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饒舜禪讓——爲什麼讓給舜

前篇堯舜禪讓,主要敘述堯帝如何“試”舜,太史公筆鋒一轉,開始從舜的角度再寫一次。司馬借舜的故事又想告訴大傢什麼道理呢?

一,為何平民出身的舜,會突然天降隆恩,成為當朝兩個公主的駙馬,同時委任為“太子”?

二,“舜以孝聞”,到底什麼是真正的孝?

三,“人人皆可為堯舜”,司馬遷的理想世界是什麼樣的?

我們一起來開始關於舜的故事

1,舜的出身

舜,冀州之人也。舜耕歷山,漁雷澤,陶河濱,作什器於壽丘,就時於負夏。

舜的“職業經驗”可謂非常豐富,耕過田(農民),打過魚(漁夫),做過陶器和各種生活用品(作坊),還自己做過買賣(商人),一個人不停的換工作再就業,可想而知這個叫舜的男青年其實各種“不順”,經歷坎坷。

舜父瞽叟盲,而舜母死,瞽叟更娶妻而生象,象傲。

舜的親媽去世,爸爸娶了後媽,後媽生了一個弟弟。舜在家中處境可想而知,這種家庭配置貌似也是很多電視劇男主角的標配吧。

瞽叟愛後妻子,舜父瞽叟頑,母嚚,弟象傲,皆欲殺舜。

劇情跟大家想得大概一樣:親爹愛後媽,後媽囂張跋扈,後媽生的孩子蠻橫狂傲,並且獨佔了親爹的愛,更嚴重的是這個四口之家的三個人都像把舜殺掉。看到這裡,大家還是不妨先停下里,想想如果自己是舜,會怎麼辦?是離家出走尋找真愛,還是家中逆襲,壓制後媽?

2,舜的盡孝之道

舜順適不失子道,兄弟孝慈。欲殺,不可得;即求,嘗在側。(瞽叟愛後妻子,常欲殺舜,舜避逃;及有小過,則受罪)

舜既不憤青出走,也不叛逆找事,而是順適不失子道,兄弟孝慈,去適應大家,做好兒子和兄長應該做的。你們想打我的時候,一些小懲罰,我就受著,你們想殺我,我就躲得遠遠的;有需要的時候,就會出現在身邊。看上去神出鬼沒的舜,無意中傳達出他對孝的理解:

欲殺,不可得;即求,嘗在側。

什麼是孝?孝就是順從父母的意思。什麼是愚孝?愚孝就是明知父母要犯大過錯而為了“順”,依舊讓父母犯這個過錯。中國有句古話叫做“小杖則受,大杖則走”,父母拿小棍子打你,你就要“順”,這是孝,如果父母要拿大棍子打你,有傷及筋骨和生命的危險,你就要跑,跑得越遠越好,決不能讓父母犯下不可彌補的過錯,這才叫做孝。司馬在《孔子世家》中稱孔子為“至聖”,深受孔子“仁”和“禮”的影響,《論語》中也有關於很多孔子對孝的看法,比如樊遲問孝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 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孔子認為,孝就是“無違”,無違於禮。盡孝時不應違背禮,否則就不是真正的孝。孝不是盲目的、隨意的,必須依禮而行。

司馬借舜的“欲殺,不可得”五個字,表達著自己對孝的看法。

但,問題來了,有人想殺你,你說“不可得”就不可得?這也是件有技術含量的事情,我們來看看舜的兩次逃生經歷。

瞽叟尚復欲殺之,使舜上塗廩,瞽叟從下縱火焚廩。舜乃以兩笠自扞而下,去,得不死。

舜的親爹讓舜上到房頂塗“防水油漆”,然後在底下放火想燒死舜,舜用兩個斗笠,就像打開兩個傘一樣從房子上跳下來,跑掉。一個斗笠正常,舜有兩個斗笠就奇怪了,你會帶兩個帽子出門嗎?對的,他早有防備,而且貌似還懂點物理學,直接飛走。

後瞽叟又使舜穿井,舜穿井為匿空旁出。舜既入深,瞽叟與象共下土實井,舜從匿空出,去。

親爹又讓舜去挖井,估摸著也不是什麼好事,舜“匿空旁出”,先在側壁打好一個可以出去的暗道。果然親爹和弟弟開始往井裡填土想活埋舜。舜像地道戰似偷偷的跑掉。還是舜會玩。

瞽叟、象喜,以舜為已死。象曰「本謀者象。」(象說,我是主謀)象與其父母分,於是曰:「舜妻堯二女,與琴,象取之。牛羊倉廩予父母。」象乃止舜宮居,鼓其琴。舜往見之。象鄂(驚訝)不懌(不高興,估計也是尷尬),曰:「我思舜正鬱陶!」(我正在想你想的傷心啊)舜曰:「然,爾其庶矣!」(恩,你的確是我的好兄弟)舜復事瞽叟愛弟彌謹。

親爹和弟弟以為舜死了,去到舜的家裡想著如何霸佔舜的公主老婆和駙馬爺的財產,這時舜回來了,和弟弟打了圓場,沒有翻臉,以後還是依舊待奉父母,友愛兄弟。

然,爾其庶矣!多少看出舜的無奈和不得已,一個想殺自己,想霸佔自己財產和老婆的人,就算是親兄弟都不能忍吧。但在夢想和大局面前,舜告訴我們,人生有很多不得已,我們只有忍。

舜復事瞽叟愛弟彌謹。於是堯乃試舜五典百官,皆治。

司馬的“於是”二字,便是瞬忍受的理由。

3,時間是毒藥,更是解藥

堯舜禪讓這節我反覆讀了3-4遍,發現有兩件事,司馬在重複的寫:

1時間,比如:

堯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令舜攝行天子之政,薦之於天。堯闢位凡二十八年而崩。

舜得舉用事二十年,而堯使攝政。攝政八年而堯崩。

舜年二十以孝聞,年三十堯舉之,年五十攝行天子事,年五十八堯崩,年六十一代堯踐帝位。

前後三次強調時間。

因為舜,被試了20年!

大到事業,小到崗位,暫時堅持不住想放棄的朋友,要以此勵志啊!

舜可以忍受20年“不轉正”,如果是你,可以忍受多長時間?

這20年其實舜已掌握實權,多少機會可以殺死堯和堯的子嗣,直接上位。

面對如此誘惑,權利,財富,在慾望和野心面前,你,又可以忍受多少時間?

這個問題看看各種謀朝篡位的歷史篇章應該就可以知道答案。在此幫司馬默默的@一下那些不忠不義的篡位,@一下那些對面誘惑選擇的出賣和背叛,@一下正在經受時間和各種考驗的我們。

2禮讓:

堯崩,三年之喪畢,舜讓闢丹硃於南河之南。

三年喪畢,讓丹朱,天下歸舜。

舜30歲被堯“伯樂”,到了50歲修成正果,堯讓其攝天子政,八年之後堯死三年服喪完畢,舜要把帝位歸還給堯的兒子丹朱,如果丹朱接受(且不談其實舜已大權在握,丹朱接也接不動),舜前後41年可謂功虧一簣,白忙一生。因為在堯之前,帝位都是世襲制,所以舜必須要尊重傳統和禮節,舜的這一讓,是智慧,也是文化。

《史記》饒舜禪讓——為什麼讓給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