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三國演義》中存在感最弱的大漢名將,連董卓都對他忌憚三分

他是《三國演義》中存在感最弱的大漢名將,連董卓都對他忌憚三分

文:林森

他是《三國演義》中存在感最弱的大漢名將,連董卓都對他忌憚三分

提起漢末三國那段風雲激盪的歷史,大家最為耳熟能詳的莫過於《三國演義》及書中所刻畫的曹操、劉備、諸葛亮、孫權、關羽、司馬懿等大名鼎鼎的歷史人物。但有一個人,其所立下的戰功並遜色於上述名人,可是今天的人們在看到他的名字時,第一反應恐怕是在想第二個字應該怎麼讀,他就是朱儁(jùn)。然而,正是這個人們不熟悉、在《三國演義》中也毫無存在感的將軍,卻幾乎憑一己之力為東漢江山續命二十餘年,堪稱大漢王朝最後的名將。

他是《三國演義》中存在感最弱的大漢名將,連董卓都對他忌憚三分

出身寒門

朱儁字公偉,會稽郡上虞縣(今浙江紹興上虞區)人。朱儁小時候生活非常艱辛,父親很早就去世,其母以販賣絲布維持生計,並撫養其長大成人。雖然家境貧寒,但朱儁從小就有氣節。有一回,和朱儁同縣的周規在受徵辟(徵辟是漢代一種選官制度,即因才幹出眾、聲名顯赫等原因被政府任用為官)時曾借錢以置備衣冠服飾。後來,周規因為官清廉不願貪汙,無法償還欠款,朱儁便用母親紡來的絲布幫其還債。母親對此十分生氣,把他大罵一頓。但朱儁卻說,這樣的好官咱不去幫他,那不是讓貪官汙吏們看笑話嗎?如果因為清廉而不得好報,以後誰還肯堅守正道、一心為民呢?

很快,朱儁這一事蹟流傳開來。會稽太守徐珪覺得這個小夥子不簡單,遂推舉他當了孝廉(孝廉是漢武帝時設立的察舉考試、以任用官員的一種科目,孝廉是“孝順親長、廉能正直”的意思),繼而被朝廷任命為蘭陵令。因為在任期間政績卓越,不久後便升任交州(今兩廣大部及越南北部地區)刺史。

他是《三國演義》中存在感最弱的大漢名將,連董卓都對他忌憚三分

交州平亂

雖然朱儁升了官,但交州卻早就亂成了一鍋粥。交趾郡叛賊樑龍率眾公然造反,幾乎佔領了交州全境。所以朱儁這個交州刺史不僅有名無實,還隨時會有生命危險。但朱儁毫不畏懼,他回到家鄉招募勇壯,徵集到五千家兵,分兩路直奔交州。

來到州界後,朱儁並不著急進兵。他先派人到各地查看地形,並赴各郡瞭解叛軍虛實。當知道不少州郡長官都是遭樑龍威脅而被迫造反時,朱儁便向他們宣揚朝廷的威德,鼓勵他們棄暗投明。在他的努力下,有七個郡表示要重回大漢懷抱,向朱儁請降。朱儁見時機成熟,遂集中七郡將士一齊進軍,連戰連捷,陣斬樑龍,俘敵數萬,只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就平定了交州之亂。捷報傳來,朝廷論功行賞,封朱儁為都亭侯,食邑一千五百戶,賜黃金五十斤,並徵他入朝,任諫議大夫。

他是《三國演義》中存在感最弱的大漢名將,連董卓都對他忌憚三分

大破黃巾

交州雖然安定下來,但此時的大漢王朝已是千瘡百孔、大廈將傾。正所謂按下葫蘆浮起瓢,沒過多久,一場更大的風暴——黃巾之亂在全國範圍內席捲而來。朝廷因朱儁會用兵,任命其為右中郎將、持節,讓他率軍進剿黃巾。然而,朱儁因苦於兵力不足,在與黃巾軍波才部的作戰中失利。虧得另一名將皇甫嵩急中生智,以火攻擊敗波才,這才讓漢軍轉危為安。黃巾軍畢竟缺乏訓練,戰敗後四散奔逃。朱儁抓住戰機,與皇甫嵩、曹操等縱兵追擊,俘敵近五萬,最終大獲全勝。

接著,朱儁乘勝而進,和皇甫嵩一起收復汝南、陳國,並追擊波才,連連取勝。朱儁因功被封為西鄉侯,遷鎮賊中郎將。當時,南陽郡(今豫南鄂北一帶,郡治宛城,即今河南南陽)一帶的黃巾軍以韓忠為帥,擁兵十餘萬屯駐宛城,氣勢很盛。朱儁馬不停蹄來到宛城,征討韓忠。朱儁見敵眾我寡,不敢圍城,遂紮下營壘,築造土山,擺出進攻城西的樣子。黃巾軍果然上當,集中精銳部署在城西。朱儁率精兵五千突然出擊,猛攻城東,一舉殺入城內,韓忠退守內城。漢軍連攻數日,都未能攻克。

他是《三國演義》中存在感最弱的大漢名將,連董卓都對他忌憚三分

朱儁登上土山瞭望內城,大喜道,賊兵城防堅固,被我們逼得緊了,萬人一心,極難攻取。不如把包圍撤除,誘其出戰,聚而殲之。沒多久,韓忠看見漢軍解除了包圍,立即引軍出戰,結果掉入朱儁事先布好的伏擊圈中,被打得落花流水。南陽一帶的黃巾軍大部被消滅,剩下的小股流寇再也掀不起什麼風浪,南陽遂平。

這一仗使朱儁名聲大振,朝廷任命他為右車騎將軍,增加食邑五千戶。風雨飄搖中的大漢王朝在昏君當道、奸佞滿朝的情況下,全靠他與皇甫嵩、盧植等人苦苦支撐,這才勉強活了下來。

他是《三國演義》中存在感最弱的大漢名將,連董卓都對他忌憚三分

再顯神威

黃巾之亂拉開了漢末三國的大幕,此後各種起義、暴動、叛亂便層出不窮。其中常山人張燕聚眾數萬嘯聚山林,成為漢朝政府的一個大患。張燕勇悍矯捷,人稱“張飛燕”,他佔據黑山,號稱有百萬之眾,當地官兵無法討平。沒辦法,漢靈帝只能再次祭出朱儁這張王牌,把消滅張燕的重任交給了這位老將。朱儁率軍進攻張燕,打了不少勝仗。但因為對方採取游擊戰術,其行跡捉摸不定,加之朝廷內部十常侍當權,大肆排斥異己、陷害忠良。忠正耿直的朱儁不願和這些閹豎沆瀣一氣,故而十常侍屢屢使絆,拒絕為朱儁提供錢糧補給。朱儁只得縮衣節食勉力支撐,最終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迫降張燕,算是完成了任務。

回朝之後,朱儁對朝局之黑暗感到憤懣,遂隱退了一陣子。不過,心繫天下的他又豈能對國家日薄西山坐視不理?很快,在大將軍何進等人的邀請下,朱儁復出,先後擔任了屯騎校尉、城門校尉、河南尹等職。

他是《三國演義》中存在感最弱的大漢名將,連董卓都對他忌憚三分

黯然辭世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進京把持朝政。因朱儁是功高望重的老臣,董卓對他十分忌憚,便奏請以朱儁為太僕,和自己一起主管朝中日常事務。朱儁雖然十分渴望把江山舊貌換新顏,但他鄙視董卓為人,堅辭不受。董卓雖然厭惡朱儁和自己作對,卻因知道朱儁本事了得,也不敢發作。

初平二年(191年),董卓在反董聯軍的巨大壓力下遷都長安,留朱儁守洛陽。朱儁便和關東諸將暗中聯繫,圖謀迎回獻帝。但是,袁紹、王匡、橋瑁等反董諸侯各懷鬼胎,都不願主動進兵,加上不久後事情敗露,朱儁只好逃離洛陽。這時,徐州刺史陶謙響應朱儁,派來精兵三千,並表奏朱儁代理車騎將軍。董卓聞訊後驚恐不已,急命李傕、郭汜率兵數萬抵擋朱儁。朱儁主動出擊,卻因敵我對比過於懸殊而被擊敗。朱儁自知無力迴天,於是不再前進。

他是《三國演義》中存在感最弱的大漢名將,連董卓都對他忌憚三分

轉過年來,董卓被呂布等人殺死,繼而李傕、郭汜起兵作亂,佔據長安挾持獻帝。李、郭為收攏人心,假天子之令邀朱儁來長安主持朝政。而同時,陶謙卻聯絡了一批州郡長官,共同推舉朱儁為太師,欲起兵討伐李、郭。這樣一來,兩條路擺在了朱儁面前,到底該何去何從呢?朱儁認為,天子詔令理當遵從,雖是李傕、郭汜假天子之令,但這二人沒什麼謀略,勢力又難分伯仲,久後必生變亂。我乘他們不備,以計取之,局面不難扭轉。想到這裡,他遂辭謝陶謙等人,奉詔入京。

然而,朱儁雖然設想的很好,但到了這一步,連老天似乎都拋棄了漢朝。興平二年(195年)二月,李傕、郭汜果然相互攻殺,長安大亂。但還沒來得及有所行動的朱儁卻被郭汜劫持。由於他性格剛猛,當日便因過於憤怒發病而死,一代名將就此凋零。朱儁死後不久,曹操迎漢獻帝移駕許昌,挾天子而令諸侯,漢朝的統治也由此名存實亡。

他是《三國演義》中存在感最弱的大漢名將,連董卓都對他忌憚三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