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啓VR新篇章,Oculus,Go!

开启VR新篇章,Oculus,Go!

科技圈和時尚圈本質上沒啥區別,每年都有新的口味。現在炙手可熱的當紅炸子雞有 AR,有人工智能,有區塊鏈,以及這些東西衍生出來的林林總總,打扮得婀娜招展,被人們追捧。而 VR,彷彿已然殘花敗柳,風華不再。

是呀。GDC 上參展的團隊已然換了一波,16年還熱熱鬧鬧的 SVVR 在17年已然成了標準的人煙稀少的行業聚會,一個又一個邀請參加 VR 展會的電話已經轉成了人工智能的主題。各家公司都在“開源節流”。至於那些屍骨未寒的公司,更加不知道已經有多少了。

不過,浮華褪去後,能留下的都是在幹事兒的。或者說,這是在 VR 爆發之前,“悶聲發大財”的時間段。對於篤信 VR 未來的人們,這是最好的時候。

自然地,這次 VR 復興的挑起者 Oculus,也不斷地在加大馬力繼續搭建基礎設施。而這個階段他們最大的任務,就是去拼命增加 VR 的 Accessibility,讓更多的人,以更低的價格和使用成本、更簡單方便的方式來得到一個完整良好的 VR 體驗。而這,就是 Oculus Go。

开启VR新篇章,Oculus,Go!

2017年任天堂的 Switch 是今年最大的黑馬之一。除去馬里奧、塞爾達等眾多超級 IP 的光芒,其硬件最大的特點在於其“無縫連接性”,也就是 Accessibility。你可以看到大家談及 Switch 的時候,都是“在電視機前玩著玩著,要出門了隨手拿起就走”的奇妙體驗。這種看似我們早已“擁有”的微妙體驗,實際上才剛剛被 Wii U 的完全體 Switch 所實現,也是其成功的一大關鍵。

而 Oculus,顯然就是想把這種體驗,帶到 VR 中來。

200美金的價格,是 John Carmack 在 Oculus Connect 4 上演講中所說的“魔法價格”,同時也是一個可以送禮送給他人的合適價格。當然,對於品質的極高追求,也只有和對供應鏈和成本控制有極高經驗的小米才搞得定,何況 Oculus 的現任 CEO Hugo 就是之前小米的高級副總裁。

高通的發佈會上,小米生態鏈和探索實驗室負責人唐沐發言言簡意賅,基本上就是“大家好,我們和 Oculus 聯合發佈了一款產品,謝謝大家,再見”,真是利索。這次發佈只是宣佈了合作,沒有關於產品的信息,更沒有 Vive 那邊那樣各種體驗,更像是預熱而已。

現在的小米,手握著目前最高水平的底層優化 SDK,已經有了打造一個不錯的 VR 生態環境的條件。其它手機廠商做出品質上相當的產品,至少是等到 Daydream 一體機 + 雙手 6DOF 手柄方案的時候;至於那些野雞廠商,目前看到的還沒有人搞定基礎的延遲、畸變等問題;6DOF 頭顯不配 6DOF 手柄又基本沒啥意義,所以不是簡單的頭顯自身 Inside-out 就完了,必須同時識別手柄,加大了一體式的技術實現難度。所以對於小米來說,以當下方式進軍 VR 還是不錯的,不過關鍵在於他們能否對 VR 有足夠持續的投入,否則雖奪先機後續無力在科技界實在是太常見之事。如果不能在這個關鍵的時間窗口內在 VR 領域內真正佔據一席之地,純賣硬件的話這個壓著成本賣的產品基本上是一定費力不討好,於人做嫁衣的。

對於 VR 整個行業來說,相較貌似更奪人眼球的 Vive Pro,Oculus Go 和小米 VR 一體機是個更好的消息。前者主要讓已經瞭解 VR 的人升級換代;而後者才能真正擴大生態圈,讓普通人以最低的付出得到 VR 最基礎的良好體驗。而這樣,內容開發者才能有新的顧客,生態才能轉動起來。

开启VR新篇章,Oculus,Go!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