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歸依三寶贊

王安石,後世對他的印象各走極端:討厭他的,說他是害國害民的「拗相公」;讚揚他的,說他是憂國憂民的改革家。但是,即便是他的政敵,如司馬光、蘇東坡,都不得佩服他的品節和學問。

王安石归依三宝赞

王安石「嗜佛書」,所以當他在信中勸曾鞏讀經時,被曾鞏誤以為勸他讀佛經,並因此遭到曾鞏譏諷。王安石趁機表明立場,說不能因為佛教是外來的就心存偏見,只要道理好就應該接受。

王安石之與禪宗,實有大恩。只因為他的兩番公案,都極大的維護了禪宗的地位——

其一是揭密“拈花微笑”的出典:「拈化微笑」,禪宗盛談,但經教難覓,也成為旁人詆譭禪宗的口實。一次,王安石向佛慧泉禪師提及此事,禪師也說不詳出處。王安石就說,他曾於皇宮的圖書館中見過一本《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上面就記載了「拈花微笑」一事。只因為經中記述的是帝王求教佛陀之事,似與中國的倫理有悖,所以密藏宮中,不令入藏。

現今流傳著兩個本子的《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都載「拈花微笑」之事,但其中一個本子大談陰陽五行,應是偽造。但存世的本子偽造,並不足以證明王安石當日所見也是偽造,更有可能的是,好事者風聞王安石之語,這才作偽,只是手段不高,知見不夠,才畫虎不成反類犬。因為此經既然當時就秘而不宣,事後流入民間也不大可能。

其二是王安石與張方平的一番討論:王安石問張方平:「孔子去世百年,生孟子,亞聖後絕無人,何也?」張方平說:「豈無,只有過孔孟上者。」王安石問是誰。張方平說:「江西馬大師、汾陽無業禪師、雪峰、巖頭、丹霞、雲門是也。」王安石繼續追問:「怎麼說呢?」張方平說:「儒門淡薄,收拾不住,皆歸釋氏耳。」王安石欣然歎服。其後說與張天覺,天覺撫幾歎賞:「達人之論也。」遂記於案間。

王安石到了晚年,更是徹底的歸心佛教。他曾以《望江南》的詞牌,寫過《歸依三寶贊》,表明了自己歸依佛門的心願:

歸依眾,梵行四威儀。願我遍遊諸佛土,十方賢聖不相離。永滅世間痴。

歸依法,法法不思議。願我六根常寂靜,心如寶月映琉璃。了法更無疑。

歸依佛,彈指越三祗。願我速登無上覺,還如佛坐道場時。能智又能悲。

三界裡,有取總災危。普願眾生同我願,能於空有善思維。三寶共住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