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說夏朝的問題是「中國考古學上的哥德巴赫猜想」?

小魚刺-改


四千年前的夏朝都城究竟在哪裡?為什麼大量考古工作找不到夏朝國都蹤跡?

(作者:趙輝)說起中國的歷史,我們可以自豪的說中華有五千年的文明歷史,中國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有著悠久的文明史。但在西方歷史學家,只承認中國從商朝開始的3600年的文明史,而被中國人普遍認同的夏朝,因為無法找到夏朝的文字和夏朝的都城,而無法被西方歷史學家所認可。雖經過歷代相關人士的不懈努力,發現幾處與夏朝時期相關的文明遺址,但對夏朝的國都位置與遺址,遲遲不能做出定論,使得夏朝的文化歷史地位,無法得到有效的確認。

雖然經過各方努力,近些年也發現了幾處可能是夏朝國都的遺址和文化遺存,但因為其天生的缺陷,無法得到完全確認與認可。這種缺陷與爭議之處 ,表明了這幾處可能的夏都遺址,都缺乏充分的證據條件與作為夏都的要素,經不起各種情況下的質疑。長期在這幾處遺址中的探討、求證,影響了後代人士對夏都地理位置的判斷與思維,阻礙了夏都問題的徹底解決,影響了中國文明史在歷史中的地位與權威。

因此,我們必須拋開長期形成的慣性思維與認識,重新考量思考關於夏朝都城的問題。筆者之所以提出如此觀點,是因為對中國文明發展史的認識,長期以來形成一種定性思維,一直將中國文明早期的發展區域定位為中國中西部地區,忽視或迴避了東部地區和淮河流域在中華文明啟蒙階段的重要歷史地位。

筆者認為,陶器與蚌器的使用是古人類走向現代人類的標誌。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陶器的普及使用,解決了古人類對獲取到食品的加工與食用問題,任何食物有了陶器的水煮加工,食用起來就比較容易,現代人食用的鋼鐵鍋具實際上只是遠古人們使用陶器的替代品而已。蚌器,可以說是古人們隨手可得的刀具,取材容易再加工簡單,解決了人們對食物的切割與加工問題,現代刀具也基本是這個功能。鍋與刀是人們生活的基本用品,可見陶器與蚌器的使用,對原始地區生產力的發展作用是相當的巨大。在蚌埠市雙墩出土的七千三百年前的大量陶器與蚌器,表明淮河流域在七千年前已經具有高度的生產力水平,其文明程度相對其他地區要成熟許多。因此,筆者認為,四千年前的大禹在塗山地區會盟萬國部落,絕不是件偶然事件,必然與塗山地區的生產力水平關係密切。

對於已形成的幾個關於可能的夏都遺址,筆者不再複述,以免誤導大家的思路與限制人們的思維。如果有充分的證據與重要線索的話,相信現在夏朝都城遺址的問題應該早就可以解決了。為了重新建立新的思考思路,解決夏都的問題,我們需要首先大概瞭解一下夏朝的基本歷史,以下段落來自權威網絡信息,應是歷史學家認可的對夏朝的基本認識與嚴謹陳述:

由於大禹治水有功和促進農業生產,夏部族勢力增強,社會生產力有了顯著的提高,這就為封建世襲制國家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經濟基礎。《史記·夏本紀》記載禹治水時"勞身焦思,居外十三年,過家門不敢入",其刻苦精神得到後世傳頌,治水過程也促進了各部落族人的團結。因此,夏朝建立的直接原因,很可能源自三皇五帝時代氾濫的黃河(筆者注:這就先聲奪人地將大禹治水的主要範圍限制在黃河流域,忽視了大禹治水功績的最大受益者。這是將大禹建立的夏都範圍侷限在中國中西部的根本原因,導致至今無法確認夏都具體位置的根本原因),由於洪災長期影響著周邊人民的生產生活,而大禹動員華夏各族展開的歷時二十年的治水工作不僅空前的團結了華夏先民,也極大的提升了自己的聲望。洪災得到根治後隨著生活環境的改善,首個統一王權的產生也就得以奠定。

據史書記載,在夏后氏建立之前,曾出現過夏部族與周圍其他部族之間爭奪聯盟首領的頻繁戰爭。夏部族大約是在中國古史傳說中的顓頊以後逐漸興起的。有不少古代文獻均把夏族追溯到顓頊。其中《史記·夏本紀》與《大戴禮記·帝系》稱鯀為顓頊之子,但很多文獻都說鯀是顓頊的玄孫(五世孫):黃帝次子曰昌意,生顓頊,顓頊之子名鯀,鯀之子名叫禹,為夏後啟(即夏啟)父。這些記述表明,夏族很有可能是顓頊部落的一支後裔,是黃帝后裔顓頊高陽氏與炎帝的一支共工氏通婚形成的一個部落

相傳堯、舜、禹時,部落聯盟內採用"禪讓"的方式"選賢與能",推舉聯盟的共主。如堯老時,把"王"位禪讓給了賢能的舜。舜把王位禪讓給禹,禹在塗山召集部落會盟,再次征討三苗。據《左傳》記載"執玉帛者萬國"參加了塗山會盟,可見夏部落的號召力。古文獻中亦記載禹以諸侯部落路途的遠近來分別納貢約多少,可見夏氏族對其周邊部落經濟上的控制。

禹曾推舉東方頗有威望的偃姓首領皋陶為繼承人,以示對傳統禪讓制的尊重。然而皋陶沒有等及禪讓,比禹早死。禹又命東夷首領伯益為繼承人。禹死後,益按照部落聯盟的傳統,為禹舉行喪禮,掛孝、守喪三年。三年的喪禮完畢後,益沒有得到權位,而啟在民眾的擁護下,得到了權位。

啟統治期間,其子武觀時常作亂。《韓非子·說疑》說他"害國傷民敗法",最終被誅殺。除了夏氏族內部的糾紛,為爭奪部落聯盟的權威,亦常常與東夷作戰。夏啟死後,其子太康繼承後位。太康只顧遊玩,不理政事,在位期間,夏部族權威削弱,東夷有窮氏部落趁機西進。東夷族有位善射的首領羿(即后羿)。羿率軍從東夷屬地鉏遷至夏后氏的屬地窮石,與當地的夏人通婚,形成了有窮氏。羿在夏民的擁護下奪得了夏政。隨之太康投奔斟鄩的斟鄩氏。

少康之子杼(也作“予”)承後位。他了解東夷對夏室的不滿,為了鞏固在東方的勢力,他還派人討伐東部地區的東夷(山東南部、安徽北部、江蘇北部)。傳說其獲取了吉祥物九尾狐。夏朝的版圖在杼的統治下擴張到了東海(黃海)之濱。杼在位期間是夏朝最昌盛的時期。夏人對杼格外尊重,為杼舉行過“報祭”。《國語·魯語》說道“杼能帥禹者也,夏后氏報焉,”認為杼全面地繼承了禹的事業。

杼之子槐在位時,東夷族與華夏族開始和平共處。其中畎夷、於夷、方夷、黃夷、白夷、赤夷、玄夷、風夷、陽夷,居於淮河、泗水流域的九個部落(即九夷)通常向夏後納貢祝賀。槐逝後,其子芒繼位。芒逝後,其子洩繼位。這期間東夷族與華夏族逐漸同化。洩在位期間東夷族已基本同化,於是他開始向西方發展。同時,他開始對順從夏室的方國部落封土封號。這便是數世紀後諸侯制的起始。洩逝後,其子不降繼位。他曾多次率兵征討西方的九苑。

孔甲亂政後夏王朝的統治日益衰落。發死後,其子履癸(夏桀)繼位。桀善武“手搏豺狼,足追四馬”。桀在位期間,夏室與方國部落的關係已經破裂,給夏上貢的部落不斷地減少,桀因此還常常討伐那些不順從的部落。古文獻中說桀貪色,擊敗某個部落後會從那部落中挑選出所鍾愛的女子帶回宮作為妃子。

據《竹書紀年》記載,夏桀“築傾宮、飾瑤臺、作瓊室、立玉門”,還從各地搜尋美女,藏於後宮,日夜與妹喜及宮女飲酒作樂。據說酒池修造得很大,可以航船,醉而溺死的事情時常發生,荒唐無稽之事,常使妹喜歡笑不已。

桀即位後的第三十七年,東方商部落的首領湯將一個德才兼備的賢人伊尹引見給桀。伊尹以堯、舜的仁政來勸說桀,希望桀體諒百姓的疾苦,用心治理天下。桀聽不進去,伊尹只得離去。到了晚年,桀更加荒淫無度,竟命人造了一個大池,稱為夜宮,他帶著一大群男女雜處在池內,一個月不上朝。太史令終古哭著進諫,桀反而很不耐煩,斥責終古多管閒事,終古知夏桀已不可救藥,就投奔了商湯。夏桀手下有個叫關龍逄的臣子,聽到老百性的憤怒聲音,便對桀進諫說:“天子謙恭而講究信義,節儉又愛護賢才,天下才能安定,王朝才能穩固。哪今陛下奢侈無度,嗜殺成性,弄得百姓都盼望你早些滅亡。陛下已經失去了民心,只有趕快改正過錯,才能挽回人心。”桀聽了又怒罵關龍逄,最後更下令將他殺死。

夏桀認為他的統治永遠不會滅亡。他說:“天上有太陽,正像我有百姓一樣,太陽會滅亡嗎?太陽滅亡,我才會滅亡。”他還召集所屬各部首領開會,準備發動討伐其他部落的戰爭。桀日益失去人心,弄得眾叛親離。兩軍交戰,夏軍將士原來就不願為桀賣命,乘機紛紛逃散。夏桀制止不住,只得倉皇逃入城內。夏桀慘敗逃走,商軍在後緊追,夏桀帶著妹喜和珍寶,渡江逃到南巢(今安徽省巢縣)而死。

夏桀為政殘暴,破壞農業生產,對外濫施征伐,勒索小邦。他即位後的第三十三年,自負勇武,便發兵征伐有施氏(今山東省滕縣),有施氏抵抗不過,請求投降,便把多年來積攢的珍奇全部取出,又從民間挑選許多年輕美貌的姑娘,一起進貢給夏桀,在這許多美女中,有個叫妹喜的,因其美貌,令夏桀滿心歡喜,便當即下令撤軍回去。

夏桀聽妹喜說,她原是有施國君的義女,主動要求來侍奉夏王的,心中更是欣喜若狂,第二天就把妹喜封為皇后,寵愛無比,他覺得原來的那些宮室都不配給妹喜居住,於是就下令徵集民夫,為妹喜重新造一座華麗的高大的宮殿,遠遠望去,宮殿聳入雲天,浮雲遊動,好像宮殿要傾倒一樣,因此,這座宮殿就被稱之為傾宮。宮內有瓊室瑤臺,象牙嵌的走廊,白玉雕的床榻,一切都奢華無比。夏桀每日陪著妹喜登傾宮,觀風光,盡情享樂。

妹喜原是有施國敗降的貢品,專為傾覆國而來的,因此她變著花樣來使夏桀浪費民力財力,使民怒沸騰。但夏桀對他的要求百依百順,樣樣照辦。夏桀又下令在庭院的樹上掛上肉食,稱作肉林,又在庭院中挖個大池,內中灌滿美酒,稱作酒池。每逢他與妹喜登上傾宮,就命令三千宮女一齊起舞。舞得累了,就讓宮女們到肉林中摘取肉食,趴在池中痛飲。妹喜還說:“裂帛的聲音,清脆無比,十分悅耳”。夏桀便命令每天要人民進貢一百匹帛,叫力大的宮女天天撕裂給妹喜聽。

夏桀為了滿足其奢侈的享受,無休止地徵發夏民,強迫他們無償勞役,拼命宰割人民,榨乾了百姓的血汗,人民對他的暴政已達到忍無可忍的程度,因此都憤怒地說:“時日曷喪,予及女偕亡!”(《史記殷本記》)。後商湯起兵,夏桀挾妹喜同舟渡江,逃到南巢(今安徽省巢東南)之山一道死去。

《通鑑外紀》載:“桀作瑤臺,罷民力,殫民財。為酒池糟堤,縱靡靡之樂,一鼓而牛飲者三千人。”

《史記·夏本紀》:“湯遂率兵以伐夏桀。桀走鳴條,遂放而死。”

《竹書紀年》載:“湯遂滅夏,桀逃南巢氏。”

《帝王世紀》載:“湯追至大涉,遂擒桀於焦,放之歷山,乃與妺喜及諸嬖妾同舟浮海,奔於南巢之山而死。”

從以上冗長的記述中,我們基本可以清楚地瞭解到,大禹治水十三年,三次經過位於淮河岸邊的塗山氏妻子家門而不入,顯示淮河流域才是大禹治水的重點區域。大禹治水成功後,舜把王位禪讓給禹,禹即位後,首先在塗山召集部落會盟,再次征討三苗,據《左傳》記載“執玉帛者萬國”參加塗山會盟。這就產生一個重要問題,已經繼承王位的大禹,為什麼會選擇塗山做為諸侯會盟的地點?是什麼原因讓大禹做出在塗山召集諸侯,展示合法王位繼承者的權威?大禹治水經過三次經過淮河之濱的塗山可以理解,成為王位繼承者的大禹,還可能千里迢迢從遙遠的中國中西部地區夏都來到塗山會盟諸侯嗎?是諸侯朝會大禹,還是大禹拜會諸侯?

因此,筆者認為,大禹在塗山南麓召集部落會盟,說明大禹建立的夏都當為距離塗山不遠的地方,是萬國諸侯部落前來夏都地區朝拜大禹繼承王位,而不會是大禹從遙遠的夏都前來塗山參加萬國會盟。我們尋找的夏都應當位於塗山地區。此其一。

自夏朝建立後,從大禹至桀,夏朝行政的主要處理對象基本為東夷地區的部落,中西部地區的部落記載很少能看到,也沒有發現夏都與東夷部落之間的存在間隔部落,說明夏都和東夷部落是零距離接觸,控制東夷部落是夏朝的主要工作。就如明朝時期將都城遷移北京,重點防範對付北方的少數民族。此其二。

大禹治水成功後,在飽受洪水侵害的淮河東夷部落,樹立了崇高的威望。淮河區域也成為各方面自然資源最為豐富的地區,大禹在此建立新王朝的都城,合情合理。此其三。

大禹治水數年,年過三十歲而未成家,在塗山遇到心怡的塗山氏女而成婚,生下兒子啟,並得到塗山氏族的大力支持。塗山也成為大禹的第二故鄉,大禹在塗山地區氣候宜人、物產豐富的地方建立夏王朝的都城,是最好的選擇。此其四。

有此四點,我們可以重新省視對夏朝都城的尋找,將目光重點放在塗山地區,看在這一區域能不能找到夏朝都城的蹤影。

筆者通過對《詩經》研究,基本確定位於塗山地區的安徽省懷遠縣古城鎮的古城遺址為春秋向國遺址,春秋向國是詩祖尹吉甫工作生活的地方,是大部分《詩經》作品的創作地。其中,《殷武》詩句“天命多闢,設都於禹之績”是說詩人身處的向國命運多舛,向國的國都設立於大禹建立功績的地方。這讓筆者頓生暢想,春秋向國的國都,除了是《詩經》的產生地,可不可能也是人們尋找中的夏朝國都呢?懷遠古城遺址可能是華夏後人日夜尋找的故都嗎?懷遠古城遺址是否存在能體現夏朝王都的證據與線索?

在安徽省懷遠縣資深作家李煥儉的作品《春秋向國漢魏城—史話懷遠縣古城鎮》中對古城的傳說進行了如下記述:向國扼控渦淮,居南北交通要衝,戰略地位尤為突出。諸侯爭霸,烽火連天,多次在向國會盟。《左傳·襄公十四年》載:“吳告敗於晉,會於向。”當年,車轔轔馬蕭蕭,吳晉兩國君主,在向國君王的陪同下,登臺焚香,對天盟誓,宣告了晉國的霸主地位。在那弱肉強食,武力稱雄的年代,方圓百里的向國,雖在大國的擠壓下最終滅亡,卻留下了觀星臺、玉帛街、大谷堆、西南營、東西馬場、馬路、倉嘴子等地名掌故。古觀星臺坐落古城鎮古城集西小新莊的路南,遺址直徑300餘米,面積約7萬餘平方米,傳說為古向國國師觀星占卜的高臺,經過兵燹戰亂、洪水沖刷、土地平整,今遺址仍高出地面1到3米。御花園位於老古城集東,面積達數百畝,傳說當年這裡奇花異草,爭芳鬥豔;珍稀果木,應有盡有。向王和王妃、王子、公主,常在這裡賞花觀景,宴請文武大臣,舉辦歌舞宴會。斗轉星移,滄海桑田,古向國在歷史的長河中如流星一閃而過,御花園地名卻代代傳承。在古城鎮走村串戶,耄耋老人如數家珍:老城遺址古時有條長2千米的南北大街,即古向國的“玉帛街”。當年,這裡建築輝煌,街市繁華,行人摩肩接踵,揮汗如雨。上世紀七十年代興修水利,村民常在這裡挖出古井、陶器、石器等古代遺物。古城集向東五千米、向西二千米,各有村名曰馬場,傳說因向王牧馬而得名。古城集西北四千米的馬路村,當年旌旗如林,塵土飛揚,傳說是向王為操練騎兵而修築的跑馬道。

勝者為王,敗者亦榮。戰國七雄崛起,疆域較小的向國滅亡,黎民百姓,思念故國,將城西南駐軍演武的營盤,叫做“西南營”;將城南北淝畔囤聚糧草的半島叫做“西倉”;將國都北門外新開的集市叫做“古城集”;將城牆東南的村莊叫做“城柺子”。二千餘載,這些地名世代相傳,延續至今。

從作家李煥儉嚴謹、寫實性的對民間傳說的描述中,我們可以看到如下一些重要信息:古城遺址擁有面積百畝的御花園、佔地七萬平米的觀星臺、二千米長的玉帛大街、在遺址中曾發現陶器石器等古代遺物、周邊有相當規模的軍事配置。這些歷史遺存、地方傳說,哪裡是一個在中國歷史上至今都沒有得到官方確認認可的,毫不知名的小諸侯國春秋向國所能擁有的?必然隱藏著一個遠超漢朝向縣、春秋向國、《詩經》創作地更大的驚世秘密。

百畝的御花園豈是小諸侯國能擁有的;七萬平米的觀星臺更是隻有最高統治者才能行使得權利;天機豈能讓普通諸侯國隨便去觀察;大禹塗山會諸侯時,持玉帛者萬國,玉帛大街應該也是隻有那個年代才有的吧?陶器、石器的發現也顯示了古城遺址年代的遠古。

懷疑者對此一定不屑一顧,民間傳說豈可當真?並無任何史料線索記載過夏朝國都可能在淮河流域,對此筆者也是無可奈何。如果有詳實的史料記載的話,夏都的問題也許就不會困擾中國數千年,也不會讓西方歷史學者拒不認可中國至少四千年的文明歷史。

在《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論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叛)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叛),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孟子雖然在文章中沒有具體說明,文章中的人物具體指哪一位、哪一件歷史事件,但通過前文筆者引述,其和中國史學家認可的夏桀滅亡歷史事件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夏桀眾叛親離、逃離國都,逃往於安徽巢湖地區後身亡國滅。因此,筆者可以做一個個人的明確判斷:孟子的這篇文章就是對夏桀滅亡事件過程,所做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結論,提醒後人引以為戒。

那麼,我們可以進一步判斷,孟子文章中的“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就是對夏朝都城情況的具體描述。如果找到了這些證據或線索,就可為破解夏都之謎,提供可靠的保障。

筆者通過對懷遠縣古城遺址範圍的實地考察瞭解,在安徽省懷遠縣古城遺址的東西方位,各有一條南北向的深溝,被當地人稱為東大溝和西大溝。在東大溝與西大溝的最北端,一條東西向的北大溝將東、西大溝相連。四方胡、東大溝、西大溝、北大溝形成完整的閉合保護區,東西大溝最短距離3裡,北大溝與四方湖最短距離不少於7裡,其與《孟子》文章中的描述高度吻合。具體參看筆者所繪實景圖。

從實景圖中,我們可以看到,懷遠古城遺址是個具有相當規模的城池,其規模非普通的諸侯國國都所能擁有,其所耗費的人力物力遠超當時的生產力水平。古城遺址現有官方認可的最早時期也只是漢朝的向縣。但筆者個人確信的信息,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年前,而按西周向國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一千年前,但也只是小諸侯國向國的國都。從當時的生產力情況看,巨大規模的三條鴻溝,非小諸侯國所能完成,筆者不由得把它和尋找未果的夏朝國都聯繫在一起,這極大可能就是開啟中華文明先河,體現中華文明標誌的夏朝國都,其歷史痕跡與夏桀滅亡時的描述,高度吻合。

在筆者所繪實景圖中,我們可以看到整個護城河區域範圍,至今仍然存在著數十個自然村莊,加上耕作的土地,規模是相當的巨大,與“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相當吻合。中心位置的御花園只有中國最高權位者才可如此稱謂。中國現在仍然在使用的農曆,即是夏曆,為夏朝時期形成,也許就是在西大溝旁的觀星臺,逐步形成完善成熟。深入四方胡中的半島,現在名稱楊河村,高大的地基完全為人工堆積,也許就是傳說中的傾宮遺址。傾宮裡的酒池肉林,需要釀造大量的美酒,而西邊不遠的酒坊村,也許就是專門為其供應美酒的酒坊遺址。官莊村的存在,也許就是為夏代標誌夏曆,做出巨大貢獻的天文官員的生活聚居地。現在被稱為老城頭的地方,可能就是夏臺的遺址,是這個城址的最高處,靠近四方湖邊,可以一覽整個四方湖的湖光山色,夏桀與喜妹在此觀覽,一定美不勝收。如此大量的歷史遺蹟與夏朝歷史故事描述高度吻合,不是夏桀時期的國都,還可能是什麼時期的歷史遺址呢?

我們再重新回顧一下夏朝的歷史陳述,懷遠古城遺址的地理位置與夏朝的眾多歷史事件,能否切合?一、古城遺址距離大禹所娶塗山氏的塗山17公里左右,距離會盟點20公里左右,大禹傳承王位後,在塗山召集萬國諸侯部落會盟。大禹從古城來此會盟乘坐馬車也就一個時辰的距離,完全符合夏朝王者召集其下部落會盟的規範。塗山為方圓百公里內的最高標誌,在當時情況下,便於遠道而來的部落首領識別目標方向。二、禹曾推舉東方頗有威望的偃姓首領皋陶為繼承人,以示對傳統禪讓制的尊重,這也表明大禹與東方部落首領關係相當親密,其國都當然不會與東方部落遙遠。三、啟統治期間,除了夏氏族內部的糾紛,為爭奪部落聯盟的權威,亦常常與東夷作戰。說明啟的聯盟首領位置,最大的威脅來自東夷,啟出國都就可以直接和東夷作戰,古城遺址真符合這樣的條件。四、東夷族有位善射的首領羿(即后羿) ,羿在夏民的擁護下奪得了夏政。說明夏朝的國都與東夷部落相鄰,才可能讓后羿奪得了夏政。如果夏都在中原地區,中間眾多的夏部落,不可能讓后羿穩控夏政。五、少康之子杼承後位。他了解東夷對夏室的不滿,為了鞏固在東方的勢力,他還派人討伐東部地區的東夷(山東南部、安徽北部、江蘇北部)。說明夏朝將都城設在懷遠古城地區,侵害了東夷部落的利益,引起東夷對夏室的不滿。六、杼之子槐在位時,東夷族與華夏族開始和平共處。其中畎夷、於夷、方夷、黃夷、白夷、赤夷、玄夷、風夷、陽夷,居於淮河、泗水流域的九個部落(即九夷)通常向夏後納貢祝賀。說明夏室的安定與動盪都與東夷部落關係密切,這種密切正是夏都與東夷在地域位置上的臨近有關。七、槐逝後,其子芒繼位。芒逝後,其子洩繼位。這期間東夷族與華夏族逐漸同化。洩在位期間東夷族已基本同化,於是他開始向西方發展。同時,他開始對順從夏室的方國部落封土封號。這便是數世紀後諸侯制的起始。這段陳述是相當關鍵的,說明夏王朝的存在,完全是以東夷部落為基礎發展起來的,與中國歷史發展觀中的中西部起源完全相左,揭示了中華文明發展的源頭在淮河流域,更明確的說,在安徽省懷遠縣古城遺址建立起來的夏朝王都,才是中華現代文明的開始。在夏洩後開始,中華文明才開始向中國西方發展,在前期夏朝歷史陳述中很少能看到中國中西部部落的相關描述。而現代形成的黃河文明主流觀,也是在商周以後逐漸發展形成的,導致現代史學一直把尋找夏都的目標鎖定在中國中西部地區,真正是“聲東擊西”。筆者有理由判斷,“四方”概念的形成,“四方湖”的名稱來歷,即源於此時期。八、洩逝後,其子不降繼位,他曾多次率兵征討西方的九苑。說明西方部落不在夏朝的管轄範圍內,夏朝與西方的部落關係相當疏遠,基本是以征討戰爭的方式維持平衡。九、孔甲亂政後夏王朝的統治日益衰落。發死後,其子履癸(夏桀)繼位。桀在位期間,夏室與方國部落的關係已經破裂。給夏上貢的部落不斷地減少。桀因此還常常討伐那些不順從的部落。說明這些不再順從的部落主要為東方部落,他們的順從與反叛是夏王朝興衰的標誌,夏王朝是以東方部落為基礎建立起來的。十、桀即位後的第三十七年,東方商部落的首領商湯將一個德才兼備的賢人伊尹引見給桀。伊尹以堯、舜的仁政來勸說桀,希望桀體諒百姓的疾苦,用心治理天下。說明對夏朝忠心耿耿的部落來自於東方,對夏朝寄予希望的來自東方部落,為夏朝出謀劃策的人士來自於東方部落。十一、後商湯起兵,夏桀挾妹喜同舟渡江,逃到南巢(今安徽省巢東南)之山一道死去。說明在萬般無奈情況下,起兵討伐夏桀的商湯來自夏朝國都北方的東方部落。商湯從夏都北方進攻,夏桀失敗後,只能向夏朝國都的南方逃命,而逃亡到了安徽省巢湖地區。懷遠古城遺址的地理位置,完全符合主戰雙方地理位置,在戰爭的發起地、戰鬥地與逃命地之間的地理邏輯關係。

由此,我們可以形成一個相對比較明確的結論:夏朝是建立在中國東部地區的相對統一的王朝,夏王朝國都就是位於安徽省懷遠縣古城鎮的古城遺址,“四方”“華夏”“四方湖”名稱的形成,就是夏朝國都在四方湖畔的最好註釋。對懷遠古城遺址的考證與發掘,關乎到中華文明的源頭在哪裡的問題,關係到中華文明起源歷史地位的確立問題,是需要調動國家的財力、物力、人力加以深入研究的課題。信者自信,疑者自疑,一切留待歷史的證明與驗證。


詩經研究


這是兩個完全風馬牛不相及的問題。

“哥德巴赫猜想”,我們這代人是從陳景潤等的光輝事蹟開始,知道了這個概念,那是“世界級難題”的代名詞。要攻克它,得幾代人費盡九牛二虎之力,還只能是最大限度的迫近。

那麼所謂夏朝(存在與否)的問題呢,在像甲骨文那樣的當時的內證性文書出現之前,是個根本無解的問題。它僅見於其後千兒八百年後人的追憶當中,屬古史傳說範疇,既不能證真,也不能證偽,存疑而已。

在考古學上,夏王朝的存否問題則並非真問題,甚至可以說是近乎偽命題了。王國維老先生當年用“二重證據法”證明了殷商王朝的存在,證據的兩頭一是“紙上之材料”二是“地下之新材料”,請注意二者均為文字材料,前者是傳世文獻,後者是甲骨文。這是確認一個王朝真實存在的一道不可逾越或替代的門檻。遺憾的是這“二重證據法”後來被泛用濫用,“地下之新材料”被認為還包括沒文字不會說話的文物,於是,沒有實證基礎的猜想(猜謎)大行其道,以至於今。

未來的哪一天,或許“地下之新材料”中又有內涵豐富的自證性文書出土,那本來無解的夏王朝問題,可能就會渙然冰釋,不證自明或一證即明,從而結束半個多世紀以來沸沸揚揚興師動眾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的猜想。但那跟必須幾代人前赴後繼地戮力精進、刻苦鑽研才能有所深入的“哥德巴赫猜想”問題有半毛相似之處嗎,人們不禁要問。


考古人許宏


關於夏朝的爭論主要集中在:夏朝這個朝代是否存在?而不是中國在商代之前有沒有文明。這兩個問題一定不能搞混了,而西方學術界估計混淆這兩個問題。一,中國商代之前有沒有文明存在?答案是肯定啊,中國現已發覺為數眾多的商代之前的文明遺址,這些遺址的存在已經足夠證明中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二,夏朝存在嗎?目前出土了很多夏朝這個時期的文物,但真的沒有出土能夠明確表明夏朝這個國家的文物,換句話說,出土的文物和歷史記載不能契合,一方面由於夏朝歷史記載的籠統性,另一方面因為夏朝太久遠太古老,歷史的真相都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西方史學界在夏朝問題上耍流氓。

西方人故意混淆某個國家是否存在和文明長度的關係。因為夏朝的不明確性,就說中華文明其實只有三千多年,並沒有所說的五千年,因為夏朝不存在。難道已發覺的在商朝之前那些文明就不算文明?西方人缺乏文字史料記載(都是瞎編的神話故事),隨便挖出點什麼東西來,編個Sd54783號文明,就可以算文明,為什麼中國出土的文物必須與史書對應起來才能算進自己的歷史? 難道有文字記載成了歷史考古的劣勢?


雖然西方的質疑出於很不純潔的目的性,但我們的確還沒有出土文物能夠明確指明這就是夏朝的東西。但是在商朝的甲骨文、青銅器出土之前,西方人不是也在質疑商朝是否存在。所以,打鐵還需自身硬,我們需要堅實的證據讓那些別有用心的人閉嘴。

夏朝是我們的源,是一個被稱為中華民族的開端。從這個民族誕生到歷經歷史的滾滾江潮,從沒有人懷疑過夏朝的存在,我們現在也始終堅信,那個遙遠的朝代是一切偉大的起源。


無心小鐵蛋


不是夏朝存在與否的問題,而是考古和哲學的領導地位問題。根本就不是不能解決的難題。

夏朝是否存在,在最早的文字記錄,當推尚書。隨便讀一下,考古學家都只能說,尚書裡關於夏朝的記載,大部分都是偽造。有興趣的可以看一下。而尚書是世界上最早的史書,所以,中國有修史的傳統。而尚書所記載,在春秋以後,則基本上屬實,可以考證的。

那麼,為什麼尚書都在偽造?即需要我們未來考古發現,不僅僅是焚書坑儒的原因。我個人認為,商之前的歷史,是周偽造的,原因也是可以猜測的。作為周的血統後裔,我們繼續承認並繼承周的傳統是正確的。

我猜測以下內容,僅供參考,基本上是推翻了過去我們所有的認知。

1:人類起源於非洲,因為基因的多樣性。那麼美國可能是現在世界上基因多樣性最多的國家了,是不是過了幾千年,考古發現美國是人類的起源?

2:非洲老祖母,亞當夏娃。西方也不斷的再推翻自己的說法,不斷的提前人類起源的時間。其目的只是為了證明其之後的各種謊言。而我們現在欠缺的是考古的新的認知體系,或者說是人設。簡單的樹形圖,不適合人類的複雜的遷徙過程。應該是一個三維或者四維的圖形。

3:人種的產生和變遷,包括尼人的滅絕,更是可以上娛樂版了。最早說尼人是歐洲人的祖先,然後發現原來尼人早滅絕了,現在又發現其實中國人才是和尼人血緣最近的。還有一句話沒有說,也不敢說,可能是尼人曾經是統治地球的猿人,最後被智人驅逐了。而最後的根據地在東亞說明了什麼?科學界連思考和推理都不敢了嗎?我還是大膽推理一下,一個尼人發源於東亞,因為最適合生存,所以,滅絕的最晚。或者是地域交通的原因,尼人最後被滅絕。而北京猿人,山頂洞人,其實早就告訴了我們原因。科學的想象力要豐富,大膽的否定,小心的論證。

4:東亞,存在三個人種,一直到現在(其實可能更多,但是不被承認)還有一些島嶼存在已經滅絕,剛剛滅絕臨近滅絕的各種人類亞種。而除了東亞,還有哪裡同時存在?歐洲自己都承認其沒有原生人種。非洲都是黑人。中亞都是白人。印度則存在白人和黑人。美洲則是黑人和黃種人。而只有東亞同時存在黃白黑三個人種。(高山族蝦夷族黎族都是黑人)呵呵,我為什麼不能猜測東亞才是人種多樣性最多的,現代人其實起源於東亞?而基因說,有其合理性,但還不成熟。比如現在基因認為,鳥是恐龍的後裔,而人類(脯乳動物)居然比蜥蜴更接近恐龍。所以說,基因說還不能成體系。

4:人類遷徙史。人類遷徙史有幾個過程,最初是以人種劃分,民族,語言劃分為根據的遷徙史。現在是以基因為學說的遷徙史。基因說,可能是有後門的。而我們國家基因研究有侷限性,只集中在國內,很少考慮全球。所以話語權都是西方的。(日本受經濟影響也無法發力,日本科研比中國更認真)。而炎黃堯舜禹其實都是我們沒有自證的。不管是基因還是文物。而靠傳說考古,確實拿出去也沒有說服力。

5:夏朝的存在。要證明夏朝,還是需要證明炎黃堯舜禹。周既然是偽造的歷史,但也是要有根據的。但可能發生地不在中原。而漢藏同源,同時藏人具有更多南亞基因,也證明了一些什麼。需要考古支持的是古藏人,古羌人,古東夷人以及古黎族(高山族)等的基因對照。可能我們就能知道炎黃堯舜禹的存在和歷史真相了。

6:我的夏之哥德巴赫猜想。禹都,在攀枝花,我猜測,可能華夏人(炎黃人)進入中原的時間比歷史上短的多,更大的可能性是周開始。需要考古學和基因說來推翻。堯舜其實是東夷人。炎黃則是西藏雲貴的人。各種的嫁接。把東夷人發現的種植中醫藥都嫁接到神農氏,而絲綢,嫁接給黃帝(需要考古發現最先的絲綢產地),而治水,可能也是嫁接。我們後世辛辛苦苦在考古到底哪裡大洪水,而根本不考慮當時生產力不支持這種治水。大禹的人格也是後來周嫁接的,符合後世的德考慮的。而治水甚至可能是周以後的技術,嫁接到大禹身上。而禹誓,首先沒有文字,怎麼記錄的?甚至根本就不需要什麼誓?第二,通篇的詩經風格,呵呵,到了商,文字反而退化了?後面都不用說了。

考古很有意思,文字考古也很有意思。


我的職業是韭菜


自二里頭遺址發現以來,學術界對其是否為夏朝文化爭論不休,部分權威的專家認為其屬於殷商晚期的遺存。因為目前的發掘來看,尚未找到可靠的證據支撐其屬於夏朝建築。



一、在未有文字和考古發現的情況下,目前學術界支持夏朝存在的理由為《史記》中關於商朝的記載已有甲骨文和遺存支持,那麼人們就有理由《夏本記》非司馬遷杜撰。但是這並不能客觀公正的表明夏朝的存在。更多包含國人們對於夏朝的情節和信念。


二、在未有足夠信息的文書發現之前,文獻上的內容無法和考古遺存對號入座。因此二里頭文化不能草率的定屬為夏朝文化。目前也排除不了其屬於商文化或其他文化的可能。

三、根據新系列測年的結果,二里頭文化被限定在公元前1750~前1530年之間,而這一時間段與早前發現並已確定屬於殷商文化的殷商廢墟及二里崗文化有一定的重合。

一言以蔽之,到目前為止,在有關“夏王朝”的研究中,我們還沒有證據可以排除任何一種假說提示的可能性。

文中紕漏,煩請指正。


史是歷史的史


這個比喻感覺太牽強了。首先我們說哥德巴赫猜想,說的是數學家哥德巴赫本人於1742年提出的一個理論猜測,即任一大於2的偶數都可寫成兩個質數之和。之後被世界數學家不斷證明,目前最新成果是我國數學家陳景潤於上世紀60年代證明了“1+2”,但是並不是最終結果“1+1”。可見,哥德巴赫的證明其實是一步步逼近結論的。

反觀夏王朝的證明,這些年二里頭文化遺址的發掘,也可以和文獻中的夏朝一定印證。比如說二里頭文化遺址的時間、地點,都和文獻中的夏朝有一定重合之處;二里頭文化遺址的形態和出土的文物,也明顯是處於河南龍山文化和二里崗早商文化中間的一個時期,這又和文獻中的夏文化有一定相似。

但是,這不能說就逼近了結論,因為真正的結論並沒有發現——文字證據。文字證據才是最關鍵甚至可以說唯一關鍵的證據。因為二里頭遺址並沒有發現文字,更沒有發現“夏”的自稱;在殷墟遺址也沒有發現“夏”字,同樣沒有商滅夏的記錄。所以二里頭就算和文獻中的夏朝多麼相似,但它沒說自己是夏朝,就很難說它就是夏朝。


林屋公子


民間的口口相傳有時比史書更可信,打開地圖會發現夏邑縣附近還有太康縣和杞縣還有淮陽縣。

1夏邑名字上就知道是夏的都城,2周王曾分封夏的後裔去南方開創杞國,3太康縣有個王陵村,據說是埋葬的太康和少康二王,太康是夏啟的兒子,古時帝王陵墓都離都城不遠。

淮陽縣古時叫畿,很多古籍上寫大禹幾次遷都後定都於冀,這個冀很多人認為是河北邯鄲,但沒有書中說過夏禹都城在河北,所以這個冀應當通畿,是古書訛字。

通過以上分析夏禹至他的孫子太康時期都城應當在淮陽這個範圍內。

再看看夏的歷史,太康失國後,少康中興最先定都在禹州市,後遷都到夏邑縣

史記·夏本紀·正義》太康失邦,兄弟五人須於洛汭’,此即太康居之,羿亦居之,桀又居之。這句話的意思是太康、後裔和下桀這三個人在二里頭定都過,若是太康後都在二里頭定都就可以直接寫夏朝定都二里頭,而沒必要單獨寫。

所以根據以上的種種推斷二里頭應當是這三個人的都城,也就解釋了二里頭都城比起同期的陶寺和石峁遺址都城寒酸太多。

因為二里頭比陶寺和石峁遺址差很多,所以推斷也許並不是夏都城,而是商都城,因為二里頭距離商丘很近,正是商國的活動範圍,商丘因為是埋葬舜時期商國的契而得名,意為商王的丘陵,可見商國很早就生活在這裡。


閃電大刀


先簡單說一下哥德巴赫猜想吧。哥德巴赫在1742年給歐拉的信中哥德巴赫提出了以下猜想:任一大於2的偶數都可寫成兩個質數之和。

但是這個猜想至今未能證明出來,雖然我們客觀的直接觀察他確實好像存在,但是無法給出一個明確的數學證明。

關於我們中國的歷史到底是應該從從商朝算起,還是從商朝之前的夏朝(假設有)算起。這是一個類似於哥德巴赫猜想的問題,我們確實感覺他存在,但是由於歷史太遠,資料太少。也無法確定的給出一個讓所有人都信服的理由。這也是關於夏朝是否存在遲遲得不到蓋棺定論的原因。

其實我們關於夏朝的歷史,我們知道的也不多,大都來自於《史記》之類的二手歷史資料。所以也無法斷定是否真的存在。

另外,關於夏朝的考古發掘也沒有一個實錘的結果。沒有具體東西的支撐,歷史是嚴謹的,有爭論是好的,這樣才會進步嘛。


看點兒歷史


連夏朝都定不了,還爭個鳥的黃帝陵。


太湖網師


估計不是哥德巴赫猜想而是李約瑟之問式的問題!如果你帶著某個先如之見去做考證,那難免你的考證會變形,證據的驗證也有問題!如果你事先就已經認定夏是存在的,那有很多跡象能佐證你,可是這些證據卻不能經得起懷疑派的推證!在河南挖地三尺,那估計能找到夏的證據,但是它仍然不符合西方定義文明的幾個要點,最要命的就是金屬工具的大規模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