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白馬烏牛誓」:後金與蒙古各部落的血盟


刑白馬烏牛誓”:後金與蒙古各部落的血盟


刑白馬烏牛誓”:後金與蒙古各部落的血盟

文 汪學松

說起來,清代300年江山之所以穩固,是與蒙古部落聯姻和共榮辱是分不開的。這就是清太祖與繼承者的戰略眼光。有清一代,北不斷親,僅愛新覺羅氏嫁到科爾沁左翼部落的公主,便有24位之多。其實,歷史上,滿族(前身為女真族)與蒙古族(至成吉思汗後統稱為蒙古族)既是住處相近的鄰居,又是有仇有恨的冤家。

當年的契丹人滅了渤海國,欺壓了女真人100多年。後來大金國堀起,又滅了大遼國,同樣欺壓了契丹人100多年。再後來,蒙古人建立的元朝又滅了大金國,再後來,大清朝又統治了蒙古諸部落。千年之中,兩個部族的人,彼此間就沒消停過。直至大清的建立,才算是做到滿蒙一家親了。都說契丹人消失了,依本人看,其實是大部分融合到蒙古族中去了。看看當年契丹人生活的地域,再看看今天的蒙古族人生活的地域,也就清楚了。當然,在史家眼裡,北方草原,皆是“契丹故地”。筆者才淺,實為一已之說。

不過,這個一家親的前提是,戰場上的勝利,加上血盟和聯姻。看一個盟約的內容:

明崇禎元年(1628年)二月,喀喇沁部“塔布囊”蘇布地、萬丹衛徵等,來到後金的盛京瀋陽,向後金大汗皇太極求結盟友。說明一下,這個塔布囊,漢族稱之為駙馬爺。在清代,則變成了一種爵位,是清庭特封給喀喇沁部烏粱海蒙古貴族的爵稱,地位與貝勒一樣。來的原因,是北有察哈爾林丹汗的侵襲,南有大明軍隊的虎視。而在渾江、鴨綠江流域,又有正在崛起的滿族人建立的後金政權。要說識時務,得說喀喇沁部的臺吉們,是懂得進退之道的。打不過同是蒙古人的林丹汗,就找個新靠山,和後金結盟。

喀喇沁部,也就是今天的遼寧喀左、建平、赤峰市的喀喇沁旗一帶。按史料說,當時的喀喇沁部駐牧地,是在以寧城(今赤峰寧城縣)為中心的老哈河、敖木淪河(既大淩河)、錫伯高勒(既錫伯河)流域。這個萬丹衛徵,聽起來陌生,可在當時,也是個響噹噹的人物,他的墓地,就在今天的敖漢旗王府鎮附近的山上。估計,喀喇沁部的使團,與皇太極談的挺好,同年七月,喀喇沁部又派出了第二批使團來到盛京。這次的隊伍更宏大,是由朗素等4名喇嘛,帶領了530人的使團來結盟的。喇嘛,在當時的蒙古族各部落很有地位,“政教合一”嘛。八月,與後金政權完成“刑白馬烏牛誓”。

《舊滿州檔》記載:“十九日,因為喀喇沁部汗的使臣朗素等四位喇嘛、五百三十人到來,阿吉格臺吉、碩託臺吉、薩哈廉臺吉前往迎接,宰牛羊,設宴,迎入城內。二十五日,以來禮,宰牛羊,設大宴招待。八月初三日,與喀喇 沁之眾,為結盟之事,共向天地盟誓言。”

滿州人和蒙古人(愛新國與喀喇 沁部)向天地“刑白馬烏牛誓”。

喀喇 沁部的誓言為:滿州、喀喇 沁,我們二國,為了和睦相處,為天刑白馬,為地刑烏牛,一碗盛酒,一碗盛會血,一碗盛白骨,各說傳言,告誓天地。喀喇 沁若不踐盟言,不與滿州和善,除了原有的賞和大都貿易外,與漢人秘密結盟,中察合爾汗之計而背叛,則天地鑑譴喀喇 沁執政的拉斯喀布,布顏,莽蘇爾,蘇布地,賡格爾為首的大小諸“塔布囊”,殃及罪孽,生命變短,像此血出而而死,被埋於地下,像此骨變為白骨。如遵行向天地告誓的誓言,天地垂佑,壽命延長,願我們子孫千古享受太平。

後金政權方面的誓言為:喀喇 沁、滿州,我們二國,為了和睦相處,為天刑白馬,為地刑烏牛,一碗盛酒,一碗盛會血,一碗盛白骨,燒香,各說信言,告誓天地。滿州若不踐盟言,若不與喀喇 沁和睦而背叛,對喀喇 沁有二心,懷毒計,則於鑑譴皇太極、古英、阿敏、莽古爾泰、阿巴泰、德格類、阿濟格、嶽託、多爾袞,這些全部滿州人,生命變短,像此血出而死,被埋於地下,像此骨變為白骨。如遵行向天地告誓的誓言,無犯行無毒心,則福滿壽延,子孫繁殖,美譽滿天,心想幸福如雨降臨,直到萬世。吉祥。

看看,這個盟誓的文字內容,足夠血淋淋的吧,詛咒的可是雙方的當權者和兄弟子嗣。包括皇太及本人,及阿濟格、多爾袞等一干 悍將。血盟結下了,皇太極把愛新羅家的公主也下嫁到了喀喇沁部。據統計 ,有清一代,計有110位愛新覺羅氏公主、格格下嫁到赤峰一帶的蒙古各部中。於是,沒有了後顧之憂的後金八旗兵馬,開始向今天的張家口宣化一帶進軍,攻打林丹汗。要說這個林丹汗,本是正宗的蒙古大汗,才不到30幾歲的年齡,本想繼承先祖大志,統一蒙古各部的。想法沒有錯,可缺乏的是帝王的謀略和運氣。也是年輕氣盛,仗著所部兵馬強壯,又是成吉思汗的嫡系子孫,縱橫草原無敵手,可倒黴的是,他遇見了努爾哈赤的子孫了。

相當年,林丹汗還是很牛逼的,1619年十月,林丹汗派遣使臣康喀勒拜瑚,持書到努爾哈赤住地,稱自己為“四十萬蒙古之主”,稱努爾哈赤則為“水濱三萬人之王”。40萬比3萬,口氣夠大的吧。其實,這也是當時的雙方實力如此。運氣這東西,很奇妙,很坑爹。要說蒙古馬隊不能打仗,那絕對是瞎說八道,但就是打不過多爾袞、多鐸率領的滿州兵。要知道,此時的蒙古各部,早已經被皇太極分化、收納的差不多了。出兵和他打仗的,也都是成吉思汗的後代子孫。

天聰六年四月(1632),皇太極率領一干八旗兒郎,開始西征察哈爾部,喀喇 沁部等蒙古諸部從徵。是年,喀喇 沁部塔布囊,萬丹衛徵兄蘇布地逝世,葬於今天的建平縣三家子蒙古族鄉。這個三家子蒙古族鄉挺有特色的,這裡是喀喇 沁部右翼王爺的祖陵,離喀喇沁旗王爺府約50公里左右。最後一代王爺也埋葬在這裡,是1942年落土的.這位王爺是個詩人,有一句詩很有名:“此地當年屬朵顏”。朵顏,指朵顏三衛,意思是,這片領地當年是屬於我們家的。

西征,徵的就是林丹汗。結果看上去很強大的林丹汗,在皇太極的三次西征中,“棄土西循”。一戰而潰,再戰還是潰,三戰身死於青海打草灘,最後連兩個老婆也被皇太極收為福晉了,其中之一,就是清史稿中的囊囊皇后。其實,這不算什麼恥辱,自古以來,成者王敗者寇。有意思的是,皇太極的姑姑,就是這位林丹汗的母親。這也是當年,滿州部落還不強大時,只好嫁女入草原的權宜之計罷了,一切為了生存嘛。據考證,林丹汗的最後一座王宮,位於阿魯科爾沁旗的阿巴嘎罕山南麓,蒙古語稱為查干浩特,既白城。罕山的牛肉乾特別有名,在今天 ,罕山腳下的巴彥溫都蘇木(鄉鎮),也是瞭解蒙古族特色的原生態景區。

“刑白馬烏牛誓” 是一個雙贏的結果。滿蒙結盟、和親、定天下。各部落的臺吉們,繼續當草原上“世襲罔替”的王爺,大清也得以298年的統治期,成就一朝盛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