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將會有一波中小房企退出潮,只因這三個政策

未來將會有一波中小房企退出潮,只因這三個政策


■全文1086字,閱讀大概需要4分鐘

這次爆雷的不是P2P,而是上市房企。

7月17日,座標位於北京的中弘股份發佈公告,截止到公告發布日,中弘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逾期債務本息合計金額為43.7億元,董事長已跑路。

而在此前,中弘股份已經顯現出多個不健康的徵兆:股價跳水跌至0.99元/股,成為首個非ST的仙股上市公司。除此之外,公司還存在拖欠員工工資、部分購房者集體退款等問題。

在政策全面收緊的情況下,中弘股份只是一箇中小房企退出的開始。融資難,融資成本高,成為一些中小房企不得不解決的問題:要麼融到資,要麼破產退出這個行業。

地產企業負債水平上, 2015-2017年,上市房地產企業的平均淨負債率分別為69.15%、64.01%和79.43%。萬科地產的淨負債率低至8.84%,但是轉化為實際數字則是1萬多億。地產業的高負債率屬於行業本身的固有現象。因為大多數地產公司都走高負債擴張經營的戰略,從銀行貸款然後拍地,有了地才有項目。但是融資斷了,就失去了“彈藥”。

自2018年初起,針對房地產業的監管重拳頻出。原銀監會在今年1月發佈《關於進一步深化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的通知》等系列文件,明確提到要整治違反房地產行業政策的相關行為,包括直接或變相為房地產企業支付土地購置費用提供各類表內外融資等。

房企與銀行這對相生相利,羨煞旁人的伴侶,就這樣分道揚鑣。

媒體有報道指出,對於為房企放貸的監管之嚴,放在以前是難以想象的。對於非上市非國企的小企業來說,它們已經不在銀行的考慮範圍內了。在一家國有大行工作的彭丹(化名)發現,今年以來銀行對房企規模資質要求可謂步步提升。“一般來說我們都是會選擇排名靠前的大型房企,只是這個標準上半年還是top50,現在已經變成了top20。”因為現在很多銀行開發貸已無額度。

從銀行融不到資,房地產企業只能將目光轉向別的融資方式——ABS。但是通過ABS融資是否就一帆風順呢?

6月份,包括融僑集團、保利置業、金融街、天房瑞城、雲南城投、泰禾集團融資產品紛紛被中止。再往前翻,5月最後幾天,房企的融資計劃同樣被中止。難發現,短短一個月左右,十餘家房企百億元的發債計劃被中止。6月底,發改委下發《通知》規範房企境外發債,再度加大房企融資難度。

如此一來,很多房企都將希望寄託於現金流上。然而不巧的是,六月關於棚改融資收緊的消息再次傳出,地產股聞聲紛紛暴跌。棚改融資收緊對房地產最直接的影響莫過於銷售面積的減少。這將對房企的銷售回款造成直接影響。

這樣的形勢下,一些資金實力較差,缺乏融資渠道的中小房企,怕是要被拍死在沙灘上了。

一位地產從業者這樣感悟:“以前銀行巴不得我們去貸款,現在都敬而遠之。放債一說是房地產公司,再好的收益投資者也會畏懼三分。好日子一去不回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