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卑族歷史:鮮卑人的起源在哪?

鮮卑族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第一個在中原建立王朝的北方少數民族,是中國古代歷史上唯一經歷了從森林走向草原進而入主中原的北方民族。

他曾歷經千辛萬苦,舉族南遷。那麼是什麼壓力迫使一個遊牧民族走出森林,走向草原,最終竟得以入主中原?

鮮卑族歷史:鮮卑人的起源在哪?

眾所周知,歷史上曾先後興起的鮮卑部落有宇文氏、段氏、慕容氏、乞伏氏和拓跋氏,這幾個部在五胡十六國期間,都曾在中原地區活躍一時。

其中對後世影響較大的是拓跋鮮卑。它是鮮卑族最東北的一部,居住在今內蒙古呼倫貝爾鄂倫春自治旗阿里河鎮嘎仙洞附近的大鮮卑山。

由於拓跋鮮卑部落的不斷髮展壯大,大鮮卑山以及嘎仙洞已無法滿足他們發展的需要,所以其首領便率眾離開大鮮卑山,向呼倫貝爾大草原遷徙。

鮮卑南遷的歷程,先是舉眾離開大興安嶺,西遷至呼倫貝爾草原,到達額爾古納河上游的依山盆地。

考古學家在這些地方經常發現鮮卑墓地,如陳巴爾虎完工墓群、滿洲里市西的扎賚諾爾墓群以及海拉爾市南伊敏河流域各地發現的墓群等,都是拓跋鮮卑從大鮮卑山向西向南遷至呼倫貝爾草原的遺存。

由於他們是陸續遷出,所以墓葬的時代並不是同一時期的,反應出鮮卑的不同發展階段。

在墓葬中出土的遺物中,引人注目的是飛馬紋動物形銅鎏金帶飾,它是鮮卑人信奉的古神獸。

鮮卑族歷史:鮮卑人的起源在哪?

傳說在鮮卑族南遷時遇到沼澤地,部族面臨滅亡的關鍵時刻,是這個神獸從天而降,帶領他們走出了沼澤地,實現了他們南遷的夢想。其實,正是這個傳說中的神獸反映了鮮卑族在漫長的遷徙過程中,可謂歷盡九九八十一難。

他們面對一望無際的草原,面對大自然環境的考驗,從森林民族轉變為草原民族過程中,付出了六至七代人的努力。

有趣的是,當鮮卑人到達呼倫貝爾草原後,本來此地牛羊繁盛,水源充足,又有呼倫湖和貝爾湖,按理說應該會長期定居於此,但

是又因“有神人言:此地荒僻,未足以建都邑,宜復徙”,於是又繼續向西跋涉千里,來到燕山、陰山這片匈奴故地。

拓跋部自身經濟的發展,加之遷徙到距離中原更近的地方,在中原文化的影響下,他們得到了更快的發展。

公元48年,鮮卑與漢朝、南匈奴等共同攻打北匈奴。從此鮮卑開始強盛。

公元314年,鮮卑拓拔部拓跋猗盧被晉愍帝進封為代王,建立代國,60餘年後被前秦所滅。

公元329年,鮮卑吐谷渾部葉延繼承汗位,正式建立吐谷渾國。

公元337年,慕容鮮卑首領慕容皝稱燕王,史稱前燕。

鮮卑族歷史:鮮卑人的起源在哪?

公元384年,鮮卑貴族慕容衝稱帝,史稱西燕。

公元384年,慕容垂在滎陽自稱燕王,史稱後燕。

公元385年,乞伏鮮卑首領乞伏國仁在隴西建立西秦。

公元386年,拓跋珪收集舊部,再次稱代王,後遷都盛樂,改稱魏王,建立北魏政權。

公元534年,北魏分裂為東魏和西魏。

公元397年,河西鮮卑族禿髮烏孤建立南涼,歷三朝,延續了18年。

公元398年,慕容德在黃河南岸的滑臺稱帝,史稱南燕,12年後被東晉消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