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屁需謹慎,這3種屁千萬要小心!

放屁是件讓人感覺很尷尬又很平常的事,可其中卻隱藏很多你可能不知道的健康信息。今天就給大家說說放屁這件事裡蘊含的秘密。

不廢話,立馬開說:

放屁很正常,可屁從何來?

我們的吃的食物伴隨著唾液和空氣一起嚥下進入到腸胃,有一部分氣體以打嗝的方式從胃排出,剩下的空氣則進入腸部,隨同腸蠕動向下運行,由肛門排出。排出時,由於肛門括約肌的作用,有時還產生響聲。所以,放屁是腸道正常運行的一種表現。相反,如果不放屁,或放屁過多過臭,則為一種異常現象。

屁的味道為何會是臭的

放屁需謹慎,這3種屁千萬要小心!

平均算下來,一個屁大約由59%的氮、21%的氫、9%的二氧化碳、7%的甲烷以及4%的氧氣組成,這些氣體是無味的。但其中還有不足1%由微量的其他化學物組成——比如氨和糞臭素,散發出令人難以忍受的刺激性氣味,一億份空氣中只要有一份此類氣體,人們就能聞出。通常,屁裡總會混有硫化氫,它們大多來自腸胃黏液,使屁帶上一種臭雞蛋的氣味。

一天要放幾次屁才正常?

正常人每天都要放5~10次屁。只要屁是不臭的,就屬正常腸胃蠕動氣體排出的現象,是腸道正常運行的一種表現。

3種屁千萬不可掉以輕心

屁太多萬萬不可大意

放屁需謹慎,這3種屁千萬要小心!

可愛的黑色頭綿羊卡通吉祥物人物屁雲

中醫認為屁屬濁氣下行。由於肝膽、脾胃導致氣機運化不良、或者氣上行不通而在膀胱經的小腸成為濁氣而下行。有時屁過多,與吃了過多的澱粉類食物有關,如甜食、紅薯、土豆等。多吃麵食的人放屁也多,這類食物使腸菌產氣過多,導致放屁增多,糞便量加大。此時應當減少澱粉類食物,增加蛋白質、蔬菜類食物,使飲食達到平衡。

無屁萬萬不可

長時間不放屁,說明問題嚴重。新生兒不放屁,要檢查是否為無肛症或肛門發育不全。大人沒有屁放,腹部發脹如鼓,說明腹部脹氣,這就要考慮肛門直腸是否有毛病,如炎症、腫瘤、便秘、痔瘡等,要注意就醫檢查。

放屁需謹慎,這3種屁千萬要小心!

Man farting fire

屁太臭萬萬不可大意

臭屁有兩種情況,一是大便稀溏,放出來的屁屎臭味很濃,如果大便排出,屁便中止。從這一點來看,“屁是屎頭”是有道理的。二是屁的臭味特別濃,如同臭雞蛋一樣臭不可聞。這是由於進食過多蛋白質類食物,使腸道發生了食物滯留。滯留的蛋白質食物在消化道內被分解後,產生了胺類,胺就具有這種惡臭味。解決的辦法是減少食量,特別是減少含蛋白質類食物的量。

屁,人生的一股奇特之氣

屁的氣味、多少都能反應消化道的健康狀況,並不是單純的“一股帶響配味的氣息”。正確看待它,尷尬只是一瞬間的事,身體健康才是永恆的話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