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誰?你是你麼?深度好文

你是誰?你是你麼?深度好文

靈,“我”的歸處,路在何方?

肉,“識”的載體,為何是我?

精神和肉體是兩個世界還是一個世界?這件事一直沒搞清楚。我學習相關技藝已有十幾年,從師父手裡得到的繼承告訴我,世上沒有可醫之人,真正該搭救的是醫生自己。彼時不明就裡,此時深有感觸。聊聊我心裡的醫和病,靈與肉。

醫,在先秦之前應該是沒有專屬體系的,比如寫湯液經法的伊尹,之前只是個廚子,不過確實鑽研廚藝,於是搞出來一個食療的體系,以至於這個體系實在和醫分不開,在中國形成一個特殊的藥物類別:“食健字號”。

既若如此,可見“民以食為天”,講究的人才有了醫。“不為良相便為良醫”,這又是為何?那我們要知道“相”又是什麼。

相在古代有兩個說法,一是宰相,一個是丞相。丞相這個榮譽比宰相出現的久遠。丞相這個位置在先秦就有了,是一種榮譽,代表代替天子管理的人,用現在的話說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職業經理人”,超級CEO。天子敢把權勢交託給丞相,目的是擔心出現一言堂,良君擔心用人出錯糟蹋了祖宗社稷,但是昏君也怕一言堂,只因天下忤逆,有“反意”的“帶頭大哥”一般也是丞相,這位置不好當呀。所以“相父”要明知人善用,人心難測,誰叫每一個人都有一個獨一無二的“靈”呢?人為慾望生為慾望死,一旦用人失職,國家基業毀於一旦。

你是誰?你是你麼?深度好文

宰相這個位置,就是一個就是一個很明確的官職了,這個官職最重要的一點就在必須“德藝雙馨”。與丞相不同,宰相必須禮、德、功三者具足。

“宰”的意思是主宰,商朝時為管理家務和奴隸之官;周朝有執掌國政的太宰,也有掌貴族家務的家宰、掌管一邑的邑宰,實已為官的通稱。相,本為相禮之人,字義有輔佐之意。太宰與相合稱為宰相,宰相聯稱始見於《韓非子·顯學》。《韓非子·顯學》:“明主之吏,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起於卒伍。”這段話的意思就是治理的人才必出現在與人打交道,管理人的社會基層,而會打仗的人也出現在真正從血肉裡活下來的人。

可見“相”的核心,在於知人知心善於用人。於是這個行當在人類並不久遠的歷史中分化出了兩個行業,善於攻心識人的“相師”,只因明哲保身擔心朝野之亂而歸隱九流;善於用物但不善識人,只能流於技法,以用兵之道佈局無情之物治管有情之身的“醫”。

醫也不過是可憐人罷了。只因技不如人,又有情氾濫。

也許我的描述在當前有所偏頗,畢竟“良醫難尋”,其實現在縱觀“醫界”,沉迷在中西醫之爭,或者說是“傳統與實用”之爭太久,而沒人在意ta真正的發心用意吧。

西醫的前沿其實還是比較激進的,在劃分了心理學和醫學後,他們也發現了各學科之間似乎偶有交集,比如心理學就有一個分支叫“生物心理學”(應該的這個名字),實際上想研究的是生物在情感或者說心理發生變化時生理上的變化,只是無法觀察到“細節”,技術所迫,但是“意”到了。不過作為小眾,對於“精神和肉體”的聯繫只能停留在觀察現象的基礎上。

這裡要跳脫回話題的初始點,醫實為可憐之人,只因人類的認知侷限、技術侷限,但是這些人卻有為了“全種族興旺”這種決心,於是義無反顧投入到“臨床研究”。但是東西方的文化差異又導致出發點和角度的不合理。西方語言的線性思維和教育性導致的形成了“為了資本服務”的文化結構;而國人天生就有一種神奇的“使命感”,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就是我,我是主角”),估計每一個學技藝的人都這麼想。於是開始了無法統一的摩擦。

那我們的出發點又是什麼呢?下一篇開始聊聊“肉”和如何保全肉。

天下沒有可醫的病人,最該治療的就是醫生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