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创举——党政军三位一体便衣队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创举——党政军三位一体便衣队

始建于1933年秋,大力发展于1935年春季后,成为三年游击战争时期开展地方工作基本力量——党政军三位一体的武装便衣工作队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遭到敌人严重摧残的特定历史情况下,产生的一种特殊的革命形式。

中共鄂豫皖省委率红二十五军实行战略转移后,根据地在敌人的分割、包围、清剿下逐渐缩小,党和苏维埃、红军的处境极为艰险。

当时留在鄂豫皖边区的便衣队有30几个,而皖西仅有一个,其余都在鄂东北。把便衣队提高到战略地位,真正用党、用苏维埃、红军及游击队的全部力量,去发展这种武装形式,使便衣队建设进入大发展阶段的正是时任边区党政军领导工作的高敬亭。

1935年开始,高敬亭首先从皖西开始,有计划、有目地地大批派遣具有人少精干、行动便捷、不容易被敌人发觉的便衣队,去建设根据地。他亲自挑选人员,配备武器,不断检查,总结经验。

到1937年初,全边区便衣队发展到89个,另外有16个不脱离生产的小便衣队,分布于边界22个县,遍及东起霍山、潜山,西跨平汉铁路至应山,南抵蕲春、黄梅、广济、黄冈,北达信阳、固始的广大地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