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到極致;智永千字文賞析

《真草千字文》,陳隋之間的著名書法家釋智永所書。楷書、草書各一行,墨跡紙本。二百零二行,每行十字。日本日下部鳴鶴所藏。另有石刻本,為宋代刻於關中,稱為“關中本”,現藏西安碑林。刊於《中國美術全集・書法篆刻編》(三)、《中國書法鑑賞大辭典》(上)、《中國書法全集》(十九)。智水,生卒年不詳,大概為陳、隋之間山陰(今浙江紹興)永欣寺僧人,人稱“水禪師”。俗姓王,是書聖王羲之的第七世孫,名法極。關於智水的生卒年代,唐張懷《書斷》中說他是陳人,宋《宣和書譜》中則說他是隋人。相傳智水學習書法精誠刻苦,曾發誓“書不成,不下樓”。

美到極致;智永千字文賞析
美到極致;智永千字文賞析

果然他幾十年沒有走下樓一步,在清寂的小樓裡,日夜與筆墨紙硯相伴,毛筆用壞了一支又支,他把用壞了的筆頭扔進竹簏,天長日久,積滿好幾竹簏。他為這些筆頭修了墳墓,稱作“筆家”,時人稱之為“退筆家”。智永書法名重當世,上門求字的人多得踏破了門檻,不得不用鐵皮包起來,被人稱為“鐵門限”。“退筆家”“鐵門限”成為書法史上的一段佳話。智永書法學習王羲之、王獻之,“精熟過人”(唐李嗣真(書品後》)。“宋四家”之一的蘇東坡曾在《東坡題跋》中論及智永書法,他說:“水禪師欲存王氏典刑、以為百家法祖,故舉用舊法,非不能出新意求變態也。然其意已逸於繩墨之外矣。“智永專學二王,、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使王氏祖書流傳於後世,為此、他曾書《真草千字文》)八百多本,分送浙東請寺廟。然其書法多少還是越出王書之外,自覺不自覺地融入了自己的審美意識和時代風尚,而漸離了晉人尚的的審美精神。由智永的學書經歷,正可說明藝術的繼承不是簡單的重複,不可能不留有時代和藝術家個人的印跡。

美到極致;智永千字文賞析
美到極致;智永千字文賞析

智水(真草千字文》,歷來褒貶不一,多數人認為精熟過人,英邁不足。東坡夫子的評論是其中比較客觀的,他說:“永禪師書骨氣深穩,體並眾妙,精能之至,反造疏淡。如觀陶彭澤(陶淵明)詩,初若散緩不收,反覆不已,乃識其奇趣。“(《東坡題踐》)初觀《真草千字文》精熟而平淡工穩,正如欣賞陶淵明的詩,細品之中才能感受它內在的意趣。《真草千字文)精書與草書並書,然氣息相融而和諧,並非一靜一動、一工穩一飛揚,風格相左而不相和。楷書寓動於靜,草書則寓靜於動;楷書在工穩中求活潑,草書在活潑中求工穩。

美到極致;智永千字文賞析
美到極致;智永千字文賞析

整體上給人一種精熟工穩而又舒緩自如,秀潤圓勁、空靈硫朗而不失自然靈動的審美意趣。當然,《真草千字文)比之王羲之的書法,的確有逸氣不足之處。關於智永的書跡,據《宣和書譜》記載,御府所藏的有草書七種,包括千字文;真書四種,包括千字文、小字千字文等。

美到極致;智永千字文賞析
美到極致;智永千字文賞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