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之难的前因后果

靖康之难的前因后果

完颜阿骨打

宋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屈居辽北的女真族拥戴完颜阿骨打为首领,创建了金国。宋徽宗计划于这个新兴国家联手,夹击辽国,收复烟云十六周。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宋金同盟成立,宋朝派童贯率禁军精锐部队大肆侵入辽国,结果大败。反观金军却转眼之间攻占辽国首都,并且按照盟约归还宋朝六个州。不知道宋朝哪来的脸,竟然策反已经投降金军的辽军将领耶律余睹,企图接收其控制的其他州。这下金军不干了,没见过这么没脸没皮的,干他,两国遂进入战争状态。

靖康之难的前因后果

宋徽宗

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金军兵分两路南下,绕过太原、大名等军事要塞,目的是直取开封。宋徽宗吓惨了,命令太子赵桓守卫开封,自己避难江南。这时,一位大臣率先跳出来批判宋徽宗,这个人就是李纲。李纲血书奏折上书徽宗,力主抗金,同时为提高军队士气,要求徽宗逊位。徽宗遂于当年十二月二十三日退位,传位于太子赵桓,这就是悲剧的宋钦宗。

靖康之难的前因后果

宋钦宗

宋钦宗任命李纲为兵部侍郎,整装备战。第二年改元靖康。靖康元年正月,金军渡过黄河,直逼开封。上皇徽宗仓皇避难镇江,大臣中有人建议钦宗也尽快避难,李纲坚定的说“道君皇帝(徽宗)把社稷交付于陛下您,您怎么能扔下不管呢?”钦宗也是怕得要命,一心想逃。李纲鼓舞禁军士气,严命禁军死守开封,并进言钦宗:“现在六军都远死守,您去南方连个护卫都没有怎么办?”钦宗最终被说服,决定留下来防卫首都。

靖康之难的前因后果

李纲

金国突袭开封,本来是想吓唬宋朝,让宋朝为自己的所作所为道歉,并没有想占领开封的意思,再加上也有后顾之忧,因此就要求宋朝派人议和。结果是宋朝赔偿大量钱币,割让太原等三座军事重镇,派皇弟康王赵构和大臣张邦昌为质才议和成功。

靖康之难的前因后果

张邦昌

但当时国库空虚,根本无力支付巨额赔偿,因此金军入城,大肆掠夺。此时各地勤王军队均赶到开封郊外。宋将姚平仲提出了夜袭金营的计划,以为勤王大军到达,金军不足为患的宋钦宗立刻就答应了姚平仲的建议。但此次夜袭最终因为计划泄露而失败,无能胆怯的钦宗立刻就将责任推到了李纲身上,将其罢免,还遣使至金营谢罪。金军北撤后,宋钦宗不整饬兵马、重修军政,而是一方面不断遣使向金人求和,另一方面追究李纲等主战派的责任,认为其“专主战议,丧师废财”,因此罢免了李纲。消息传出,太学学生上街游行示威、抗议政府,普通士兵和市民也呼应,抗议人群增至几十万人,呼声动地。钦宗只好重新启用李纲,任命李纲为尚书右丞。

靖康之难的前因后果

宋高宗

金军撤兵后准备接收割让的三镇,因为李纲与三镇守备将领事先有示,因此三镇守军拒绝退出,两军又进入交战状态。而此时,开封终于得到了暂时的平安,徽宗也从南方返回,朝廷上下顿时失去了紧张感,于是开始秋后算账,李纲最终被流放海南。

后来,金人欲壑难填,胃口越来越大,竟然要求宋朝交出徽宗、钦宗作为议和人质。开封城内舆论哗然,主战派重新占据上风。李纲在流放途中接到召唤命令,立刻率领湖南地方军队北上勤王,然而为时已晚。

靖康之难的前因后果

秦桧

经过几十天战斗,金军破城,徽宗钦宗眼见大势已去不得已前往金营投降。金军占领宫殿,召集文武百官,强迫他们拥立新皇帝即位,这位新皇便是当年作为人质派去金营的张邦昌,国号为楚。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三月,宋朝在形式上暂时灭亡。此时有一名宋朝高官跳出来抗议张邦昌,结果被金军押送北方,这个人就是秦桧。

靖康之难的前因后果

岳飞

而随张邦昌一起做人质的康王赵构,以相州作为根据地,开设大元帅府,组织抗金部队。此时,有一名当地的年轻将领加入部队,他的名字叫岳飞。

靖康之难的前因后果

靖康之耻

金军带着徽钦二帝及皇族撤回北方金国,至于被俘虏的这些人的下场,篇幅有限,这里就不再赘述了。金军一撤,张邦昌找来开封城唯一一个与宋朝皇室能扯上关系的人——当年宋哲宗被废黜后削发为尼的孟氏垂帘听政,自己退位任宰相。孟氏联系上了同样为被金军掳走的康王赵构,请他继承皇位。因此,赵构不是受先帝传位,而是受一个相当于自己伯父的三代前的皇帝废黜了的皇后之命,登上了帝位,这就是宋高宗。高宗即位,开封城重新回到宋朝手中,可怜张邦昌,当年就被赐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