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兰亭序》中“惠风和畅”四个字书写优美,为什么“和”字要多一笔呢?

千千千里马


关于这个“和”字为什么右边的“口”中间会多一横。

我们先来看一下,假如“和”右侧的“口”中间没有那一横,会是什么样子?

(图一)

左右变得失衡。右侧的“口”会显得无比空大。

那应该就是说,要增强右侧的份量。

可是,我们不能这么看。

因为前面还有一个“和”(图二)就没有写多一横。

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原因非常简单,就是因为王羲之写的太快了。

当时把左边的“禾”写小了,写到右边的“口”才发现过来。

但是如果把口也写得很小。整个字的整体就会缩小了很多,和上下相邻字大小不协调。

所以右侧的“口”就只有写大一点。

问题在于这个“口”写大了,整体又感觉特别的奇葩。这个“和”字左右结构非常不和谐。

所以就增加了笔画。




心灵书法学堂


王羲之的《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一是因为他在魏晋时期就写出了如此高度成熟的行书,而且技法高超,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它是一篇草稿,是性情所致写出来的,是书法和王羲之的个人情感的高度统一。

那么在这样一幅草稿作品中,我们你能够明显的看出王羲之的情感变化,《兰亭序》的前半部分写的比较稳定,基本上相当于写行楷书,字距和行距都比较大,这个时候王羲之的情绪还比较平缓。

但是到了后半部分,越写越快,字和字、行与行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小,还出现了多次的涂抹和错误,可见当时王羲之的心情也比较激动。

即使是在这种,关注于情感和内容,没有关注书写的情况下,王羲之的用笔依然变化丰富,里面出现了21个“之”字,个个不相同,也能够看出王羲之高超的艺术创造力。

在王羲之的《兰亭序》里,一共出现了两个和字,一个是开头一句“永和九年”,一个是中间部分“惠风和畅”,这两个“和”字的写法也不一样,一个是“禾加口”,一个是“禾加日”。

我们知道,这个《兰亭序》的版本是唐代冯承素的摹本,冯承素是奉召临摹,肯定不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是不会临错的,王羲之当时就应该是这么写的。

而唐代另外两个书法家褚遂良和虞世南,他们的临摹本,第二个和字并没有多出一横。

他们应该是在临摹的时候,故意去掉了那一横,因为他们是临的,可以修改,而冯承素是摹拓的,只能按照原作双钩描摹。

虞世南临王羲之《兰亭序》


褚遂良临王羲之《圣教序》

而我们查遍书法字典,并没有在字典上找到王羲之第二个和字的写法,王羲之以前没有,以后也没有。

由此可见,这个字王羲之可能写错了,多写了一笔,这个地方不好修改,也不好涂抹,就放在这了。

其实这样的做法还有好几处,比如第一张图片里的“痛”和“夫”字,写错了没有涂抹,直接放在那了,这毕竟是一幅草稿,写错字也正常。


不二斋


谢谢你的提问。题主所说“惠风和畅”的和字,看起来多了一笔,其实,学问和来头真不小。

正如题主所说,从临摹本来看。这话有玄机。

为什么?因为,这个多了一横的是冯承素的一个临摹本。唐代还要两个重要临摹本《兰亭序》。

一个是虞世南的摹本,一个是褚遂良的模本。

如果我们对比一下这三个摹本就会发现:原来“惠风和畅”的和字,王羲之本人是怎么写的真不好说。

比如褚遂良临摹的“惠风和畅”的和字,口字中间并没有一横!


这个“口”字的写法,也与冯承素的摹本完全不一样。

口子的第一笔书画比较短,横折钩的竖画比较长,合理的控制了口字过大,显得过于松散的毛病。

王羲之是大师,褚遂良也是大师。虽然,褚遂良是临摹高手,也是王羲之书法体系的继承者,但是对书法细节美的认识都达到了高度的一致。




我们再看看唐代另一位大书法家虞世南临摹“惠风和畅”这几个字中对“和”字的艺术处理。

虞世南是王羲之书法体系的真传人。据说,他是王羲之九世孙智永大师的学生。

我们根据唐代《兰亭序》的临摹来看,其实最像王羲之《兰亭序》原稿的,应该是虞世南的摹本,而不是冯承素的摹本。

只因为冯承素的摹本更符合大家对王羲之《兰亭序》的想象,所以,历朝历代一致共推冯承素的摹本第一罢了。

当然,冯承素的摹本看起来更加神采飞扬。而更含蓄的王羲之和含蓄的虞世南摹本反而被视而不见了。

我们就从虞世南临摹的这个“和”字来说,那也看得出来他忠实于王羲之原稿的成分要大的多。

首先,虞世南没有把口字中间的一横去掉,而是巧妙的做了有一横于无一横之中,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处理。所以,三个临摹本,只有虞世南的这个“和”字最美了。

从艺术分析,我们也看得出来,这三个摹本,最忠实王羲之原稿的就是虞世南和冯承素了。

其中,虞世南的忠实度是最高的。以后大家临摹《兰亭序》,最好不要忘记对照一下虞世南的摹本。

最后我们说说冯承素临摹的“惠风和畅”中的“和”字。


首先,从虞世南临摹对比来看,冯承素显然是由于行笔较快,写“口”字,第一笔就过长,没有办法,这个口字就大了。

事实上,冯承素的“口”字确实写的非常不错。

但是和字的“禾”字旁已经写的比较舒朗了,如果口字也很舒朗,那么,这个字就会神散。因此,冯承素在口字中间的一横,也就写的特背突出。

但是,口字中间的空白却成为长方形了,这不能不说是一次失误。

我们从这些细节分析来看,说冯承素的临摹是一个勾勒填墨的“摹本”,所以说最忠实王羲之《兰亭序》的说法,是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的。

所以,研究学问,要深入真实,要多比较。


不过,冯承素的笔法,无一笔不精,尽管,学得有一些笔误,这是一个学术历史问题。冯承素的“和”字仍然是笔法精妙的书法。而且,冯承素很善于入笔出锋,这是值得我们尊重的地方。

以上千里马的个人看法,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千千千里马


从范字资料看,“和”字的写法有两种,一个是现在的写法,一个是“龢” ,采用“和”的写法较多,特别是篆书和汉简、隶书中。而在《兰亭序》中有两个“和”字,“口”部的写法也不同。我们知道《兰亭序》有多个临本或摹本,翻刻本更多,这里选取了两个唐代的临摹本,虞世南和褚遂良的临本,由于都是对临,“惠风和畅”的“和”字都没有中间的那个短横。唯有冯承素的竖钩摹本有,说明是比较忠实与原帖的。

虞世南的《兰亭序》临本。

褚遂良的《兰亭序》临本。

我们先看一下原帖单字的情况。

从整个字的书写看,笔致清晰,非常畅达,即便是临摹的字,但字形非常美。


再看一下“口”部分的截图。“禾”字收笔和“口”部竖的起笔的转换非常的清晰。我们在看横折的写法同样是一气呵成。关键时刻来了,看横折的收笔出锋的方向看,明显是先写中间那一画,然后再写最后一横画的,用笔的来龙去脉,非常清晰。如果是先写下横后补中间的横画,在用笔的来龙去脉的连带牵丝看,显然笔势有可能如此。我们来看“在”字右部竖画的收笔和最后横画的连带处理,便是证明。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如“咸”的口的写法,先封口在写中间的横画。从褚遂良和虞世南的理解看,显然中间的横画是后补的,所以他们写的“口”字较大。


具体到“惠风和畅”的“和”的“口”字,猜测有两种可能,一是后补中间的横,二是先中间的横,后写最后一横。

(由于《兰亭序》是书稿,多处有修改的痕迹。)

从笔顺的书写顺序看,第一种情况的可能性较大。就是中间横是后写的,证明在中间横的收笔的出锋轨迹气脉,见下图第二图示。





(上图,中为原帖,左为遮挡下横的情况,右为遮挡中间横画的情况。)

为什么要画蛇添足,补写中间那一横画呢?

显然是“口”部写的较空了,于是采取了补救措施,加了一横,要知道《兰亭序》本身就是草稿,不是正式的书写作品,可能王羲之把“口”字写好,下意识感觉不妥,就顺势在“口”中补了一横,最后一笔横的起笔向左露出的锋尖,也暴露了真面目。至少冯承素是如此。











翰墨书道


当代碑学大家孙伯翔曾经说,学习魏碑一定要有所甄别,原因之一即为其中很多字存在问题。

为何会出现这些问题呢?其原因无外乎:

1、在文字的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异体字,一些字的写法并不统一。

2、避讳。中国人讲究尊重长辈,在书写的内容中遇到父母名字中的字时,会增减笔画。

3、为了书写美观。在书法中,为了美观、协调,有些字可以增减笔画,这不算错误。

4、文人的文字游戏。曲阜孔府门前的对联中,富字缺少上面一点,章字下面一竖上穿进日字,书者解释为富不出头,文章通天贯日。

5、书写错误。

按此理解,《兰亭序》中出现两个“和”字,应该是王羲之有意为之,目的就是让两个字有些变化,不重复,不能算书写错误。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千年兰亭


一、《兰亭序》出现了两个“和”字,另一个正常,这个多一横,不应该是有意写的,应该是误写䃼笔。另外,王羲之其他作品中再没出现过这种写法的和字。见图。

二、《兰亭序》中其他的字也出现了补笔,可见在文中出现这样的䃼笔,不是偶然现象。如“因”、“向”、“文”等等,阅者可自查之。见图。

三、《兰亭序》是即兴创作的作品,出现补笔实属正常。据传,兰亭聚会会,王羲之欲再作书兰亭集序,犹不如即兴之作。可见,书法即使出现补笔,余以为也是一种自然之美,无可厚非。

四、在其他经典书作中也有类似补笔出现,孙过庭书谱中就出现了大量的补笔,如“兰”、“遗”等等。见图。

不尽之言,容后探讨。











书画小筑


柔和的风使人感到温暖、舒适,此寓意“惠风和畅”;然和一代书圣书法家王羲之在他的《兰亭序》中,偏偏把“惠风和畅”的“和”字右边的“口字中间多一笔”,而这一笔历经了一千多年估计都未曾有人想透王羲之的用意?


当然了,我也未曾想明白,充其量也只能看着王羲之的《兰亭序》意境一番,《兰亭序》可称“天下第一行书”,“和”字多一笔,不是王羲之有意而为之,书法如同“练太极”过程,一气呵成,每一笔都是一个“招式”,柔韧有劲,

所以“惠风和畅”的“和”字多一笔,或许是笔尖上的墨水不小心滴落在那还没成型的“和”字上,于是王羲之突发奇想,让这多余的一“点”也成字,这多出来的一笔应叫“王羲之一”,有如“千山洞秋色,万水荡秋波”之势之豪情



诗夜城主


《兰亭集序》全文28行324字。为晋代书圣王羲之在绍兴兰渚山下以文会友时所书,也称《兰亭序》、《临河序》、《禊帖》、《三月三日兰亭诗序》等。

晋永和九年三月初三日,距今已1665年,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雅集,饮酒赋诗。王羲之将这些诗赋辑成一集,并作序一篇,记述流觞曲水一事。 唐太宗对義之推崇备至,曾亲撰《晋书》中的《王羲之传论》,推颂为“尽善尽美”。《兰亭序》因太宗之故,推为“天下第一行书”,还将其临摹本分赐贵威近臣,并以真迹殉葬。

下面来正式回答问题😊

“和”字多一笔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是笔误,把右边的“口”字写扁了,因为是草稿,所以顺手又加了一笔,以备重新誊写时“照抄”;第二种就是信手拈来,因为此时的羲之,喝了不少美酒,已经不止是微醺,这个“和”字明显比第一个要轻快、流暢。

但也不排除另一种可能:我是“腕”“角”,怎么写都是对的。就像鲁迅写的文章,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这种可能性非常小,因为羲之为人沉稳,不激不励,雅士风流🙏




焱66垚


《兰亭序》中的“惠风和畅”,其中的”和”字,很明显,这是一个写错了的字。


这不必花心思去研究王羲之为什么会写成这样。正确的东西有规则可依,而错误是没办法找出它的规律来的。他为什么要多写?因为他写错了,所以就成了这个样子了。

不要因为他是书圣,他犯了一个错误,我们还要给他从各个方面去进行分析研究。好像是必须要写错了才是正确似的。在《兰亭序》中,写错的字很多,做为笔法的学习,即便是写错了,我们也可以学习。但记住,不是学习他错误的字,而是学习他精妙的笔法。



如果是对着他写错误了的字去研究他为什么要写成这样,是不是他为了追求一种特殊的艺术效果?那么你永远也不会弄懂。王羲之在书写时根本就没有去想现代人的艺术。他写的是一件草稿。为他们的诗作写的一个序文。在喝了几杯下去以后,原本想以楷书来写的这篇千古作,在酒精的趋使下,笔越运越快,思如泉涌,运笔如飞,文不加点的一挥而就。


当第二天睡醒以后,发现昨天的聚会中所写的字,再也无法夏制。草草的把聚会时的三十七首兰亭诗写好分送给其他聚会的人,独独的把这篇草稿纸留下。成为了天下第一奇书。


子衿tjk


《兰亭序》号称“天下第一行书”是历史沉淀的结果,如此至高无尚的殊荣恐怕再无人超越,哪怕王羲之本人复活再世。

据传,《兰亭序》为王羲之醉酒之后之作,醉意朦胧之间,如混沌初开,触动了灵感之弦,书法的美感灵魂在脑海如冲破土层的暗泉喷涌而出,动念甫发,汪洋恣肆;毫锋到处,风行雨散。一动一念、一笔一画皆听从灵感支配。吟哦咏叹之间笔走龙蛇,不知不觉不假思索成就不朽绝作。

然而要饭的之前说过,任何伟大的书法家也有败笔的时候,王羲之概莫能外,更何况醉后之作,难免出错,所以《兰亭序》多处涂改,“和”多一笔也属错误之一。但因为整幅作品大巧若拙,顺其自然又自然而然,毫无刻意斧凿之处,些许涂改错漏不但瑕不掩瑜,反有点缀“巧夺天工”之妙。据说王羲之酒醒后发现这些错误心存遗憾,但多次重写反不如醉中之作,最后只好作罢。

尽管这些疵漏反而成就《兰亭序》天然美之趣,但并不等于说因此认定可以如此效法错继承错,尤其“和”字多一笔之类大错,后人在写字时绝不可以仿效而流行,除非你想克隆王羲之的《兰亭序》。

回答完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