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軍的陣法究竟有多厲害?把湘軍打的哇哇叫

太平軍的陣法究竟有多厲害?把湘軍打的哇哇叫

文:票非人

太平軍的陣法究竟有多厲害?把湘軍打的哇哇叫

太平軍長年與清軍作戰,創造了許多非常實用的軍陣,用來和湘軍、淮軍作戰。

有螃蟹陣。

這種陣法取螃蟹兩隻大鉗子之意,將軍隊分為三部分,左右兩翼兵多,中間兵少。作戰時以中隊迎敵,左右兩翼向兩側包抄迂迴,形成夾擊之勢。

當然敵兵並非不會變化,乾等著你的兩翼進行鉗擊。如果敵兵分為兩隊來戰,兩側就無法包抄。這時太平軍就進行變化,將中路兵分為兩隊,分頭迎擊,待兩軍纏鬥時,左右兩翼再張開進行包圍。當然這需要中路兵承受敵兵的主要攻擊力,以為兩翼爭取時間。

後來清軍摸透了太平軍這一陣法,便往往把大隊分為前後兩部分,前隊接戰,後隊暫時按兵不動,以應付太平軍的兩翼大鉗子。太平軍便直接發兩翼兵的前鋒部分,直接上前鉗擊敵兵前隊。而後將左右翼和中路兵合為一隊,等待和敵兵後路接戰。

太平軍的陣法究竟有多厲害?把湘軍打的哇哇叫

如果清兵為防包圍,分為幾個大隊來戰,太平軍也相應地分為四五隊迎擊,同時摻用詐敗誘敵之計,將敵兵引入大陣埋伏的位置。這就變成了大螃蟹包小螃蟹陣。

如果敵兵集中兵力進攻己方的一翼,太平軍便也益兵於一翼,中隊和另一翼進行側翼騷擾。

這些複雜的陣法變化,全靠主帥以大旗指揮,不同顏色的旗幟指揮不同的部隊,按照旗幟顏色方向指引部隊前進方向。

湘軍稱太平軍此陣為蓮花抄尾陣,意思是太平軍像蓮花一樣,一層一層包圍上來。由於太平軍變化極為靈活,湘軍往往摸不透其兵力運用的時機和方法,屢屢中招。

又有百烏陣。

這是一種相當浪的打法。太平軍有時在平川曠野與敵兵遭遇,便將大隊人馬分為百餘個小隊,每隊只有25人,好似一群烏鴉在野地裡覓食,故名百烏陣。

這種陣法一反古代陣法原則,採用

分散進攻的辦法幹冒敵軍大陣,似乎是以卵擊石。但往往因為兵行險招,弄的敵兵不知道太平軍究竟哪一股是主力,不知如何應對,大陣便被打亂,陷入各自為戰的境地。太平軍便可敵中取事,贏得戰鬥的勝利。

太平軍的陣法究竟有多厲害?把湘軍打的哇哇叫

還有一種伏地陣,又叫臥虎陣。

這是一種敗中求勝的陣法。太平軍有時打了敗仗,行軍到山窮水盡的地方,領軍大將便命全軍伏地,不得說話,不得來回走動,確保寂靜無聲。敵軍追至,因為地形原因無法通視前方,又聽不到太平軍說話,便以為此地無兵。正要放鬆戒備,太平軍突然豎起大旗,發起衝鋒。

清兵被打個突然襲擊,往往弄的手忙腳亂,被太平軍突襲而敗。這種戰法需要極大勇氣,也只有初期太平軍能用的出來。在南昌、武昌、長沙等地,太平軍屢屢用以而大敗清軍。

行軍陣列上,則有一種牽線陣

清末作戰,特別是太平軍和湘軍初期的戰鬥,還是冷兵器作戰。這種戰鬥對人力和部隊組織狀態要求特別高,行軍時要想預防敵軍偷襲,行軍隊列必須十分嚴整有序,各部之間不能距離太遠,以求有事時能迅速反應。

太平軍遠距離機動時,各軍必須保持完整的建制,一部一部接連著開拔,為了讓指揮員迅速判斷兵力多寡,規定兩司馬執一面旗,後面跟著25人。卒長旗後面,跟100人。旅帥旗後面是500人,師帥旗後面則是1000人。軍帥旗下則代表12500人。

太平軍的陣法究竟有多厲害?把湘軍打的哇哇叫

如果行軍途中遭到突襲,隊列的首尾立即向中間轉曲,結成圓陣迎敵。兵力收縮和集結的速度非常快。如果隊列過長,同時遭到多股敵軍的截擊,各軍就各自縮成圓陣,幾個圓陣之間也互相靠攏,彼此互相支援。

如果交戰實在不利,大將指揮後退,仍然要保持牽線陣列,不得四散潰走。清兵見太平軍仍然保持有序的隊形,便不敢追趕。這樣即使失利,也不至於大敗。

太平軍初起義時,就是靠著高度統一的軍令和靈活的戰術,將清軍打的丟盔棄甲,創造了中國歷史上農民起義軍的一個又一個戰爭奇蹟。

太平軍的陣法究竟有多厲害?把湘軍打的哇哇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