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臉不認人,根植於西方外交文化基因!

在外交活動中,研判外方的策略和可能採取的行動時應注重瞭解其文化和民族特點,因為一種文化、一個民族的歷史、傳統、習慣都會深刻的反應在其現代行為當中。

文化、歷史、傳統的不同,會導致民族性格和行為習慣的不同。同一件事,同一個詞語,不同歷史文化背景下的人們會有不同的做法、看法和感覺。

翻臉不認人,根植於西方外交文化基因!

在國際外交層面,事實上存在著兩種不同準則的外交,一種是西方的利益外交,以維護自身利益為出發點,以維護西方基督教世界的利益為唯一目的。這與西方的歷史傳統有密切關係。另一種是以中國的道義外交,注重共贏,兼顧利益,充分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對中國外交價值觀的影響。

西方人在外交上的這種以利益為唯一準則的行事方式,使他們覺得今日與你合作,明日翻臉,並無不妥。翻臉之後,如果形勢有變,有了利益共同的可能,他便會再來找你合作。一手打架,一手握手,雙手博弈是西方外交的常見手段。有"利"字當先做指導,才會塑造出那句"沒有永遠的敵人,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西方外交名言,其實說得難聽點,這句西方外交家奉為經典的名言有點類似"有奶便是娘"的意思,也頗有"見利忘義"的意思。

翻臉不認人,根植於西方外交文化基因!

例如,早年英格蘭的瑪麗女王嫁給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兩國成了一家人,瑪麗死後,其妹伊莉莎白一世拒絕了菲利普二世的求婚,而且還支持西班牙治下的尼德蘭(大約今日之荷蘭)脫離西班牙統治,加上其他重要原因,1588年西班牙派出無敵艦隊攻打英格蘭,沒想到的是強大的西班牙海軍敗給了英格蘭海軍。按說英格蘭為荷蘭擋了一刀,荷蘭應當感激才是。但僅僅二十多年後英荷戰爭爆發,為外貿利益打了起來,一打就是幾十年。類似的事情在西方反覆上演。

為了自己的國家利益與他國翻臉也沒什麼不對,但總不能見利忘義吧,不能總想著單贏吧。

再如,前幾年的利比亞和西方,利比亞雖然與西方國家鬧了多年,後來卡扎菲"想明白了",大力改善與西方的關係,西方政要,如法國總統薩科齊、英國首相布萊爾、意大利總理貝盧斯科尼等與卡扎菲互訪不斷,握手拍肩,開懷大笑。但僅僅三年過後,西方就翻了臉,帶頭攻打卡扎菲的正是原來他視為關係很親密的法國當時的總統薩科齊,其他西方國家也一擁而上。

翻臉不認人,根植於西方外交文化基因!

笑得多燦爛

西方外交這樣的名言和傳統與中國的傳統價值觀是格格不入的。中國的傳統文化總是強調以義為先,以德為先,忠誠為重,不落井下石,不以鄰為壑,有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講究說話算數,一諾千金。無論這個老朋友是否對你還有用處,受人滴水之恩,便當湧泉相報。答應了別人的事,就一定要做到。中國人受這種思維的影響很大,在社會層面推行這樣的思維,並以此行事是非常正確的。但如果把這種思維帶到與西方和日本打交道的外交層面,短期之內是不會有太好效果的,近代的中國人在這個交往過程中吃了無數虧。原因之一就是我們往往把社會層面和外交層面的不同價值判斷混淆到了一起。

翻臉不認人,根植於西方外交文化基因!

瞧這小眼神

想當年甲午戰爭時,李鴻章與日本談判。

李說,萬國交往,唯憑公約。

日本方面回答,國家交往全憑實力,哪有公約!

日本西化的比較多,瞭解西方外交價值觀,遂有了經典的東西方思維的差異。

現代的西方人在日常生活中接觸起來通常素質很高,文明有禮,樂於助人,大多誠實守信,遵紀守法,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但這是社會層面的現象。

在外交層面,日常生活中彬彬有禮的西方政治家、外交家的深謀遠慮、處心積慮、翻手為雲、覆手為雨、蠻不講理、強取豪奪等的行為仍是當今國際外交界的主流規則。這些行為的具體表現形式多種多樣,比較常見的包括,在談判時無中生有給對方設置議題,迫使對方讓步;在別國內部,以保護宗教、族群為名,設置分裂動盪的種子等。近代以來西方以外的許多國家幾乎都領教過西方的這些手段,其中有的手段至今仍影響著一些地區的政治局勢。

西方外交為什麼會具有如此豐富的經驗?

從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西方進入中世紀以來,西方歷史上類似的事情屢見不鮮,這些事情最先發生在西方各地區性政權、國家之間,成為那裡政治、外交生活的一種常態,這種常態一直延續了將近一千五百年之久。在這種歷史狀態下形成和發展而來的民族特性已經深深滲透到西方政治和外交的骨髓之中。由於西方國家在基督教文化下的一體性,導致他們內部雖有衝突,但在對外交往和鬥爭時仍能保持一致對外。

翻臉不認人,根植於西方外交文化基因!

西方人當然也會"不忘"老朋友,但這個老朋友一定對他還有利用價值的才行。

如美國一些人就總把臺灣當成老朋友,這倒不是因為美國人真心要對臺灣好,而是因為臺灣有利用價值,有遏制中國大陸的價值,一旦沒了利用價值,西方會毫不猶豫地將其拋棄。或者你影響了西方的利益,那麼西方一定要想辦法把你搞下去,不惜在你內部搞政變、兵變。

這樣的例子不少,不管你是獨裁還是民選,大都如此,如智利的阿連德、菲律賓的馬科思、巴拿馬的諾列加、伊拉克的薩達姆。對了,還有利比亞的卡扎菲。

我們強調要了解西方的歷史,才能在與西方打交道時更多的有所準備,這並不意味著我們要抑低自己的價值觀。我們一方面要更多的與其博弈,另一方面在保證我國正當權益的基礎上,也要讓其他國家逐步瞭解中國人的外交觀和外交原則與西方是不同的,把中國的價值觀傳播到全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