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 八路军兵工厂这个自己做,还真给做出来了

1941年1月13日,杨勇指挥七团在侯集和郓城之间的潘溪渡打了日军一个埋伏,全歼了日军的一个小队。这仗打得漂亮,结束得很快,缴获的战利品也多。关键是还缴获了一门九二式步兵炮。这个很重要,因为有了炮,鬼子用来封锁根据地的碉堡就都可以轻易敲掉了。

八路军兵工厂这个自己做,还真给做出来了

问题是,一起缴获的炮弹才七发。炮弹一旦打完,这炮也就成了废物。八分区的首长也真敢想,便给根据地里的修械所和炸弹厂下了一个任务,试制九二式步兵炮炮弹。要知道,所谓的工厂,一没有机器,二没有原料,就是修一点破损的枪,造一些土手榴弹而已。造炮弹?工厂里的工人也不是什么专业的技术人员,百多号人大多数是部队里挑出来的战士,顶多是读的书比一般人多点而已,这是真正赶鸭子上架。

不过根据地面临的困难摆在这里,要解决必须突破。那些自信心比较大的人就说:”什么东西都是人造的,过去我们做的手榴弹不响,现在不是个个开花吗。“

有些老工人比较实际:”炮弹和手榴弹完全是两回事,就算你能够做出炮弹的样子,打不打的出去就难说,打出去能不能炸更难说。“要知道,厂里就这些人,若是都拿来研究这个,手榴弹的产量肯定会大幅下降的。

八路军兵工厂这个自己做,还真给做出来了

最后后勤部的党总支部决定炸弹厂继续生产手榴弹,修械所试制炮弹。面对日寇的碉堡封锁,困难摆在这里,这个问题真的解决了,很多困难都会迎刃而解,人的能力就是逼出来的。然后一干技术人员开始想办法,弹壳用旧的,信管里的雷汞从旧炮弹信管里挖,弹头用婆轧花机的灰生铁回炉,经过无数次实验,炮弹真的做出来了。

结果试射时,面对着土坡上的一个破庙,三发炮弹打过去没有一发响的。最后大着胆子把弹头取出来,拆出信管,原来是里面的撞针的滑道太粗糙,弹簧太软力量不够。

八路军兵工厂这个自己做,还真给做出来了

原因找到,不到三天第二次试射开始。还是那个破庙,这次一发炮弹过去轰塌了一半。从此修械所的主要任务改为生产九二式步兵炮弹。原料主要就是动员民兵去扒敌人的铁路和到处收集破铜铸造弹壳。有胆子大的村民发现了日军飞机扔下来的哑火弹,居然拿着十八磅的大铁锤去敲,等他完成后,根据地里传开了,大量的群众便动员起来到处去找。可能是鬼子也到了穷途末路,军火制造质量也跟不上了,这年的哑弹也特别多。敌机飞来人员全部疏散,敌机一过,满地里都是人,有天一个老汉进门带了一麻袋的弹皮。

八路军兵工厂这个自己做,还真给做出来了

最难解决的是雷汞,恰好这时八公桥战斗搞到了伪军孙良诚部的一个兵工厂,得到了一本有关军火生产的小册子。日夜研究下终于也给解决了。随着制造技术越来越熟练,很快每月就能够生产三十多发炮弹了。

随着战局的发展,工厂的条件越来越好,这时上面居然给了新任务------仿制九二式步兵炮。先是把缴获的老炮给修好,当时从被国民党破坏的黄河虹吸工程里搞来了一条曲轴,切断了给炮筒换了个装,真给修好了。

八路军兵工厂这个自己做,还真给做出来了

三个月后,用火车的大轴挖成的炮筒,自制的坐力簧,仿制的九二式步兵炮出来了。工人们熬红了眼创造出拉线杆一道一道的拉膛线。这炮硬是仿了出来,而且上了战场,这里面的一门至今还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

怪不得我们这些军事工程的专家们仿制能力这么强,原来是有着悠久历史传承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