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见的手”力挽狂澜 阳光总在风雨后

刚刚过去的8月是网贷行业从雷潮下的风雨飘摇,逐渐向平稳过渡的一个月。在这一段时间里,监管频频发力,稳扎稳打,相关的政策和举措接连落地,使行业的乱相得到了一定的整治,投资人的恐慌情绪也在逐渐散去,种种迹象都在预示着P2P要回暖了。


“看得见的手”力挽狂澜 阳光总在风雨后



行业雷潮逐渐平息,离不开监管的严打严管和业内众多优秀平台的合规努力。正如一位行业人士在此次雷潮中的感慨:“不管是不可以的,只依赖平台的自律和自觉是不现实的”。

回望2007年国内第一家P2P平台诞生以来,由于前期监管的长期缺位,导致行业在过于宽松的生长环境中迅速膨胀、形成一定体量的同时,也造成行业内鱼龙混杂,涌现众多伪平台、诈骗平台或不规范平台的局面,为后续行业的发展埋下了祸患,爆雷时有发生。直到2016年起,网贷行业才进入监管时代,在“一个办法,三个指引”的规范下,行业进入加速出清和排毒的阶段,逐步转向理性化、健康化的发展。

而针对今年的此次雷潮,中国工商银行原行长杨凯生表示,其根本原因是大量平台尚未完成整改、错配、刚兑现象普遍,贷款规模超标仍向企业贷款;客观因素是部分借款人逾期,致使一些充当信用中介的平台本身也出现资金问题。恐慌情绪下,出借人谨慎出借,提前转卖债权。

有分析师认为,抛开以上其他因素,可见造成爆雷潮的最根本原因仍在于众多平台的不合规,而网贷行业的良性发展也离不开底线清晰、监管有力的规范化。


“看得见的手”力挽狂澜 阳光总在风雨后


就在刚刚过去的一个多月的行业动荡期里,监管的发力从未如此密集,据不完全统计,从7月9日央行发布公告称需要1-2年完成互金风险专项整治,到8月底北京、上海等地陆续开启本地的合规检查,在这段时间里,中央以及各地方的网贷监管机构出台涉及合规、自律、打击老赖、信披、提振信心、救市等一系列利好政策就已多近30项。尤其是严厉打击逃废债的举措落地,和“108条细则”的出台,极大地提振了行业信心,并明晰地指引了平台整改和发展的方向,令整个行业的风气为之一新,未来更为可期。

行业的良性发展离不开监管的严管严防,也离不开平台的合规与良性运营的底层支撑。而在规范、健康的生长环境里,平台亦将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实现和行业的共发展、和投资人的共赢。

风雨之后,便是晴天。P2P行业历经洗礼后,每一道伤虽是残酷的,但成长确是必然的。留下来的平台,应该是可以让投资人放心的平台,从而实现良币驱逐劣币、正本清源、去伪存真的目标。

让我们一起静待P2P行业阳光的到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