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戰爭為什麼都是幾十萬人的大兵團戰爭?

納蘭軒若

不要被歷史書籍上記載的軍隊數字所矇蔽,古代很難組織超過10萬以上野戰部隊,主要是再富有的國家都養不起數十萬的野戰軍。

對於作戰雙方出於恐嚇對方的目的,往往誇大己方軍隊數量,或者把承擔後勤補給的人員也計算在軍隊內,史官對於軍隊數量的記載真實性值得懷疑,春秋時期千乘(每乘兵員72人)之國即為軍事大國。我們從科學的角度來分析古代動員數十萬大軍的難度:


  1. 部隊集結的難度:戰爭爆發有一定突然性,敵軍來犯不可能等你幾個月開戰,如果集結數十萬大軍,需要幾個月時間調撥糧草和集結部隊。即使國家常備軍百萬,大部分也是守備地方的部隊,精銳野戰部隊會分散駐守各個要塞關隘,一旦需要集結,國家各地的精銳會被抽調趕赴戰場,你從西安出發,我從南京趕來,他還在遙遠雲南。即使現代淞滬戰爭,國軍號稱70萬參戰,實際情況是先頭團在上海開火,師部走到長江,第2團已路過開封,第3團剛剛從駐地西安啟程.....等走到了仗也基本打完了。

  2. 數十萬大軍的糧草、武器補給是一個噩夢:古代1個步兵需要3個民工,騎兵的補給民工更多。假設一次出動30萬野戰軍,則需要90萬民工支持。如淮海戰役60萬華野部隊需要500多萬支前民工,幾近1比10。同時野戰部隊是流動作戰,戰場位置隨時發生變化,需要預設多個補給點(能供給百萬人的糧草物質),要知道民工自身也是要消耗物質的,如果1個民工揹負50斤糧食,1個月後都吃進他自己肚子裡了。提供補給隨著軍事科技的發展,士兵的武器鎧甲越來越先進,已經不是春秋戰國那種自備簡易武器和護甲的半農半兵的部隊了。如宋朝禁軍有世界上最先進的鐵甲,全身甲片1800餘片,武器為砍刀、長槍、弓弩,全身負重80-100斤。重甲步兵在與騎兵的對戰中,武器損耗是極大的,這些都需要大量補給。南宋岳飛的10萬大軍,需要30萬民工支持,每月發生的軍餉、工錢、損耗的鐵甲和兵器,做工精良的弓弩、消耗極大的箭支,以及軍糧、馬料、軍衣、營帳等物質供給,使得還不富裕的南宋壓的喘不過氣來。
  3. 沒有必要動用這麼多軍隊:所有的將領都知道兵貴精而不在多,如果能用野戰軍,就絕對不要地方軍;如果能用騎兵,就儘量不要步兵。名將破敵從來不要沒見過陣仗的烏合之眾,給你選擇5萬身經百戰的精兵,或者20萬新兵蛋子、兵油子,你會選擇哪個?項羽3萬鐵騎破劉邦56萬聯軍;鄧艾3000人渡陰平破成都,都證明兵貴神速,快兵破慢兵。
  4. 戰場指揮是個死局:以2戰舉例,即使擁有電報,戰場指揮仍是依靠電話及傳令兵,即使軍中有統帥,仍要設置前敵總指揮來指揮現場作戰。無法想象古代方圓數十里數十萬軍隊的駐紮、調度、作戰,能依靠傳令兵來完成。有句話叫:女真滿萬不可敵,女真男丁就10幾萬了,都被編為軍隊,與宋打了幾十年,天天被消滅,實際情況金人基本沒有什麼損失,打遍天下無敵手。同理只要將領足夠強,如袁崇煥9000關寧軍在北京城下大戰皇太極10萬主力,也是打得皇太極退兵為止。

菸酒閣大學士

動輒就幾十上百萬多少會有誇大的成分,比如說赤壁之戰曹操的勸降書寫道:“今治水軍八十萬眾,方與將軍會獵於吳”顯然這個數據是不足為信的,只能說曹操的牛皮吹的好。


如果查閱資料不難發現,縱觀整個中國戰爭史,就數戰國時期的戰爭兵馬眾多。除卻部分記載誇張外,太史公的數據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原因大致如下

1.戰國時期實行全民皆兵制,據統當時全國人口達三千萬,若按比例減掉女性、老弱病殘,像秦、趙等強國徵兵三四十萬絕非難事,小國湊夠十萬也有可能。

2.戰國時期長期駐軍前線的多為貴族公子,依照當時的制度,貴族當兵僕人跟從,這樣軍隊中又能增加很多壯丁。

3.史書所記載的人數並非僅指衝鋒陷陣的兵士,還有為戰爭服務的勞役、農夫燈後勤人員。

4.若戰爭慘烈,對人員要求較高,各國會酌情在農民階級徵兵。甚至十五歲以上的男丁全部參與戰爭。《史記·白起王翦列傳》記載秦王聞趙食道絕,王自之河內,賜民爵各一級,發年十五以上悉詣長平,遮絕趙救及糧食。

歷史越往後發展,戰爭人數越少,與兵制的改變有很大關係。至隋唐時期實行兵戶制,打仗的多數職業軍人,他們不從事農業勞作,由朝廷供給,軍隊的鉅額開支使得朝廷不可能養過多的兵馬,所以戰爭的人數不比戰國的龐大數量。



當然不能排除史書誇張的成分,有往多的說的,也有使勁往少了記載的。比如溫泉關戰役,即使溫泉關地勢再有利,斯巴達三百勇士也不可能抵抗龐大的波斯軍團。奴隸制的希臘王國,每個參軍的士兵至少有七八個奴隸隨從,因此參與戰爭的不下兩千人。歐洲歷史卻只記載成幾百猛男堅守溫泉關三日,顯然也是通過誇張來表達戰爭的偉大之處吧。

小生不才,片面之詞,如有紕漏,煩請指正。


史是歷史的史

首先說呢,古代的戰爭很多不是這樣的,可以說,在古代,大兵團的戰爭是非常的少的基本上到了西班牙和英國殖民的年代戰爭規模也不過就是數千人或者是上萬人的規模而已。


而到了英法聯軍進攻北京的時候,清政府非常的重視英法聯軍,就調兵三萬人,這是清軍華北地區幾乎是全部的家當了,和動輒幾十萬的規模相比確實相形見絀,可見,當年幾十萬規模的戰爭是很少的,不僅僅中國沒有,西方也沒有。



而為什麼會有很多幾十萬規模的戰爭記載呢?首先因為古代的文人,特別是史學家都非常的喜歡誇大其詞,記得看過越南對明朝的戰爭,越南號稱三千萬大軍,還有緬甸的正史《琉璃宮史》說蒙古三千萬軍隊入侵緬甸,而緬甸抵擋不住亡國了,可見,古代的史官還是很喜歡誇大其詞的。


而之前遠古時代,沒有農兵分離,所以,全國的男性都會被調集起來,運輸糧食的,後勤的,做飯的,都屬於士兵,而後來農兵分離之後,士兵數量急劇減少,也就在情理之中了,畢竟兵貴精而不在多。而一直到了二戰,幾十萬規模的戰爭才成為了現實,而當時的蘇聯儘管三千多萬士兵,但是感覺還是古代全民皆兵的制度,正兒八經的職業士兵也就有十分之一都不到。

總之,古代的大兵團戰爭一方面是文人的誇大其詞,第二就是因為當時沒有進行農兵分離。


孫冉貝貝拉姆棗莊

不是每一個國家都有能力發動這麼大規模的戰爭。

人口基數

在歐洲中世紀,幾千人的戰鬥就已經算是史詩級的戰役了。所以,軍隊人數取決於國家的人口,一萬人口的國家怎麼也變不出幾十萬軍隊來。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所以才有能力組織幾十萬人的大戰!

比如前秦南征東晉的淝水之戰,前秦出兵80萬,而前秦的人口足有數千萬。如果沒有龐大的人口基數是沒有能力征集這麼多士兵的!


國家體制

中國古代屬於中央集權社會,政府對國家的掌握能力強,可以最大限度的將國家的戰爭潛力發揮出來。

比如秦國滅楚的戰爭,秦軍出兵60萬,而秦國人口才500多萬。但是秦國採用的是耕戰制度,國內所有青壯年都受到過良好的軍事訓練並編制在冊,需要徵集的時候只需要一道命令就可以了。

戰爭範圍小,足以支撐大量軍隊作戰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古代打仗後勤壓力極大。但是滅國級的大戰就得出動數十萬大軍,還是以秦國滅楚為例,人去的少了結果被打的打敗,只能咬牙徵集全國軍隊殺過去!

所以,中原王朝在遠征前都會在前哨修建大量倉庫存儲物資,以縮短物資基地和戰場的距離,這樣就能支撐數十萬級別的軍隊作戰了。

幾十萬人是輜重兵和戰兵的總計

可是很多戰爭都遠離國土,不能提前儲備物資,比如漠北之戰。漢朝總共出了10萬戰兵,卻要有幾十萬步兵押運糧草!所以,有很多遠征,看上去人挺多,真正投入戰鬥的人卻少得多,大部分人都在看糧食呢!

但是這種戰爭方式就需要戰兵極其精銳,否則他們很容易因為數量不足被打敗,連累後方的輜重兵一起陪葬!


歷史風暴

這是錯的!在古代,運輸能力弱,為了給前線軍隊求送給養,往往要動用很多民力為前線輸送給養,而這些被徵用的民力也會被計入出兵總人數里!這才顯得兵馬很多!實力作戰部隊則少得多!

比如,以大唐帝國為例,我們經常看到出征前皇帝下令徵兵,然後百姓投軍後立馬開赴前線,這其實是錯的!大唐帝國強大,國家設有常備軍!這些軍隊才是真正的作戰部隊!這些老百姓兵馬都是做後勤的!比如,後來著名的大唐名將薛仁貴,在投軍的時候就是個火頭軍,這不是正規部隊!大唐帝國不可能把沒有作戰經驗的士兵派到前線的,否則就不是大唐強兵了!

再比如,以諸葛亮的蜀漢帝國為例!整個蜀漢人口不過一百萬,常備軍六萬,預備役四萬。但是在諸葛亮第四次北伐的時候,蜀漢出兵人數卻達到三十萬,其中,正規軍十萬,二十萬則為後勤部隊(由農民,老弱病殘組成),這便是古代兵團打仗的真實數字!否則是湊不出那麼多人數的!


優己

首先,我認為古代戰爭動輒數十萬人大多數是不足為信的,或者說數十萬人的大規模戰役多數是誇大的。按照一般的邏輯來說,為了保證士兵有足夠的體能進行戰鬥,會對他們的口糧優先保證,這就要求一個士兵最起碼有10個以上的人員對他的給養進行生產和運送。按照1個士兵10個人供養計算,20萬大軍需要200萬人供養?這200萬人不吃不喝?不工作?耕種?更何況古代生產效率低下,10個人能否供養得起1個專職士兵都很值得懷疑。綜上,我的看法是,古代也許有幾十萬人作戰,但是職業軍人在其中應該不會很多,絕對是少數,大多數計算在內的應該都是後勤保障,也就是俗稱的民夫。


超級無敵小草

按證書中的說法還有這樣的情況:數萬大軍一路直奔某關,一員大將叫關,對方閃出一員小將,兩人對戰,擊方大將被殺。於是,來攻城的幾萬人就一路敗回原地了。

早知道是這樣打,讓他自己來不好嗎?讓大家陪著他走那麼多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