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阅荟|自主阅读是怎样炼成的?

喜阅荟|自主阅读是怎样炼成的?

乐妈: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才女,现任政府职员。

乐乐:二年级女生,阳光爱笑,还是个小学霸!

一升二的这个暑假,乐同学的自主阅读能力明显提升了一些,相比去年暑假起步时(刚满6岁)一本《石头汤》难度的绘本读上两三天,现在大概已经可以一天阅读200多页文字书,老母亲我比较欣慰。

喜阅荟|自主阅读是怎样炼成的?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知识的积累、语感的培养、视野的开拓、思维的锻造、趣味的养成,都离不开阅读的支撑。现在的新版小学语文教材还不错,但给不了孩子足够的滋养,想要提高语文素养,必须在家里配套大量的课外阅读。我和乐乐从小开始亲子阅读,读过的绘本不下千本,她十分喜欢听我读书,喜欢粘着妈妈听故事的美好时光,正因为这样,虽然她学前就认识不少字,但总依赖我给她读,不愿意自己去读。

然而,亲子阅读不能一直持续下去啊,就像幼儿始终要学会自己吃饭一样,小孩子也始终要学会自己读书,不过是时间迟早、技巧好坏而已。刚好入学前的暑假学校要求先阅读一批绘本,借这个契机我说服乐乐,正式启动了自主阅读程序,一来是希望早点培养她的独立学习能力,二来也是希望我加班不在家时她不至于荒废时间。下面讲讲我的一些想法做法,孩子间有个体差别,方法不一定适合每个人,仅供参考。

自主阅读前的准备

观念的准备

可能家长们对自主阅读有很多期待,但要先想明白几个“不等于”,实施起来才不会太纠结。一是鼓励自主阅读不等于放弃亲子阅读,自主阅读要从亲子阅读中过渡,还要通过亲子阅读进行强化;二是会认字不等于就会读,不掌握阅读方法的话,读完也不见得能理解好;三是能自主阅读不等于能做好阅读理解题,做题是技巧性很强的东西,别想着光读不练就能一揽子解决问题。

能力的准备

首先是认字能力,不识字就没法真正自主阅读,这是很现实的问题,可以及早引导。

很多人留言问识字关怎么过,我从没让乐乐看过字卡和四五快读那些识字书,认字主要通过两个途径进行:

1、在生活中认字,让孩子从小留意生活中出现的一切文字,比如坐车就看路线、看站牌、听广播认站名,比如逛超市、逛商场就看物品标签,比如有宣传栏、广告牌、宣传单就看广告语……我觉得这是最有效的认字方法,因为认字的同时把相关情景也记下来了,对自主阅读很有帮助;

2、在亲子阅读中认字,我基本不指读,但会通过声音节奏变化吸引她看一点文字,尤其是看封面标题、作者、出版社等,这样慢慢也能认识不少字。(其实在阅读实践中,认识的字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多,所以识字量也不必过于担心)其次是读图能力,这个读图不是单纯地看插图,还要初步能够将图画与故事相关联,看懂图画中提示的情节与细节。如果孩子的能力和心智水平达到一定程度,那就可以尝试自主阅读,这个没有绝对的年龄界限。

书籍的准备

自主阅读起步阶段读些什么书好呢?

我觉得优质绘本是最好的选择,因为从儿童读物的质量来看,国外的大奖绘本、名家绘本比国内的儿童读物高很多,可选范围也大很多,其中很多绘本主题积极、立意深刻、语言优美,插图也具有艺术性,非常适合用来精读。

当然,选书要跟孩子的具体情况联系起来,最好把握一个原则,认字不多的就别选字多的,心智不够的就别选内容难的,孩子特别喜欢的题材可以多选一些,有趣的容易引发共鸣的也可以多选一些。

有家长问是不是要先教拼音,才让孩子自己阅读比较好呢?这个并没有必要,大多数翻译过来的、适合起步阶段阅读的中文绘本是不带拼音的,而那些注音版的长篇故事书并不适合一开始自主阅 读就使用。乐乐最开始自主阅读的主要是学校入学前那个暑假开出的书单,一个共21本,具体如下图。

喜阅荟|自主阅读是怎样炼成的?

自主阅读的具体实践

过去这一年,我花了大量时间让乐乐学习自主阅读,经常压下焦躁的情绪,耐心看着她用蜗牛的速度去阅读,但回头看看,这时间投入很值得。她从反复的实践中找到了阅读的感觉,基本实现了一个质的飞跃。

从朗读开始

最初半年左右,我要求乐乐每本书都给我朗读,目的是检测她阅读的情况。

看看她哪些字不认识,经常发现有些我以为难的字她能读出来,而那些简单的字却有时读对有时读不对,或者放在别的词组中就认不出来,那时经常暗暗在心里说这孩子真笨啊,时间长了才知道这些情况很正常,看多了就改善了;

看看她会不会断词断句,初期她读书就是把每个字匀速读出来,有时会读漏字错字,有时还会把一个词组切分错误,怎么听怎么奇怪,但这也是技巧不熟练、未形成语感的表现,这种时候我只要在旁边给她夸张地演示“打字机”式的阅读效果,给她示范该怎么读,她大概就可以改过来了;

看看她能不能把握节奏,如果她读到精彩的句子放慢速度,或者有疑问的地方暂停下来思考,或者去插图中寻找细节,那我就知道她看进去了,否则就只是停留在读文字的层面。后面她就慢慢转到默读了,我基本也可以通过她的动作、表情和翻书速度判断她看得怎样;如果当时我不在身边,回头和她聊聊、让她分享一下感受也就ok了。

喜阅荟|自主阅读是怎样炼成的?

宜慢不宜快

孩子不同于大人,一本在我们看起来很简单的书,他们读起来可能要花上比亲子阅读多N倍的时间。尤其是在一年级上学期,每天放学后都要运动、作业、练琴,时间本来就紧张,等待她慢慢读完一本书真心考验我的耐性,有时站在她身后看着她读,真恨不得把书抢过来我给她读算了!但我终究没那样做,我不能代替她的成长,所以还是留了充足的时间让她自己去摸索,她读不下去的时候我再帮她一把。慢即是快,慢慢读一段时间后,她习惯了、熟悉了,阅读速度就快起来了。

求精不求多

精读是提升阅读能力的必要手段,学会精读一本书,收获会比泛泛地读很多书收获还要大。

我觉得自主阅读初期老老实实精读就好,阅读量不是重点考虑的问题,再说就算每天只精读一本,扣除节假日不读,一年下来至少也有两三百本的量,进行得好的话,这些量足以引起质变。

以前亲子阅读的时候,我教过乐乐读书一定要看封面,也总给她各种阐述和发挥,她多少学会了一些方法。自主阅读的时候,我让她也要那样做,碰到细节的描写找插图看一下,碰到精彩的句子或段落反复读一下,碰到读过的类似主题或内容联系一下,碰到国家或地名去地球仪找一下,碰到好玩的角色扮演一下……如果书中有一些我觉得超出她理解能力范围的东西,就让她停下来听我讲一讲,或者等她读完再给她讲一讲,扫掉属于盲点的地方;

如果书中有一些知识性很强的东西,我也给她补充一些知识背景,给她天南地北发挥一通;如果有一些有意思的问题,更是不放过机会,让她给我说说观点。这种操作,其实也是亲子阅读的延伸,不过是阅读的主体由我变成了她,让她在不知不觉中实现平稳过渡。

喜阅荟|自主阅读是怎样炼成的?

读过要留痕

最初,我要求乐乐读书要动笔,看到有什么好词好句就划出来,我给她买了阅读记录卡,她写字慢就负责找词句并给我分享感受,记录由我先代劳,如此坚持了一段时间。

我很庆幸乐乐遇到了一个与我理念相似的语文老师,从一年级上学期国庆节假期起,她也要求孩子们每天阅读并做记录,她每周一收上去检查。这样一来就更好了,给她自主阅读这个行为加上了约束,自主阅读就变成了吃饭、睡觉一样的生活习惯。乐乐作为语文课代表,做阅读记录是很认真的,为此没少被表扬,表扬多了又更加积极阅读,进入正向循环。第一学期学校要求低些,

每天记录下阅读的书目,每周记录下学到的新词就可以,当然妈妈和老师也会写上评语。

喜阅荟|自主阅读是怎样炼成的?

第二学期要求就高些,每天阅读都要求摘抄好词好句。这样一来,她自主阅读时更加关注文本本身,慢慢就学会了从哪里找到好的句子,对文本结构和节奏把握得更好,语感也逐渐强了起来,而这些对她日后写作文是大有裨益的。

喜阅荟|自主阅读是怎样炼成的?

家长要稳住

自主阅读这个事情非常考验家长的定力,尤其是当你身边的大部分家长都选择让孩子多上兴趣班、多刷题的时候,淡定地让孩子坚持下去是不容易的事。

可是为什么要从一年级就开始自主阅读呢?因为我觉得从一年级切入最好,当孩子适应了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心理转变,接受自主阅读也是自然而然的事。一年里我没有让她读过长的故事,基本上就是读绘本之类的书,但她的阅读能力稳步提升,这个暑假当我拿出长篇故事让她阅读时,她刷刷刷就能读下来了,解决了相当一部分我不能陪伴她不能给她读书的烦恼。

投入就有产出,付出就有收获,一路磕磕碰碰走过来,时间总算没有白费。看看家里尚未消化的大量藏书,我想她可以继续开启下一个阅读征程了。继续加油,与大家共勉

喜阅荟|自主阅读是怎样炼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