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幣上的戰爭7:滑鐵盧戰役

滑鐵盧戰役太過知名,所以戰役的背景這裡就不多講了。

簡單來說就是拿破崙一世1815年3月重回法國,迅速聚集舊部,進軍巴黎,重新稱帝。於是歐洲第七次反法聯盟分路進攻法國,1815年6月18日,發生了英普聯軍與法軍在布魯塞爾以南的滑鐵盧的決定性會戰。戰役結局大家也都十分的清楚,反法聯軍獲得了決定性勝利,拿破崙戰敗後被放逐至聖赫勒拿島,自此退出歷史舞臺。

硬幣上的戰爭7:滑鐵盧戰役

滑鐵盧戰役

所以今天,我們主要圍繞錢幣上的這場戰役,聊一些比較有趣的事情。

首先,和這場戰役有關的幾個國家,我們來梳理一下。

比利時,戰役的發生地,滑鐵盧小鎮位於比利時的布魯塞爾,同時比利時也是參戰方之一。

法國,拿破崙就是法國人,參戰方之一。

英國,威靈頓公爵是英國人,反法聯軍的總指揮官,參戰方之一。

德國,參戰方之一,那時候德國還沒有統一,實際參加戰役的主要部隊是漢諾威聯軍。普魯士軍隊在滑鐵盧戰役前的利尼會戰中,被拿破崙擊敗,當時正在撤退中,所以普魯士軍隊在滑鐵盧戰役期間更多的是參加了外圍的戰鬥。

荷蘭,參戰方之一。

在這些國家裡,最早的滑鐵盧戰役紀念幣是德國發行的,準確的說是漢諾威(德國統一前是獨立的邦國)。在1865年,漢諾威出品了一枚1泰勒的銀幣,用以紀念滑鐵盧戰役50週年,同時紀念反法聯軍中的漢諾威聯軍。

硬幣上的戰爭7:滑鐵盧戰役

漢諾威,1865年,滑鐵盧戰役50週年,1泰勒銀幣

銀幣正面是當時的漢諾威國王,格奧爾格五世。在滑鐵盧戰役時期,漢諾威王國剛剛由選帝侯國提升為王國,領主的頭銜也從侯爵升為了國王,並與英國組成共主邦聯,國王就是英國國王,所以當時的漢諾威聯軍,是和英軍一起行動,而不是普魯士軍隊。

硬幣上的戰爭7:滑鐵盧戰役

反法聯軍中的蘇格蘭騎兵

然後,漢諾威選帝侯國,是指歷史上的神聖羅馬帝國,由於其是鬆散的聯邦,所以帝國的皇帝,是需要大家選的,能出選票的是幾個侯爵,是為選帝侯。其中漢諾威選帝侯就是第九個選帝侯,侯爵的領地就是侯國(公爵就是公國、王就是王國、皇帝就是帝國)。

各種滑鐵盧紀念幣裡出現最多的場景,是獅子丘(Lion's Mound)。

硬幣上的戰爭7:滑鐵盧戰役

獅子丘又叫鐵獅峰,或滑鐵盧戰役紀念碑,是一座人造圓錐形小山。紀念碑就在滑鐵盧古戰場當中,位於比利時,但是修建紀念碑的人卻不是比利時人。

硬幣上的戰爭7:滑鐵盧戰役

1990年,比利時,滑鐵盧戰役175週年,金章,背面就是獅子丘

1820年,荷蘭國王威廉一世下令修建紀念碑,於1826年完成,以紀念荷蘭的威廉二世。此處是他在滑鐵盧戰役中受傷的地點,當時他肩部被火槍擊中並從馬上甩了下來。這座紀念碑同時也是為了追悼戰役中的陣亡士兵。由於當時沒有推土機,據說41米高的小山是當地婦女用揹簍從兩公里外的地方背土壘成的。

硬幣上的戰爭7:滑鐵盧戰役

背土建成的小山

紀念碑上的雄獅雕像是一頭美第奇家族的鐵鑄獅子,高4.45米,長4.5米,重28噸,是利用當年遺留在戰場上的槍炮鑄造而成的,它右前爪踩著一個圓球,面向法國國土,表示“威震”拿破崙。

硬幣上的戰爭7:滑鐵盧戰役

獅子丘上的紀念幣,鐵鑄獅子。

硬幣上的戰爭7:滑鐵盧戰役

法國,滑鐵盧戰役紀念章,正面就是獅子丘上的雕塑

對紀念滑鐵盧戰役最謹慎的國家,是法國,由於拿破崙本人在歐洲歷史上的爭議,法國人官方上對於紀念滑鐵盧戰役相對謹慎的多,沒有發行過什麼紀念幣,只有一些由巴黎造幣廠發行的紀念章。

硬幣上的戰爭7:滑鐵盧戰役

2015年,荷蘭,滑鐵盧戰役200週年,5歐,背面是抽象的獅子丘雕像

相反,由於滑鐵盧戰役的知名度,所以滑鐵盧戰役題材的紀念品,包含紀念幣在歐洲的銷路都十分的好,所以和滑鐵盧戰役有關的國家,尤其是比利時和荷蘭,都不放過這種賺錢的機會,紛紛發行紀念幣。

硬幣上的戰爭7:滑鐵盧戰役

2015年,比利時,滑鐵盧戰役200週年,2.5歐

比利時,滑鐵盧戰役發生地,滑鐵盧小鎮,旅遊參觀戰役古戰場是這裡的主要收入,比利時也是發行戰役紀念幣最勤勉的一個國家。

硬幣上的戰爭7:滑鐵盧戰役

2015年,比利時,滑鐵盧戰役200週年,10歐

滑鐵盧戰役拿破崙失敗了,歸根結底還是這時候的拿破崙已經膨脹了,過於傲慢的拿破崙,不再願意親臨一線實時指揮,而是雍容華貴、前呼後擁的在後方的遠處指指點點,戰敗也就不足為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