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綜改」,讓這裡農村大變樣

編者按:尊重農民首創精神,鼓勵各地積極探索、勇於改革、大膽創新,是做好農村改革試驗區工作的重要原則。農村改革試驗區設立以來,各試驗區圍繞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改革農村產權制度、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建立現代農村金融制度、建立促進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制度、健全農村民主管理制度等六項制度建設,根據自身承擔相關改革試驗任務,進行了有益的創新和探索。廣東陽山縣在農村改革試驗過程中,銳意進取,因地制宜,為破解農民手中的土地分散、零碎問題找到了行之有效的辦法,為規模化的現代農業發展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下了堅實的改革基礎。

伴隨著土地集中、規模提升、產業形成,附著於這塊土地之上的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村民自治、生產製度變革等一連串相關問題,都在深化改革之中步步推進。2014年4月,廣東省清遠市因農村綜合改革而被列為中央農辦農村改革試驗聯繫點,試驗主題為“完善鄉村治理機制”。這項改革,源於要破解當年土地承包改革時所造成的農民土地過於分散、零碎的問題,如今已不僅僅止步於把土地連成整片。

2018年9月,記者專門深入實施“農綜改”探索的陽山縣,一訪究竟。

吵了18天,整合700多塊地,基本實現土地連片

68歲、人稱“房伯”的陳天房,一手夾煙,一手倒茶,鬚髮皆白,面容剛毅。10年前,在珠三角一帶打拼了半輩子、已經當上老闆的他,春節回到有著103戶群眾的元江村,便以96票的高票,被群眾推選為這個自然村的村主任。

秋雨迷濛中的元江,清溪潺潺、石欄彎彎、村路曲曲、花草依依。2008年“房伯”剛接手村主任時,這裡有的只是破爛衰敗與群眾期待。元江地處粵北山區,發展相對滯後,青壯勞力務工一空,只餘老幼獨力農耕。當年為盡顯公平的土地分配,造成村民這裡一塊田、那裡一塊地,成了群眾叫苦不迭的麻煩。

土地不僅有水旱之分,也有肥瘦之別、距水源遠近之爭、平原與山地之異。當初最公平的辦法就是每戶每種類型的地,都要相互搭配,結果就是平均每戶人家都有6—8處地塊,最多一戶有20餘塊,全村528人竟有700多塊承包地。

當年的公平變成了眼下的糾結。本就勞力不足,難以進行經營規模化、耕種機械化,就更別提現代農業產業化。由此,直接導致當地拋荒撂荒現象的發生,甚至一年盛似一年。

農業發展的土地基礎不牢,加上珠三角的虹吸效應,粵北便成“富省之中的燈下之窮”。正是基於各方面綜合考量,“房伯”所在的杜步鎮被選定為陽山縣開啟農村綜合改革的破題之地。

道理一說都明白,可改革一動卻難上難。

說穿了,還是利益如何分配。結果吵了18天,最後硬是憑著“房伯”的威信,全村534畝耕地按照每戶2塊地的形式重新調整。威信的背後,“房伯”也有個敢吵、吵贏的“砝碼”:整合只是第一步;第二步還要把整合出來連片的土地進行統一整治——修築機耕路、水溝渠,消除肥瘦差別、提升耕作能力;還有第三步,伴隨“雙整”同步確權。引導土地向大戶、公司流轉,集約經營。農戶或可出租受益,或可以土地經營權入股,讓原本一家一戶的小農經濟轉而升級為以連片開發、規模經營為特徵的現代農業。這是最終方向。

方向一明,算法即清。“雙整”在杜步鎮兩個村試點,自2104年起鋪開至全縣。到今年8月,擁有8.9萬土地承包農戶、29.45萬畝二輪土地承包面積的陽山,從“雙整”之前戶均承包面積4.1畝、承包地9.8塊,如今基本實現或“一村組一片地”或“一家族一片”或“一戶一片”。累計整合超過20萬畝,佔比70%以上;形成1000畝以上連片土地12片、2000畝的3片。

同步“三下移”,理順“誰來做主誰來服務”

涉及群眾利益之事,必須要由群眾自己說了算。

在“雙整”的同時,陽山縣提出將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村民自治及政府對農村公共服務等三項工作,進行重心下移。在自然村成立黨支部、村民理事會,原則上由支部書記“一肩挑”;鎮設綜合服務中心、行政村設社會綜合服務站,13個鄉鎮和167個村居由財政出資共配備180名代辦員。

由此,行政村要決策的大事小情,分解、下移至自然村內,通過黨支部和理事會與群眾充分溝通並商定。群眾在此過程中,凡需要政府服務事項,則不再出村、出戶即可辦理。“大決策要讓群眾參與討論,小麻煩不讓群眾鬧心鬧氣。這就是‘三個下移’目的。”縣委農辦副主任黃紹雄告訴記者。

問題起源於基層,解決也在基層。正因有了這樣設計,“房伯”改造村容村貌計劃,也得以順利展開。經與全村村民充分討論,“拆舊不補、讓地不補、青苗不補、人工不補”這“四不補”的村規,讓元江迅速從“髒亂差”變身全省聞名的“美麗鄉村”和“省級新農村建設主體村”。這一經驗同樣也為陽山在探索“全省生態功能核心區”建設中,打開了“既能調動群眾參與積極性,又能降低制度運行成本”的突破口。到今年7月,全縣1792個自然村中,有346個成為省級美麗鄉村。

不僅如此,“村代辦員制度”自2015年起還一步延伸為“全省首批基層公共服務平臺建設試點”,同時跟進網上辦事、多網合一改革,自2015年8月至2018年7月,全縣基層公共服務平臺共為群眾辦事95萬宗,群眾辦事成本節省3200多萬元,一站辦理率達80%以上、全流程網上辦理率達50%以上。

探索“三變”,從“土裡刨食”變為“以地生金”

變美是鄉村需求,關鍵還要如何變富。

大崀是陽山的一個窮鎮,地處群山深處,距縣城20多公里。之前有8座礦山、15家石材加工廠,每年稅收200萬元。該鎮是全縣水源地,還被定位為生態功能核心區,廠子全部關停。“只能在生態農業、綠色農業上尋找新口子。”鎮黨委書記謝峻嶺告訴記者。

同樣是“雙整”,大崀鎮政府所在的松林村率先整出1000畝土地。既然只能走現代農業的路子,怎麼用好這1000畝地,就成了關鍵。

先成立農村信用合作部。在村經濟聯社設立農村信用合作部,把省、市、縣以往分散的各項涉農資金整合在一起,再加上村裡7名大戶每人出的5000元,籌集資金約40萬元。

通過篩選,引入4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鄧牛農場,180畝,種植枸杞;好宜佳合作社,280畝,種植甜玉米;粵莨寶公司,230畝,訂單種植+農產品深加工;如痴如醉休閒漁業社,30畝。前2家,用地為租;後2家,以土地經營權入股。剩餘280多畝,還在尋找新項目。

經營主體缺乏發展資金,怎麼辦?新型經營主體可向農村信用合作部借貸,每年支付不超過8%的佔用費,保障生產發展需要,其中鄧牛農場貸了5萬元,粵莨寶公司貸了24萬元。鎮財政所要負責監督信用部的資金使用,確保資金封閉運行、不能出村。

效果如何呢?原來這700多畝地由近300戶農民耕種,種的也多是傳統產品;現在由這4家新主體經營,全部為新品種、新技術;地租、股金再加每天僱工收入,全年人均增收20%。光是地租就由剛開始時的每畝450元提升至600元。

從“土裡刨食”到“以地生金”,由“地”出發,卻不止於“地”。

同樣地處群山之中的嶺背鎮,犂頭村村民歐金素從“雙整”中發現了新商機。連片耕地經營呼喚機械化操作。他和4位村民籌資50萬元,村集體入股153萬元,今年初正式合股組建了金農田農機服務社,如今已購置6臺收割機、8臺耙田機和1臺拖拉機,平圴每畝地經營毛收入1000元。目前全鎮25個村中有17個村有了農機服務、鄉村旅遊等新投資項目。

通過“雙整”的農村土地入股產業項目,土地資源變成優質資產,整合的資金投入變成股金,農民跟著一起變成股東。如此“三變”,成為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新動力。2017年,全縣159個經濟聯合社中,有100個經營性收入達10萬元以上,佔比62.9%。

起步於土地,不止於土地;下移至基層,更服務基層;傾斜資金補貼,使用好以補變股。一道“農綜改”,讓陽山農村大變樣。

《 人民日報 》( 2018年11月04日 09 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