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貴房價」 跌落神壇,香港部分樓盤跌幅已達20%!

香港樓市在三季度經歷了藍籌盤降價、“準地王”流拍、違約率急升之後,再次遭遇重大打擊。

據美聯物業數據顯示,10月香港新建住宅銷售交易額跌至112億港元,已降至16個月最低水平;同時10月新屋交易數量僅為1130宗,為9月份的一半左右。不僅剛需盤受挫,豪宅市場也風光不再。

10月中旬香港研究協會(Hong Kong Research Association)的調查結果顯示,目前六成受訪者都對香港未來6個月的經濟持悲觀立場,四成受訪者預計房價將下跌。多家機構也對香港房價發出預警。香港樓市的拐點來得比預想更早,霸屏“全球最貴房價”的香港將從神壇跌落。

藍籌盤降價逾20%

香港的樓市輪迴,來得比預想中更早、更突然。今年上半年,全球多地樓市出現小幅下跌,但香港仍保持了較高的增長態勢。截至7月底,香港樓價已連漲27個月,僅上半年的漲幅就達到13%,香港也因此連續八年穩坐“全球房價最難負擔的城市”之首。

但今年8月以來,香港銀行業開始加息,香港樓市開始出現了降溫的跡象。根據中原城市領先指數,2003年以來翻了超過兩倍的香港二手房價格自9月初以來下跌約2%。

11月5日香港金管局總裁陳德霖公開表示,香港樓價由8月開始回落,近月成交量明顯減少,一手及二手成交量合計共跌48%,反映出市場氣氛的冷淡。

而真正引起市場關注的,是被視為“香港樓市參考指標”的十大“藍籌屋苑”之一的嘉湖山莊房價出現大幅下跌。據中原地產10月發佈的報告顯示,在截至10月初的12周內,嘉湖山莊房價已大跌15%。而近日,嘉湖山莊的一套實用面積為442平方英尺的兩房,以456萬港元成交,相比同類型單位的最高成交價,降價幅度已經超過22%。

“全球最貴房價” 跌落神壇,香港部分樓盤跌幅已達20%!

香港嘉湖山莊地理位置

降價逾20%的嘉湖山莊並非個例。根據中原地產最新數據顯示,最近兩個月來,降價樓盤最多、降價幅度最大的區域,是新界東;唯一一個樓盤房價全線下跌的區域,也是新界東。此外,在截至10月初的12周內,新界西私人住宅價格也下滑了2.5%,而新界東和新界西居住了香港接近一半的人口。最新一週的數據中,一個月降價幅度超過10%的樓盤,並非少數,降價20%的嘉湖山莊只是新界房價的一個縮影。

“準地王”流拍,豪宅虧本賣

新界屬於香港發展中的後進地區,而香港的豪宅市場,近期也出現了失落的跡象。10月16日,香港地政署公佈,香港山頂文輝道12號豪宅地皮因出價未達要求,宣佈流標。這是香港山頂昂貴地段少數大型官地,儘管地段優質以及地皮質量尚好,但由於近期樓市降溫,市場對於地皮估值的分歧也較大。

豪宅賣家虧本甩賣的現象也開始出現。10月22日,沙田九肚山一處房產以1300萬港元的價格成交,賣家持有該房產將近四年,此時成交賬面虧損6萬港元,但算上稅款及佣金支出,虧損約68萬港元,為區內首宗“流血”出售案例。據悉,2015年1月,賣家以1305.98萬港元購入這一房產,去年12月,賣家以1820萬港元的價格掛牌出售,今年5月降價至1650萬港元,9月又連續兩次降價至1450萬港元仍無人問津。直到降到1300萬港元才得以成交,而這一價格較最初掛牌價已降低520萬港元,降幅接近30%。

作為全球房價最貴的城市,香港的豪宅市場,從來不缺客戶。但10月最後一週,香港豪宅以年漲幅5.5%已經跌出了全球豪宅房價漲幅榜的前10名,排在了第14名,位居廣州之後。

“違約潮”來襲

藍籌盤跌超兩成,豪宅的吸引力大幅減弱,隨之而來的是大規模“違約潮”的爆發。數據顯示,從年初到10月底,香港新房交易中,已發生36起個人買家違約案例,而2007年全年僅有9起,數量增長了3倍。

香港的新房交易,需要支付5%的定金。今年年內違約樓盤的成交價,從490萬港幣,到3980萬港幣不等,意味著選擇違約的購房者,需要交納25萬至200萬港元的違約金。富人開始猶豫和退縮,剛需人群則開始恐慌和焦慮,上世紀末房價6年間從高位重挫70%的慘狀仍然歷歷在目,在損失數十萬港元定金和房子變成負資產之間,香港人選擇了前者。

“全球最貴房價” 跌落神壇,香港部分樓盤跌幅已達20%!

香港2018年1月1日至10月26日房屋違約記錄

加息成為“最後一根稻草”

過去十年,香港樓市持續走強,造就了全世界最為火爆的房地產市場,香港也因此連續八年位居全球房價最難負擔的城市首位。很多分析人士表示,香港樓市存在大量泡沫,此前中信里昂證券(CLSA)房地產研究部門區域負責人Nicole Wong曾指出,香港房價已經漲到了不合理的高位。

隨著年內美國的兩次加息,香港銀行業也開始上調存貸款利率。今年9月,香港金管局再度跟隨美聯儲加息,上調貼現窗基本利率25個基點,至2.50%,這是銀行經貼現窗口向金管局借取隔夜港元流動資金的基準利率。而在香港金管局加息僅數小時之後,香港四大行——匯豐銀行、恆生銀行、中銀香港及渣打銀行齊齊上調港元最優惠貸款利率,此舉為2006年以來的首次,意味著香港超低息環境的終結,也直接導致房地產抵押借貸成本上升,置業人士的供樓負擔將會加重,給香港房地產銷售市場帶來巨大的壓力。

在香港銀行業開始踏上加息進程之後,香港的樓市出現了拐點跡象。雖然多年來快速上行的房價使購房者不堪重負,但此輪加息成為了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全球最貴房價” 跌落神壇,香港部分樓盤跌幅已達20%!

香港最新利率數據

然而市場人士表示,促使買家退縮的原因不僅有難以負擔的房價,還有對經濟的擔憂。美聯儲將繼續推行貨幣政策正常化,即以繼續加息來收縮過去十餘年釋放的流動性,香港大概率將跟隨美聯儲進一步升息。這意味著香港樓市面臨的壓力還將加磅,本地經濟也將受到影響。

看跌預期越來越強

買家接二連三的毀約,這反映了對香港樓市的看跌預期越來越強。

事實上,買家違約的背後,是香港房價在近月來一直持續下跌的事實。

前兩日,香港《南華早報》還援引香港最大的抵押貸款提供商匯豐(HSBC)估計表示,香港部分樓盤的房價跌幅已達20%,特別是老式、小型的房子。

當時該媒體援引mReferral Mortgage Brokerage Services的首席副總裁Sharmaine Lau表示,“從理論上講,如果房屋價格下跌超過10%,那麼獲得房屋價值90%抵押貸款的買家將會陷入負資產。”

當房產價值低於抵押貸款餘額時,部分房產貸款人就淪為負資產。在1997至2003年,香港樓市最低潮時,催生了超過10萬名“負資產”人群。按照彼時香港240萬套房產計算,“負資產”者佔總購房人口的5%。

“全球最貴房價” 跌落神壇,香港部分樓盤跌幅已達20%!

分析普遍認為,促使買家退縮的原因是難以負擔的房價和對經濟的擔憂。買家逐漸意識到,股票和房地產市場的下行預期可能會讓他們喪失工作,從而喪失還款能力。

此外,超低息環境的結束使香港房地產抵押借貸成本不斷上升,給當地房地產市場帶來巨大壓力。

繼9月香港金管局加息之後,香港多家主要銀行齊齊上調港元最優惠貸款利率(prime)12.5個基點,prime目前為5.125%。此利率為香港貸款基準利率。

mReferral Brokerage Service數據顯示,對於一筆400萬港元的住房貸款,30年期貸款定價為prime減去2.75%,也就是2.375%。prime上調12.5個基點,相當於將每月還款提高288港元至15556港元。

華爾街見聞會員專享文章《香港“加息”迫不得已 但錯過了最佳時機》中提到,在港元加息的環境下,房地產市場面臨利空是必然的,尤其是當前香港樓市呈現頂部特徵,低利率環境造就了香港樓市泡沫化傾向。

不過,上述文章提到,短期來看,現在香港剛從超低利率環境中走出,穩步的加息節奏對樓市衝擊應該有限。在2004年-2006年港幣加息週期中,香港樓市只有在後期才感受到了明顯壓力,時滯大概有一年半的時間,這也取決於樓市對利率絕對水平的敏感性和對經濟前景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