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電商大亂鬥 誰才是終結者

全球電商大亂鬥 誰才是終結者

全球市場看亞洲,亞洲市場看中國。

所以,中國本土的行業巨頭們在忙著搶地盤、賺流量的同時,國外資本除了羨慕嫉妒恨以外,當然也少不了過來湊湊熱鬧,分一杯羹。

就連谷歌這樣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公司也未能“免俗”。

日前,京東、谷歌宣佈雙方正式升級為戰略合作伙伴關係。Google(谷歌)以向京東投資5.5億美元的付出來換取京東新發行的逾2700萬股A類普通股,發售價為每股20.29美元(摺合人民幣130.625元/股),自此谷歌持股比例達到0.93%。

既然是合作,當然是要互惠互利,各取所需了。

透過合作,谷歌將成為京東產品的“海外展銷臺”,出現在谷歌的“比價服務”平臺上,藉助谷歌強大的搜索引擎將觸角延伸至海外。

對於谷歌來說,京東的目的當然也會反作用於其本身,以“比價服務”牢牢鎖住其搜索市場的地位,以及在以語音為主導的未來電子商務中保持影響力方面至關重要。

據統計,2018年1月谷歌在中國搜素引擎市場的佔有率僅為1.53%屈居第五。所以贏回中國市場佔有率,也是此次入股京東電商業務的目的之一。

除此以外,入股京東似乎也可以看作是谷歌為進軍當下大熱的新零售所採取的投石問路。

電商巨頭大亂鬥 形勢愈發複雜 競爭對手出現“不唯一”局面

國內兩大電商巨頭阿里、京東一直以來在業界都被看作是兩大競爭對手,一個是最大的平臺零售商,一個是自營零售商,對於零售也有不同的看法。

阿里拋出新零售,京東則主張無界零售,但二者本質上沒有太大區別,都是通過大數據及人工智能手段圍繞人、貨、場進行升級改造,從而重塑業態結構及生態圈,並對線上線下與現代物流進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

二者也都在自己塑造的生態圈子裡忙的不亦樂乎,從支付到物流再到各自都看好的金融領域,暗自較勁。

全球電商大亂鬥 誰才是終結者

當然,從整體體量上來說京東較阿里還是差了一截,這主要是由於京東涉獵範圍比阿里要窄,京東主營業務主要由京東商城、京東金融和京東物流組成,而阿里相對就寬泛很多,除了核心的電商業務以外,還囊括了互聯網金融、物流技術平臺、雲計算、數字娛樂等領域。

如果單指電商業務京東絕對是阿里在國內的第一大競爭對手。

但是這樣的局面也正在悄悄的發生變化。從此前阿里巴巴的泰國之行開始,不僅把泰國過榴蓮搬到了國內,同時也迎來了另一位強敵-亞馬遜。因為東南亞6億人口的巨大紅利,誘惑力實在太大。

2017年,亞馬遜在新加坡推出了Prime Now服務,為新加坡用戶提供從生鮮食物到家用電器等各種產品,這也是亞馬遜第一次在原本沒有自身銷售網絡的國家上線零售服務。

很明顯,亞馬遜投資東南亞市場的真正用心,是想通過新加坡這樣一個相對基礎設施發達的市場,建立一個前哨站可以比從西雅圖或者班加羅爾更有效地輻射區域市場。

阿里巴巴將更大的賭注壓在了東南亞市場最大的電商平臺Lazada,累計投入 20 億美元。Lazada 總部位於新加坡,成立短短 5 年來業務範圍已覆蓋東南亞地區 6 個國家,更於去年收購了 RedMart。

亞馬遜在印度斥資 50 億美元,吸引消費者購買使用其 Prime 會員服務,年費僅需 99 美元,還可免費收看西方影視劇;阿里巴巴則參股印度最大移動支付平臺 Paytm 及其電商 Paytm Mall,投資金額約為 5 億美元。

海外電商市場阿里巴巴與亞馬遜形成對峙。

再回到文章開頭,谷歌入股京東似乎有點兒幫著京東打阿里的勁頭兒,沒錯事實就是這樣,因為入股京東即意味著幫京東站隊。京東多了一位盟友則表明阿里又多了一位“敵人”。

除次以外,我們再圍繞電商業務展開。如果谷歌想要試水電商業務這塊“肥肉”,除了樹敵阿里以外,當然其本土的亞馬遜也一定會“躺槍”,同為互聯網公司,谷歌在全球最具影響力品牌排名第一,而亞馬遜則位居第四,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谷歌與馬遜的對立,其實早已形成。

據彭博社的報道,亞馬遜已經停止購買 Google 的商品陳列廣告。此前Google 董事長、前 CEO 艾瑞克·施密特也表示,隨著用戶變得先在電商搜索商品,以後亞馬遜會成為 Google 的最大競爭對手。

全球電商大亂鬥 誰才是終結者

致此,形成的格局就是,京東與阿里對抗、京東聯合谷歌與阿里對抗、阿里與亞馬遜對抗、谷歌與亞馬遜對抗、谷歌聯合京東與亞馬遜對抗,感覺是不是有點亂?

一個“電商業務”卻捲進了這麼多的互聯網巨頭,看似有點亂其實並不然,只要有利益就一定會發生“爭搶”。

因為在今天這樣行業界限越來越模糊的商業環境下,是很容易發生跨界經營的現象,尤其是針對資本巨頭來說。

京東“聯姻”谷歌 或將入圍美國電商市場?

其實這次的谷歌入股京東,是否也隱含著京東向外界,更是向阿里巴巴宣佈:我已經先你一步打開美國市場。

相比此前阿里在進軍美國市場的道路上困難重重,對方經常是藉由“假貨”,來遏制阿里巴巴在美髮展,這個理由其實太過牽強,因為亞馬遜的假貨並不比阿里少,到現在也沒看到美國對亞馬遜有任何制裁。所以,這也只不過是為單邊的貿易保護所找的“藉口”,而已。

再說京東,雖然這次與谷歌結成戰略伙伴,相比之下這種結盟應該是對谷歌在華重拾搜索引擎地位的作用更明顯,雖然有了谷歌做背書,但京東在進軍美國市場的路上不一定能夠順風順水,不能把“概念”當現實。

因為如果美國不改貿易保護作風,中企想要在美國踏踏實實做生意,實屬難上加難。

其實如果在對外層面來講,阿里和京東有著唯一的競爭對手-亞馬遜。在未來的全球電商市場也將會形成中、美兩國電商對抗的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