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定都洛阳,杜诗除暴安良,带领百姓繁荣富强

刘秀定都洛阳,杜诗除暴安良,带领百姓繁荣富强

刘秀定都洛阳后,洛阳的治安很差。在战争年代,强盗往往趁火打劫,为害地方。有的还混进军队,明火执杖地抢劫。杜诗是河内人,从小就有才干,曾担任过郡里的功曹,人们都夸他办事公平。刘秀进人洛阳后,听说杜诗的大名,便任命他为侍御史,让他负责洛阳的治安。杜诗上任后,一面安抚百姓,一面狠抓军队的纪律,不许他们骚扰百姓。洛阳驻军中有个将军叫萧广,土匪出身,抢劫成性,常常纵容士兵欺侮百姓,为所欲为,在洛阳城中横行霸道,搞得洛阳百姓人心惶惶。杜诗接到百姓的控告信,马上找到萧广,劝他说:“皇上有旨,要整顿洛阳治安。请将军约束部下,不要乱来。否则天子怪罪下来,我们都担待不起啊!”萧广两眼一瞪,忽地站了起来,骂骂咧咧地说:“天下是老子出生入死打出来的,难道只许我们卖命,不许我们享福?”杜诗见这人不可理喻,便拿出圣旨,念给他听。萧广一听圣旨,这才老实了。杜诗走后,萧广着实老实了几天。不料,过了些天,他匪性发作,又纵容士兵干起抢劫的勾当来。

刘秀定都洛阳,杜诗除暴安良,带领百姓繁荣富强

杜诗闻讯后,立即用计诱捕萧广,公布了他的罪行,将他斩首示众了。事后,杜诗上书刘秀,详述了萧广的罪行。刘秀见萧广已死,并没有怪杜诗先斩后奏,反而立即召见他,表彰他说:“你能果断地为民除害,是利国利民之举,说罢,赐给了他一把綮戟,还重重地赏了他。綮戟是木制的戟,是官吏出行时打在最前面的一种仪仗用具。刘秀赐给杜诗綮戟,对他来说是一种殊荣。从此,杜诗出行时,总要用綮戟作前导。百姓一见綮戟,就知道杜诗来了,纷纷过来围观,喊道:“我们的大恩人来了!前有召父,后有杜母过了几年,杜诗因功升任南阳太守。

刘秀定都洛阳,杜诗除暴安良,带领百姓繁荣富强

南阳是刘秀的故乡。刘秀的文臣武将,有一大半出自南阳。南阳有好多人是他们的亲属。因此,人们都不敢去做南阳太守。因为太守上任后,管得太严了,怕得罪皇亲国戚和达官贵族的亲朋好友;管得太松了,地方上的百姓就要遭殃,会影响政绩。但杜诗不怕这些。杜诗上任后,提倡节俭,除暴安良,千方百计地发展生产。不久,地方大治,百姓都富了起来。杜诗心灵手巧,画了一张水排图,让工匠照图制造了一些水排。水排放在急流处,流水推动水排,水排再带动鼓风装置,强烈的风便吹向炼铁炉,将炉火吹得通红,炼出又多又好的铁来。百姓用这样的铁造出各种农具,使南阳的农业飞速地发展起来。

刘秀定都洛阳,杜诗除暴安良,带领百姓繁荣富强

这种水排属于机械装置,在当时极为先进,比欧洲要早一千多年呢。杜诗还号召百姓开垦梯田,向荒山要粮。几年后,南阳面貌一新,成了全国最富的郡。百姓感激杜诗,歌颂道:“前有召父,后有杜母。”召父指召信臣,西汉人,曾任南阳太守,开渠数十条,发展农业,让南阳百姓富了起来,是百姓真正的父母官。召信臣死后,百姓一直怀念他。现在,南阳百姓又迎来了真正的父母官杜诗。因此,他们把召信臣喻为父亲,把杜诗喻为母亲。杜诗的确像母亲一样关心百姓。

刘秀定都洛阳,杜诗除暴安良,带领百姓繁荣富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