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的兒子劉恆,最不受父親待見,是如何成爲一代聖君的?

nancywu_43689974


劉恆之所以不受劉邦的待見,這和他的母親有關,他的母親薄姬原是私生女,後來成為魏王豹的妾,魏王豹被韓信打敗後,薄姬也成了俘虜,劉邦見她有幾分姿色,就把她納入後宮,偶然臨幸了一次,便生下了劉恆。

薄姬沒有強大實力的孃家做後盾,自然就不受到劉邦的寵愛,無奈母卑子賤,就把薄姬母子拋到了腦後。


劉恆作為劉邦的兒子,其封地在各皇子當中也是最差的,劉邦平定陳豨叛亂收復了代國的疆域,於是就冊封七歲的劉恆為代王,前往邊疆鎮守,代國主要位於山西與河北地區,冬季寒冷,條件極差,北方的匈奴又時常騷擾邊境,因此這個代王其實就是個苦差。


然而劉恆能當上皇帝確實有不少運氣的成分,而且還少不了一個女人的“幫忙”,這個女人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惡毒皇后呂雉,可以說呂雉剪除異己,殺害皇子的過程就是幫助劉恆上位的過程,到呂雉死的時候,劉邦的八個兒子就只剩下皇四子劉恆和皇七子劉長,最終這個大餡餅砸在了劉恆的頭上。


漢文帝時期是漢朝從穩定走向繁榮富強的過渡時期,劉恆即位後不負眾望,勵精圖治,繼續實行休養生息、輕徭薄賦的策略,多次減免全國的田賦,極大的減輕了農民的負擔;他還下詔廢除了許多慘絕人寰的酷刑。 劉恆前期的人生是不幸的,遭到劉邦的遺棄,與母親相依為命,受盡磨難與嫌棄,但他不屈不撓,沉著應對;他的後期又是非常幸運的,他幸運地逃過了呂雉的迫害,萬眾矚目的皇位不爭自來,歪打正著成就了他精彩的一生。


遺產君


眾所周知,劉邦兩口子建大漢幾百年天下實在有大功。但在分封功臣為王為侯這件事上,劉邦一句"非有功不得侯,非劉氏不得王,不如約天下共擊之"。這一出來,讓呂后後家沒"王″了,只有少得可憐"侯″了。

而劉氏三王佔天下一半的土地。這對呂后咋都覺得窩心。劉邦的其他六個兒全是王。又佔了大好土地,呂后惦記上了的。只是沒權利動,先壓抑著。

劉邦好色,好色的結果是後宮不寧,後宮不寧必成禍亂。這禍亂還不單行,雙倍兒地來。

劉恆,四子,代王。他母親薄夫人原是魏王宮裡人,算卦的誤了君王背離漢王,漢王讓韓信滅了魏國,收編了後宮人員。薄夫人被漢王幸了一夜,便懷上龍種。自此至劉恆出生也沒見漢王一面。呂后看不起這卑賤的魏虜宮人,又見漢王不喜歡,也就不在意了。

適值匈奴攻代地,皇兄代王劉仲逃回長安,氣得劉邦要咔嚓,忍了又忍之後,給了皇兄一個飯碗,讓他靠邊站。這代國不可一日無王。這邊境戰事多,天寒地惡,誰去也呆不長久呀。劉邦呂后找來找去,就讓四子劉恆當代王,去守邊,也不知出於何種考慮。薄夫人一聽,上書願意和兒子一同去為國為皇上皇后守邊分憂。這讓大夥兒都高興。於是劉恆去了"磨笄山"下的代國。

呂后在劉邦死後,懲治劉氏藩王,收了許多地方回來。七個劉姓王中只剩劉恆和劉長了。呂后一死,立繼承人,挑來找去,劉恆綜合道德,品行,修養達標。成了漢文帝。





劉一千五


說劉恆不受父親待見,或者說薄夫人不受劉邦待見,我以為極為不妥。

“高祖崩,諸御幸姬戚夫人之屬,呂太后怒,皆幽之,不得出宮。而薄姬以希見故,得出,從子之代,為代王太后。太后弟薄昭從如代。”

上邊這段記載出自《史記·外戚世家》。

對於這段記載,通常的解讀都是字面上的意思,認為呂后是個妒婦,把劉邦所有的寵妃都幽禁了起來,而薄夫人不夠受寵,所以能跟兒子到代地去,安安穩穩地做代國的王太后,薄夫人的弟弟薄昭也跟著姐姐一起到了代國。

但如果結合西漢初年權力鬥爭的大背景和最後的結果來看,這段記載很可能是摻了水,把劉恆母子往白蓮花的方向上寫。

一切都得從劉邦說起。

劉邦的崛起,打破了很多權力傳統。

從前,權力是血統的衍生物。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王侯將相,靠的不僅僅是能力,更是出身,出身好,才能稱王稱侯,沒什麼出身的,頂多也就是個辦事員,跟韓信在楚營的結果一樣,你怎麼努力,最後也不過是個執戟郎罷了。

雖然項羽起家前並非王族,但項羽在起家過程中,卻全盤複製了舊社會王族的思路,重用有血緣關係的項家人和有婚姻關係的妻之一族,田儋、魏豹等諸侯,也跟項羽差不多,選擇了同樣的操作方法。

但在劉邦這裡,情況卻很不一樣了,你能否上位,跟你是不是劉邦的族人,是不是劉邦妻子的族人,沒多大關係。因此,陳平、韓信等在楚營中沒法出頭的能人,才在漢營中大放異彩。

出於同樣的思路,劉邦後宮中的權力鬥爭,也異常激烈,劉邦的哪個兒子能最終繼承劉邦的位置,也未必要看嫡庶,這也是劉邦和戚姬想要改易太子的核心思路。

這種全新的權力思路下,你若說薄夫人對於皇位沒什麼想法,我是不信的,尤其是薄富人曾被聞名天下的女相士預言會生天子的情況下,薄夫人多少會相信自己唯一的兒子非同凡響吧?

比起戚夫人來,薄夫人當然算不得受寵。

戚夫人在劉邦剛剛成為漢王的時候做了劉邦的妃子,而後和劉邦共同經歷了楚漢戰爭中最艱難的日子,這是戚夫人的優勢,這樣的優勢是薄夫人、曹氏乃至呂后都不曾有的,所以劉邦最寵戚夫人。

雖然薄夫人不如戚夫人受寵,但薄夫人和劉邦的感情絕對不差,只是他倆相處的模式有別於劉邦和戚夫人的相處模式,劉邦跟戚夫人經常膩在一起,跟薄夫人則更像是英雄美人,天雷勾地火,寶塔鎮蛇妖。

或許有人要說了,薄夫人不是“一幸生男,是為代王”嗎?你怎麼還說天雷勾地火寶塔鎮蛇妖呢?的確,劉恆是劉邦和薄夫人“一夜情”的結晶,但這並不能證明,劉邦和薄夫人沒從“一夜情”發展到“N夜情”呀!

我開篇引述的那段文字中說,薄夫人是“希見”,不是“不見”,既然是“希見”就是“有見”,只不過“見”的次數不夠頻,不夠戚夫人那麼頻罷了。結合語境,可知“見”就是“幸”的另一種表達,不然呢?劉邦為什麼要見“有色”的薄夫人呢?跟薄夫人吃吃點心談談心嗎?當然是共進晚餐後共赴紅燭昏羅帳了!

可見,薄夫人和劉邦的感情,不能說是不好,只能說是跟戚夫人比不了,或者說是另一種好的樣子。

另外,從薄夫人唯一的兒子劉恆受封代王的事情上也能看出來,薄夫人母子和劉邦的感情,應當是相當不錯的。

劉恆受封代王的時候,劉邦或許已經集齊了生命中的八個兒子,就算皇八子劉建尚未出生,當時的劉邦應當也已經擁有七個兒子了,這七個兒子中,皇長子和皇三子已經封王,皇次子也就是唯一的嫡子劉盈已經被立為太子,在無封地可封的情況下,劉邦並沒有把曾經作為封地的代地一分為四,而是作為一整塊,拿出來封給了劉恆。可見,在劉邦所有的兒子中,劉恆還是比較受寵的,只不過沒有前三子那麼受寵。

說完薄夫人和劉邦的關係,再簡要地談談薄夫人和呂后的關係。

前邊我已經分析過了,薄夫人不是不受寵,只是沒有戚夫人那樣受寵,但在其他寵妃都被幽禁的情況下,薄夫人竟然能被放出皇宮,到劉恆的代國去做王太后,如此不尋常的結果,或許真正的原因是薄夫人和呂后的關係好。

可以佐證劉恆母子和呂后關係的,是呂后稱制後的表現。

劉友、劉恢等人,都被呂后許以呂家女,呂后需要通過聯姻的方式來綁定劉友、劉恢等皇子,但劉恆和劉長,卻都沒有娶呂家女,這說明,呂后早就把劉恆和劉長當成自己人了,不需要再通過聯姻的方式來綁定了。

劉長被呂后當作自己人,很好理解,因為劉長是被呂后養大的,為什麼劉恆也會被當作自己人呢?很可能是在劉邦活著的時候,薄夫人就站到了呂后的陣營之中,所以薄夫人才會在劉邦駕崩後被放出皇宮,而呂后幽禁戚夫人等妃子,也不是什麼醋意,而是假借醋意來消滅政敵。

再看三個劉姓趙王先後殞命,呂后對劉恆的安排,她有意把更好的趙地給劉恆,跟劉恆商量,這就非比尋常了,呂后沒有直接下命令,而是以商量的口吻來詢問,這不是對待自己人的方式啊!

從這些細節來看,薄夫人和呂后的關係應當很好,所以薄夫人母子才沒有才呂后主政的時候受到衝擊,薄夫人母子也不願意參加到誅諸呂的行動中,周勃、陳平等功臣和薄夫人母子一樣,也跟呂后的關係很好,所以沒有在呂后亡故時候對呂家發難,呂祿也才會相信功臣集團中的酈寄,周勃、陳平等人在誅諸呂后選擇薄夫人母子,並不是因為薄夫人母家弱,而是因為他們和薄夫人本就都是相似的,他們不過是在結盟對抗以齊王為首的其他劉氏諸侯王。

參考資料:《史記·高祖本紀》、《史記·呂太后本紀》、《史記·外戚世家》、《史記·齊悼惠王世家》、《史記·淮南衡山列傳》


遙望燕園


劉恆不是不受劉邦待見,而是劉恆的母親不受劉邦待見,所以劉邦死後呂后沒有對劉恆的母親下手也就保全了劉恆。

具體說劉邦是想讓他和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當太子,但是呂后何等人也,他不可能允許戚夫人挑戰自己的太后之位,於是在張良的建議下,請出商山四皓輔佐劉盈,劉邦一看心裡覺得這四個人他請都請不動,竟然甘心輔佐自己的兒子,心想自己的兒子羽翼已滿,太子之位不可撼動,於是給戚夫人唱了一首鴻鵠歌,意思是他也無能為力了。戚夫人大哭,同時也斷送了戚夫人母子的命。

所以,劉邦死後,呂后殺死劉如意,把戚夫人雙手雙腳砍掉,眼睛挖出來,嗓子毒啞,耳朵燻聾,扔到廁所裡做成人彘!還讓自己的兒子劉盈去看。

至於呂后為什麼沒把劉恆的母親殺掉,也沒殺劉恆吶?

呂后也不是不殺劉恆,是劉恆的母親薄姬的經歷,劉恆的巧言拒絕和平時軟弱的表現讓呂后,放鬆了對劉恆的警惕,也收了殺心!這事應從劉恆的姥娘說起,他姥娘在薄姬小的時候就給薄姬算了一命,說是此女當生天子,後來劉恆的姥娘就把薄姬送給了魏豹,以圖富貴!後來薄姬就把她當生天子的事說給了魏豹,魏豹一聽大為高興,心想他的老婆生天子,那他就是老天子,於是毅然決然的背叛劉邦,自己幹,心想有天他能當皇帝。

可惜後來魏豹被劉邦滅了,劉邦就自然而然的把魏豹的後宮收編了,薄姬也在其中,在劉邦的後宮做個洗衣服的,劉邦的後宮美女太多了,根本就不記得還有薄姬這個人,有一天劉邦聽後宮兩個女子談薄姬,說她們三個是發小,從小就發誓以後富貴不相忘,現在他們兩個被劉邦寵幸了,薄姬卻還在洗衣服。劉邦聽了挺可憐薄姬,於是就召見了薄姬,並讓她侍寢也是唯一一次,就這一次薄姬懷孕了,生了個兒子叫劉恆,薄姬不被劉邦喜歡,更不像戚夫人那樣與呂后爭寵,與劉盈爭太子,這個時候呂后的專注點在戚夫人哪裡!

劉恆做了代王之後,安安分分,一直稱呂后為嫡母,在呂后害死了三位趙王之後,呂后讓劉恆去做第四任趙王,劉恆知道沒有好下場,所以她給呂后說,自己才疏學淺,願為嫡母在代國戍邊,呂后一聽很高興,就答應了他!劉恆才得以活命!劉邦八個兒子,呂后間接或直接的害死了六個,其中有一個還是他自己的親生兒子漢惠帝,呂后讓漢惠帝看戚夫人的人彘,看完後沒幾年嚇死了。劉邦還有一個兒子劉長是呂后養大的,所以沒殺!劉恆能夠活下來,真是薄姬不被寵幸的悲哀,和劉恆表面唯唯諾諾,換來以後的母子平安。

呂后死後,周勃,陳平,劉襄,劉章等人把呂氏滅門。那麼接下來該立誰當皇帝吶?他們有幾個選項1繼續讓呂后立的後少帝做皇上。2.擁立劉邦的弟弟做皇帝。3.劉邦的兒子4劉邦的孫子

陳平周勃這些功臣再權衡利弊的情況下選了劉邦的兒子做皇帝,為什麼不願其他?劉邦的弟弟劉交這個時候差不多七十咯,太老,就算不老他們也不會選,因為年齡大的人,政治經驗就多,他們這些功臣控制不了。不選後少帝是因為那是呂后立的,不選劉邦的孫子劉章,劉襄,因為他們兩個太強,太能幹了,功臣派同樣怕控制不了。所以只能選劉邦的兒子。

這個時候劉邦還有兩個兒子,一個劉恆,一個劉長,那麼為什麼選劉恆吶?首先,劉恆平時表現的比較老實,唯唯諾諾,誅殺諸呂的時候他老老實實的,不像劉章劉襄那麼猛。第二,劉長是呂后養大的,功臣派怕以後劉長為呂后報仇,所以,最後只能選劉恆。

劉恆當上皇帝后,重用人才,與匈奴和親,自己也是勤儉節約,休養生息,開啟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盛世……文景之治!


柔情風


呂后如狼似虎,劉家能冒尖的兒子,一一被她幹掉,讓一個資質平庸的人做皇帝,符合各方利益,有利於朝局穩定。文帝也不會折騰,中規中矩,按照既定方針辦,經歷過大亂之後的中國最需要的是休養生息,培植國力,文帝的無為而治,符合這一歷史需求,所以被稱為仁君。


神推李


受待見的都死了啊,都被呂后幹掉了,文帝就是因為不受待見才活下來的,至於成為聖君,那是他根基不穩,不敢折騰,延續了蕭何曹參的無為而治的政策,正好複核當時漢初休養生息的社會要求


披著狼皮的羊163276508


劉恆德厚,寬容待人,有氣度有謀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