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電影是中美文化戰爭中的戰略要地 「奶瓶」戰爭勢在必行

自從中國經濟騰飛後,有關中美之爭的話題便漸漸走俏,尤其是2010年中國的GDP超越日本躍居第二後,更是一時間甚囂塵上,而兩個國家暗地裡也確實沒有少較勁。

從經濟貿易到軍事外交,常常是你來我往,推搡擠拉,近幾年在文化領域也是頻頻過招,最顯著的就是對電影市場的爭奪。

好萊塢憑藉超級英雄電影笑傲全球,更是在中國收割了海量粉絲,中國則不斷用各種鑲嵌著傳統元素、本土特色的作品彰顯自我的獨特,以期在被美國電影統治多年的市場中殺出重圍,張藝謀先後交出了《長城》和《影》兩部極具中國風的大片,陳思誠在推理片《唐人街探案2》中巧妙地置入了一道閃亮的中國色彩,姜文則憑藉《邪不壓正》向人們呈現了中國式的黑色幽默與混不吝。

動畫電影是中美文化戰爭中的戰略要地 “奶瓶”戰爭勢在必行

隨著競爭的越演越烈,戰火也逐步燃燒到了孩子們的生活之中,其中面向孩子們的動畫電影成龍兩國文化戰的必爭之地。

究其原因也不難理解。

幼兒時期是人格健全的關鍵期,且因心智不成熟缺乏辨別能力。

因此,給孩子看的動畫,除了娛樂功能,基本都被賦予了一定的教育意義,以幫助孩子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換言之,孩子看什麼樣的動畫長大,很可能決定了TA以後以怎樣的思路發展自我,動畫電影可以說就是教育層面哺育孩子的奶。

而動畫中所蘊含的教育背後,其實就是一個國家的文化。

比如美國文化推崇個人主義,因此它的動畫電影裡也多是強調孩子的獨立自主,一代經典《獅子王》裡的辛巴是如此,前幾年很火的《海洋奇緣》裡的莫阿娜亦是如此,這兩部都是美國動畫領頭羊迪士尼出品的,代表著美國的主流文化。

但是,過分的強調個人主義,是否是正確的?鼓勵孩子獨立自主是沒錯,但也可能變相造成孩子過於自我,不顧他人的感受。人的一生是多面的,唯有平衡才是最佳。

馬上就要上映的國產動畫《兩個俏公主》在這方面就做的比較好。

動畫電影是中美文化戰爭中的戰略要地 “奶瓶”戰爭勢在必行

影片講述了兩個女孩在一次偶然機會中,救下了追尋聖羽的天鵝王子,在得知聖羽的重要性後,決定幫助王子拿回聖羽,隨後展開了一場冒險之旅,期間不乏各種艱難困苦。

顯然,這也是一個鼓勵孩子獨立面對人生困難的故事,但它同時還加入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孝文化,如“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無已”這種兒女雖然在外,也懂得父親思念自己的父女親情。

現在一代的中國年輕人,大多非常自我,有的更是極度牴觸孝道,這其中和他們從小就是看美國動畫,接受美國價值觀不無關係。

常言道,孩子一直喝誰的奶,就會和誰親。

從小看美國動畫長大的人,也自然會對美國文化有著天然的好感,待到自己有了孩子,依然帶他們去看美國動畫。長此以往,中國動畫以及其背後所蘊含的傳統文化及價值觀,將整個缺席孩子的教育乃至沒落,後果堪憂。

其實,現在很多國產動畫的水準並不差,比如前幾年的《大聖歸來》、去年出品的《大護法》都口碑甚好。近期將上映的《兩個俏公主》成色也不錯,畫工精良,配色夢幻,製作水準不比迪士尼的差,故事還結合了中國經典古籍《山海經》中的元素,很帶感。

動畫電影是中美文化戰爭中的戰略要地 “奶瓶”戰爭勢在必行

動畫電影是中美文化戰爭中的戰略要地 “奶瓶”戰爭勢在必行

但如今許多父母家長,帶孩子去影院時,還是首選美國動畫電影,非常無奈。

可見,用動畫電影向孩子們輸出文化,效率極高且起效持久,絕對是中美文化戰爭中的戰略要地。

以前,都說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如今,我們必須說,中國文化想要打贏這場戰爭,也要從娃娃抓起,“奶瓶”戰爭勢在必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