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蘭亭序》中「惠風和暢」四個字書寫優美,爲什麼「和」字要多一筆呢?

千千千里馬


關於這個“和”字為什麼右邊的“口”中間會多一橫。

我們先來看一下,假如“和”右側的“口”中間沒有那一橫,會是什麼樣子?

(圖一)

左右變得失衡。右側的“口”會顯得無比空大。

那應該就是說,要增強右側的份量。

可是,我們不能這麼看。

因為前面還有一個“和”(圖二)就沒有寫多一橫。

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原因非常簡單,就是因為王羲之寫的太快了。

當時把左邊的“禾”寫小了,寫到右邊的“口”才發現過來。

但是如果把口也寫得很小。整個字的整體就會縮小了很多,和上下相鄰字大小不協調。

所以右側的“口”就只有寫大一點。

問題在於這個“口”寫大了,整體又感覺特別的奇葩。這個“和”字左右結構非常不和諧。

所以就增加了筆畫。




心靈書法學堂


王羲之的《蘭亭序》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一是因為他在魏晉時期就寫出瞭如此高度成熟的行書,而且技法高超,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它是一篇草稿,是性情所致寫出來的,是書法和王羲之的個人情感的高度統一。

那麼在這樣一幅草稿作品中,我們你能夠明顯的看出王羲之的情感變化,《蘭亭序》的前半部分寫的比較穩定,基本上相當於寫行楷書,字距和行距都比較大,這個時候王羲之的情緒還比較平緩。

但是到了後半部分,越寫越快,字和字、行與行之間的距離也越來越小,還出現了多次的塗抹和錯誤,可見當時王羲之的心情也比較激動。

即使是在這種,關注於情感和內容,沒有關注書寫的情況下,王羲之的用筆依然變化豐富,裡面出現了21個“之”字,個個不相同,也能夠看出王羲之高超的藝術創造力。

在王羲之的《蘭亭序》裡,一共出現了兩個和字,一個是開頭一句“永和九年”,一個是中間部分“惠風和暢”,這兩個“和”字的寫法也不一樣,一個是“禾加口”,一個是“禾加日”。

我們知道,這個《蘭亭序》的版本是唐代馮承素的摹本,馮承素是奉召臨摹,肯定不會犯這樣的低級錯誤,是不會臨錯的,王羲之當時就應該是這麼寫的。

而唐代另外兩個書法家褚遂良和虞世南,他們的臨摹本,第二個和字並沒有多出一橫。

他們應該是在臨摹的時候,故意去掉了那一橫,因為他們是臨的,可以修改,而馮承素是摹拓的,只能按照原作雙鉤描摹。

虞世南臨王羲之《蘭亭序》


褚遂良臨王羲之《聖教序》

而我們查遍書法字典,並沒有在字典上找到王羲之第二個和字的寫法,王羲之以前沒有,以後也沒有。

由此可見,這個字王羲之可能寫錯了,多寫了一筆,這個地方不好修改,也不好塗抹,就放在這了。

其實這樣的做法還有好幾處,比如第一張圖片裡的“痛”和“夫”字,寫錯了沒有塗抹,直接放在那了,這畢竟是一幅草稿,寫錯字也正常。


不二齋


謝謝你的提問。題主所說“惠風和暢”的和字,看起來多了一筆,其實,學問和來頭真不小。

正如題主所說,從臨摹本來看。這話有玄機。

為什麼?因為,這個多了一橫的是馮承素的一個臨摹本。唐代還要兩個重要臨摹本《蘭亭序》。

一個是虞世南的摹本,一個是褚遂良的模本。

如果我們對比一下這三個摹本就會發現:原來“惠風和暢”的和字,王羲之本人是怎麼寫的真不好說。

比如褚遂良臨摹的“惠風和暢”的和字,口字中間並沒有一橫!


這個“口”字的寫法,也與馮承素的摹本完全不一樣。

口子的第一筆書畫比較短,橫折鉤的豎畫比較長,合理的控制了口字過大,顯得過於鬆散的毛病。

王羲之是大師,褚遂良也是大師。雖然,褚遂良是臨摹高手,也是王羲之書法體系的繼承者,但是對書法細節美的認識都達到了高度的一致。




我們再看看唐代另一位大書法家虞世南臨摹“惠風和暢”這幾個字中對“和”字的藝術處理。

虞世南是王羲之書法體系的真傳人。據說,他是王羲之九世孫智永大師的學生。

我們根據唐代《蘭亭序》的臨摹來看,其實最像王羲之《蘭亭序》原稿的,應該是虞世南的摹本,而不是馮承素的摹本。

只因為馮承素的摹本更符合大家對王羲之《蘭亭序》的想象,所以,歷朝歷代一致共推馮承素的摹本第一罷了。

當然,馮承素的摹本看起來更加神采飛揚。而更含蓄的王羲之和含蓄的虞世南摹本反而被視而不見了。

我們就從虞世南臨摹的這個“和”字來說,那也看得出來他忠實於王羲之原稿的成分要大的多。

首先,虞世南沒有把口字中間的一橫去掉,而是巧妙的做了有一橫於無一橫之中,這是非常了不起的處理。所以,三個臨摹本,只有虞世南的這個“和”字最美了。

從藝術分析,我們也看得出來,這三個摹本,最忠實王羲之原稿的就是虞世南和馮承素了。

其中,虞世南的忠實度是最高的。以後大家臨摹《蘭亭序》,最好不要忘記對照一下虞世南的摹本。

最後我們說說馮承素臨摹的“惠風和暢”中的“和”字。


首先,從虞世南臨摹對比來看,馮承素顯然是由於行筆較快,寫“口”字,第一筆就過長,沒有辦法,這個口字就大了。

事實上,馮承素的“口”字確實寫的非常不錯。

但是和字的“禾”字旁已經寫的比較舒朗了,如果口字也很舒朗,那麼,這個字就會神散。因此,馮承素在口字中間的一橫,也就寫的特背突出。

但是,口字中間的空白卻成為長方形了,這不能不說是一次失誤。

我們從這些細節分析來看,說馮承素的臨摹是一個勾勒填墨的“摹本”,所以說最忠實王羲之《蘭亭序》的說法,是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的。

所以,研究學問,要深入真實,要多比較。


不過,馮承素的筆法,無一筆不精,儘管,學得有一些筆誤,這是一個學術歷史問題。馮承素的“和”字仍然是筆法精妙的書法。而且,馮承素很善於入筆出鋒,這是值得我們尊重的地方。

以上千裡馬的個人看法,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千千千里馬


從範字資料看,“和”字的寫法有兩種,一個是現在的寫法,一個是“龢” ,採用“和”的寫法較多,特別是篆書和漢簡、隸書中。而在《蘭亭序》中有兩個“和”字,“口”部的寫法也不同。我們知道《蘭亭序》有多個臨本或摹本,翻刻本更多,這裡選取了兩個唐代的臨摹本,虞世南和褚遂良的臨本,由於都是對臨,“惠風和暢”的“和”字都沒有中間的那個短橫。唯有馮承素的豎鉤摹本有,說明是比較忠實與原帖的。

虞世南的《蘭亭序》臨本。

褚遂良的《蘭亭序》臨本。

我們先看一下原帖單字的情況。

從整個字的書寫看,筆致清晰,非常暢達,即便是臨摹的字,但字形非常美。


再看一下“口”部分的截圖。“禾”字收筆和“口”部豎的起筆的轉換非常的清晰。我們在看橫折的寫法同樣是一氣呵成。關鍵時刻來了,看橫折的收筆出鋒的方向看,明顯是先寫中間那一畫,然後再寫最後一橫畫的,用筆的來龍去脈,非常清晰。如果是先寫下橫後補中間的橫畫,在用筆的來龍去脈的連帶牽絲看,顯然筆勢有可能如此。我們來看“在”字右部豎畫的收筆和最後橫畫的連帶處理,便是證明。

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如“鹹”的口的寫法,先封口在寫中間的橫畫。從褚遂良和虞世南的理解看,顯然中間的橫畫是後補的,所以他們寫的“口”字較大。


具體到“惠風和暢”的“和”的“口”字,猜測有兩種可能,一是後補中間的橫,二是先中間的橫,後寫最後一橫。

(由於《蘭亭序》是書稿,多處有修改的痕跡。)

從筆順的書寫順序看,第一種情況的可能性較大。就是中間橫是後寫的,證明在中間橫的收筆的出鋒軌跡氣脈,見下圖第二圖示。





(上圖,中為原帖,左為遮擋下橫的情況,右為遮擋中間橫畫的情況。)

為什麼要畫蛇添足,補寫中間那一橫畫呢?

顯然是“口”部寫的較空了,於是採取了補救措施,加了一橫,要知道《蘭亭序》本身就是草稿,不是正式的書寫作品,可能王羲之把“口”字寫好,下意識感覺不妥,就順勢在“口”中補了一橫,最後一筆橫的起筆向左露出的鋒尖,也暴露了真面目。至少馮承素是如此。











翰墨書道


當代碑學大家孫伯翔曾經說,學習魏碑一定要有所甄別,原因之一即為其中很多字存在問題。

為何會出現這些問題呢?其原因無外乎:

1、在文字的發展過程中,存在很多異體字,一些字的寫法並不統一。

2、避諱。中國人講究尊重長輩,在書寫的內容中遇到父母名字中的字時,會增減筆畫。

3、為了書寫美觀。在書法中,為了美觀、協調,有些字可以增減筆畫,這不算錯誤。

4、文人的文字遊戲。曲阜孔府門前的對聯中,富字缺少上面一點,章字下面一豎上穿進日字,書者解釋為富不出頭,文章通天貫日。

5、書寫錯誤。

按此理解,《蘭亭序》中出現兩個“和”字,應該是王羲之有意為之,目的就是讓兩個字有些變化,不重複,不能算書寫錯誤。

更多文章,敬請關注千年蘭亭。



千年蘭亭


一、《蘭亭序》出現了兩個“和”字,另一個正常,這個多一橫,不應該是有意寫的,應該是誤寫䃼筆。另外,王羲之其他作品中再沒出現過這種寫法的和字。見圖。

二、《蘭亭序》中其他的字也出現了補筆,可見在文中出現這樣的䃼筆,不是偶然現象。如“因”、“向”、“文”等等,閱者可自查之。見圖。

三、《蘭亭序》是即興創作的作品,出現補筆實屬正常。據傳,蘭亭聚會會,王羲之慾再作書蘭亭集序,猶不如即興之作。可見,書法即使出現補筆,餘以為也是一種自然之美,無可厚非。

四、在其他經典書作中也有類似補筆出現,孫過庭書譜中就出現了大量的補筆,如“蘭”、“遺”等等。見圖。

不盡之言,容後探討。











書畫小築


柔和的風使人感到溫暖、舒適,此寓意“惠風和暢”;然和一代書聖書法家王羲之在他的《蘭亭序》中,偏偏把“惠風和暢”的“和”字右邊的“口字中間多一筆”,而這一筆歷經了一千多年估計都未曾有人想透王羲之的用意?


當然了,我也未曾想明白,充其量也只能看著王羲之的《蘭亭序》意境一番,《蘭亭序》可稱“天下第一行書”,“和”字多一筆,不是王羲之有意而為之,書法如同“練太極”過程,一氣呵成,每一筆都是一個“招式”,柔韌有勁,

所以“惠風和暢”的“和”字多一筆,或許是筆尖上的墨水不小心滴落在那還沒成型的“和”字上,於是王羲之突發奇想,讓這多餘的一“點”也成字,這多出來的一筆應叫“王羲之一”,有如“千山洞秋色,萬水蕩秋波”之勢之豪情



詩夜城主


《蘭亭集序》全文28行324字。為晉代書聖王羲之在紹興蘭渚山下以文會友時所書,也稱《蘭亭序》、《臨河序》、《禊帖》、《三月三日蘭亭詩序》等。

晉永和九年三月初三日,距今已1665年,時任會稽內史的王羲之與友人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人在會稽山陰的蘭亭雅集,飲酒賦詩。王羲之將這些詩賦輯成一集,並作序一篇,記述流觴曲水一事。 唐太宗對義之推崇備至,曾親撰《晉書》中的《王羲之傳論》,推頌為“盡善盡美”。《蘭亭序》因太宗之故,推為“天下第一行書”,還將其臨摹本分賜貴威近臣,並以真跡殉葬。

下面來正式回答問題😊

“和”字多一筆有兩種可能:第一種是筆誤,把右邊的“口”字寫扁了,因為是草稿,所以順手又加了一筆,以備重新謄寫時“照抄”;第二種就是信手拈來,因為此時的羲之,喝了不少美酒,已經不止是微醺,這個“和”字明顯比第一個要輕快、流暢。

但也不排除另一種可能:我是“腕”“角”,怎麼寫都是對的。就像魯迅寫的文章,我家門前有兩棵樹,一棵是棗樹,另一棵也是棗樹😄。這種可能性非常小,因為羲之為人沉穩,不激不勵,雅士風流🙏




焱66垚


《蘭亭序》中的“惠風和暢”,其中的”和”字,很明顯,這是一個寫錯了的字。


這不必花心思去研究王羲之為什麼會寫成這樣。正確的東西有規則可依,而錯誤是沒辦法找出它的規律來的。他為什麼要多寫?因為他寫錯了,所以就成了這個樣子了。

不要因為他是書聖,他犯了一個錯誤,我們還要給他從各個方面去進行分析研究。好像是必須要寫錯了才是正確似的。在《蘭亭序》中,寫錯的字很多,做為筆法的學習,即便是寫錯了,我們也可以學習。但記住,不是學習他錯誤的字,而是學習他精妙的筆法。



如果是對著他寫錯誤了的字去研究他為什麼要寫成這樣,是不是他為了追求一種特殊的藝術效果?那麼你永遠也不會弄懂。王羲之在書寫時根本就沒有去想現代人的藝術。他寫的是一件草稿。為他們的詩作寫的一個序文。在喝了幾杯下去以後,原本想以楷書來寫的這篇千古作,在酒精的趨使下,筆越運越快,思如泉湧,運筆如飛,文不加點的一揮而就。


當第二天睡醒以後,發現昨天的聚會中所寫的字,再也無法夏制。草草的把聚會時的三十七首蘭亭詩寫好分送給其他聚會的人,獨獨的把這篇草稿紙留下。成為了天下第一奇書。


子衿tjk


《蘭亭序》號稱“天下第一行書”是歷史沉澱的結果,如此至高無尚的殊榮恐怕再無人超越,哪怕王羲之本人復活再世。

據傳,《蘭亭序》為王羲之醉酒之後之作,醉意朦朧之間,如混沌初開,觸動了靈感之弦,書法的美感靈魂在腦海如衝破土層的暗泉噴湧而出,動念甫發,汪洋恣肆;毫鋒到處,風行雨散。一動一念、一筆一畫皆聽從靈感支配。吟哦詠歎之間筆走龍蛇,不知不覺不假思索成就不朽絕作。

然而要飯的之前說過,任何偉大的書法家也有敗筆的時候,王羲之概莫能外,更何況醉後之作,難免出錯,所以《蘭亭序》多處塗改,“和”多一筆也屬錯誤之一。但因為整幅作品大巧若拙,順其自然又自然而然,毫無刻意斧鑿之處,些許塗改錯漏不但瑕不掩瑜,反有點綴“巧奪天工”之妙。據說王羲之酒醒後發現這些錯誤心存遺憾,但多次重寫反不如醉中之作,最後只好作罷。

儘管這些疵漏反而成就《蘭亭序》天然美之趣,但並不等於說因此認定可以如此效法錯繼承錯,尤其“和”字多一筆之類大錯,後人在寫字時絕不可以仿效而流行,除非你想克隆王羲之的《蘭亭序》。

回答完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