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名於世界的失敗代名詞——滑鐵盧戰役

事件簡概:滑鐵盧小鎮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以南大約20公里,與歐洲其他國家的許多小鎮一樣,古樸而寧靜,並沒有多少特色,但是它的名字卻響亮世界。

1815年6月,惠靈頓公爵所指揮的部隊,聚集在小鎮營地裡。連綿不斷的降雨帶來了痛苦、潮溼和寒冷,但就是因為這場暴雨改寫了整個歐洲的歷史。

拿破崙為首的法國軍隊獨立抵抗以奧地利、普魯士、俄國、英國為首的聯盟國。拿破崙是個自信的人,他期望一次進攻就能將惠靈頓趕下山脊,逼他後退。因此他根本沒有料到會有一場大規模的戰鬥。 戰事開始,法軍的實力就被削弱了大半,拿破崙期盼的援軍也沒有趕到,而敵方的聯軍趕到加入戰場後,法軍的士氣越下降發生了騷動,不久法軍被徹底擊敗。

拿破崙被流放在大西洋聖赫倫島,在那裡,拿破崙度過了他的餘生,昔日那位驕傲的皇帝,亦慢慢的消失在這個廢墟之中。

“炮灰”也能創造奇蹟

1769年,英國倫敦的阿瑟家迎來了一個名叫阿瑟·韋爾斯利的男嬰,這個啼哭不已的小傢伙就是今後赫赫有名的威靈頓公爵。同年科西嘉島上也誕生了一個男嬰,他就是波拿巴·拿破崙,

也就是今後的法蘭西第一帝國的皇帝,兩個日後的死敵在同一年出生,這也許就是命運的安排吧。

聞名於世界的失敗代名詞——滑鐵盧戰役

威爾斯利從小學習成績很差,他的母親將他送到了法國軍事學校去學習軍事,還說他只有當炮灰的命。但令人出人意料的是,這反而讓韋爾斯利找到了展示自己的地方,他刻苦學習並以優異的成績從軍校畢業了。1803年,韋爾斯利在印度指揮7000名英軍擊敗了印度王公指揮的4萬大軍,這是他第一次獨立指揮的一場戰役,他用這場輝煌的勝利證明了自己在軍事上的天賦。

1808年,韋爾斯利率領一支英軍在葡萄牙登陸,開闢了針對法國的第二戰場。在接下來的幾年時間裡,韋爾斯利相繼打敗了蘇爾特和馬塞納等一批法國名將,伊比分別為奧地利軍團、俄國軍團和意軍團亞島也成了法國將軍的墳墓。

1813年,按照普魯士將軍格奈為眼軍制訂的作爾新利又擊敗了拿破崙的哥哥約瑟夫,徹底解放了西班牙。他發明了一套專門對付法軍的戰術,這就是經典的“後坡佈置加散兵橫隊”戰術。

聞名於世界的失敗代名詞——滑鐵盧戰役

威靈頓公爵喜歡把主力部隊佈置在山坡的反斜面,一方面可以減輕法軍炮火對己方軍隊的殺傷力,同時隱藏己方的路來,另一方面,他會在主力前方佈置一條散兵線,然後讓步兵排成兩列橫隊,充分發揮己方火力優勢,就是靠著這套戰術,威靈頓公爵在後來的滑鐵盧戰役中頂住了法軍潮水般的攻勢。

拿破崙的致命錯誤

1805年的特拉法爾加海戰徹底粉碎了拿破崙征服英國的美夢,這位法國英雄轉道進攻他國。1806-1814年,拿破崙經歷了從攻城略地到被迫退位的巨大反差。

退位不到一年,1815年2月,拿破崙從地中海的厄爾巴島逃脫,並於3天后在法國南部的戛納登陸。欣喜若狂的法國人認出了他們引以為傲的皇帝,無數退伍軍人又聚集到軍旗之下。兩個月後,拿破崙再度組織起一支50萬人的龐大軍隊。

聞名於世界的失敗代名詞——滑鐵盧戰役

這個消息傳出後,引起各國一片譁然,英國、俄國,普魯士、奧地利與荷蘭等國家之前結盟征戰後,又組成了第七次反法同盟,聯軍共分為5個軍團共60萬大軍,以泰山壓頂式的猛攻讓拿破崙無法施展他的戰術

拿破崙久經戰場,他識破了盟軍的作戰計劃,他根本不考慮怎麼堵住這支軍隊,他心中只有一個打算,就是無論這支軍隊分幾路進攻,我就集中兵力先打垮普魯士人和英國人,然後再靜觀其變。

6月,拿破崙率領12.5萬的士兵和344門火炮離開巴黎,悄悄轉移到了比利時邊境。之後,法軍主力7萬人向8萬的普魯士軍隊發起猛攻,而其他的5萬法軍則用於牽制住英軍的進攻,試圖切斷英普聯軍,激烈的戰鬥一直持續到晚上,拿破崙的精銳部隊已經佔領了戰略要地,包圍了普軍,他認為普軍敗局已定,並沒有消滅他們或者重創他們,而是命令法軍休息,這給了普魯士軍隊得以喘息的機會,他們趁機衝出了包圍圈,而拿破崙這一次的小失誤讓他在接下來的戰役中嚐到了苦果。

決定命運的時刻

6月17日,拿破崙將法軍三分之一的兵力交給了格魯希元帥去追擊敗退中的普魯士軍隊,自己則親率了8萬大軍挺近比利時境內滑鐵盧的聖讓山陣地前。

此時天降暴雨,法軍在泥濘的道路上艱難前行,而英國威靈頓將軍指揮著7萬大軍早已在高地築好了工事。

聞名於世界的失敗代名詞——滑鐵盧戰役

拿破崙本來想在18日上午發起進攻,但是由於道路泥濘,火炮無法操作,於是進攻的時間拖延到了下午,戰場上一定要分秒必爭,因為這將決定戰役的結局,拿破崙沒想到,在他浪費的這幾個小時內,普魯士軍隊正趕過來增援英軍。中午11時,法軍用榴彈炮轟英軍,接著法軍發起衝鋒,決定拿破崙命運的時刻開始了。

法軍穿過低窪地帶,奮勇前進,英軍依託有利的地形抵抗,炮彈如同驟雨般打在法軍頭上,法軍傷亡慘重,幾番進攻都被打退。到了下午1點,法軍發起了對英軍陣地的第四次進攻,但還是失敗了,此時的雙方都在期盼著各自的援軍能夠儘快趕到,因為這將決定這場戰役的勝利歸結於哪一方。威靈頓等待著普魯士軍隊,而拿破崙等待著格魯希元帥那近4萬的大軍。

兵敗滑鐵盧

此時,格魯希離戰場並不遠,最多3個小時就能趕過去支援,但令人不可思議的是,當激戰的炮聲傳來之時,他並未做出任何反應,依舊在一戶農家悠閒的吃著他的早餐。

甚至於他的一位軍團長一再力諫趕快向炮火地方前進,格魯希都不為所動,他堅持守在這裡,此時的他並未意識到拿破崙的命運就掌握在他的手裡,拿破崙急需這4萬大軍來扭轉戰局。

聞名於世界的失敗代名詞——滑鐵盧戰役

夜晚來臨,等不到援軍的拿破崙孤注一擲,他把最後的後備軍都調入到進攻的行列,近衛軍的6000多名士兵接受最後一次檢閱,他們抗著步槍,昂首挺胸,成縱隊投入戰鬥。

他們一排一排爬上陡坡,拼死向前衝去,歐洲的命運全都系在是否能攻佔山頭。

現在雙方都沒有後備部隊了,誰的援軍先趕到,誰就能贏得這場戰役。兩位統帥都在觀望遠方樹林邊緣,希望趕來的援軍是站在自己這一方的。突然,擺脫了格魯希追擊的普軍先頭部隊出現在叢林中,隨後大批的普軍人馬浩浩蕩蕩的從樹林中穿了出來。

普軍的到來令拿破崙感到焦慮,而大批普軍趕到戰場的消息傳到法軍耳中,軍心開始浮動的法軍開始惶惶不安,晚上9點,英普聯軍突破了法軍的防線,拿破崙的部隊亂成一團,無法再堅持下去,崩潰的法軍四處逃竄。

這場持續了12個小時的決戰終於結束了,第二天清晨,接到戰報的歐洲各國君主長嘆一口氣,終於,法國那位不可一世的皇帝拿破崙·波拿巴失敗了,他們總算可以安心了。

聞名於世界的失敗代名詞——滑鐵盧戰役

拿破崙在滑鐵盧戰役失敗後返回了巴黎,6月22日,被迫再次宣佈退位,長久的戰爭過後,最終的勝利者為第七次反法同盟,而拿破崙則被流放到了聖赫勒拿島, 之後沒過幾年,拿破崙就在島上鬱鬱而終,這位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結束了他那富有戲劇性的一生。

結語

在世界戰爭史上,滑鐵盧大戰以戰線短、時間短、影響大、結局意外而著稱,從此“滑鐵盧”這三個字,也成了失敗的代名詞,這場戰役中也出現了許多偶然的因素,天氣原因導致拿破崙進攻時間推遲,格魯希在聽到滑鐵盧炮聲響起竟然不去支援。拿破崙在滑鐵盧戰役中失敗的原因,最主要的還是用人不當,重要的將領不稱職,戰場上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如果當初格魯希及時支援,那麼戰爭的結果或許就會改寫,多說無用,戰役已經結束。

只能說,這場戰役是一場一流的戰爭,可是得勝的確是二流的將軍,戰勝的威靈頓將軍大家並沒有表現出多大的興趣,但是拿破崙的銅像卻一直佇立在滑鐵盧。

《世界戰爭史》

《拿破崙傳》

《法國簡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