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區綜合保稅區進出口總額居全國第三

成都高新區綜合保稅區進出口總額居全國第三

中國食品報經濟觀察訊 10月24日,記者從成都高新區獲悉,今年1月至9月,成都高新綜合保稅區(以下簡稱“成都高新綜保區”)進出口總額達2157億元(不含雙流園區),同比增長26%,進出口總額穩居全國前三。今年前三季度,四川省外貿進出口繼續呈現快速增長態勢,外貿進出口總額4221.1億元,同比增長28.8%,其中,成都高新綜保區佔全省外貿進出口總額的51%,成為推動四川省和成都市外貿增長的主要力量。

“繼上半年成都進出口總額突破兩千億後,成都高新綜保區緊隨其後,前三季度進出口總額首次突破兩千億。”成都高新區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局相關負責人說,將緊抓“一帶一路”建設和四川推進內陸自貿試驗區建設的契機,持續推進海關通關一體化,深化外貿供給側改革,紮實抓好重點項目推進,推進和帶動區域經濟快速發展。

四川外貿增速高於全國 成都高新綜保區佔據半壁江山

據海關統計,2018年前三季度,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2.28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9.9%。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分析前三季度進出口情況時提到,中西部和東北地區進出口增速高於全國整體,區域發展更趨協調。據瞭解,2018年前三季度,西部12省市外貿增速為16.3%,超過全國增速6.4個百分點,其中,四川外貿增速為28.8%,高於全國增速18.9個百分點。

日前公佈的四川經濟“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全省GDP同比增長8.1%,增速比全年預期高0.6個百分點,比全國平均水平高1.4個百分點,全省經濟延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良好運行態勢。其中,全省規模以上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7%,增速比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平均水平高出3.3個百分點。新產品發展勢頭強勁,太陽能電池實現成倍增長,新能源汽車、智能手機業都保持60%以上的高增長。

作為四川省電子信息產品出口加工重鎮,成都高新綜保區一直是推動四川省、成都市外貿增長的主要力量。

成都高新綜保區位於成都高新區西部園區,集保稅出口、保稅物流、口岸功能於一身,重點發展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製造,晶圓製造及芯片封裝測試,電子元器件、精密機械加工以及生物製藥產業。截至目前,已吸引英特爾、德州儀器、富士康、戴爾、莫仕等眾多世界500強及跨國企業入區發展。

設立以來,成都高新綜保區有力的推動了四川進出口增長,據成都海關統計,今年1月至9月,四川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4221.1億元,同比增長28.8%;成都實現進出口值3517.4億元,同比增長27%;成都高新綜保區進出口總額佔四川省外貿進出口總額的的51%。其中,出口1147億元,同比增長39%,佔全省外貿出口的49%;進口1010億元,同比增長15%,佔全省外貿進口的53%。

“區內龍頭領軍企業的業務增長,持續拉動了外貿整體增長。”成都高新區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局相關負責人說,今年前三季度,戴爾、鴻富錦、英特爾等龍頭領軍企業業務不斷增長,極大推動了進出口實現增長。

推進海關通關一體化 形成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針對‘先進區、後報關’作業模式下,鴻富錦等企業深夜貨物抵港的通關問題,我們統籌協調成都海關、綜保區海關及口岸海關,並多次會同企業進行溝通探討,最終採取口岸場站理貨、報關等措施,有效解決了企業通關個性化需求,得到企業的一致認可。”該負責人說。

“通關時效對企業的生產和運營有直接影響,近年來我們感受到通關提速明顯。”成都高新綜保區內鴻富錦企業相關負責人說,近年來成都高新綜保區實施的通關一體化、“單一窗口”等系列通關便利化改革,讓企業感受到通關環境的巨大變化,通關時效有了質的飛躍。

“通關便利化程度,是營商環境的一面鏡子,通常反映一個地區的對外開放水平。”該負責人介紹,成都高新綜保區深入推進海關通關一體化,以“優化流程,簡化手續”為突破口,積極推動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推進“7×24小時”預約通關和“互聯網+企業註冊”服務,通關時效名列全國前茅。(葉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