記得一年多前那個跌破多少業界人士眼鏡的跳槽門事件:萬科合肥總經理許焰林履新了,一躍成為:華夏幸福孔雀城集團總裁。

然而豔姐獲悉,在昨天(11月7日)華夏幸福某月度高層例會上宣佈:許焰林不再擔任華夏幸福孔雀城集團總裁。

業界傳聞,繼任者:傅明磊。

聯想華夏幸福10月23日的消息:免去葉珺股份公司產業新城本部總裁職務,另有任用。任命趙鴻靖為股份公司聯繫總裁,兼股份公司產業新城本部總裁(聯繫總裁級),統籌管理華夏幸福國內國際產業新城業務。

此次事件背後又有哪些深層次的原因?華夏幸福一直是業界學習研究的對象,近年來產業新城做的風生水起。華夏幸福的名將被高薪挖走vs華夏幸福高薪挖走別家的名將,也算司空見慣。但近期的連續系列人事波動為哪般?

NO. 1

許焰林不再擔任華夏幸福孔雀城集團總裁?

去年年中,業界爆出華夏幸福孔雀城集團總裁將由原來萬科合肥總經理許焰林接任,當時便引發業界巨大關注。

華夏挖許焰林的背景,是去年處在高速發展期的華夏幸福,對人才渴求十分強烈。據匿名人士透露:華夏幸福內部制定了一個“千人計劃”的挖人戰略,又名“搶人計劃”、“聚夢計劃”。

該計劃始於2016年10月份。在許焰林的主導下,孔雀城集團制定的這場名為“千人計劃”的聲勢浩蕩的搶人大計開始了。

豔姐瞭解到,許焰林工程出身,個性大開大合,推動力很強,自身是一位很有人格魅力的領導。在萬科期間就非常有名,各個地方都做過,屬於大器晚成類型的地產人。

華夏幸福的企業文化是激情、創造以及結果導向。所以他還是比較適合華夏幸福的。

NO. 2

背後的故事

來到華夏幸福僅一年多的時間,許焰林就被知情人士爆出不再擔任華夏幸福孔雀城集團總裁,但不一定是離職,其背後一定有更為深層的原因。

內部人士向豔姐透露,以下幾種可能:

  • 根據克而瑞近期公佈的《2017年1-10月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TOP100》顯示,華夏幸福的銷售金額跌出前10,位列11的位置,而在去年全年,華夏幸福的銷售金額是1200.1億元,排名第8,業績的跌落是硬傷。

    但這種不太能歸責到職業經理人,因為華夏幸福的佈局是環北京佈局,然而環北京最近又......然後你懂的。

    華夏幸福重點在做的產業新城本身業績的漲速是非常慢的,不可能像做純住宅一樣回款很快。但是業績的問題,總要有一個發洩的出口......於是,上述這些職業經理人就......雖然惋惜,也屬於行業內比較正常的情況。

  • 另外一個原因也可能是許焰林作為2016年從萬科過來的空降兵,從合肥城市公司總經理一下子跳躍到華夏幸福高管,業界當時很多人看不懂,也可能引發內部不服。但是這種屬於所有空降兵的共性問題,豔姐覺得應該不是最主要問題。

NO. 3

華夏幸福偏愛“萬科系”

縱觀這幾年華夏幸福挖來的人,主要集中於兩個層面

一個層面是區域型“土著”,這些高管所在的區域都是華夏幸福目前覆蓋力薄弱且急於“開胡”的省市,這些新大區總在當地根深蒂固,能夠發揮他們深厚的本土人脈和資源優勢,為華夏幸福快速開疆闢土,攻城略地;

另一個層面是住宅型干將,能夠將傳統住宅房企積累多年的打法快速嫁接到華夏幸福身上,幫助公司維持這條最至關重要的現金流生命線。

一條線拿地,一條線賣房,華夏幸福希望能夠儘量從行業中挖掘精英人才,為其在這兩條戰線上達到“貨如輪轉”的效果。為此,華夏幸福不惜血本,一擲千金。各地的政府招商部門人員、產業地產商中高層,大江南北,體制內外,幾乎都接到過華夏幸福及相關獵頭公司充滿誘惑力的電話,但華夏幸福尤其偏愛萬科系。

華夏近年來從百億向千億軍團邁進,戰略方向不斷轉變,業績考核條例的日益增多,組織架構調整也帶來變相裁員,業績與薪酬緊密掛鉤的,拿華夏幸福的錢可不是看上去那麼簡單,習慣了萬科充分授權給職業經理人的原萬科高管對華夏幸福管理中雙條線或多條線管理尤其需要有個時間適應的過程,任何遊戲規則裡都是適者生存。

NO. 4

豔姐視角看華夏幸福

從豔姐的視角看華夏幸福,豔姐覺得主要體現為以下三個方面:

1、華夏幸福是一顆雞蛋產業發展集團是蛋黃

如果把華夏幸福比作一顆雞蛋,那麼它的產業發展集團是蛋黃,住宅業務是蛋清,住宅銷售為產業蛋黃提供養分與保護。

其實華夏幸福的主要業務還是產業地產,除了靠賣住宅回收資本之外,華夏幸福的盈利主要從產業發展服務,落地投資的返還以及園區稅收分成中來。

老闆王文學平時也對產業發展關注度更高,地產板塊人事任命,除了總裁級別的王會親自面試外,其餘人士他一律不管也不看。地產板塊開會,王文學也幾乎從不參與。

年報顯示,2016年,華夏幸福主營業務中產業園區業務實現收入172.9億,同比增長76.9%,但其利潤約佔公司利潤65.6%。

许焰林不再担任华夏幸福孔雀城集团总裁?傅明磊接管

豔姐覺得產業地產還是華夏幸福的重頭戲,隨著華夏幸福的發展,其他非重要板塊也在一定程度上面臨著調整,相關板塊的人員流動也可能在未來不斷髮生。

2、做大規模一直是王文學的心結

早在2014年上半年,華夏幸福董事長王文學首次提出“三年建一百個產業園”的“三年百園”產業園擴張計劃。到了2015年9月,王文學在內部向高管下達軍令狀,要求集團必須在三年內完成全國百城佈局。在2016年,華夏幸福成了一匹高速衝擊的千億黑馬。

從“三年百園”到“三年百城”,華夏幸福從環京津冀開始走向長江經濟帶,這種變化背後釋放出的信號其實非常明顯——快速佈局,搶佔地盤。

在規模擴張中,組織架構優化尤為重要。早年的華夏幸福,固安、大廠、廊坊等山頭林立,為了打破鐵板一塊,王文學設立換防機制,甚至將固安一分為二,展開內部競爭。最終成立各業務集團,垂直管控,加強專業團隊配置,改變此前管理混沌的局面。

組織規模的擴大離不開人才的支撐。與其他河北地產商不同的是,華夏幸福早年便把公司總部從廊坊遷到北京,目的是向全國範圍內挖掘人才。

3、人才流動率

華夏幸福的人才流動率也相對略高。豔姐接觸多位業內人士,他們談及華夏幸福,都認為其薪資較高,但有些做不長久。過去數年來,諸多職業經理人跳進之後又跳了出來。

重視人才卻難留住人才的奇怪現象,可能源自華夏幸福的管控特質,歡迎人才,但往往將職業經理人看作螺絲釘:華夏幸福強調集團軍作戰,單兵作戰能力並不強,一崗一人,只做一事,職業經理人難以從中產生全局感和控制感。

也有說法,華夏幸福的內部晉升空間有限,一個機會,往往內部人排隊晉升等待許久,但最終會被空降兵取而代之。但是豔姐瞭解到的情況,華夏幸福也非常重視內部人士的提拔。

不管怎麼說,華夏幸福是地產界比較有特色的企業之一,很多地方值得業界學習。它或許很難被複制,對於地產高管們來說,去華夏幸福工作,也是一次不錯的體驗和歷練。

本文源自地產人言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