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患關係一直惡化下去會怎樣?

今天剛收到工作以來第一份起訴。

這是一個前年年底住到我們科的病人。

病人的基礎情況我說下:

男性,81歲,股骨頸骨折,腦梗後遺症雙下肢不全癱(雙下肢屈曲內收,肌張力亢進),語言表達障礙,極度消瘦(1米78高,100斤左右),高血壓,糖尿病,老年痴呆(能部分聽懂,但是不穩定),脊柱後凸畸形。入院時已經臥床2個月,低鈉(122),低鉀,低蛋白(27),貧血(95)。從別科轉來,來時即感知手術極高危,禁忌,各種風險甚至死亡風險極高,建議保守治療。經過一週左右的調理,補電解質,調內環境,營養支持。患者精神狀態好轉,血液指標回升近正常。

家屬強烈要求手術,多次溝通後仍要求手術,說如果長期臥床沒法護理,我們說就算手術90%也是臥床,最多做輪椅。在家屬要求下,經院高風險備案,溝通辦錄像談話簽證(各種風險詳細交待,談到死亡。),家屬仍堅持要手術治療。

後給予股骨頭置換。 術後近兩週時出現發熱,髖關節脫位(下肢肌張力異常,特殊體位),考慮關節脫位合併假體周圍感染,於是再次備案,談話,交待風險,做了二次手術感染清理,復位。術後又是各種調內環境,調電解質,胃管營養支持。術後給做了個支具防止脫位姿勢,待軟組織癒合,也交代了壓瘡問題。 術後6個禮拜在脊柱後凸畸形處有個壓瘡(這裡有定製的腰髖下肢聯合支具,雖然交待了家屬但是觀察困難),壓瘡面積4*10cm,床邊清創後發現深到骨頭。 當時燒傷科會診醫生都私下說沒戲了,這種基礎情況,這個壓瘡好不了的,慢慢就耗死了。

因為是自己的病人,並且曾經換好過好多個爛腿,我不想放棄,每天了1-2次換藥,每次換藥認真清理腐肉,新鮮化創面,各種調內環境,食療營養支持(僅用了一次白蛋白,其他全靠經驗性食療),換了長達兩個月,終於清創縫合後創口癒合拆線,趕在年二十九,出院回家過年。

不學醫的可能不清楚其中意味著什麼,說實話,能把這樣一個患者弄好,尤其在經歷了假體周圍感染,大壓瘡,內環境紊亂等眾多併發症後讓患者安全出院,我自己都佩服我自己的工作態度和職業精神。

患者出院後家屬也是非常感激,還要邀請我去他們老家玩。

四個月後患者再次因為腦梗住到我們醫院時還託我給其他醫生打招呼,我還去看他,老爺子比開刀時胖了二三十斤,面色紅潤,精神很好。

結果,我沒想到,出院一年整後,居然收到了一紙訴狀,要求鑑定治療過程中存在的醫療過失並要求賠償。

談不上氣憤,唯有徹骨的心寒。

在整理申訴材料的時候,想起了上學時好多個老師在學期第一課就強調,要把每一個患者當成明天就會把你告上法庭的原告來防範。我一直不以為然,認為這種對待醫患關係的態度有點過了。沒想到,諷刺的是,今天也成了被告。

如果醫患之間的關係,變成了互相防範,每一次考慮治療決策時都摻雜進太多關於萬一怎麼怎麼樣他會不會告我的雜念,將是中國醫療界的悲哀,也是每一個醫生和患者的悲哀,患者沒有信任,醫者不敢擔當。

讀者中應該不乏醫務人員,試問,現在面對一個不是熟人的感冒你還敢不敢不給他查血什麼的而是直接拍板說你這就是普通感冒,回家多喝水好好休息就行了?試問,現在有多少開在病人身上的檢查實際上是在給我們自己留下證據,為這個畸形的醫患關係買單?

當信任變成猜疑,擔當變成防範,醫生和患者註定都是輸家。

是否直到有一天,

感冒的病人常規要查心電圖,胸片血常規生化排除各種萬分之一的可能的和感冒相似的疾病;

兒科因為沒有醫學生願意幹而導致看個兒科急診要排隊等十幾個小時甚至一天才能看上病;

急診科的醫生全部配備頭盔,盾牌出診;

老年人身體情況不好的,摔骨折的沒醫院願意收治,因為風險太高,都在家等死;

才能反思?才能變革?才有希望?

燒傷超人阿寶前幾天的文章題目是:今天你不尊重兒科醫生,明天中國將沒有兒科醫生能給你的孩子看病!

沒毛病,在理。

申訴材料整理了5頁紙,也跟著重溫了下去年年底那幾個月的點點滴滴,不敢說每一個細節都能做的滴水不漏,但是無愧於心。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很多人知道這半句,其實後面還有半句,

“初心易得,始終難守”

下一次,如此一位老年人躺在我面前,我該怎麼選擇?

“不辱使命,不忘初心。”

也以此請各位同行和未來的同行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